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蘊

2024-04-15 06:20孟偉宇王飛霞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力行中華民族攻堅

孟偉宇, 王飛霞

(吉首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告,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已“完成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1]4。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 “上下同心、 盡銳出戰、 精準務實、 開拓創新、 攻堅克難、 不負人民”[2]的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是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改變現實、 履險蹈危、 克服萬難凝聚而成的磅礴之力。 這一精神, 以不負人民為價值旨歸,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積淀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蘊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印鑒著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 是傳統文化意蘊在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過程中的現實表達, 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范。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3]349, 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為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的鍛造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深刻認識、 理解和挖掘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的優秀傳統文化意蘊, 并將其轉化為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對于新時代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更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一、 “中庸和合” 與上下同心的思想共識

中庸之道, 是一種大中至正、 無過無不及的立身處世態度。 中謂中允、 中和, 庸謂用、 平常。 中庸, 即中行、 中道, 執兩用中, 避免“過” 與“不及”, 則謂之“和”。 “中庸” 一詞最早出自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論語·庸也》, 孔子提出“中庸之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鮮久矣”。 孔子將中庸視為 “至德”, 行乎中庸, 就是與道全一, 適中而不偏頗,旨在讓人們為人處世時要具備中和修養, 能夠通過不偏不倚的方法處理天下萬事萬物, 把握中道, 不走極端, 從而達到“致中和” 的和諧境界。 子思作《中庸》 時, 首次將 “中” “和” 二字連用, 提出“中和” 的哲學命題。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達到了中和的理想狀態, 則天地定位、 萬物化育。 中庸而致和諧, 貴和諧, 尚中道, 以中為度, 中既是和, 這是孔子所提倡的基本道德標準和方法論原則, 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 “為人” 的思想智慧。 宋明理學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為哲學核心, 吸取哲學眾長之和。 和合人文精神作為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共同深層蘊含, 同樣貫穿于理學各方面。 這種中庸之道以及傳統的“貴和” 文化, 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睦鄰的優良傳統,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對中國人的實踐活動、 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其強調的思想行為符合節度、 待人接物中和穩妥, 深深浸潤于華夏兒女的血脈中, 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性格,也架起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和諧價值觀之間的橋梁, 有助于中華兒女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矛盾沖突, 在大是大非面前著力維護集體利益, 構建互助團結、 融洽友愛的人際關系, 推動形成積極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上下同心” 的脫貧攻堅精神承繼了 “中庸和合” 中正穩妥、 和睦同心的思想品格, 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目標, 即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全國一盤棋, 戮力同心向貧困宣戰。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農村扶貧開發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位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 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3 億人要攜手前進”[4]。 正所謂“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 新時代脫貧攻堅工作以團結之心高揚黨的旗幟、 以團結之力踐行黨的主張, 全社會努力營造自覺自愿扶貧、 力所能及扶貧、 關注貧困問題、 關心貧困工作的良好氛圍, 全黨上下團結一致, 以一德一心的強大內在驅動力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高效向前推進, 繼承和發揚了《論語》 中“禮之用, 和為貴” 的哲學智慧, 體現了“眾心成城, 眾口鑠金” 的價值導向。 脫貧攻堅在我們黨實現共同富裕偉大戰略構想中貫徹始終, 讓貧困地區貧困農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共同富裕是農村扶貧開發的根本出發點。 “力量生于團結”, 正因為中華兒女團結一致、 齊心并力, 才能避免億萬人民陷入一盤散沙的羸弱境地, 走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康莊大道。

