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教化思想與頌體的社會功用

2024-04-12 05:07楊化坤
關鍵詞:功用教化儒家

摘要: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的重要學說,具有顯著的教化功能,在維系政權的穩固、社會的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長期的發展,儒家教化思想逐步確立,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包括教化的主體、對象、場所、內容,乃至產生了專門的釋奠、臨雍之禮。頌體是由《詩經》“三頌”演變而來,由于其獨特的文體功能,成為儒家教化思想的重要傳播載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學寫作方式。

關鍵詞:儒家;教化;頌體;功用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217(2024)01-0074-08

收稿日期:2023-11-0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9FZWB074):頌體文學的多維觀照。

作者簡介:楊化坤(1985-),男,安徽懷遠人,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

一、儒家教化思想的基本內容

教化是中國儒家思想的內容之一,對鞏固國家政權、維持公共秩序、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的教化觀念起源甚早,從周公開始就已出現,梁漱溟認為:“中國數千年風教文化之所由形成,周孔之力最大。舉周公來代表他以前那些人物;舉孔子來代表他以后那些人物;故說‘周孔教化。周公及其所代表者,多半貢獻在具體創造上,加禮樂制度之制作等??鬃觿t似是于昔賢制作,大有所悟,從而推闡其理以教人?!苯袒粸槿寮要氂?,卻在儒家思想中發揚光大。究其原因,還在于儒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禮樂體系,能夠將教化貫徹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稘h書·藝文志》曰:“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泵鞔_說明儒家具備教化功能?!敖袒弊鳛橐粋€完整詞語,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多次出現,如《列子·天瑞》:“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圣職教化,物職所宜?!薄段淖印ぞ\》:“法省不煩,教化如神;法寬刑緩,囹圄空虛?!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罢摱Y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兼覆而調一之,辟公之事也?!标P于“教化”的含義,《毛詩序》云:“《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币浴敖獭贬尅帮L”,“教以化之”也即教化。關于“風”“教”的內涵及關系,孔穎達云:“上言風之始,謂教天下之始也?!缎颉酚纸饷虨轱L之意,風訓諷也,教也。諷謂微加曉告,教謂殷勤誨示。諷之與教,始末之異名耳。言王者施化,先依違諷諭以動之,民漸開悟,乃后明教命以化之。風之所吹,無物不扇;化之所被,無往不霑,故取名焉?!焙喲灾?,教化即勸諷、曉諭,如同微風一樣,可以開啟百姓的心靈,是君王布政的重要方法。

漢代以后,儒學成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儒家教化思想的地位也日益升高,尤其經過董仲舒的系統闡發后,更為當時的統治者所重視。董仲舒在《對賢良策》中認為,漢武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算得上是一位“誼主”,“然而天地未應而美祥莫至者”,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教化未立”。接下來,他解釋教化的功能說:“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隄防完也;教化廢而奸邪出,刑罰不能勝者,其隄防壞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倍偈嬲J為,民心如同流水,倘若不加以教化,就會出現各種奸邪之人,從而擾亂社會治安,不利于朝廷治理??梢?,教化是一種政教行為,是出于政治目的的社會管理方式。董仲舒又說:“天令之謂命,命非圣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制不節。是故王者上謹于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边@句話闡述了上天、天子、百姓之間的關系。法度是約束百姓的準繩,是一種行為舉止的規范。從內在人性的養成來說,只有教化才能做到。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載體與傳播媒介,“六經”皆具有教化的功能,《禮記·經解第二十六》記載孔子曾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p>

