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的邏輯理路與現實進路

2024-04-18 12:08李娜張芳
高教學刊 2024年38期
關鍵詞:新時代

李娜 張芳

摘? 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必須在教學話語創新方面下功夫。就邏輯理路而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是提升育人實效的關鍵要素、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應對教學困境的制勝法寶。就現實進路而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著手,關注話語對象需求以增強教學話語的感染力、提升話語內容深度以增強教學話語的解釋力、豐富話語表達形式以增強教學話語的滲透力,以及創新話語傳播平臺以增強教學話語的影響力。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邏輯理路;現實進路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S2-0107-05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re the key courses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must work hard in teaching discourse innovation. In terms of logical reas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s the key element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magic weapon to deal with the predicament of teaching. In terms of reality path, 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at is, pay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discourse objects to enhance the appeal of teaching discourse, enhance the content of discourse content to enhance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discourse, to enrich the infiltration of teaching discourse, and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discourse, and the innovative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discourse.

Keywords: new era;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discourse innovation; logical road; reality path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1],為了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必須在教學話語創新方面下功夫。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關于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更是在多個場合重點提出。比如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又比如,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1]的八個相統一原則,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思維要新”[1]的要求,要“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1]。再比如,在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上,提出“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2]。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既提出了要求,又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折射出了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不足的現實困境。本文旨在把握時代優勢,厘清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現實困境等邏輯理路,化現實挑戰為創新動力,進而提出可供參考借鑒的現實進路。

一?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的邏輯理路

(一)?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是提升育人實效的關鍵要素

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作為意識形態的具象化表達與傳播形式,既是教師在課上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師借以傳遞知識、進行信仰表達和價值引領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打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頭腦”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教學話語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育人實效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3]”實現思政課教學講道理的“深、透、活”,需要給學生講道理,必然要求教學話語的創新與優化。話語承載思想又表達思想,思政課教學話語內涵育人目標,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學話語,能夠實現在講“理”的同時帶給學生愉悅的體驗,是滿足新時代高校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多樣化訴求,以及消除他們對思政課認知“鴻溝”的重要方式,既有助于突破思政課教材話語體系的理論化、抽象化、概念化困境,強化學生的話語認同,又有助于營造和諧的話語生產場域,助力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因此,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既是提升育人實效的關鍵要素,又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有力保障。

(二)?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并提出“八個相統一”。這就必然要求對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話語進行創新。

思政課教學要做到“八個相統一”,大前提是教師的教學話語具有充分的吸引力和強大的解釋力。透徹的學理分析和徹底的思想理論要想說服學生,必須用學生愿意接受的話語進行生動鮮活地呈現。真理的強大力量只有用來解決學生真正的思想困惑時,才能發揮其指導的威力。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主流意識形態的傳導,只有用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話語表達才會得到學生的接受與認同。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需要教師善用“大思政”的語境,“高大上”的理論分析只有建立在“接地氣”的社會實踐基礎上,才能更有說服力,偉大的社會實踐往往比教條式的理論陳述更具有震撼力和影響力。

思政課教學要做到“八個相統一”,需要的不是“一枝獨秀”式的“一言堂”“滿堂灌”,而是“百花齊放”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對話場域和敘事的話語表達。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話語主體應該是學生,真理性結論的獲取需要教師啟發性話語的引導,更需要學生對于教學話語的自發性覺悟與價值認同。

(三)?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是應對教學困境的制勝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國家對思政課教學“在創新中提高”的要求與期待,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都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仍面臨一些困境。

其一,高校思政課堂仍存在教師話語表達力量失衡的問題,即主體性和主導性難以實現真正統一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或者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的話語空間被擠壓,表面上呈現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絕對權威和話語權,實則表現為教師的課堂話語被消解的“隱性逃課”現象?;蛘呤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教師的主導性,“放養式”的思政課堂使得教材話語體系轉化為教學話語體系淪為一紙空談,教師的話語引領力被嚴重削弱。針對這一問題,唯有堅持主導性與主體性的統一,通過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影響力。通過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師生合作解決眾多現實困惑的過程中,用透徹的學理分析說服學生,在慎思明辨中強化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仰。

其二,高校思政課堂仍存在教師教學話語的認同度不高的問題。如許祥云等[4]于2021年在調查全國高校本科生對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認同度時,得到的相關數據顯示:大學生對思政課話語實踐的認同度并不高(均值為3.48),屬于“基本認同”的范圍,而其“行為實踐傾向” 則相對更弱(均值為3.29)。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取決于教師是否堅持以“六要”的標準要求自己,是否在實現教材話語向教學話語轉化過程中能進行有效的話語表達。是否真正做到“懂馬信馬,在馬言馬”,是否有堅定的理論自信并借其增強教學話語的可信度和權威性,是否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下足功夫,真正做到教學話語的大眾化和多樣性、有溫度和有深度,以增強教學話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滲透力。