二、 “敢于斗爭” 與盡銳出戰的責任擔當

中華文明何以五千多年綿延不絕, 敢于斗爭的民族精神是重要的文化基因。 斗爭精神滋養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積淀于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 熔鑄于中華民族之魂, 是對“仁以為己任” 的勇于擔當精神和“志奪秋霜意不移” 的自強不息精神的凝結與升華。 早在遠古時代所出現的 “女媧補天”“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等神話傳說已然體現了先民們面對災難不畏艱險、 敢于抗爭的優良傳統,這種最本質和最永恒的精神印刻著先民們永不服輸的民族烙印。 春秋戰國時期, 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到 “臨大難而不懼者, 圣人之勇也”,無論是孔子為推崇儒家學說周游列國屢次碰壁卻始終不言棄,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不知老之將至的雄心不改; 還是孟子富貴不淫、 貧賤不移、 威武不屈的大丈夫精神; 又或是道家“萬物負陰而抱陽” 的辯證智慧; 法家 “置之亡地而后存” 的絕處逢生,無不是中華民族不向磨難低頭、 不向命運妥協的斗爭精神的象征。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不與寒霜斗, 哪來滿園春” 等俗語更是處處彰顯著無所畏懼、 敢于冒險的民族氣魄。 在民族危難、 生靈涂炭之際, 更有眾多愛國志士和先進分子以強烈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挺起了勇于斗爭的硬脊梁, 以斗爭圖變革, 披肝瀝膽、 赤心報國。 正所謂“茍利國家生死以”, 他們的反抗精神和斗爭意識造就了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

毛澤東指出: “斗爭, 失敗, 再斗爭, 再失敗,再斗爭, 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 ”[5]1484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是事關增進人民福祉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 在脫貧攻堅戰中, 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 盡銳出戰, 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 全力以赴, 集中力量脫貧攻堅, 這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精神的時代傳承, 是對敢于斗爭精神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刻最直接的體現與最鮮明的表達。 《莊子·秋水》 有云,“臨大難而不懼者, 圣人之勇也?!?我們黨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 將集中力量辦大事作為減貧脫貧路上闖關奪隘、 勇越深水區、 攻克硬堡壘的制勝法寶, 面對地廣人眾、 地瘠民貧、 貧困程度深、 脫貧難度大、 脫貧任務繁重緊迫的貧困村, 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以從未曾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各項工作。 脫貧攻堅戰突出成績的背后, 不僅僅是萬眾一心的精誠團結, 更是勇爭一流、 背水一戰的頑強抗爭?!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 絕不是輕輕松松、 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6]15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在民族復興征途上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的又一成功實踐, 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發展階段, 面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矛盾新風險, 務必敢于斗爭、 善于斗爭, 賡續優良傳統文化, 以更加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斗爭精神推進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三、 “實事求是” 與精準務實的過硬作風

早在東漢時期班固所作的《漢書·河間獻王傳》中就提到 “修學好古, 實事求是”, 高度贊揚劉德一絲不茍、 腳踏實地, 根據實證以求索真知的研究精神。 “實事” 就是實際、 客觀存在, “求是” 就是以務實、 唯實的態度來研究事物的發展, 思想和行為務須做到崇實、 篤實, 戒虛、 戒空。 “務實去華, 育德之方”,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崇尚務實黜虛的精神, 為人處世、 立德立志皆以實為本。 孔子在《論語·為政》 中教導其弟子子路關于 “知之” 和“不知” 的經典論述, 就體現了早期圣賢力主務真求實的治學態度。 將其運用到實踐中, 就要求臨事需依照客觀事實, 有的放矢, 篤實踐行。 比如“實言、 實行、 實心, 無不孚人之理”, “事實而功立”。 若能說實話、 辦實事、 求實效, 真干實干,那么事業就可以蒸蒸日上。 “名與實對, 務實之心重一分?!?明代哲學家王守仁從 “名” “實” 二者的關系上強調要重實輕名, 實在做事, 規矩做人;清末思想家魏源則從“說” “做” 出發, 提倡“以實事程實功”, 避免浮泛虛偽的惡習。 同樣, 如若脫離實際情況反其道而行之, 則誤己且誤學。 正如“華而不實, 怨之所聚也”, “無實之名, 禍之門也”。 圖虛名必將遭實禍, 更有甚者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以炮制數字弄虛作假, 扭曲的政績觀和不良的官僚風氣, 更是誤民且誤國。 二十世紀中葉, 毛澤東同志汲取古代務實文化之精華, 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指導下, 深刻總結經驗教訓, 賦予“實事求是” 新的科學內涵, 要求全黨杜絕空、 虛、假等不正之風, 一切行動以客觀事實和占有資料為依據, 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 方法論的基石。