其中,教化思想與禮的關系極為密切,很多時候會外化為一種禮儀形式?!抖Y記·經解》篇在論述禮的重要性、歷數具體禮儀的作用后說:“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闭J為禮可以從細微之處教化人心,防止淫邪的發生?!稘h書·禮樂志》對禮樂的教化功能進行了強調,周朝之所以“教化浹洽,民用和睦”,原因就在于周朝“禮文尤具,事為之制,曲為之防”,認為禮制是教化的基礎,教化是禮制的表現。正因如此,董仲舒說:“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教化已明,習俗已成,天下嘗無一人之獄矣?!薄按髮W”“庠序”都是用于教化的,只有教化昌明,習俗才會改善,天下才會太平,而這一切都歸功于禮制的完備。漢成帝時,犍為郡水邊發現古磐十六枚,人們以為是好的征兆。這時,劉向因勢利導上書說:“宜興辟雍,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夫教化之比于刑法,刑法輕,是舍所重而急所輕也。且教化,所恃以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今廢所恃而獨立其所助,非所以致太平也……故曰:‘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闭J為應該大興學?!帮L化”天下,這樣社會才會安定。教化比刑法更為重要,教化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刑法只是用于佐助太平。劉向的這段話本論述教化的意義,可最后卻歸結于禮樂,原因就在于禮樂具有教化功能,是教化的重要內容。

作為有效的社會管理方式,教化是一種由內而外、自上而下的行為,《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教也?!闭J為所謂“教”,就是統治階級做出示范,下層百姓進行模仿。第二個“教”為“效”的假借詞,指效仿的意思。其中的“上”,指社會上層的統治階級,包括君王、公卿大夫及地方官員,還有專以教授為職的學官?!跋隆敝附邮芙袒南聦影傩??!稘h書·武帝紀》:“以百姓之未洽于教化,朕嘉與士大夫日新厥業,祗而不解?!敝袊糯燃壣瓏?,知識文化為上層士人把控,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禮儀制度也為他們所制定,教化的過程中,他們自然占據主導地位。而百姓只能被動接受來自上層的知識傳遞,成為統治者的教化對象。這種從上至下的順序,形成了教化的行為方向。君王是教化思想的決定者和推動者,但國家廣大,事務繁多,須眾多官員群策群力,才可更好地實施教化。這集中反映在元朔元年(前128)漢武帝的一篇詔書中: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于斯路……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

這篇詔書主要論述教化的必要性,認為教化乃上古時期的五帝、三王所倡導,自己作為一代君王,也將之視為己任。同時,漢武帝還要求,朝中大臣公卿大夫等需要佐助自己教化百姓,還需要舉薦賢良,否則將予治罪。中國古代專門掌管教化的官員,簡稱教官或學官?!吨芏Y·地官·司徒》:“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苯酉聛?,《周禮》又詳細列出從大司徒、小司徒開始的各類“教官”,賈公彥疏:“自此以下至槀人,總六十官,皆是教官之屬?!?/p>

說明從周朝開始,教化之官就已非常完備。佐助君王教化的官員中,三老是非常重要的專門掌管教化之人,鄉、縣、郡均曾設置?!抖Y記·禮運》:“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彼抉R遷《史記·高祖本紀》“三老董公遮說漢王”,張守節正義引《百官表》云:“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三老掌教化?!薄稘h書·高帝紀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贝送?,漢代開始設置的五經博士、博士祭酒,西晉設置的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學、學政和教授、學正、教諭等,都是教官之屬。教化的內容主要為禮儀、道德等思想方面?!渡袝に吹洹罚骸叭曜魉就?,敬敷五教?!编嵭ⅲ骸安嘉宄V??!薄蹲髠鳌の墓四辍罚骸芭e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边@里的“五教”指五常之教,包括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稘h書·武帝紀》載,元朔元年武帝下詔,談及自己的政績說:“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圣緒?!边@是漢武帝“德教”的表現。學校是教育的場所,古代的學校稱呼不一,包括庠序、辟雍等?!睹献印ち夯萃跎稀贰爸斺孕蛑?,申之以孝悌之義”,趙岐注:“庠序者,教化之言也,殷曰序,周曰庠,謹修教化,申重孝悌之義?!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霸O為庠序、學校以教之”,趙岐注:“以學習禮教化于國?!倍偈嬲J為:“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被笇挕尔}鐵論·授時》:“是以王者設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本f明了學校之于教化的重要性。