其三,高校思政課堂仍存在教師教學話語供求不平衡的問題。高質量、高品質的教學話語資源和內容的供應對于很多教師而言仍屬于稀缺品。有的老師過分追求形式的新穎和吸引眼球,卻忽視了“內容為王”的至關重要性。有的老師還未意識到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學生的抬頭率不等于點頭率,真正的好課不僅需要抬頭,更需要點頭、入腦和入心。有的老師供給的教學內容或空洞抽象,或“不接地氣”,或“簡單粗暴”,無法真正做到回應需求、解疑答惑、以理服人,雖然學生對話語內容熟知但并非真知,致使教師話語效用弱化,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無法被充分調動和激發。針對這一問題,唯有創新教學話語供給,提升話語解釋力,以期實現“內容為王”基礎上的高質量發展。

二?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的現實進路

(一)? 關注話語對象需求以增強教學話語的感染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5]”思政課教學的對象是青年,教學的根本目的是鑄魂育人,要實現思政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思政課的入腦入心,必須立足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增強教學話語的感染力。

其一,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了解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特征、現實困惑、認知特點和行為方式,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把握學生的認知邏輯,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學話語要實現精準供給,堅持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思政課話語導向,契合學生的接受特點和思維習慣,立足學生成長發展的痛點,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慮、所求,切實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價值感知,進而提升學生對思政課的投入度。比如,在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興趣點,用學生熟悉的話語風格進行授課,實現文本話語向生活話語、傳統話語向現代話語的轉換,彌合思政課“高階”話語體系與學生日常生活“低階”話語體系之間的“裂谷”,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闡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學生解疑釋惑、指引方向。

其二,堅持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統一,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和話語空間。新時代的大學生具有更強的自主意識,做事情喜歡標新立異,看待問題更傾向于聚焦當下,關注對自身生活體驗和現實感受的描述[6]。課堂上師生的平等對話是增強師生情感鏈接、打開學生心扉的絕佳方式。作為教學話語的雙主體,師生間的平等溝通、互促共生是實現思政課話語引領價值、凝聚共識的基本條件。思政課教學話語的感染力的增強需要共建主體雙方間的協同互動、和合共生的話語關系,實現“主-客”話語模式向“主-主”話語模式的轉換,充分尊重學生的話語主體權利,構建平等的話語交流平臺,釋放雙主體間互動交流的話語空間。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學生關注的熱點議題,引發學生共鳴、凝聚學生共識,激發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平等交流和有效互動中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 提升話語內容深度以增強教學話語的解釋力

為了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7]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思政課要做的就是講道理。立足于“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1]。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發力點就是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通過提升話語內容深度,以增強教學話語的解釋力。思政課教師需要講清楚的道理,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問題?!耙層行叛龅娜酥v信仰”,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具有堅定的理論自信和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教學過程中,面對諸如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等錯誤的社會思潮和備受學生關注的尖銳敏感的社會熱點問題,及時、主動給予反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力量進行批判性的分析與詮釋,助力培育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堅定學生的政治信仰。如何實現這些道理被學生認可和認同,讓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之花真正在學生心中綻放?

其一,需要整合多樣化的教學話語資源,以提升話語的解釋力和說服力。充分運用生活化、網絡化、時代化、青年化的話語資源豐富思政課的教學話語,化學科話語、學術話語為通俗易懂的教學話語,以“新時代大學生的話語思維方式和網絡化表達方式”之矛,擊“社會發展理論與現實問題、學生成長與發展思想困惑問題”之盾。適應學生“網絡原住民”的角色和生存樣態,將“大理念”變成“微行動”,“大道理”變成“微故事”[6],在微話語中實現微互動,“微”言大義、成風化人。堅持“內容為王”,在大主題和微話題的整合中,重在突出政治性,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清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講透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理論問題,真正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訴求,以強大的真理力量引領學生,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其二,需要創新教學敘事話語,讓理論重難點生動鮮活起來。比如把宏大敘事與微觀敘事結合起來,價值敘事和理論敘事結合起來,實現新時代的宏大主題與新青年的微觀體驗相結合,將現實熱點、理論難點、學生疑點結合起來,把宏大的社會主題與貼近學生、關涉民生的微觀話題結合起來,將抽象、深奧的教材文本進行拆分和解構,用現實關懷的視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理論的吸引力。比如借助問題鏈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理論重難點,以網絡熱點話題為導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師生合作化解教學難點問題、解答學生思想困惑,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將理論敘事的學理性思想性與價值敘事的鮮活性生動性融合起來,整合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啟迪,在師生的情感互動中實現知識和價值的傳遞轉化與雙向奔赴,進而強化學生的理論自信。

(三)? 豐富話語表達形式以增強教學話語的滲透力

伴隨著00后大學生入校而來的是多元的生活方式、多樣的表達方式。因此,豐富思政課教學話語的表達形式,融入青年學生話語元素以增強教學話語的滲透力,是大勢所趨更是邏輯必然。

