?

周正逵先生對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的貢獻

2024-04-09 09:25陳元輝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語文教材作文教學

【編者按】 周正逵先生是我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改革的先行者。在過去的60年間,他直接參與編寫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多達十余套。曾獨立主持編寫的一套獨具特色的高中語文實驗教材,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后作為正式教科書供全國重點高中選用。他還系統地總結了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歷史經驗,對中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持編寫了一套新的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語文教材,并先后發表有關語文教改的論文近百篇。本期《視野》欄目,以“旁觀者”視角呈現其教育理念及其突出貢獻。

摘 要:周正逵先生建構的語文教材內容包括閱讀的、作文的、思維的、文化的等多個方面的結構體系,每個方面都有其學理基礎。他對中小學作文教學性質進行了分階段的創新界定,厘清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的認識與實踐誤區,研究了中小學常見作文教學方式的科學價值,對中小學讀寫結合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探索建構了中小學生寫作能力訓練序列,整體設計了中小學寫作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創造性地豐富了中小學寫作教學理論范疇,培養了一批理論繼承者及實踐探索者。

關鍵詞:周正逵;作文教學;語文教材

周正逵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對我國語文教育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對中小學語文教材建設的開創性工作,已為大家所熟知。他以怎樣的語文教學理論、學說、思想作為其教材建設的基石,這些理論的自洽性及效用如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等,則需要進一步闡釋、弘揚。任何一套語文教材,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理論學說及思想基礎之上的。周正逵先生建構的語文教材內容包括閱讀的、作文的、思維的、文化的等多個方面的結構體系,每個方面都有其學理基礎。本文試對周正逵先生建構的作文教學體系試作學理梳理。

一、 對中小學作文教學性質進行了分階段的創新界定

哲學家卡西爾曾說,人是符號的動物,人是創造符號并以此創造文化的動物。人只有在創造符號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創造符號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符號是人的本質。美學家蘇珊·朗格說:“人能以最貧乏最稀少的材料建造他(她)的符號世界。沒有這些符號,人類世界就一定會又聾又啞。有了這些符號,即使是聾啞,甚至盲兒童的世界,如海倫·凱勒,也會變得比高度發達的動物世界還要無可比擬地寬廣和豐富?!?sup>[1]假如人類沒有了寫作,這個世界就會沒有文化典籍、沒有文學藝術、沒有科學理論、沒有思想的深刻性和豐富性,沒有書籍描繪的想象世界;沒有前面的寫作成果,也就沒有今天高科技、高品質的現實生活。寫作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寫作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人們總是認識不清。在對該問題的闡述中,周正逵先生抓住“文字符號”的特征,分階段做了直擊本質的闡釋,他說:“寫作就是把自己想說的東西用文字符號表現出來,就是‘我以我手寫我口?!?sup>[2]在小學階段,周正逵先生主張“文話合一”以消解師生作文教學的畏難情緒。對于初中階段的作文,他說“中小學生作文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如實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3],初中階段突出用文字符號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對于高中作文教學,他在《高中語文實驗課本》的教學指導中,將寫作的本質闡釋為培養書面表達能力的過程,是思維與表達訓練。他說:“寫作能力主要是適應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的需要,進行各種應用性寫作的能力?!薄芭囵B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除了開展閱讀訓練,切實提高閱讀能力,為培養表達能力打好基礎之外,還必須有計劃地進行系統的‘思維與表達訓練。思維與表達訓練包括口語訓練、寫作訓練以及與思維訓練密切結合的想、說、寫綜合訓練?!薄熬C合訓練的基本原則是以思維訓練為指導,以說話訓練為中介,以寫作訓練為重點,想、說、寫三位一體,互相滲透,協調發展,逐步深入,全面提高?!?sup>[4]在這里,周正逵先生根據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突出強調高中作文教學的本質是思維與表達訓練。他結合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在總結作文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將思維與表達訓練的內容分解為“思考與表述”訓練、“思路與章法”訓練、“思辨與立意”訓練,與閱讀訓練主線“文言文閱讀”“文學作品鑒賞”“文化著作研讀”相配合,建構了一個雙線分流而又完整統一的語文訓練體系。這個創新的語文訓練體系,建立在他對作文教學本質及規律的獨特認識基礎之上,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對于今天的作文教學仍然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二、 厘清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的認識與實踐誤區