二、儒家教化思想在頌體中的體現

教化既有具體的傳播內容,還有行之有效的宣傳載體,即禮樂的配合。教化與禮儀的關系,上文已作闡釋。樂之于教化的作用,集中反映在《樂記》之中。其文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p>

體現了樂與政教的關系,“故樂也者,動于內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于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p>

禮是外在的行為規范,樂是內在的情志感發,二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對百姓的教化。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古人所謂的“樂”,不單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劉勰說:“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瞽師務調其器;樂心在詩,君子宜正其文?!?/p>

《毛詩序》孔穎達正義也有相同的表述,表明“詩”和“聲”共同構成“樂”?!奥暋睘椤皹分w”,依靠聽覺感知,“詩”為“樂之心”,憑借心力感受?!对娊洝纷鳛槎Y樂文化的載體,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毛詩序》稱:“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边@種教化作用的發揮,一方面憑借“聲”的感官形式,同時更需要“詩”的內心感化來完成?!对姟ろ灐分饕糜诟桧灥弁豕?,以演唱的形式教化百姓,不僅如此,《詩·頌》還在內容上對帝王教化功績加以頌揚,如《周頌·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爾極。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备桧灪箴⒔倘烁?,百姓因此得以教化。方玉潤曰:“時丞民阻饑,教化不得施,無以立人之道。后稷播種,民人率育?!标P于“陳常于時夏”,朱熹解釋:“陳其君臣父子之常道于中國?!狈绞弦舱J同此說:“愚謂丞民阻饑久矣,失其常性,今方率育,無此疆而爾界,則有常產者有常性,即五常之道亦于是乎大立矣?!倍私忉岆m有不同,但均認為社會倫理道德的確立得益于后稷的教化。再如《魯頌·泮水》,《毛詩序》謂“頌僖公能修泮宮也”,泮宮乃周朝的諸侯之學,因此孔穎達說,“是修泮宮崇禮教也”,體現出了《詩·頌》對教化的頌揚。

總的來看,由于《詩·頌》用于廟堂祭祀,每篇都有著明確的用途,加之篇幅簡短,故而對先王教化的頌揚在《詩·頌》中并不突出。后世頌體與音樂脫離,依靠“聲”來實現教化已不再可能,但與此同時,頌體篇幅擴大,一篇頌體作品,往往從不同方面頌揚君王的功德,從而在內容方面對《詩·頌》加以擴充。成為獨立文體之后,頌仍然承擔著弘揚正義、褒獎圣哲的功能,與“諷”一樣,同為社會治理的兩種基本辦法。教化作為一種政教合一的統治方法,從歷代政權興亡的經驗來看,可謂是行之有效的善政,因而成為頌體創作的重要題材。頌揚的對象既有天子,也有政府官員。對天子的頌揚,如:程駿《慶國頌》:“德從風穆,教與化津。千載昌運,道隆茲辰?!毙蠀p《甘露頌》:“功深微禹,業隆作周,英華內積,文教外修?!痹S善心《神雀頌》:“武義乃武,文教惟文?!崩钍烂瘛痘实马灐罚骸凹雀欢?,訟息刑清。明明天子,令聞不已?!?/p>

“文教”與“武功”相對,后者是順時革命、平定天下之武事,而當天下安定之后,出于鞏固政權的考慮,必須施行教化。上文中的“文教”指禮樂法度、文章教化,是以禮樂文化為核心的政治手段,旨在安撫百姓,使之順應禮教、接受管理。作為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要參與者,各類官員也積極教化百姓,這在一些頌作之中也可以體現,如:高允《征士頌》:納眾以仁,訓下以孝,化被龍川,民歸其教。孫逖《唐濟州刺史裴公德政頌》:初,公以甲子歲秋八月,蒞于是邦,祗遹明命,宏敷令典,教之誨之,養之育之。于邵《唐檢校右散騎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頌》:修其教化,被以威德。賊害既除,禍災斯息。符載《新廣雙城門頌》:貞元十四年,我常侍鐘陵之政成,繇賦均調,法令修理,男女大小,祗承教化,土地千里,蚩蚩浩浩,莫不刬心,化為端良。

