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服務聯合易術心理劇對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的影響

2024-04-15 01:07郭璇周南南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6期
關鍵詞:兒童期心理劇韌性

郭璇 周南南

1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聊城 252000;2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病房,聊城 252000

兒童期虐待通常包括軀體、性與情感方面等各種形式的不同虐待行為〔1〕,其中情感虐待可分為主動行為和情感忽視的不作為行為兩種,分別指養育者未能提供有利于情緒健康發展的適當環境和行為,以及有能力卻不為孩子成長提供安全生存環境的失責〔2〕。據聚焦情感虐待的研究表明〔3〕,伴有情感虐待經歷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行為直至成年期,均存在侵略性、社交能力較差以及自尊水平低下等心理病理學癥狀的潛在傷害。且由于童年創傷經歷者的早期安全依戀關系建立困難,對內在關系及外部現實覺察能力受損,容易形成自卑、消極等負性的自我圖式,使其產生焦慮/恐慌癥、情緒調節與反社會的人格障礙〔4〕。易術心理劇即稱為易術表達性心理治療〔5〕,是在心理劇的基礎上融合道家哲學、藝術表達和中醫理論,對自我內在深處進行短程高效的心理治療模式?;诖?,為幫助缺乏親情和家庭關懷的弱勢群體,本研究將探討社會工作服務聯合易術心理劇對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的影響分析,為臨床促進該群體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效參考性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間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的271例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23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周歲且入住院部接受治療者;②無精神、語言溝通障礙;③能夠理解與配合填寫問卷;④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軀體疾??;②處于兒童青少年監護權者;③物質或酒精依賴著;④伴有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等其他嚴重精神疾病者。其中對照組男88例,女35例;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31.16±6.53)歲;生活狀態:工作中23例,自由職業51例,待業中49例;婚姻狀態:單身96例,已婚27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下72例,本科學士32例;碩士及以上19例。觀察組男102例,女46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33.07±4.84)歲;生活狀態:工作中34例,自由職業54例,待業中60例;婚姻狀態:單身112例,已婚36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下86例,本科學士35例;碩士及以上2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婚姻/生活狀態與文化水平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倫審辦2023第(56)號〕。

1.2 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患者特點分別以舉辦相關健康知識講座、門診現場和隨訪等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針對性的疾病特征健康教育,并通過講解臨床真實案例減少患者對兒童期情感虐待的不合理認知,同時規范其治療行為等以增加治療和隨訪的依從性。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社會工作服務聯合易術心理劇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成立護理干預小組 由本院資歷深厚的精神科主任醫師、護士長各1名,具有專業技能水平的心理劇治療師以及5名責任護士共同建立干預小組,均統一接受易術心理劇治療目的與流程培訓。在查閱國內外相關護理干預應用于臨床效果研究后,收集研究對象臨床資料,以會議討論模式共同就依戀理論對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的患者缺失情感關懷問題進行微觀、中觀和宏觀層面分析,進而向其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的補償式服務。干預期間小組成員可定期組織思維導圖式分析與總結,針對不足與需完善之處共同探討最佳解決方案,確保最大限度的滿足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的心理與情感方面的需求。

1.2.2社會工作服務構建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兒童時期缺乏的情感關懷、無法適應學校/社會環境、等問題,在發放前向患者詳細講解調查目的和意義,收集過程中由護士長監督是否依照倫理原則、規定時間內完成。結束后當場收回并保管,避免他人隨意更改數據,調查研究發放問卷112份,收回有效問卷 107份,有效回收率95.5%。針對該真實需求以社會工作專業技巧介入患者心理、行為等方面,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系列活動,給予患者補償式的情感關懷服務,并根據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每將各系統環境間進行相互聯系與作用,促進其情感朝良性發展,見表1。

表1 社會工作服務內容

1.2.3易術心理劇 研究小組在參考文獻與咨詢專家建議的基礎上,探索出讓患者在安全環境中更好將團體他人與自身連接,安全探索過去創傷事件、自由宣泄情緒、重建自我認知、更好地適應現實環境的治療目標,由易術心理劇治療師和由受訓多年的精神科主任醫師共同擔任導演,治療方案分4次進行,每次時間控制在40 min,每次結束后給予觀察記錄并評價,見表2。