周正逵先生認為,中小學作文教學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認識上的模糊,一個是訓練上的盲目。

“認識上的模糊”,表現在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和特點認識不清,把中小學生的作文訓練與一般的文學創作混同起來,經常用文學創作的某些觀念和方法去指導中小學作文教學,不符合中小學生作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作文教學無的放矢,多勞而少功。他區分了中小學作文教學與文學創作的異同,指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塑造典型人物,表現時代精神”等道理,都屬于文學創作的一般原理,雖然與中小學作文有某些相通之處,中小學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但用這些觀念來指導中小學作文教學不妥當。中小學生作文與一般文學創作的性質不同、起點不同、目標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某些文學創作的觀念來指導中小學作文教學,實際上是用提高文學創作能力的方法來培養一般的作文能力,要求沒有學會作文的學生創造出好的文學作品,當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認清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和特點,擺脫某些文學創作觀念的束縛,把作文教學真正建立在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才能使中小學作文教學走出低谷。

“訓練上的盲目”,體現在中小學作文教學缺乏明確的訓練要求、系統的訓練內容、周密的訓練計劃和科學的訓練方法,作文教學經常處于自流狀態,存在著相當大的隨意性。他梳理了中小學寫作教學的五大問題:一是普遍忽視文字書寫訓練,造成學生文字書寫能力低下,提筆忘字,甚至錯字連篇;二是普遍忽視積詞煉句訓練,造成學生語匯貧乏,語言呆板,詞不達意;三是普遍忽視思考表述訓練,造成學生構段能力欠缺,思路混亂,文理不通;四是普遍忽視思路章法訓練,造成學生不大懂得作文的一般規矩,盲目追求所謂的“寫作技巧”;五是普遍忽視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差異性,不注意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經常是使用一兩把“鑰匙”,開幾十把“鎖”,結果只能是少數可見成效,多數不盡人意。他指出,中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和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對作文教學的性質和特點認識不足,沒有把握作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

三、 研究了中小學常見作文教學方式的科學價值

周正逵先生系統研究了中小學常見作文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及教學價值。例如,他指出,按照“記敘—說明—議論”的序列,采取讀寫結合的方法,與講讀教學同步訓練作文,規定每學期寫作幾個大作文、幾個小作文,提倡多寫多練的這種訓練方法盲目性較大,不夠科學,雖然持續了幾十年,花費不少時間,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他又指出,按照“觀察—分析—表達”的新序列來進行作文訓練開展教學實驗,雖然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這種訓練方法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有實效,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效果不佳。因為“觀察—分析—表達”是教給學生寫好文章的一種訓練模式,對于那些作文基礎較好,不善于觀察、分析、表達的學生來說,可能有較好的效果;但對于那些作文基礎較差、文字表達比較欠缺的學生來說,就缺乏針對性?;A差的學生作文出現的毛病通常是文字書寫不過關,標點符號不會用,詞匯貧乏,思路紊亂,從觀察入手顯然不對癥。他開出了以下“藥方”:要大面積、高效率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認真總結經驗,深入研究和切實把握寫作能力形成發展的規律。作文訓練應該注意階段性的劃分,各個階段既要突出重點,又要有適當的交叉,體現出能級遞進的科學性。