《征士頌》是高允晚年懷念應征入朝為官之人所作,歌頌了他們包括教化在內的政績?!暗抡灐表灀P的是有政績的地方長官。如果說天子是教化的倡導者,那么他們則是具體的實施者和參與者,因而也成為頌揚的對象,《唐濟州刺史裴公德政頌》《唐檢校右散騎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頌》《新廣雙城門頌》均是這方面的作品,著重強調了被歌頌者的教化之功。為了擴大影響,這些頌還常被用于刻石樹碑,唐李華《平原公遺德頌》:“刻頌之義,發乎心,播乎聲,施事為教,感哀為德?!睘橛姓兊牡胤焦賳T作頌刻石,不僅可以傳揚美名,同時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教化的手段。

上述作品主要對政教的施用加以頌揚,但只是作為整篇作品的一部分出現,下面這些以明堂、辟雍、禮官、孔子、孔廟等作為主題的作品,則從意義、價值等方面集中表達了對儒家教化的頌揚。南朝齊虞通之《明堂頌》:“綿綿教樞,翳翳化紀。聲沉五都,風晦千祀?!?/p>

明堂乃教化的樞紐,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都在此舉行。辟雍為西周天子所設大學,也用于養老,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建造的目的在于施行教化。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圓,以法天也。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睂Ρ儆旱捻灀P如南朝王沈《辟雍頌》、徐伯陽《辟雍頌》。明堂和辟雍作為古代施行政教的場所,有著重要作用,《漢書·平帝紀》:“安漢公奏立明堂、辟雍?!睉孔ⅲ骸懊魈盟哉臅r,出教化……辟雍者,象璧圜,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币虼?,頌揚明堂、辟雍,也就是頌揚教化。

禮官乃掌管禮儀教化之官,周朝開始設立。對禮官的歌頌如崔瑗《南陽文學頌》,其序云:“昔圣人制禮樂也,將以統天理物,經國序民,立均出度,因其利而利之,俾不失其性也。故觀禮則體敬,聽樂則心和,然后知反其性,而正其身焉。取律于天以和聲,采言于圣以成謀,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序賓旅,以悅遠人。其觀威儀,省祝福也,出言視聽,于是乎取之?!笔紫葦⑹鍪ト酥贫Y作樂的目的在于教化百姓、治理天下。正文又稱:“民生如何,導以禮樂,乃修禮官,奮其羽籥?!笨芍械摹拔膶W”即為禮官之屬。百姓天生是淳樸的,因而需要統治者以禮樂來引導和規范,這樣就需要設立禮官,令教化得以深入開展。在禮官的教化之下,“我國既淳,我俗既敦,神樂民別,嘉生乃繁”,體現了教化之于百姓的作用。對孔子、孔廟、闕里的歌頌如曹植《學官頌》《孔子廟頌》??鬃幼鳛槿寮覍W派的創始人,被奉為萬世師表,在禮樂文明的創建、儒家教化的實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曹植《學官頌》稱:“自五帝典絕,三皇禮廢,應期命世,齊賢等圣者,莫高于孔子也?!?/p>

該頌僅存殘篇,無法確定其宗旨是歌頌孔子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后世學官,但無論如何,都表達了對教化的頌揚。曹植的另一篇《孔子廟頌》,則借修建孔廟,表達對教化的推崇。該頌作于曹魏建立之初,序文開頭說:“維黃初元年,大魏受命,胤軒轅之高縱,紹虞氏之遐統。應歷數以改物,揚仁風以作教。于是輯五瑞,斑宗彝,鈞衡石,同度量,秩群祀于無文,順天時以布化?!卑矗涸擁炗肿鳌吨泼谑タ琢w奉家祠碑》《魯孔子廟碑》,《藝文類聚》作《孔子廟頌》。說明孔廟的建造是為了推行教化??鬃印吧豸斝l之朝,教化乎汶泗之上”,為后世統治者所推崇。因此,建造孔廟祭祀孔子,也成為弘揚教化的重要舉措。