在脫貧攻堅戰中, “精準務實” 就是足踏實地, 真正深入貧困地區, 切實從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 以第一手資料為根本依據, 找準“窮根”,對癥治“窮病”, 精準識別、 精準把脈、 精準施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欲當大任, 須是篤實” 的道德修養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 習近平總書記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貧工作時, 首次提出了 “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 強調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正所謂“真心實作, 無不可圖之功”, 針對扶貧開發, 我們黨始終注重對扶貧對象的瞄準, 緊扣精準魂, 實行精細化管理, 挨家挨戶摸清致貧原因, 因人因地, 因貧困原因、 貧困類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類施策, 將“精準” 兩字落地生根。 同時把握好扶貧正確方向, 抓主要矛盾, 將有限的資金用在確實貧困的地區, 真抓實干, 拒絕 “面子工程”, 切實做到工作務實、 結果真實、 效果貼實, 真扶貧、 扶真貧、 真脫貧, 扎實有效做好脫貧攻堅這篇大文章,充分展現了孔子“事思敬, 執事敬, 修己以敬” 的道德取向。 正是這種求真務實精神的引領, 調動了貧困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改善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 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 使得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 “日新又新” 與開拓創新的制勝運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 年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 2014 年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以及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 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 多次引用了先人所提出的 “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的觀點, 用三個“新” 強調了中華民族是極具創新精神的民族, 創新是其最鮮明的精神稟賦。 該語句原出自于中國儒家經典《禮記·大學》, 是商湯王刻在沐浴之盤上的銘文, 旨在激勵自己棄舊圖新、 自我迭代, 同 《禮記·儒行》中的“澡身而浴德”、 《莊子·知北游》 中的“澡雪而精神” 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新” 即日日增新、日新又新、 變化不息。 變則新, 新則成, 日新則日高, 不日新者必日退。 《周易·系辭上》 寫道 “日新之謂盛德”, 將人作為主體的現實上和物質上的日日更新視作德之盛極, 強調要敢于革新, 勇于改變, 不斷推陳出新、 不斷發展進步。 自古以來, 中華民族就崇尚 “日新” 精神, 如 “君子之學必日新” “惟進取也故日新” “過日聞而德日新” “日滔滔以自新” “以不息為體, 以日新為道” 等。 創新是中華文明永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在 《詩經·大雅·文王》 中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一語, 就闡明了除舊布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使命, 揭示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創新本性。 中華文化的創新精神貫穿于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史, 其創新思維破除了傳統文化思想領域的思維方式, 是民族主體文化繁榮的根本動力。

將創新精神融入脫貧攻堅全過程, 就是在脫貧攻堅戰中敢闖新路、 勇于探索, 在科學把握減貧規律的基礎上, 采取創新性政策舉措, 改革創新扶貧體制機制, 用與時俱進的方法手段消除貧困根源,推動扶貧理論和實踐創新, 不斷拓寬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 蹚出脫貧攻堅新路子。 “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面對脫貧攻堅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洞見癥結, 創造性提出 “六個精準”新理念, 多管齊下, 不斷推進扶貧路徑、 手段、 方法的創新, 多方位綜合性地消除致貧因素, 著重開展貧困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增強貧困地區區域發展能力, 切實改善貧困鄉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激發貧困地區和人民群眾脫貧的內在動力,全面縮小貧困地區與全國發展的差距, 著力構建新時代“三位一體” 的大扶貧格局。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更是以 “首倡之地” 行 “首倡之為”, 立足當地豐富紅色文化資源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動, 獨辟蹊徑, 創造性地開拓了一條具有十八洞特色的多元一體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走出了一條可復制、 可推廣的扶貧道路, 成為湖南省第一批脫貧的貧困村,為脫貧攻堅輸入新血液。 如此眾多的貧困村能夠擺脫逆境, 從封閉落后到現如今的開放進步, 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其羽化蝶變的背后, 是兢兢業業、 勤勤懇懇的真抓實干, 更是獨樹一幟、 繼往開來的開拓創新。 正所謂 “日新者, 久而無窮也”, 永續性和長存性的開拓創新方為長久之道。 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要繼續弘揚“日新” 精神, 以敢為天下先的勇者風范革新、 提升自我, 以夙夜在公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革新、 發展社會。

