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定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探索

2024-04-18 11:35李美榮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8期
關鍵詞:以學定教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李美榮

【摘要】本文以浮力教學為例探索以學定教模式為基礎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介紹以學定教模式的概念和實施方法并分析其優點和不足.講解浮力原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及應用范圍以及浮力的產生原因和作用特點,詳細闡述以學定教模式在浮力教學中的應用,包括問題提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和知識整合等環節.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和總結以學定教模式的有效性,探討其在未來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以學定教;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1?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以學定教模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師主導型教學方式,以學定教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協作,能夠促進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創造力發展.在物理教學中浮力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之一.因此,本文以浮力教學為例探索了以學定教模式為基礎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并分析了其優點和不足,旨在提供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浮力的相關知識.

2? 以學定教模式介紹

以學定教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的認知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和知識整合等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在其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灌輸者”,而是更多地充當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以學定教模式的實施方法包括問題導向、案例分析、探究實驗、師生互動等.教師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作為探究的導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動機,學生根據問題自主探究、分析、總結并通過案例分析、探究實驗等途徑獲取相關知識和經驗.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師生互動,協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和知識整合將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總結和歸納,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1].

3? 浮力原理及其應用

3.1? 浮力原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及應用范圍

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為例,浮力原理是指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開的液體或氣體的重量,其主要是描述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浮力現象的基本原理.具體地說當一個物體浸泡在液體中時液體會產生向上的浮力作用于物體上,這是由于液體的壓強在物體底部較大、在頂部較小,因此物體底部受到的支持力比頂部更大從而產生向上的浮力.根據浮力原理可得出如下公式,以公式(1)進行表示.

F浮=ρ液·V物·g (1)

其中F浮表示浮力的大小,ρ液表示液體密度,V物表示物體體積,g表示重力加速度.浮力原理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例如,設計船只、潛水設備、飛行器和氣球以及研究水下物體的運動和行為等方面都離不開浮力原理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浮力原理制作水上玩具和潛水裝備.

3.2? 了解浮力的產生原因和作用特點

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為例,初中物理中浮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浮力是指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其產生的原因與被浸潤的液體的壓強有關.當一個物體完全或部分浸泡在液體或氣體中時液體或氣體向上的壓力將作用于物體上,并產生向上的浮力.液體或氣體在物體底部的壓力較大、在頂部的壓力較小,其主要是由于液體或氣體的密度不均勻引起的.當物體浸入液體或氣體中會排開一定的液體或氣體,使得液體或氣體的密度發生變化并且相應的壓強也會改變.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液體或氣體產生的向上的壓力將作用于物體上從而產生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作用特點是向上的,當物體浸入液體或氣體中時浮力將抵消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從而使得物體呈現輕盈狀態,即物體出現浮起來的現象.浮力還能夠減輕物體的負荷,例如在潛水時人們需要穿上潛水服和氧氣罐才能下潛,通過浮力原理潛水裝備可以幫助人們減輕體重負擔,進而人們可以在水中輕松自如地活動[2].

4? 以學定教模式在浮力教學中的應用

4.1? 問題提出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浮力實驗通常是由教師進行演示和講解,學生們被動地觀察和接受知識.在以學定教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浮力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關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個簡單的實驗任務并要求學生在水中放置不同形狀和質量的物體,讓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浮力情況.

例如? 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實際應用場景,設計浮力實驗并進行相關分析.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船只、潛水裝備等實際應用場景,設計不同的浮力實驗,探究浮力與物體密度、形狀、質量等因素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不僅可以加深對浮力原理的理解,還能夠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驗設計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浮力實驗的應用,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建筑、水利工程等實際應用場景,探究不同材料和形狀的建筑物在水中的浮力情況,并分析其對建筑物設計和安全性的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可以加深對浮力原理的理解,還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得以提升[3].

4.2? 學生自主探究

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為例,在以學定教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浮力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先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以學生能夠理解浮力原理、掌握浮力計算公式并能夠應用浮力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為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或展示物品等方式讓學生思考浮力產生的原因和作用特點,還可以展示一些不同密度和形狀的物體并讓學生思考物體為什么能夠在水中浮起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分析浮力與物體密度、形狀、質量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簡單的浮力實驗并讓學生觀察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現象,從而驗證學生的探究成果.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物體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和變化情況并記錄實驗數據.

在完成浮力實驗后學生可以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探究,例如,學生可以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并觀察不同形狀和密度的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差異,從而進一步探究其與物體形狀、密度、重力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探究成果并對浮力原理和公式進行歸納和概括.例如,學生可以總結出浮力的產生原因和作用特點,學生能夠靈活掌握浮力計算公式并靈活應用浮力原理解決實際問題[4].

4.3? 合作討論

在以學定教模式下合作討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例如? 以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為例,以下是一個浮力的教學案例,介紹如何利用合作討論來開展浮力應用探究.其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學生能夠運用浮力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夠進行團隊合作和討論.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浮力的實際應用場景并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教師可以問學生:“在船只設計中,如何利用浮力原理提高船體穩定性和承載能力?”接著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具體的實際應用場景,學生可以通過討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一組學生可以選擇潛水器設計,另一組可以選擇水利工程中的閘門設計等.

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可以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在潛水器設計中如何平衡浮力和重力的同時確保潛水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學生可以通過交流彼此的探究結果并從中取長補短.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整合各自的探究成果并進行匯報,每個小組可以向全班展示其團隊合作成果并介紹浮力在設計過程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探究成果進行總結評價并適時提出建議和反思.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在團隊合作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學習中你們如何更好地運用以學定教模式提高學習效果?

4.4? 知識整合

知識整合是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推動深度學習和創新思維是知識整合教學中的重要環節[5].

例如? 在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的教學中同樣可以采用知識整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并促進深度學習和創新思維.教師可以提出類似的開放性問題,例如,“在設計一個能夠在水中浮起的船只時,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如何通過物理原理解釋船只在水中浮起的現象?”學生在思考問題后可以進行自主探究.他們可以研究有關浮力、密度、體積等物理概念,并嘗試了解不同形狀和材料的船只是如何影響浮力的.

學生可以查閱教材、參考書籍或者利用互聯網資源了解關于浮力和船只設計的更多信息,積累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具體問題,例如一個小組研究不同材料對浮力的影響,另一個小組研究船只的設計原則.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將各自小組的研究成果整合起來.學生可以歸納影響浮力的關鍵因素,總結船只設計的原則,并理解浮力與實際問題的關系.

5? 教學效果評價

5.1? 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例如課堂測試、小組討論、作業評價等.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測試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觀察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和結果評估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理解情況.

5.2? 分析和總結以學定教模式的有效性

在以學定教模式下學生具有更多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力和能力.以學定教模式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以學定教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和支持.

6? 以學定教模式在未來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發展前景

以學定教模式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實現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提升,未來初中物理教學中以學定教模式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和發展.以學定教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學定教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7? 結語

通過對以學定教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探索,以浮力教學為例其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探究能力.在其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課堂設計和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效果,從而確保教學效果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韓傳波.以學定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探索——以“浮力”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2,51(03):11-12.

[2]王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效練習策略[J].教育界,2020(52):26-27.

[3]李玉斌.以“讓學引思”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30):8-9.

[4]張詠梅,李衛軍.從求浮力大小的方法看解答應用題的本質[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0(12):38-40.

[5]王修業.淺議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63-64.

猜你喜歡
以學定教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以學定教的實踐
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何以學定教,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