闕里是孔子曾經講學之地,歷來被視為儒學圣地而備受重視。歷史上很多君王、太子都巡幸闕里,或祭祀,或講學、釋奠,以此弘揚教化、敦崇儒學。明代陳鎬所撰《闕里志》對此作了全面記載,并于卷九、卷十《撰述》載錄了很多與闕里相關的作品,從文體來看,有碑、記、銘、贊、頌、詩、紀事、賦等。清代之后,天子巡幸闕里頻繁,出現了不少相關頌作,如陳夢雷《擬駕幸闕里釋奠頌》、陳廷敬《幸闕里頌》、徐元正《圣駕幸闕里頌》、彭孫遹《幸闕里頌》、徐乾學《圣駕幸闕里頌》、王原《幸魯頌》、程景伊《圣駕幸魯頌》《圣駕東巡臨幸闕里躬謁孔林秩祀泰岱省方布澤禮成恭頌》等。清代帝王以正統自居,他們大張旗鼓地屢次祭拜。祭孔作為一種傳統禮儀,很早就已開始,但以“闕里”作為頌體之名,則在清朝才大量出現。帝王巡幸闕里時,不僅有禮官一同前往,還有文臣跟隨,陳廷敬《幸闕里頌》記載康熙帝對他說:“事先師禮重且嚴,汝廷敬實惟余舊講臣,其與議所宜行?!蹦康木褪菫榱俗屗皶r對禮儀記載、頌揚。作品中,清代帝王們被塑造為廣布教化的仁君,如彭孫遹《皇上釋奠于闕里頌》稱:“竊以為,皇帝德化媲于唐虞,道統承于洙泗,以圣合圣,以心契心?!斌w現了清王朝對于營造正統形象的急切。

三、儒家教化思想的禮儀表達與文學傳播

學校是施教的重要場所,在教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抖Y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孔穎達正義:“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學不可,故云其必由學乎?學則博識多聞,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規儀,故可以化民成俗也?!苯虒W是“示民規儀”“化民感俗”的重要過程,對于統治階層而言,需要將自身的善行教給百姓,對于百姓而言,要通過學達到“知古知今”,以“成其美俗”。教與學是同一過程的兩種行為,均在學校展開。為了崇尚教學、宣揚教化,朝廷會在學校舉辦專門的釋奠禮,以體現尊師重教之道。同時,歷代皇帝或太子也會定期或不定期親臨辟雍視學,由此形成臨雍之禮。所謂禮,乃社會中的行為準則、道德規范或各種禮節。釋奠和臨雍由行為確立為禮制,體現了人們對教化的重視,是儒家教化思想的禮儀表達

釋奠又稱舍奠,是一種古老的禮儀,其功能有二,一是王者會見諸侯或外出征伐歸來后,于祖廟陳設酒食告祭先祖。如《周禮·春官·大?!罚骸按髸?,造于廟,宜于社,過大山川則用事焉,反行舍奠?!庇帧抖Y記·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绷硗?,釋奠還是古時在學校設置酒食奠祭先圣先師的一種教學典禮?!抖Y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编嵭ⅲ骸搬尩煺?,設薦饌酌奠而已?!焙笫浪^的釋奠,通常指在學校舉行的崇儒尊孔的釋奠禮。學宮之中,春夏秋冬四時有定期的舍奠。釋奠的對象是先圣、先師,屬于古代的吉禮,是宣揚教化的重要方式,如明薛甲《信豐縣重修儒學記》開篇論述說:“夫人有血氣而形生,有知覺而情生,有禮義而倫生。其形弗端,其情弗和,則其倫弗明,圣人所憂也,而教生。教也者,所以明倫而正其形達其情者也。教必有師,于是乎有釋奠之禮?!鄙恢Y,必須加以教化,方可明曉人倫、情義。釋奠禮儀的設置,彰顯了教師的重要性,也體現了人倫教化的現實意義。