其一,豐富話語表達載體。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諸如彈幕、點贊、表情包和漫畫圖景等多樣化的話語視覺化表達符號,呈現教學話語內容,以生動、直觀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價值理念具象化[4],以契合學生心理偏好的話語表達形式提升學生的課程關注度和投入度,以實現教育引導、價值引領和行為改造的成功傳遞,從而增強教學話語的滲透力。

其二,豐富話語表達風格。尊重學生的話語選擇偏好,讓思政課“活”起來。立足學生的生活化、日?;恼Z言組織邏輯,以趣味化的話語表達提升教學話語魅力,用學生喜歡和接受的方式和他們對話,為其解惑,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講理論,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傳遞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在春風化雨、聲情并茂的理論講授中熔鑄學生的價值認同,以情育人,以文化人,增強教學話語的滲透力。比如將網絡流行語、二次元的敘事方式等青年化的話語模態引入思政課的課堂。將青年話語的有益成分融入教學話語體系,抓住學生的痛點、淚點和槽點,將青年學生慣用的“話?!薄皹蚨巍比谌胝n堂敘事邏輯中,適度嵌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問題的詮釋中,激發學生的話語共鳴、思想共鳴、情感共鳴和心理共鳴,促進教學話語價值意蘊的內化,從而實現思政課鑄魂育人“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其三,豐富話語表達語境。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理性灌輸與感性引導的話語語境,既關注思政課教學話語的意識形態屬性,也關照教學話語的感性表達。既要重視教師話語在教學設計、實施過程中的話語主導和價值引導,又要尊重學生自我表達價值取向的發展訴求。教學話語的設計重在構建沉浸式、參與式、師生均在場的話語表達語境,在現實關懷中實現政治話語與時代話語、理論話語與生活話語的協調共生、交互融合。以中國化的語言藝術和表達技巧進行意識形態屬性的話語表達,融教學話語的政治性、學理性、趣味性、價值性于一體,充分凸顯思政課教學話語的理論深度和情感溫度,以有意思的話語表達促進有意義的育人效果。

(四)? 創新話語傳播平臺以增強教學話語的影響力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技術讓世界實現了互聯互通,新媒體新技術如影隨形,已深入青年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8]”社交媒體、直播平臺等自媒體的出現為消解思政課教學傳統意義上的育人話語困境、豐富與革新教學話語傳播平臺提供了新的路徑。

其一,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平臺的作用。借助學習通、職教云等教學平臺,將思政課教學從“群體化”轉向“顆?;?,搬到虛擬的網絡空間,通過直播教學、線上探討、線下課堂+平臺功能實時互動等方式,實現網絡時代思政教學話語的再生產,打破時空限制,拓展話語溝通渠道,結合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創設專屬話語空間和話語情景,順暢師生話語互動渠道,激發學生話語表達欲,提升學生的在場感與參與感,拓寬價值共識的凝聚平臺,以增強教學話語的影響力。

其二,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平臺的作用。在“大思政課”建設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借助社會“大課堂”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探索,順應網絡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需求和學生學習對于教學過程“雙向溝通”[9]的期待,充分發揮VR大思政實踐教學平臺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為創新教學話語傳播平臺,增強話語影響力提供有效助力。比如借助VR紅色資源開展VR課堂教學,不受時空限制,隨時切換教學場景,珍貴圖文和視頻史料一鍵觸發,不僅豐富了教學話語的內容,深化了理論的闡釋內容,而且增強了話語內容的趣味性、說服力與影響力。又比如,借助該平臺開展VR元宇宙互動,師生可以隨時借助虛擬數字人分身,在虛擬實踐教學基地沉浸式參觀、講述,穿越時空成為劇中人,與紅色場館融為一體,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而且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再比如,師生可以借助平臺完成紅色故事我來演的實踐體驗。結合前期設計的紅色劇本,借助虛擬角色人物以第一人稱沉浸式體驗劇情互動表演,角色話語的帶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歷史故事的發生過程,而且可以讓學生與角色融為一體,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實現英雄模范人物事跡、革命道路選擇等內容的入腦入心,以此實現五史融入思政課教學,助力培育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

三? 結束語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話語創新,是講好、講深、講透道理的關鍵,更是提升教師幸福感和學生獲得感的剛需。立足“八個相統一”破解思政課教學的現實困境,通過關注話語對象需求、提升話語內容深度、豐富話語表達形式、創新話語傳播平臺等多維度的創新實踐,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對于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43368.

[2]?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EB/OL].(2021-03-07).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44587.

[3]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EB/OL].(2022-04-2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408562.

[4] 許祥云,劉慧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認同度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3(5):115-122.

[5]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

[6] 程丙,成龍.新時代高校育人話語青年化何以可能——從“網紅思政課”現象談起[J].江蘇高教,2019(3):90-94

[7]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284598.

[8]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5836.

[9] 以“三屏融合”構建理論傳播新模式[N].南方日報,2023-05-29.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職現代學徒制思政課‘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GDJG2021026);2021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地方黨史資源融入高職現代學徒制思政課‘一核三維三育模式研究”(2021GXSZ193)

第一作者簡介:李娜(1989-),女,漢族,安徽臨泉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