五、 “力行篤行” 與攻堅克難的戰略執行

認知是傳承的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不僅是認知上的問題, 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傲π小?即努力實踐, 不務空名, 竭盡全力而行。古圣先賢們認為 “力行” 乃君子之大德, 君子當“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功崇惟志, 業廣惟勤。 也就是說遠大的志向、 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能僅停留在純粹的抽象臆想中, 還要將其付諸行動, 強調要躬行、 篤行, 克服萬難做到言行表里如一。 堅持不懈、 百折不屈、 堅韌不拔、 知難而進等中國傳統優秀道德品質皆為躬行之道, 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思維特征中的力行精神。 先秦儒家最早給予 “力行”十分高的評價, 《中庸》 有記載 “力行近乎仁”,將篤志以力行視為儒家道德最高境界 “仁”, 《尚書·說命(中)》 的“非知之艱, 行之惟艱” 所傳達的知易行難的傳統知行觀, 以及荀子提出的“知之不若行之” 的力行之學都從不同角度強調了身體力行的重要性。 王夫之則從真偽與虛實出發提出“力行而后知之真” 的觀點, 清代學者顏元發展了“習行” 的求實思想, 崇實卑虛, 主張堅持練習與躬行實踐。 “履, 德之基也” “道雖邇, 不行不至” 等傳統經典喻示著 “力行” 不僅位于德性之塔的頂端, 更是奠定了德性之塔的基底。 “力行” 作為道德哲學的最終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如今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的“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7]501觀點具有共通性。 思考不輟, 躬行不止。 行而不輟, 履踐致遠。 愈在艱難困苦時刻, 愈是要砥節勵行, 一往直前, 這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 臨難不茍、 義無反顧精神秉性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脫貧攻堅戰中的攻堅克難就是我國歷代學者力行、 重行優良傳統思想的忠實實踐。 攻堅克難, 就是面對脫貧攻堅進程中難啃的 “硬骨頭” 出硬招、促落實, 奮力拼搏, 不畏難、 不懼險, 敢于擔當,以響鼓重錘推進脫貧攻堅。 正所謂“有恒則無所不破”, 從始至終, 我們黨都把緩解和消除農村絕對貧困作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和主導為脫貧攻堅的勝利提供充足的經濟保障。 “道德者, 行也, 而非言也”, 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諸多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莊嚴承諾, 身處基層一線甘愿奉獻, 看實情、 問冷暖、 聽心聲, 嘔心瀝血、 殫精竭慮, 不斷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士氣, 將財富帶給村里的家家戶戶, 以攻城不怕堅的決心和勇氣致力于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 “入之愈深, 其進愈難, 而其見愈奇”, 同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 中所描述的這樣, 越是崎嶇險峻之地, 越是山遙路遠, 越是要登山越嶺克服險阻艱難, 才能看到愈加奇特而罕見的美景。 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瞄準 “三區三州” 等深度貧困地區, 狠抓薄弱環節, 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 堅中之堅, 一一破解教育、 醫療、 交通等難題, 抓短板、 堵漏洞、 強弱項, 沖堅毀銳、 攻城拔寨, 一舉攻克最頑固的貧困堡壘, 他們用行動詮釋責任, 以力行彰顯擔當, 是新時代脫貧攻堅戰中當之無愧的奮斗者和力行者。