關于辟雍,《通典·大學》:“辟,明也;雍,和也。以明、和為名,化道天下之人,使之成士?!北儆褐杏袑iT的師氏教導學子,至于教學內容,據《通典》記載,分別有“三德”“三行”,前者包括至德、敏德、孝德,后者包括孝行、友行、順行,均有關人倫教化。教學是為朝廷育才的重要方式,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毕啾柔尩於Y,臨雍禮形成較晚,《東觀漢記》《后漢書》雖多次記載了天子親臨辟雍之事,但《白虎通》《通典》等著作并未將其視為固定禮制。出土于1931年的《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簡稱《西晉辟雍碑》),記載了晉武帝設立學官、興辦太學,親臨辟雍視察講演,以及皇太子再來之事。題中的“臨辟雍”雖有禮儀之實,但仍未成為固定的禮儀門類。南朝徐陵作有《皇太子臨辟雍頌》,亦只是將這次臨雍作為具體事件來歌頌。清朝以來,天子視學講學頻繁,臨雍逐漸成為固定禮儀?!肚逋ǖ洹づR雍》:“杜《典》于吉禮釋奠之前,立太學一門,凡臨雍典禮悉入之,今從大清通禮之例,以臨雍入嘉禮?!眹栏駚碚f,杜佑并未將臨雍視為典禮,《清通典》此說只是為設立臨雍禮尋找依據。清朝的皇帝非??粗嘏R雍之禮,如雍正曾說:“帝王臨雍大典,所以尊師重道,為教化之本也?!迸R雍從具體行為變為固定禮制,體現了清政府對教化的重視。

釋奠和臨雍作為兩種禮儀,本質是將崇學尊儒的教化思想以具體的儀式固定化、可視化,強化傳播的效果。為此,釋奠和臨雍舉行過程中,需要有人觀看、學習,人數越多,越能體現教化之廣?!侗笔贰酚涊d隋文帝參加釋奠禮時,“天子乃整萬乘,率百僚,遵問道之儀,觀釋奠之禮”,又《清通典》記載的一次臨雍講學,觀者“凡三千余人,靡不涵詠圣涯,沐浴教澤”。但禮儀的傳播倘若只局限于視覺和聽覺,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需要文學作品,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擴大傳播的范圍。在這方面,頌體擔負著重要作用。如釋奠禮,有傅玄《皇太子釋奠頌》、摯虞《釋奠頌》、溫嶠《釋奠頌》、潘岳《釋奠頌》、何承天《釋奠頌》、徐伯陽《皇太子釋奠頌》、金趙秉文《駕幸宣圣廟釋奠頌》,清彭孫遹《皇帝釋奠于闕里頌》等作品。臨雍與頌的關系較為密切,《隋書·音樂志》載,漢明帝時,樂有四品,“二曰雅頌樂,辟雍、饗射之所用焉。則《孝經》所謂‘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者也?!闭f明行臨雍禮時,可以演奏雅頌之樂,這也為后世臨雍頌的創作奠定基礎。清代之前,以臨雍為主題的頌作很少,清代之后,隨著臨雍正式成為禮制,相關的頌作也逐漸增多,有黃之雋《臨雍頌》、方苞《圣主親詣太學頌》、陳儀《臨雍視學頌》、張廷玉《圣駕親詣大學大禮慶成頌》《圣主臨雍禮成頌》、蔡世遠《圣主親詣太學頌》、王葉滋《圣主親詣太學頌》、汪由敦《圣主臨雍禮成頌》、王峻《圣駕臨雍頌》、陳兆崙《圣駕臨雍禮成頌》、楊度汪《圣駕臨雍頌》、沈廷芳《臨雍頌》等作品。