表2 易術心理劇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韌性:采用心理韌性量表(CD-RISC)〔6〕對兩組患者個體心理韌性程度進行評定,該量表以0.91的Cronbach α系數適用與中國人群,共包含25項條目,可分為堅韌、樂觀與力量3個維度,以“很不符合”至“非常符合”的Likert 5級評分法,分別為0~4分,總分值越低說明患者心理韌性水平越低你,反之則良好。②總體幸福感:利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WB)〔7〕對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評比,該量表共有18個條目選項,6個因子,本研究選取其中對情感的控制、對生活的滿足、愉快的心境3個維度進行對比,每個維度以100為滿分值,分值表示患者幸福感越低,說明干預效果較差,反之則越好。③應對方式:采用由Feifel H等人編制的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8〕,該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其中以回避(7個條目)、面對(8個條目)、屈服(5個條目)3個維度進行評比,采用4級評分法,哪條維度得分值越高,表示該組患者最常使用該應對方式。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韌性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韌性評分有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CD-RISC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總體幸福感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總體幸福感顯著提升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GWB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應對方式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應對方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MCMQ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童年期虐待經歷是兒童/青少年乃至成人心理衛生問題的獨立危險因素,相關研究表明,遭受兒童期虐待的個體對其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期的危害主要體現在特定或非特定的行為、情緒問題及精神障礙,如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物品濫用障礙、焦慮憤怒、性功能障礙等〔9〕。情感虐待作為阻礙兒童心理情感或家庭環境需求的父母嚴重失責行為,與其他形式虐待相較,情感虐待對個體行為問題、身心健康及社會情緒適應或發展的傷害更大,屬于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極端不利的風險因素之一〔10〕。據多位學者就軀體虐待與情感虐待的消極影響對比研究中發現〔11〕,情感虐待經歷會對個體成年后心理健康狀況產生不可逆的嚴重影響,而長期的不良心理會使患者社會、家庭、生理等功能均遭受損害,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的失調。

心理韌性屬個體正性心理特質,有關研究表明〔12〕,心理韌性水平的發展為個體受其他外界因素影響而持動態變化的過程,且不同程度影響因素其心理韌性水平波動量不同,有助于消除或緩解不良事件對個體的負面影響,維持和改善生活質量。故本研究通過建立專業護理小組,在由微觀、中觀與宏觀該3個相互聯系系統組成的社會生態系統理論下〔13〕,在個體直接接觸的小規模群體和社會群體中,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和需求,改善其對周圍環境的錯誤認知,提升對自我和他人的評價,增強互動交往能力,并建構長期穩定的關愛體。心理劇精神病學家莫雷諾首創并發展起來的一種團體心理治療〔14-15〕,其中的替身、角色交換、鏡觀和情緒宣泄等實用獨特的技術。因此本研究護理過程中通過讓患者處于情緒層面而非單純理智層面,幫助其對過往創傷事件的“矯正性情緒體驗”,打破既往現實生活中各種理智化的防御束縛,且充分地宣泄更容易重建個體認知。經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韌性評分有效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總體幸福感顯著提升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應對方式明顯優于對照組。該結果表明,以上具有長期和系統性的護理措施,在處理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中的童年創傷、負性情緒,以及改善生活幸福感上發揮了專業和獨特作用〔16〕。

綜上所述,對伴有兒童期情感虐待患者采取社會工作服務聯合易術心理劇措施,可有效提高其樂觀、力量等心理韌性,在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展中改善不良應對方式以提升總體幸福感,該護理值得臨床推廣并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兒童期心理劇韌性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醫療衛生服務利用在兒童期逆境對中老年健康影響間的中介效應
校園心理劇助力農村初中“臨界生”心理強韌性的實踐研究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校園心理劇的意義重構與功能優化
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討*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大學生兒童期受虐與攻擊性、自尊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