四、 對中小學讀寫結合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傳統語文教學一直倡導“讀寫結合”,周正逵先生深入研究了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現實情況,發現“讀寫結合”不符合生活常態,由此對中小學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反思:第一,事實上人們經常是讀得多,寫得少;第二,人們讀長篇小說,并不寫作長篇小說;第三,語文教材常常是以閱讀為主體,以寫作為陪襯,讀寫結合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有閱讀,沒有寫作,但從實質上看似乎是為了寫作,不是為了閱讀。事實上,傳統的中小學讀寫結合常常是顧此失彼,兩敗俱傷。他指出,閱讀是書面語言的理解能力,寫作是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時,既要看到二者密切相關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顯著差別的一面。既不該重讀輕寫,或總是以讀帶寫,也不該重寫輕讀,或總是以寫帶讀。無論是“閱讀中心論”,還是“寫作中心論”,都不利于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均衡發展。他具體地分析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不同:閱讀與寫作學習起點有別,閱讀先行,寫作滯后;閱讀與寫作難易程度有別,閱讀較易,寫作較難;閱讀與寫作進度快慢有別,閱讀較快,寫作較慢;閱讀與寫作要求高低有別,閱讀要求較高,寫作要求較低;閱讀與寫作發展規律有別,閱讀寫作各有規律。他獨具慧眼地分析了傳統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弊端:第一,寫作的要求限制了閱讀能力的發展;第二,閱讀的框架影響了寫作能力的提高;第三,寫作的目標不明確,訓練不系統,能力不落實,效果不理想;第四,語文教育的整體水平長期徘徊不前。

在深入分析讀寫結合利弊基礎上,他提出解決讀寫關系的正確的途徑應該是“讀寫分進,雙線合擊”。他提出三點變革措施:第一,閱讀教材要根據閱讀教學的目標,按照閱讀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具體構建閱讀教學的訓練系統;第二,寫作教材要根據寫作教學的目標,按照寫作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具體構建寫作教學的訓練系統;第三,閱讀教材與寫作教材要統一規劃,精心設計,互相配合,彼此照應,力求做到以讀助寫,以寫促讀,共同完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任務,即讀與寫分開抓但不分家,最終實現讀寫能力的高效發展。

五、 探索建構了中小學生寫作能力訓練序列

周正逵先生用自身的語文實踐經驗及畢生的探索,建構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總體框架及階段目標,這是他對作文教學的又一個重大貢獻。他認為,從文字書寫能力,到文辭用語能力,到辭章構段能力,到布局謀篇能力,再到思辨立意能力,這是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五個階段,也是學生寫作能力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和提高的過程。它們互相銜接,緊密聯系,但又各有特點,先后有序,如果把握規律,循序而進,一定能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中小學生從不會寫字,到學會作文,能寫文理通順的文章,也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這個發展過程必須培養五種能力,需要過五關:

一是培養文字書寫能力,通過“書寫”關。

周正逵先生認為,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會識字就會閱讀;寫字是寫作的基礎,會寫字就會寫作。因為寫作是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不會寫字就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思想。反之,如果會寫字了,也就有了寫作能力,所以會不會寫字是有沒有寫作能力的分水嶺,也是作文訓練的第一階段。文字書寫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基礎,也是寫作能力的第一個能級。文字書寫能力包括以下內容:學會常用字的正寫法,就是教學生把字寫規范;教學生學會用行楷寫作,教會學生掌握常用字的快寫法,寫楷體無法進入寫作狀態,寫字有一定速度才能進入寫作狀態;學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書面語言要通過標點符號來明確或增強情意的表達呈現;學會常見的行款格式,包括各種應用文的格式。這四個方面的能力具備了,也就有了初步的寫作能力。

