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知識在高考試卷中的呈現及復習對策
——以2023 年新課標卷歷史試題為例

2024-04-19 07:30劉建倫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24年1期
關鍵詞:選項課程標準試題

劉建倫

(云南省楚雄市教科所)

筆者通過對2023 年新課標歷史卷的仔細揣摩,發現試題與新教材課文內容的聯系進一步加強,這應該引起注意。本文意在提醒各位一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復習中,教材仍舊是極為重要的高考復習資料,是第一復習資料。任何脫離教材,無視教材的復習和訓練都是非常危險的。

一、2023 年新課標卷對教材知識的考查特點

2023 年新課標卷對教材知識的考查力度是空前的,它呈現以下幾個特征和指向。

1.對教材中集中文字表述段落的直接考查

這種考查立足于教材中某段集中的文字所敘述的歷史內容,進行近距離的直接考查,基本上不擴展、不遷移,答案完全依據該段課文而得出。

例1.(2023·新課標卷·24)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與北方的龍山文化都呈現出向更高社會階段發展的跡象,這主要表現在( )

A.公共墓地出現

B.農業的產生

C.貧富分化加劇

D.文字的使用

該題考查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向高階段發展的表現,依據教材中的相關表述,此題答案即可清晰得出?!吨型鈿v史綱要(上)》第4 頁:“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的父系氏族社會,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氏族間的聯系趨于緊密……這時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了權貴階層。他們通過戰爭不斷爭奪財富和權力,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蓖ㄟ^這段文字表述,可非常明顯地看出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文段中的“社會貧富分化”“私有制”“爭奪財富”等關鍵詞已經直接將答案指向“貧富分化加劇”,試題沒有設置太大的思維深度和問題拐彎,基本上立足于學生對教材表述的理解記憶和熟悉程度。

例2.(2023·新課標卷·31)公元前18 世紀,西亞地區的一部法典規定:“此后千秋萬世,國中之王必遵從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銘刻的正義言詞,不得變更我所決定的司法判決,我所確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壞我的創制?!边@一規定 ( )

A.強調波斯君主專制的權力來源

B.宣示了古巴比倫國王的至上權威

C.標榜亞述帝國君主的軍事成就

D.規范了埃及對尼羅河流域的統治

與24 題相仿,該題的特點是對教材某段集中的課文表述內容的直接考查。即高考試題的問題設置依據課文的某一段集中的文字所表述的內容,所考查的知識具有直接性,基本上沒有深度挖掘或廣度延伸?!吨型鈿v史綱要(下)》第3~4 頁教材原文:“約公元前18 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基本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是國家最高統治者,下有各類官員管理政務和軍事。原來的城市大多失去獨立的地位,成為必須服從國王命令、向宮廷納供的地方行政單位?!稘h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和借貸等多個方面。它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比绻麑W生對教材的內容表述爛熟于心,則該題的正確選項B 就很容易得出。而題干中的“公元前18 世紀”“西亞”“法典”等信息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時空掌握,對于得出正確選項具有決定性意義。在這里,“公元前18 世紀”是時間,“西亞”是空間,“法典”是具體的歷史事物特征。因此,精準記憶教材內容,對具體歷史事物的時間、空間和歷史事物屬性特征有一個清晰的記憶,是正確選擇的前提。學生一旦脫離了教材中該段文字的表述,是很難作出正確的選項判斷的。

2.對教材中分散的相關文字表述的直接考查

此種考查仍是對教材知識的直接考查,但所涉及的知識不是集中在某一文段,而是分散在教材中,因而較之于前一種情形,難度略有提升。

例3.(2023·新課標卷·33)如圖為1808 年歐洲的一幅時事漫畫,名為《蛛網里的科西嘉蜘蛛》,圖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國,左上角的“蒼蠅”是指英國。該漫畫反映的是 ( )

A.維也納體系的建立

B.拿破侖戰爭的局勢

C.拿破侖帝國的覆滅

D.英國推行綏靖政策

該題正確選項為B。得出此答案的關鍵仍然是對教材知識的精準把握。該題要求學生對政治漫畫《蛛網里的科西嘉蜘蛛》主題作出判斷,指出漫畫所表達的歷史事物。題干中“1808 年”具有決定性指向,據此可以依據教材知識逐項排除?!熬S也納體系的建立”和“拿破侖帝國的覆滅”的時間在教材中都有直接的表述,都是1815 年,故排除A,C。英國推行綏靖政策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的1938 年前后,故不選D。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可知1808 年處于拿破侖戰爭期間,則正確答案為B。此題正確選項的確定主要是依據1808 年這個時間節點,再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史實表述,就可以輕松地將錯誤選項排除。如果沒有對教材知識,特別是時間的精準記憶,則此題反倒成為一道難題。此題雖然直接考查了教材的知識表述,但是,所調用的知識是分散在教材的多個地方,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文段,這就需要學生全面熟悉教材,并能靈活地將相關分散的知識聚合到一起。

