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歷史學科素養導向的關鍵能力培養途徑
——從2023 年山東歷史等級考第17 題說起

2024-04-19 07:30李廣富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24年1期
關鍵詞:史料關鍵試題

李廣富 張 旭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將所考查的素質教育目標提煉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四層內容。其中核心價值是引領,學科素養是導向,而關鍵能力是高考考查中的重點內容。關于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從理論的角度,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的認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將能力作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不僅符合高考的客觀實際,也是銜接高考經過長期實踐所確立的“能力立意”命題理念的重要途徑。所以清楚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通過對比以上三名專家對于歷史學科關鍵能力的定義,從操作性層面來看,認為劉芃的觀點可操作性更強一些。

從理論上說,等級考試試題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它一方面為大學選拔有素養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指揮著高中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山東歷史等級考試以素養能力立意,試題來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恰如其分地照顧到了山東省不同地區由于師資力量、教學水平不同而存在的差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成為全國高中歷史等級考試試題的標桿。尤其依托史料進行創新性設問設計是山東歷史等級試題的一大亮點,上乘的史料與創新性的設問相結合,符合高考選拔不同素養學生的要求,充分體現了“能力立意”命題理念?;谝陨险J識,筆者以2023 年山東歷史等級考第17 題為切入點,淺談新課改形式下對于歷史學科關鍵能力培養的膚淺認識。題目如下:

書中的時代·時代中的書

表2、表3 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錄摘編和版本情況。

表2

表3

——據《江蘇藝文志》等

設問:(1)書中的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4 分)

(2)表3 對我們了解這部書在時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幫助?談談你的看法。(8 分)

試題分析:

本題的學術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時,中國思想界出現了顯著的轉折。這個轉折具體表現于三本書:一是1859 年洪仁玕的《資政新篇》,二是1861 年馮桂芬寫成的《校邠廬抗議》,三是于1894 年正式出版的鄭觀應的《盛世危言》。馮桂芬是蘇州府吳縣人,生于嘉慶十四年(1809),字林一,號景亭,晚號懷叟。年輕時,他也曾奔走于科舉之途,以博取功名仕進,卻又不甘于此,總想著能在經世致用上有所作為。以“景亭”為號,“林一”為字,其中便寓意著他對顧炎武道德學問的景仰。他十八歲院試中秀才,二十三歲鄉試中舉,三十一歲會試高中榜眼,賜進士及第,用十三年的時間完成了人生的三級跳,實現了人生的重大轉折。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揮師東進,常州、無錫和蘇州相繼陷落。于是,馮桂芬遷往上海避難。恰恰是在客居上海期間,使他有機會完成《校邠廬抗議》的寫作。他在寫給曾國藩的信中就曾談起當時的情形:“檢校劫余舊稿,將拙議四十首,繕成兩帙,郵呈是正,籌筆余閑,撫覽及之,如不以為巨謬,敢乞賜之弁言。托青云而顯,附驥尾而彰,榮幸多矣?!瘪T桂芬于在《校邠廬抗議》一書中,進一步闡發改革內政、學習西方的思想。他針對中國的內外形勢,指出“自強之道,誠不可須臾緩矣”,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亦即在保存封建制度及其綱常倫理的前提下,采用西學和西方一些具體的治國方策來達到自強。馮桂芬所理解的“諸國富強之術”,內容遠比魏源所指的“夷之長技”廣泛。他認為,中國當時在“人無棄材”“地無遺利”“君民不隔”“名實必符”和船堅炮利等很多方面,皆“不如夷”。

活、新、難是山東省歷史等級試題的特點。本題以晚清思想家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創設學術情景,綜合考查學生對晚清時期的宏觀認知,以小切口的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的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大核心素養??疾榈谋貍渲R是中國晚清時期的階段特征以及史料實證的一般原理與方法。對該書反映的時代以及時代下的書中的考查,契合了黨的二十大提出的“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主題,綜合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和歷史探究的能力,“能力立意”的命題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能力一,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和整理

關鍵能力二,分析歷史問題和歷史探究的能力——演繹推理與判斷:

第(1)問:“書中的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注意關鍵詞:“怎樣的時代”,根據該書的內容,折射出晚清時期面臨的內憂外患歷史現實,從而考查學生對這一時期階段特征的宏觀認識。

第(2)問:“表3 對我們了解這部書在時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幫助?談談你的看法”。注意分析:此問題中包含這樣一種邏輯——從內容的角度來看,結合所學知識,該書在當時社會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作為一種類型的史料,它可以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一時期。這需要化繁為簡,清晰構思。該問的設問方法在山東卷中屬于首次出現,并且還不是在一道試題中,其中第19 題的設問也是需要學生厘清思路。兩問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關鍵能力進行了全方位考查。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對教師而言,進行深度教學,培育學生的高階思維刻不容緩,迄今為止可以實現深度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大概念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方法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深度思維培育。這些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探究精神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知識更新,重視史料教學,幫助學生樹立綜合聯系意識,尤其是跨學科的聯系,啟發學生多角度、多界面運用多種能力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如:從地理、生物等學科的角度解讀“茶馬古道”。

第二,將歷史思維的培養貫穿于課堂,提升歷史教師自身的理論學習水平和授課水平。所謂歷史思維,“是建立在歷史感、歷史體驗基礎上的,主要借助于間接經驗的結果(間接知識)對已逝的歷史的思考、思想,是一種高級的認識活動,屬于理性認識的范疇。歷史思維主體研究、思考歷史實際的過程稱為歷史思維過程?!迸嘤龤v史思維能力的關鍵是讓學生逐漸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并用它來考查和解決歷史問題。這需要將科學的歷史觀融入課堂。在科學的歷史觀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加強對歷史階段特征的宏觀把握,以及對歷史術語的微觀理解。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審、做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現在的歷史等級考試幾乎所有的選擇題都可以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出發,運用科學的歷史思維,借助階段特征、主旨意思、歷史概念來突破。

第三,就學生而言,高質量的史料閱讀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改形勢下,中學歷史教學可謂史料浩如煙海,有專家曾說過“高質量的史學閱讀有助于我們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史料的含義,正確使用好史料,從而設計并實施好史料教學,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究竟什么樣的史料是高質量的史料,其衡量的標準,我認為主要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與重點知識聯系密切的、典型的、原始的史料,這種史料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史料的選取還需要有一定的層次性,讓學生在體驗、分析原始史料中理解、應用所學知識,并使學生有梯度地深化認知,高質量史料研習,可以幫助學生“去粗存精”,精準把握其內在邏輯關系。使用片面或者信度比較低的史料,歷史學習將被引向歧途。

猜你喜歡
史料關鍵試題
硝酸甘油,用對是關鍵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高考考好是關鍵
史料二則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偽與解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