二是培養文辭用語能力,通過“用語”關。

周正逵先生認為,語匯是作文建筑的磚瓦,文章的高樓大廈離不開語匯的磚瓦。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須積累語匯。但中小學語匯積累這個環節最薄弱,學生語匯貧乏。語匯貧乏造成概念的簡單和思維的刻板,提筆就沒詞可用。有了豐富的語匯,才能提高遣詞和煉句的能力。煉句是建立在詞匯豐富的基礎上的,語匯少了沒辦法煉句,不僅影響作文能力的提高,也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周正逵先生認為,培養文辭用語能力,主要是進行積詞與煉句訓練。語詞的積累,除了在生活中要注意吸收之外,主要途徑是背書。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書是人類語言的精華,智慧的結晶。書中有大量好的文章、好的作品,把一部分好文章吃到肚子里,變成自己的營養,可以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語庫。豐富語庫很重要,沒有這個基礎,高中階段的解析、鑒賞、研讀等能力的培養都會落空。他認為,中小學盡管學生上的語文課不少,學的課文也不少,但缺乏背誦積累,都沒留下多少東西。周正逵先生明確指出造成學生積累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師講得過多、問得過多,占據了學生主動讀書、背書的時間,導致學生讀書時間少,背書積累不足,這個分析是十分中肯的。

三是培養辭章構段能力,通過“構段”關。

周正逵先生認為,一篇篇文章是由若干章構成的,傳統的“章”就是現在的“段”??墒?,從入學開始,中小學就進行成篇的寫作教學,要求學生一個學期寫作幾篇大作文,幾篇小作文,其結果卻是成篇的作文寫了一次又一次,學生收獲不大。學生作文出現許多文理不通的現象,或者前言不搭后語,或者上下層次不清,或者首尾不能呼應。周正逵先生深入分析了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傳統語文教學通常講的是字詞句篇,字詞句教學就是搞語法,然后直接講到“篇”,“章”這個環節被忽略了。這種情況猶如想從磚瓦材料一下子就建成宏偉建筑,缺少中間的組合和架構這一環節,僅有磚瓦是建不起大廈的。中小學生寫作訓練由句子一下子就要求成篇,而成篇又用文學創作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寫作缺少“構段”的訓練,所以總也成不了篇。周正逵先生反復強調中小學應該補上辭章構段能力訓練這一課,一定要重視中小學生聯句構段能力的培養。聯句構段訓練包括由若干語句構成的段,可以是記敘性的、說明性的、議論性的、描寫性的、抒情性的?!岸巍钡挠柧殐热葸€包括文章構成的諸多要素,比如怎樣開頭、怎樣結尾、上下怎樣銜接;結構是總分總,還是總分,還是分總等,在段中都已具備?!岸巍钡挠柧殐瀯莺芏?,訓練起來比較方便,也容易看出問題。段落“麻雀雖小,肝膽俱全”。任何一個結構完整的段,如果加上題目,就是一篇小文章。所以,他極為重視構段訓練,即使在高中,也主張寫作訓練的重點是“練短文”,提高構段能力。訓練的方式是:課內作指導,課外經常練。訓練要突出一個“多”字,即多思、多說、多寫。訓練的目標是說一段話,清楚明白,有條有理;寫一段文字,文從字順,脈絡清晰。所以,他反復強調,構段是作文的基本功訓練,如果段落都寫得很扎實,文章自然就會通順有條理。

四是培養布局謀篇能力,通過“謀篇”關。

周正逵先生認為,學生有了辭章構段的基礎,進一步發展就是布局謀篇。寫一篇文章,要有一定的思路,也要有一定的結構。培養布局謀篇的能力,就是訓練寫作的思路與章法。思路與章法訓練的重點是“練篇章”,訓練的方式是:課內作指導,課外周周練。訓練突出一個“精”字,即精思、精說、精寫。訓練的目標是說一番話,中心明確,思路通暢,層次清楚,用語準確;寫一篇文章,中心明確,思路暢達,結構嚴謹,文理通順。他反復強調,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既有定數,又有變數。文無定法,但是寫有常規。一方面要使學生知道“寫有常規”,另一方面又要懂得“文無定法”。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規矩,然后再教給他們變化。規矩完全是可以教的,變化要靠學生自己去悟。如果不教規矩,變化就無來由。譬如學習傳統寫作的起承轉合,“起”有不同的“起”,“承”有不同的“承”,“轉”有不同的“轉”,“合”有不同的“合”。這樣就演變成各種各樣的方法,學會了作文的變通方法。