3.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性考查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對教材知識的直接考查,還有一種情況是對教材知識的理解運用考查,要求學生能夠依據教材知識來分析歷史現象,試題難度顯著提高。

例4.(2023·新課標卷·28)我國東南沿海某港口,在15 世紀只是一個“結茅而居”的漁村,到16 世紀,已成為“繁華世界”,“寶貨塞途,家家歌舞賽神,鐘鼓管弦,連飆響答”,時稱“小蘇杭”。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 )

A.朝貢貿易繁榮

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C.白銀大量流入

D.海上絲綢之路興起

該題給出一個歷史情境,15—16 世紀我國東南沿海某一個小漁村變成繁華市鎮的情況。該題正確選項為C。因為教材中有關于16,17 世紀白銀大量流入我國的敘述,據此可以間接推斷出正確選項。而此題要最終確立選項,還需依據歷史常識,逐個排除其他選項?!俺曎Q易繁榮”主要是明朝政府為了顯示國威,向外不計成本地賞賜貨物,這不可能導致一個地方的繁榮,故不選A。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商業貿易的繁榮,缺乏與“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的直接聯系,故不選B?!昂I辖z綢之路”似乎與題干內容相關,但其興起要遠遠早于明代,缺乏與15,16 世紀這一特定歷史時間的直接聯系,故不選D。只有15 世紀以來白銀大量輸入中國這一歷史階段特征性事物,才是促使沿海市鎮繁榮的基本的歷史背景和直接的推動因素?!吨型鈿v史綱要(上)》第83 頁相關原文:“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诠ど虡I發達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商業活躍,人口密集,成為地區貿易網絡的核心?!贝祟}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階段特征前提下,客觀地分析判斷歷史材料,結合教材相關表述,從而得出正確答案。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調用仍具有決定性意義,但這種知識調動與正確選項的確立,需要學生對教材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解運用能力。

4.對教材隱性知識的考查

以上幾題所考查的知識在教材中有直接表述,因此是顯性知識的考查。還有一種情況是所考查的知識并沒有在教材中直接顯示,而是隱藏在教材的相關知識表述中,屬于隱性知識的考查。

例5.(2023·新課標卷·26)漢武帝時設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舉秀才。東漢,“州里”“州閭”“州黨”等語匯逐漸行用,意為同鄉,州刺史被尊稱為“使君”。東漢后期,以州為中心的地域觀念逐漸形成,這在當時 ( )

A.推動了察舉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統一國家的鞏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強的勢力

D.強化了監察制度的效力

該題正確選項為B。試題考查漢朝“州”一級行政體制建立的影響,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州一級行政設置被賦予越來越多的權力之后,最終不利于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的鞏固。關于這一制度,教材《選擇性必修1》第6 頁中有相關表述:“東漢晚期,原來的監察區“州”變為一級行政機構,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這就形成內輕外重、干弱枝強的局面?!钡?,這種表述與正確選項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而學生可以從“內輕外重、干弱枝強”挖掘出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被破壞這一隱性知識,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5.對教材所述知識的印證

該類試題的考查主題可以在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表述中得到印證,通過教材知識與試題材料情境的相互印證,學生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例6.(2023·新課標卷·32)有學者認為,直到13 世紀,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現實:他們的皇帝已經不具備所稱的“統治全人類”的能力,皇帝的許可與授權已失去意義。這可以用來說明( )

A.限制君主權力的思想廣泛傳播

B.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奧斯曼帝國形成

C.地中海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D.東羅馬帝國疆域的縮減及國力損耗

該題考查拜占庭帝國的衰落,正確選項為D。相關知識在《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8~19 頁中有如下表述:“拜占庭的連年征服戰爭消耗了自身的資源?!? 世紀中后期,帝國喪失了從敘利亞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僅保有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等地區。此后帝國一度復興,但再也未能恢復鼎盛時期的疆域?!痹囶}的主干含義是13 世紀時,隨著拜占庭帝國的衰落,拜占庭人的帝國觀念和意識發生改變。教材中的這段文字表述盡管與題干表達并不句句對應,但是,題干材料中拜占庭人國家意識觀念的改變卻是由于帝國疆域的縮小和統治力的喪失而導致的,這就印證了教材中關于拜占庭帝國資源消耗、疆域縮小的事實。而“東羅馬帝國疆域的縮減及國力損耗”即可通過與教材的相互印證而順理成章地成為正確選項。

類似的考查還出現在主觀型材料題中,如2023 年新課標卷第44 題。該題考查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人民政權的選舉情況。而教材《選擇性必修1》第16 頁“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一目中有充分的相關內容表述。教材敘述了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政權建設、抗日戰爭時期的邊區政府及“三三制”原則、解放戰爭時期的政權建設等。課文內容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黨基層政權建設和選舉制度,對學生理解其歷史意義和影響有啟發作用。學生只要熟悉該段課文內容,并實現理解運用,那么對于試題中“簡析解放區人民政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范圍調整的原因”“說明解放區人民政權選舉制度的積極作用”兩個設問就能輕松回答。

