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不同根管治療牙體牙髓對患者并發癥率及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

2024-04-18 06:00鐘玉琳朱玉梅涂慧玲唐安斌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4年5期
關鍵詞:出血指數評量牙髓

鐘玉琳 朱玉梅 涂慧玲 唐安斌

1 安遠縣牙病防治所 (江西 贛州 342100)

2 安遠縣人民醫院 (江西 贛州 342100)

內容提要:目的:將兩組方法對比后探究采用兩種不同根管治療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并發癥率及負面情緒的影響。方法:選擇2022年7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 例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給予對照組多次根管治療,觀察組一次性根管治療。將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治療前后牙齦情況、咀嚼能力、心理狀態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5.24%)較對照組(78.57%)更高;相較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牙周袋深度更小,兩組小于治療前,牙齦指數、出血指數、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觀察組更低,兩組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咬合力更大,兩組大于治療前,咀嚼效率更高,均高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4.76%)較對照組(19.05%)更低(P<0.05)。結論:一次性根管治療能避免牙體牙髓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牙齦情況和心理狀態,提高咀嚼能力,同時療效顯著,利于預后。

牙齒內部存在牙髓腔,其中的纖維結締組織即為牙髓,牙體牙髓病患者主要表現為牙齒劇烈疼痛或有黑牙、斷牙情況,部分患者會存在牙周潰瘍、牙齒出血等情況,對進食和睡眠均有一定影響。根管治療包含多次根管治療、一次根管治療兩種手術類型,部分患者選擇多次性根管治療,能徹底清理根管,減輕疼痛癥狀,但有研究證明,其周期長,存在牙冠上的致病細菌再次感染的風險[1]。一次性根管治療減少復診治療次數,縮短療程,節約患者往返時間,目前已獲得患者認可。本研究將兩組方法對比后,為探究采用兩種不同根管治療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并發癥率及負面情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2年7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以《實用口腔科疾病診斷與治療》[2]中相關的標準為診斷依據。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充分知曉本次研究可能產生的收益及風險,且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協商批準后開展研究。包括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1~65歲,平均(37.46±4.70)歲;病程0.5~14個月,平均(5.16±1.29)個月;男性24例,女性18例。對照組:年齡22~66歲,平均(37.50±4.71)歲;病程0.5~13個月,平均(5.14±1.27)個月;男性25例,女性17例。在統計學計算中,將兩組的臨床資料等信息進行對比可知,無明顯差異,滿足P>0.05的標準,兩組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牙髓周圍組織有嚴重或長期發炎者;③牙有齲洞且過深者;④具備根管治療適應證者等。排除標準:①有既往根管治療史者;②牙髓或牙周合并其他病變者;③存在根管鈣化、重度彎曲或根尖囊腫者等。

1.2 方法

術前牙體準備:兩組均進行X射線檢查,在無菌條件下對患者牙齒咬合度進行適當調整,并修復牙冠。一次性根管治療:給予觀察組局麻后,通過10號根管銼確定根管位置,并對根管長度進行記錄,之后對根管壁細菌和感染的牙本質進行清理,并擴大根管,在此過程中通過次氯酸鈉(2.5%)和生理鹽水交替對根管進行沖洗,然后對根管做干燥處理,至完全干燥后,進行根管的填充,使用根充糊劑、牙膠尖,并通過頂端測壓法加固處理,通過磷酸鋅水門汀對髓腔進行封閉。術后給予抗感染、鎮痛等治療,并通過X射線分析填充效果,待充填效果滿意后,調整咬合度。多次根管治療:對照組根管位置確定和根管深度測定等步驟與觀察組一致,在治療過程中,于根管位置進行2~3次的封藥處理,在根管處理干凈后,通過甲醛甲酚棉封住管口。術后給予抗感染、鎮痛等治療,告知患者每周2次定期復診,復診中依據患者的根管條件成熟度決定是否進行根管填充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①調查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治療后臨床癥狀和X射線結果評判,即腫脹、出血、疼痛等癥狀消失,X射線顯示無根尖陰影為顯效;腫脹、疼痛、出血等癥狀有緩解,X射線顯示陰影縮小≥40%為有效;腫脹、出血、疼痛等癥狀未緩解,X射線顯示根尖陰影縮小<40%或擴大為無效??傆行?100%–無效率;②調查兩組患者的牙齦情況:包括治療前后牙齦指數、出血指數、牙周袋深度,牙齦指數、出血指數共分為4級,級數越高提示牙齦情況越嚴重。均使用牙周探針測定;③調查兩組患者的咀嚼能力:包括治療前后牙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采用咬合分析儀測定咬合力,使用稱質量法測評咀嚼效率;④調查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包括治療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分別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來評判,二者總分均為80分,分數越高提示負性情緒越嚴重[3];⑤調查兩組患者的并發癥:記錄兩組治療后發生感染、牙齦紅腫、咬合不適、疼痛、出血等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的數據全部代入統計學軟件SPSS 25.0進行分析:臨床療效、并發癥為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牙齦情況、咀嚼功能、心理狀態為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5.24%)較對照組(78.57%)更高(P<0.05),見表1。

表1.對比分析臨床療效(n=42,n/%)

2.2 牙齦情況

相較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牙周袋深度更小,兩組小于治療前,牙齦指數、出血指數觀察組更低,兩組均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對比分析牙齦情況(n=42,±s)

