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具身認知”視域,構建初中數學“立學課堂”

2024-04-16 04:07王芳
數學教學通訊·初中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具身認知初中數學

王芳

[摘 要] 基于“具身認知”視域建構初中數學“立學課堂”,“立身”是根基,“立根”是核心,“立德”是關鍵,“立人”是旨歸.教師要拓展、延伸學生“學”的空間,創生學生“學”的內容,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建構“立學課堂”,能促進學生全面性、和諧性、可持續性的終身發展.“立學課堂”的建構,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向“人的本質”的一種復歸.

[關鍵詞]初中數學;具身認知;立學課堂

建構“立學課堂”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應有之義、應然之舉.“立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其基礎是“立身”,核心是“立根”,關鍵是“立德”,旨歸是“立人”.以“具身認知”的相關心理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為基礎、依據,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耕犁[1].建構“立學課堂”,能實現傳統的“認知性學習”向“活動性學習”轉變.教師要拓展、延伸學生“學”的空間,創生學生“學”的內容,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充分發揮數學學科育人功能、彰顯數學學科育人價值.

“立身”:建構“立學課堂”的根基

基于“具身認知”的視角,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開辟學生“學”的空間,讓學生的身體在場.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往往十分注重引導學生用頭腦認知、思維,而忽視了學生的其他感官的作用.這導致了學生數學學習異化為一種“上半身”的認知.其實,本真意義上的學習應該是學生對學習對象的全面性把握.從歷史起源看,學習起源于生產勞動,發展于對勞動、勞動工具等的改進.因此,引導學生展開數學學習,必須讓學生的身體在場,讓學生的生命在場.

“立身”,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根基.“立身”也是指向學生“學”的課堂教學策略、行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把握學習對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動眼觀察、動耳傾聽(事實上,借助視聽感官接收信息是學習的常態)、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當學生的腦“思”在學習中卡殼或遇到問題、障礙、困惑的時候,為了厘清學生“思”的方向,讓學生“思”之有序、“思”之有理、“思”之有創,就必須返回“知識本源”“學習本源”,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做數學”,或者可以更為廣義地說,就必須引導學生返回“身體感受”“身體體驗”,讓學生感知、操作.“立身”,是一種“做思共生”“做思共融”的數學學習樣態.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時,很多教師往往是快速地引導學生“看”,引導學生展開靜態性的數學學習.在教學中,筆者不僅引導學生觀察,而且引導學生操作,讓學生“做”平行四邊形.在“做”的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有怎樣的特征?(數量關系、位置關系)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有怎樣的特征?平行四邊形的對角、鄰角分別有怎樣的關系?不僅如此,筆者引導學生推拉平行四邊形,將平行四邊形推拉成長方形,進而引導學生從長方形的對邊、對角、鄰角、對角線等方面展開觀察、思考;還引導學生改變薄木片上的圖釘位置,將平行四邊形演化成菱形或正方形,思考邊、角、對角線的特征,等等.顯然,相較于“靜態”的直觀感知,“動態”的“具身認知”活動,更能催生學生的數學思維、引發學生的數學想象,利于學生把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積極探索長方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邊形的 性質.

“立身”,讓學生的本質力量、生命力量得到充分的彰顯、弘揚.“立身”的數學教學,是因學施教的數學教學,是順學而導的數學教學.教師要喚醒、激活學生的身體感官,引導學生身體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的身體參與,讓學生“立身”,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立學”,才能真正讓學生“立”在課堂正中央,才能真正實現“立學課堂”的“立人”之旨歸.

“立根”:建構“立學課堂”的核心

建構“立學課堂”,關鍵是要“立根”.在筆者看來,“立根”有三個層面的內涵:其一是立“數學學科之根”,也就是要掌握數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等;其二是立“學生數學素養之根”,也就是要生成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其三是立“學生學習素養之根”,也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立根”是“立學課堂”建構的核心,只有通過“立根”,才能引導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慧學”,才能生成學生的數學文化生命、精神生命等.

引導學生“立根”,教師須秉持十二字的教學方針,這就是“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在此教學要求下,“立學課堂”形成了這樣的教學原則:育德為先、素養導向、學為中心、教學相長.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具有“限教讓學”“自主建構”“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比如,教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沒有采用那種亦步亦趨式的數學教學方式,而是采用“大問題”“主任務”,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時空、權利,讓學生展開充分的“具身認知”活動,在學生該進行思維、探究的地方“留白”,活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催生學生的數學探究.實踐證明,這種“留白”能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問題1]如果兩個三角形中有一對元素相等,這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如果有兩對元素相等呢?如果有三對元素相等呢?

[問題2]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已經有一對元素相等),還需要怎樣的兩對元素,就能讓另一個直角三角形和這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問題3]出示一個一般三角形,需要哪三對元素相等,就能讓另一個三角形和這個三角形全等?