五是培養思辨立意能力,通過“立意”關。

周正逵先生認為,寫一篇文章,除了文通字順、結構嚴謹等基本要求之外,在立意和構思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新意和特色。這是作文訓練的較高標準,也是作文能力發展的最高階段。思辨與立意訓練的重點是“練立意”,重在提高思辨能力。訓練的方式是:課內堂堂寫,課外月月練。訓練突出一個“快”字,即快思、快說、快寫。訓練的目標是參加專題辯論或寫一篇文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論述要有一點見解,記敘要有一點特色,文章或發言要有一點新意。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需要不斷提高中學生思辨立意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出的問題,思索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別人表達不出來的,他能表達出來,在立意上不同凡響,有所創新。寫記敘文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寫議論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經過系統的訓練和不懈的努力,高年級的學生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在這里,周正逵先生把通常用在作文之前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表達意圖的專業術語“立意”,創新使用在作文教學的最高階段——第五關。這一顛覆傳統作文教學程序的觀點意義重大,對于降低作文要求的難度,鼓勵學生放手寫作,增強作文自信,培養寫作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縱觀近百年來的中小學作文教學理論,序列如此清晰,學理如此透徹,影響如此廣泛的寫作能力訓練體系,唯周正逵先生提出過。

六、 整體設計了中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周正逵先生不僅整體設計了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的寫作能力訓練體系,他還根據各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征與作文能力發展規律,整體設計了中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整個方案遵循寫作能力訓練序列,規劃各階段的具體目標:小學階段遵循“文話同一”的原則,訓練文字書寫及語言運用能力,重點訓練聯句構段能力;初中階段以“練筆”作為基本方式,繼續訓練聯句構段能力,重點訓練布局謀篇能力;高中階段則將“說話與寫作”相結合,繼續訓練布局謀篇能力,重點訓練思辨立意能力,從而形成一個縱橫交織、相互聯結、邏輯關系清楚、體現“能級遞進”理念的作文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我們以初中階段方案為例,試分析其有效性。

周正逵先生曾帶領一個教材編寫實驗團隊,設計了以下初中作文教學實施方案。針對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他主張在繼續提高聯句構段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布局謀篇能力,初步培養思辨立意能力。訓練原則是以思想與思維為主導,以閱讀為基礎,以生活為源頭,以寫作實踐為主要手段,堅持想、說、寫三位一體的構想,有計劃地進行思維與表達的系統訓練。在中觀及微觀層面,都體現了寫作能力能級遞進的科學化主張,對當前初中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頁表1為初中寫作訓練計劃表。

從表1可以看出,周正逵先生把學生寫作實踐的主要方式稱之為“練筆”。練筆分為三種形式,即自主性練筆(課外)、指導性練筆(課內)、隨讀性練筆(課內/課外)。自主性練筆著眼于啟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良好的習慣。他規劃了練筆的頻率:如七年級天天練,八年級隔日練,九年級周周練。指導性練筆著眼于課內重點項目的系統訓練。如七年級重在訓練各種表達方式,八年級重在訓練各種常用文體的寫法,九年級重在訓練綜合應用能力。隨讀性練筆著眼于讀寫結合訓練。如七年級訓練日記和讀后感,八年級訓練縮寫和擴寫,九年級訓練仿寫和改寫。周正逵先生闡釋說,自主性練筆、計劃性練筆和隨讀性練筆都很重要,只有以自主性練筆為基礎,以計劃性練筆為主導,以隨讀性練筆為輔助,把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作文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周正逵先生建議教師對學生的課外自主性練筆要有計劃地進行抽查,發現佳作要及時表揚和推薦。發現問題要及時提醒和輔導。在每個單元訓練結束時,要結合學生課內外習作的實際情況,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好講評,目的在于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課外自主練筆的積極性,周正逵先生建議語文教師應經常開展優秀習作展評活動,優秀習作既可以由教師推薦,也可以由學生自薦。評議優勝者,可以推薦給年級或全校展評。全校評議優勝者,除給予必要的獎勵外,還可向有關報刊推薦,爭取發表,給予鼓勵。他還主張作文教材要以寫作實踐活動為中心,構建寫作訓練系統,不宜構建寫作知識系統,教材內容選取必要的例文作為參考,再輔以最基本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方法作指導,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作文訓練新體系。這些主張與建議,值得我們借鑒、運用并發揚。