釋奠與臨雍均以崇儒尊孔為主旨,釋奠經常在辟雍舉辦,皇帝臨雍時也常會舉行釋奠之禮。清代不少臨雍頌中記錄了釋奠之禮,甚至還出現了一些集釋奠、臨雍于一體的頌作,如蔡新《皇上肇建辟雍釋奠講學禮成頌》,體現了二者思想主旨的一致性??梢哉f,釋奠與臨雍都是以禮制形式對儒家教化思想的強調和體現。以頌體來歌頌、宣傳,更體現了其意義之大。為了說明這一點,下面我們以具體作品為例進行分析。

元康三年(293)西晉惠帝時期,皇太子在太學舉行過一次大型的釋奠禮,潘尼時任太子舍人,作《釋奠頌》,完整地記載了禮儀過程以下引自此頌者不再詳注。?;侍优c太傅、太保眾人來到太學。準備工作完畢,太子開始享祭孔子,行釋奠禮。同時,“天子乃命內外郡司、百辟卿士、蕃王三事,至于學徒國子,咸來觀禮”。作為一種古老的吉禮,釋奠禮舉行過程中,需要有音樂和舞蹈相配合。序文稱:“金石簫管之音,八佾六代之舞,鏗鏘闛閤,般辟俯仰,可以澂神滌欲,移風易俗者,罔不畢奏。抑淫哇,屏《鄭》《衛》,遠佞邪,釋巧辯?!倍Y儀舉行過程中,要選擇典正高雅的音樂和舞蹈,摒棄《鄭》《衛》等靡靡之音,方可蕩滌情志,改善風俗,體現了釋奠禮的教化目的。同時,序文還描述了釋奠禮的影響:“是日也,人無愚智。路無遠邇,離鄉越國,扶老攜幼,不期而俱萃。皆延頸以視,傾耳以聽,希道慕業,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風,歌來蘇之惠?!比瞬环仲t愚,路不分遠近,大家紛紛前來觀禮,體現了此次釋奠禮的影響,也說明了釋奠禮在舉行的過程中,倘若觀看人數太少的話,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化目的,只有具備足夠的觀眾,教化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觀看釋奠禮之俗由來已久,《通典·釋奠》:“天子視學,大昕鼓征,所以警眾也。眾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圣焉?!币該艄牡姆绞秸賳颈娙?,這不僅是禮儀的程序之一,更是擴大禮儀影響的需要。因此,序文說:“然后知居室之善,著應乎千里之外;不言之化,洋溢于九有之內?!苯袒倪^程在于傳播,其方式有二,一是直接的現場觀禮,二是以文學的形式加以渲染,有的人雖然未能現場觀看,但通過閱讀作品,仍然可以達到教化的目的,這也是《釋奠頌》創作的原因。