六、 “民為邦本” 與不負人民的價值旨歸

《尚書·五子之歌》 有記載“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意在強調百姓是國家的根本, 只有根本鞏固國家才會安寧, 乃夏朝時期, 泰康繼啟即位后, 逸豫失德, 淫亂無度, 后羿 “因夏民以代夏政”, 泰康在失國后和其昆弟五人追述禹的告誡時有感而作, 這是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最為鮮明的表達。 民本思想源遠流長,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以民為本” 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厚父》 簡里, 其中提到的“民心惟本, 厥作惟葉” 從哲學的角度強調了以民心為根本的治國之道, 指出民眾的意愿、 意志才是政治的根本。 周公亦提出“敬德保民” 的政治原則, 保民即 “懷保小民”, 將保民等同于保社稷、 保國家,要求統治者樹立道德榜樣, 體察民情, 爭取民心,感化、 愛護人民, 贏得人民的支持與愛戴。 民為邦本的政治立場是傳統德治思想的精華, 春秋時期政治學家管仲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富民為先和輕徭薄賦的觀點, 他認為 “凡治國之道, 必先富民”, 同時主張凡有地牧民者皆務天時地利生產, 即“務在四時, 守在倉廩”。 孔子辯證吸收管仲的政治思想,他認為 “民富且壽” “使民以時”, 此外著重強調要惠民利民、 教民樂民。 孟子的“民貴君輕” 和荀子的“君舟民水” 的著名論斷都以不同的形式凸顯了中國傳統儒家民本論中重民、 安民、 愛民的政德觀。 “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 失去民心終將導致朝代的更替和國家的滅亡。 古往今來, 亦有諸多明君能夠體恤百姓, 與民休養生息, 與百姓休戚與共, 樂民之樂, 憂民之憂, 更有不少官員胸懷“國之大者”, 清廉從政, 為國分憂, 為民請命, 這便是家國情懷和民本思想的生動寫照。

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核一脈相承、 高度契合, 是民為邦本政治思想的超越與升華。 脫貧攻堅戰中不負人民的精神力量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不負人民, 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牢記讓貧困群眾和全國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 念茲在茲, 須臾不忘。攻堅克難是我們黨堅韌不拔的風骨, 不負人民更是我們黨堅定不移的信念。 黨中央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 作為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顏元所說的“生存一日, 當為生民辦事一日” 的責任擔當。 披荊斬棘, 櫛風沐雨, 使命在肩, 不負人民, 初心不改, 矢志前行, 確保全面小康路上, 一個也不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個也不掉隊。 王夫之曰“扶危定傾, 以得人心為本務”, 脫貧攻堅戰中, 每一位中國共產黨人都時刻牽掛人民, 不畏艱險一心為百姓謀福祉, 帶領幫助群眾攻堅克難、 擺脫貧困, 用行動筑牢了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民本” 之基, 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 他們的精神催人奮進。 在他們熱血和實干的背后, 是不信天不信命的錚錚鐵骨, 更是不負黨不負民的一片赤心。 這場脫貧攻堅戰, 共產黨人用無悔的堅守點亮了貧困群眾通向幸福的明燈, 他們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不變的價值追求,真正做到了不負人民, 正所謂“人主之有民, 猶城之有基, 木之有根”, 這也是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所在。

習近平指出: “拋棄傳統、 丟掉根本, 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盵8]164特定的自然、 社會歷史條件, 以及數千年文明積淀賦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 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正是在擷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特點鍛造形成的。 新時代背景下, 我們要繼續發揮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作用和服務功能, 以更加奮發昂揚的精神面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 加快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力行中華民族攻堅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身體力行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脫貧攻堅 重在落實
互助:“聯動”方能攻堅
堅持實事求是 力行“三嚴三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