表2.對比分析牙齦情況(n=42,±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牙周袋深度(mm)牙齦指數(分)出血指數(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57±0.60 2.49±0.35a 2.50±0.53 0.67±0.22a 2.34±0.48 0.88±0.21a觀察組5.61±0.58 1.91±0.22a 2.49±0.51 0.41±0.10a 2.37±0.46 0.35±0.08a t 0.311 9.092 0.088 6.973 0.292 15.285 P 0.757 0.001 0.930 0.001 0.771 0.001

2.3 咀嚼功能

相較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咬合力更大,兩組大于治療前,咀嚼效率更高,均高于治療前(P<0.05),見表3。

表3.對比分析咀嚼功能(n=42,±s)

表3.對比分析咀嚼功能(n=42,±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咬合力(Ibs)咀嚼效率(%)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94.40±12.56 117.27±9.40a 68.82±2.51 77.66±5.62a觀察組94.38±12.55 142.16±10.54a 68.78±2.47 89.93±4.80a t 0.007 11.422 0.074 10.759 P 0.994 0.001 0.941 0.001

2.4 心理狀態

治療后相較對照組,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更低,兩組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4。

表4.對比分析負面情緒(n=42,±s,分)

表4.對比分析負面情緒(n=42,±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0.08±8.84 45.86±5.42a 52.49±8.10 47.56±6.63a觀察組50.01±8.85 42.05±4.77a 52.52±8.11 40.60±5.23a t 0.036 3.420 0.017 5.341 P 0.971 0.001 0.987 0.001

2.5 并發癥

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4.76%)較對照組(19.05%)更低(P<0.05),見表5。

表5.對比分析并發癥(n=42,n/%)

3.討論

牙體病包括齲病、以及牙體硬組織所發生的非齲性疾病,牙體組織的齲性疾病有氟斑牙、釉質發育不全、四環素牙、小牙等,牙齒慢性損傷如牙隱裂、牙根縱裂、磨損等,而牙髓病是指牙髓組織中發生的病變,包括牙髓炎、牙髓蛻變、根尖周病等。由于牙髓組織由牙體硬組織包圍,與外界聯系僅通過根尖孔、副根管,因此出現急性炎癥時,髓腔內壓力隨之升高,會壓迫神經,造成劇烈疼痛。細菌、病毒感染是牙體牙髓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患者臨床表現分為急性和慢性,致病菌可以通過血源、牙周進入牙髓導致病變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牙體牙髓病列入除癌癥、血管疾病外的主要防治疾病之一[4]。多次性根管治療是分為2次或更多次完成,就是多次進行消毒、根管預備和填充的方法,在療程間,可封藥,對牙根管內細菌數量進行進一步清除,提高患牙愈合率,但因其未一次性完成治療,增加了再次感染和微滲漏事件的發生率,同時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5]。

一次根管治療就是僅需完成一次消毒、根管預備和填充即可,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能避免再次確認根管走向及長度等侵入性的操作,進而避免了對牙齒軟組織和硬組織的損害程度,不僅治療連續性得以保持,治療效率高,而且促進患者咬合功能和咀嚼能力的恢復。同時一次性根管治療能有效地對根管內感染和壞死組織進行清理,完成根管預備,再選擇適合的填充物,阻止病變向牙根尖周圍發展,利于牙齦情況和牙齒功能的恢復,而測壓法的應用可以提高填充密度,有利于牙齦情況的改善[6]。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和咀嚼效率更高,牙周袋深度更小,牙齦指數、出血指數、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觀察組更低,咬合力更大,說明一次性根管治療能改善牙體牙髓病患者的牙齦情況和心理狀態,提高咀嚼能力,同時療效顯著,與孫詩雨[7]研究相吻合。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能減少對患者根管的刺激,快速恢復牙齒的形態和功能,恢復牙齒防御和修復功能,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進而排解了患者出現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作為根管治療的關鍵步驟,根管充填通過根尖孔的充填、封閉,能有效控制感染的發生,加速根尖周組織恢復[8]。一次性根管治療中根管預備后即可進行充填,有效避免了根管內封藥、反復沖洗等操作,疼痛明顯減輕,也不會出現再次感染,相較多次根管治療,會導致患處受到二次刺激,影響愈合,同時避免了多次法的治療缺陷,無需多次開放髓腔,降低感染概率,并在術后做好抗炎、抗感染處理,預防并發癥的出現[9]。一次性根管治療中通過應用大量抗菌液和10號根管銼屬于鎳鈦器械,均對抑制微生物繁殖有益,通過消除其生長所需的營養和空間,對微生物進行有效清除,進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一次性根管治療能避免牙體牙髓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利于預后,與王思成等[10]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療能避免牙體牙髓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牙齦情況和心理狀態,提高咀嚼能力,同時療效顯著,利于預后。一次性根管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配合度,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本研究所納入的樣本量較少,后續需進行更大樣本量和更長的隨訪周期的研究,為一次性根管治療,延長牙齒壽命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出血指數評量牙髓
計算機通識課德育滲透的評量方法與手段研究
大數據時代基于OBE的線上會計基礎培訓評價
YAG激光聯合牙周基礎治療對牙周炎療效分析
基于“成果導向”教學理念下《動物微生物及免疫》課程評量方法的開發與設計
牙周序列治療在牙周炎患者正畸過程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我國臺灣地區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及啟示
侵襲性牙周炎牙周基礎治療的效果探討
CBCT在牙體牙髓病診治中的臨床應用
Biodentine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牙髓牙周聯合治療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