《釋奠頌》的結構非常清晰,序文主要介紹禮儀過程,正文以頌揚為主,核心內容為崇尚儒學、歌頌教化。首先從西晉建立開始,以“道濟群生,化流率土”歌頌朝廷的教化。接下來,開始歌頌太子勤奮勉學,以“崇圣重師”點明了此次釋奠禮舉行的目的。在概括禮儀的內容之后,著重歌頌了釋奠的教化作用,其中,“學猶蒔苗,化若偃草”,“蒔苗”即栽種秧苗,比喻人才培養,“偃草”出自《論語·顏淵》,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道德教化如同風吹草動一樣立刻見效。頌文又云:“絲匪玄黃,水罔方圓。引之斯流,染之斯鮮。若金受范,若埴在甄。上好如云,下效如川?!边@段話強調了教化的作用。絲本來沒有顏色,水也無所謂方圓,對其引導就會流動,進行渲染則色彩鮮明,就仿佛金屬和黏土須在一定的模具中才會成型一樣,只有上層予以教導,下層才能響應。頌文最后稱:“昔在周興,王化之始。曰文曰武,時惟世子?!敝艹墙袒?,但只有到了當代,在太子的影響下,社會教化才更加興隆。釋奠即祭奠先圣先師,圣人和老師乃教化開展的重要主體,因此,《釋奠頌》雖名為歌頌釋奠,其實是借釋奠來倡導教化。與釋奠頌一樣,臨雍頌在創作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對教化功能的闡揚?!秶颖O志·藝文二》收錄了多篇臨雍頌,鄂爾泰《圣主臨雍頌》即是其中的一篇。據序文記載,皇帝詣太學的目的是為了“明教養相維用究道化”。在舉行釋奠禮之后,皇帝幸彝倫堂,召集儒臣,“闡揚堯典及中庸首章之旨”,前來觀看、旁聽的人達到萬人之多。面對這一盛況,作者自述作頌目的:“臣恭際盛典,睹穆穆于上、明明于下,于以導揚圣德、助流教化,其何敢后?爰忭舞而系之以頌,伏侯采覽?!薄皩P圣德、助流教化”即宣揚圣上之德,協助流布教化,體現了作者的作頌目的?!胺畈捎[”即等候他人采錄、觀覽,雖是一種程式化的寫作,但也的確表達了作者希望作品為他人關注的愿望?!安捎[”的結果不僅是頌作的流傳,更多的是頌作承載的圣德及蘊藉的教化思想得以擴散。這種傳播愿望在其他臨雍頌中也有所體現,如同為《國子監志·藝文二》收錄的張廷玉《圣主臨雍禮成頌》,其序文記載,天子到達彝倫堂后,“命儒臣進講經書,王言昭示廣大精微”,當時觀看之人,“自王公卿尹以及六館生徒、四氏十哲子孫環列拱聽,莫不愉懌鼓舞”。其后又云:“臣幸得親隨灌獻之末,恭承圣誨,用敢質言所見,作為歌詩,紀述美盛,非徒襲揚扢之具文,實將以昭式多士,流示無窮?!弊髡哒J為,自己作文的目的不是為了一味頌美,而是通過頌文的寫作,將此次的臨雍之禮昭示眾人,讓后人知道,說明了頌體對儒家教化思想的傳播作用。

無論釋奠還是臨雍,都是儒家教化思想的儀式化表達,文學作品尤其是頌體創作的參與,擴大了釋奠與臨雍的影響,增強了對儒家教化思想的宣傳效果。其中,頌體不僅承擔了頌揚、記錄禮儀的功能,而且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宣傳手段,以文學的形式,對儒家教化思想進行了有力的傳播。

ConfucianistThoughtofEducationandtheSocialFunctionofSongStyle

YANGHua-kun

(CollegeofLiberalArts,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

Abstract:AsanimportantthoughtandtheoryinancientChina,Confucianismhasasignificantfunctionofeducationandplaysan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thestabilityoftheregimeandthedevelopmentofsociety.Afteralongperiodofdevelopment,theconfucianthoughtofeducationhasformedacompletesystem,includingthesubject,object,placeandcontentofeducation,andevenproducedspecialritesofShidianandLinyong.Songstyleisdevelopedfromthe“ThreeSongs”inTheBookofSongs.Duetoitsuniquestylisticfunction,songstylehasbecomeanimportantcarrierofthedisseminationofConfucianeducationalthoughts,andevenformedauniquewayofliterarywriting.

Keywords:Confucianism;thoughtofeducation;Songstyle;function

[責任編輯唐音]

猜你喜歡
功用教化儒家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清明節氣的形成及農時功用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孔雀東南飛》女德教化主題探析
古希臘悲劇的教化旨歸探析
古詩文用典功用略談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風藥之功用辨析
從“以直報怨”到“以德報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論儒家的仁與恕
文藝育人 教化入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