七、 創造性地豐富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理論范疇

為了改變一百年來沒有實質性變化的語文教材結構體制,周正逵先生創造性地提煉并提出了一系列作文教學的理論術語并科學賦義,豐富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理論范疇,對當前的中小學作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認識價值。周正逵先生的這些理論術語,茲舉例如下:

文字書寫能力。周正逵先生認為,寫字是寫作的基礎,會寫字就會寫作。文字書寫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基礎,也是寫作能力的第一個能級。文字書寫能力包括學會常用字的正寫法,教學生把字寫規范;教學生學會用行楷寫作,掌握常用字的快寫法;學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通過標點符號表情達意;學會常見的行款格式,包括各種應用文的格式。這些方面的能力具備了,也就有了初步的寫作能力。

文辭用語能力。周正逵先生認為,語匯是作文建筑的磚瓦,文章的高樓大廈離不開語匯的磚瓦。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須積累語匯。有了豐富的語匯才能提高遣詞和煉句的能力。煉句是建立在詞匯豐富的基礎上的,語匯少了沒辦法煉句,不僅影響作文能力的提高,也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周正逵先生認為,培養文辭用語能力,主要通過積詞與煉句訓練。

辭章構段能力。周正逵先生認為,一篇文章是由若干章構成的,傳統的“章”就是現在的“段”。傳統語文教學通常講的是字詞句篇,忽略了“章”這個環節,所以總也成不了篇。他反復強調中小學應該補上辭章構段能力訓練這一環節,一定要重視中小學生培養聯句構段能力的培養,如果段落都寫得很扎實,文章自然就會通順有條理。

思辨立意能力。周正逵先生認為,寫一篇作文,在立意和構思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新意和特色,這是作文訓練的較高標準,也是中小學生作文能力發展的最高階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出的問題,思索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別人表達不出來的,他能表達出來,在立意上不同凡響,有所創新。

能級遞進。語文課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必須嚴格按照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人的語文能力需要沿著這樣的能級進行遞進,不可忽視或倒置。周正逵先生認為,閱讀能力的發展有“文字認讀→文辭釋義→文章解析→文學鑒賞→論著研讀”五個層級,這是閱讀能力從無到有,從低級逐步提升到高級的五個階段。寫作能力的形成有“文字書寫→造句用語→辭章構段→布局謀篇→思辨立意”五個層級,這是學生寫作能力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這個讀寫能力的發展過程,體現出讀寫教學應該遵循的基本走向,稱作“能級遞進”,即依照語文能力發展的層級,合理確定各個層級的教學重點,逐步提高教學難度,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遞進式提升。

自主性練筆。周正逵先生把學生寫作實踐的主要方式稱為“練筆”,把課外練筆活動稱為自主性練筆,它著眼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寫作習慣。他主張七年級天天練,八年級隔日練,九年級周周練。

計劃性練筆。周正逵先生把課內練筆稱為計劃性練筆,指語文課堂教學中系統進行的寫作重點項目訓練。如七年級進行的各種表達方式訓練,八年級進行的各種常用文體寫作訓練,九年級開展的綜合應用能力寫作訓練。