在大問題的導引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用角、小棒等進行活動演示、思考.在活動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地展開推理.顯然,這樣的活動是一種“做思共生”“做思共融”的“具身認知”活動.在具身性感受、體驗中,學生能形成三角形全等的鮮活表象,這樣的鮮活表象能支撐學生建構、創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條件.而從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探索逐步過渡到一般三角形的全等探索,既遵循了數學學科知識的發生、發展規律,讓數學學科知識本質得到了澄明、敞亮,又遵循了學生數學學習循序漸進的心理和認知規律.正是由于筆者的“大問題”留白,才更加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補白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立德”:建構“立學課堂”的關鍵

建構“立學課堂”不僅僅要“立身”“立根”,還要“立德”.教學德為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融入、滲透相關的德育內容,豐富德育形式、優化德育方式、打造德育生態等,促進學生數學德育素養的生成.數學德育包括數學的人文觀、價值觀教育,也包括數學史教育等.“立德”,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將德育內容細化并且滲透、融入、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去,從而實現德育化的教學目標,并將德育內容轉化成學生的知情意行[2].

德育與學生的學習有著內在的關聯.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數學之美、數學之真、數學之善,發掘數學學科的理性精神、文化素養等.數學德育教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掘數學學科的德育因子,并將德育因子轉變為學生的德育化學習能力、轉化為學生的德育化素養.比如教學“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引入了中國古代經典數學內容——“楊輝三角”,引導學生感知、理解把握三角形狀的數學計算模型.借助楊輝三角模型,學生能具體、直觀、形象地看到多項式(a+b)n(n=1、2、3、4、5、6)的展開式,并且能發現展開項系數的某種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能感受、體驗到數學學科知識的美,從而能積極地感受數學之美、鑒賞數學之美.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建構這一規律,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利用這一規律,如讓學生準確、快速地寫出(a+b)6的展開式.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學生深刻感受、體驗到“楊輝三角”的魅力.數學方法、數學歷史等的融入,能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古代數學研究成果的豐富、博大、深刻.學生不禁生發出一種對中國古代數學家智慧的欽佩.借助德育化的數學教學,數學學科真正成為一門吸引人的學科.

基于“具身認知”視域建構數學“立學課堂”,不僅僅要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更要發掘其他相關學科的育人功能,發掘學生的生活中相關資源、素材的育人功能.“立德”,就是要求教師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德育特色,用德育化的方法打開學生的認知視野.

“立人”:建構“立學課堂”的旨歸

建構“立學課堂”,要突出學生為主體、學習為中心的思想、理念.教師要把握“立學課堂”建構的目的、立場和行為,要把握“立人”的目標、方向等,進而真正地在立學中“立人”.“立人”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旨歸.“立人”就是“立德樹人”,教師要將學習時空、權利等真正還于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獨立、能動地展開數學學習.“立人”,要重點從三個維度來回答數學教學、數學教育問題,即“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

“立人”的過程是豐富的、復雜的.以“立人”為旨歸建構“立學課堂”,要真正有效地落實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學習性空間、內容等.“立人”,要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數學學習心志得到歷練.“立人”,就是要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人”的數學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如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基于“具身認知”視角,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引導學生用手對折、用剪刀剪,讓學生自主建構、概括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將“軸對稱圖形”放置在方格圖中,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之間的關系.如“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具有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的特點”“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具有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的特點”“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具有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也互為相反數的特點”等.其實,關于原點對稱是中心對稱的一種.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具身性學習,擴大學生的認知視界,引導學生的實踐應用.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工具,設計軸對稱圖形,從而培育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構“立學課堂”,從“立人”出發,教師實施跨學科、跨領域、跨界的教學,能培育學生的數學學習綜合實踐力.

“立人”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旨歸.“立學課堂”要超越傳統的“立小我”之局限,而走向一種“立大我”之博大.在“立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要著眼于學生數學學習的和諧性、可持續性發展,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知識、形成相關數學學科技能,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知識發現、探索的方法、思想等.著眼于“立人”,“立學課堂”的建構就有了深度、高度,也就有了效度、信度.

“立身”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根基;“立根”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核心;“立德”是建構“立學課堂”的關鍵;“立人”是建構“立學課堂”的旨歸.從“立身”到“立人”,體現了一種“具身認知”的教學理念.在建構“立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性、和諧性、可持續性的終身發展.“立學課堂”是新時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展望、一種探索,也是初中數學的一種整體性教學戰略規劃、推進.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立學課堂”的建構不僅僅是一種教學范式,更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立學課堂”的建構,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向“人的本質”的一種復歸.

參考文獻:

[1] 張萍.“立學課堂”建構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導學,2022(25):88-90.

[2] 郁燁.“立德”樹人,學大于教——談“立學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踐行[J].數學教學通訊,2021(35):27-28.

猜你喜歡
具身認知初中數學
具身認知視域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教學反思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在線學習環境設計研究
同步行為對合作行為的促進作用
身體對心智的塑造:具身認知及其教育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