隨讀性練筆。隨讀性練筆著眼于讀寫結合的訓練,課內課外均有這類寫作活動。如七年級日記和讀后感寫作訓練,八年級縮寫和擴寫訓練,九年級仿寫和改寫訓練。

八、 培養了一批理論繼承者及實踐探索者

群體動力學認為,與他人相處,即使不發生任何接觸,人的思想行為與他獨處時也有所不同。個體的許多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人的自我狀態和心理環境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心理動力場而發生的。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認為,改變一個群體比改變一個人容易。群體作為一種由內在關系組成的系統,其影響力或作用遠遠大于互不相干的個體。周正逵先生的教材研發團隊,使每一位團隊成員都受到獨特的周氏語文教材“編寫思想”的洗禮。他們圍繞在“主編”周圍,在“編寫人員”這個團隊之中,每一位成員都參與規劃新教材的發展愿景,共同制定新教材的目標,設計實現目標的工作路線,既投入團隊合作、集體攻關,又能發揮個體的專長,在教材建設中重塑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構建新的語文教學理論,改變自身落后的行為習慣,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促進了一大批語文人成為語文教育專家。我曾經撰寫了一副對聯描述語文教材編寫者的工作狀態:數萬個方塊漢字文化基因,耕耘華夏文苑,傳錄炎黃五千年忠孝仁義人生百態酸甜苦辣況味,分合皆因形音義;幾十位佳人才子業界翹楚,經緯教材魔方,擇取世界八萬里科學民主不羈思想風花雪月詩意,聚散只為句段篇。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浸染很多年,還能不會成為專家?周正逵先生通過這種方式,帶出一大批高足,他們成為周氏語文教學理論的繼承者及實踐探索者。如劉占泉、史紹典、唐小平、孟素琴、趙謙翔、郝嘉杰、阮翠蓮、周穎、陳定家、邱道學、唐洪啟、王啟軍,等等。周正逵先生擔任主編,編修中華書局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時,我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成為他的助手,受到耳提面命的教導,受益匪淺,何其有幸!

周正逵先生的作文教學理論隨著其實驗教材、學術論文及其布道式的講座,贏得了全國各地一大批語文教師、語文教研員、師范大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教師的歡迎。他們不僅發表研究文章,還將其理論編入《語文教育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學語文教學熱點問題》等師范大學語文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并廣泛運用于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不少教師在周氏理論的實踐中成為語文名師、語文特級教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甚至博士研究生導師。周氏作文教學理論主張及實踐經驗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可謂獨樹一幟。

在編修中華書局版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日子里,一大批年輕的教育學博士、語文課程論學者云聚周正逵先生麾下,我們或者上北京,或者下河南,或者去河北,調研語文教材使用問題,聆聽他的語文教育改革思想,設計教材的實驗方案,編寫并反復修改作文教材樣例。這些人有榮維東、曹建召、朱建軍、吳欣歆、胡根林、周益民、黃繼森、葉黎明、于龍、張偉、李華平、張歆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2021年7月1日,周正逵先生溘然仙逝,痛哉惜哉!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摯愛的語文教育事業?!安还苋蝿杖绾畏彪y,路途多么遙遠,我堅信:我們偉大的目標一定要達到!我們偉大的目標一定能達到!”周正逵先生的“最后的留言”,何等鏗鏘,何等悲壯,何等豪邁!

至今猶記周正逵先生帶領我們在魏公村人民教育出版社大樓、在安德路中景濠庭、在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在人定湖畔美麗花園、在總參謀部大院星球地圖出版社討論語文問題的情景:春花秋月,酷暑雪冬,我們一起走過四季……即使周末在天津盤山、在北戴河休假,我們也沉浸在語文的情境里……

周正逵先生的語文教育事業,后繼有人!

參考文獻:

[1]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45-46.

[2] 周正逵.探索者的足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71-172.

[3] 周正逵.語文教育改革縱橫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151-152.

[4] 周正逵.寫作與說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

(陳元輝,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研究員,教育學博士。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原語文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歡
語文教材作文教學
初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道德教育
結合教材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
論語文教材中古典詩文吟誦教學方法
語文教材中尋找口語訓練的契機研究
小學語文教材共有課文的詞語編排情況考察
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快樂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初中語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價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