6.對教材知識的延伸和深度挖掘

例7.(2023·新課標卷·29)1910 年,長沙爆發搶米風潮。具有地方議會性質的湖南諮議局致電軍機處,請求朝廷撤換處置失當的巡撫,諮議局議長和士紳聯名致電湖廣總督瑞澂。瑞澂認為該士紳等“跡近干預”,上奏朝廷:“巡撫乃系疆臣,用舍尤應欽定?!边@表明 ( )

A.新政強化了清廷權威

B.諮議局架空了督撫權力

C.地方勢力控制了官場

D.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

該題反映了清末預備立憲期間,湖南諮議局及鄉紳請求處置湖南巡撫而與湖廣總督瑞澂發生矛盾沖突的史事。材料較為隱晦地反映了在預備立憲運動影響下,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的政治新氣象,同時也折射出滿清頑固勢力害怕民權發展,固執于專制統治的心態?!吨型鈿v史綱要(上)》第112 頁有如下表述:“在革命運動高漲之際,1906 年9 月,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立憲派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積極推進立憲運動?!瓰榇?,立憲派先后發起三次速開國會的請愿運動,但很快被證明此路不通。1911 年5 月,清政府組織“皇族內閣”,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立憲,轉而支持革命?!痹摱握n文隱含著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在預備立憲運動推動下,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文中“積極推進立憲運動”“請愿運動”“轉而支持革命”等關鍵詞句對于學生挖掘課文深意有重要提示作用。該考點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其實是對教材知識的深度挖掘和合理延展。

從以上新課標卷的考查特征來看,試題的命制對于教材的依托非常緊密,學生對教材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對于解讀試題得出正確答案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教材使用建議

根據以上考查特點,筆者對2024 年高考復習的教材使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標課程標準,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關系

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高考試題也是依據課程標準來命制。教材內容的表述是課程標準中“內容要求”的具體呈現,因此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回扣一下課程標準,以凸顯自己所講授內容的主題含義,使之更緊密地吻合課標。課程標準中的“內容要求”的每一句話都應當問題化,學生能夠做到用教材中的內容來回答“內容要求”,這樣就能去粗存精,實現對要點知識的掌握。

2.精確分析課文表述,挖掘隱性知識,適當延伸知識范圍

實現對課程標準“內容要求”所述知識要求的掌握之后,并不能真正應對高考題。因為教材中的相關知識表述比課程標準中的“內容要求”要精細豐富得多。歷史知識的考查有時候很細微,甚至是依據教材微觀知識細節來設置選項的,因此要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段進行精細解讀,解讀的同時要強化記憶,加深印象。同時,對于教材知識所隱含的深層次寓意要發揮自己的歷史專業功底,科學挖掘,有機引入,以提升學生認識水平。與教材知識相關的延伸性知識也可以適當介紹,以增長知識積累,拓寬視野。在此過程中,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在教材上進行補充筆記和要點標注是非常重要的。

3.綱要與選擇性必修內容融通歸類

綱要內容與選擇性必修內容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不可割裂。很多歷史內容在綱要部分和選擇性必修部分有重復性表述,而兩者的具體敘述又不盡相同,學生復習起來感到繁雜而混亂。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組合,將綱要和選擇性必修的相同內容進行重新編輯,歸納融通整合,刪除多余重復的內容,化繁為簡,突出主體,方便學生學習記憶。

4.熟記教材內容,實現自主表達

史學界有句老話“要做活學問,需下死功夫”,文史治學要有創新見解,需要依據堅固厚重的基本功,對于歷史學科而言就是要記住大量的歷史基本知識。為了讓學生充分記牢并活用教材知識,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競賽性復述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自主表達是達到知識透徹掌握的有效途徑。教師選擇重要的課文,要求學生直接展開競賽性的課文內容復述,傾聽者可以看書,不斷糾正錯誤。復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表達,不要機械記憶教材,復述中可以產生爭論,進一步加深印象和理解。通過這種兩人或多人組合的復述訓練,學生就能實現知識的自主表達,并不斷鞏固活化。

5.強化教材中關于歷史時空觀念的表述

課程標準指出:“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發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苯陙?,歷史時空觀念的考查更加凸顯,大部分選擇題的題首都冠以某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和歷史時段,一些試題還賦予特定的地點即歷史空間,這樣,歷史的時空就成為學生破解試題的鑰匙。對于教材歷史知識的掌握首先是時間和空間的定位,在此基礎上的歷史史實掌握才是有依托和能夠運用的。因此,對于教材中大量的歷史時間和空間表述,應做到全面強化,做到清晰無誤,精準對應。

高考試題在課程標準精神的引領下不斷提升發展,但是,以教材為載體的歷史基礎知識,卻是學生歷史素養和學科能力達成的前提,是其他一切素養和能力的立足點?;貧w教材、熟悉教材、理解教材、運用教材、超越教材,是我們高考復習不應忽略的幾個重要環節。

猜你喜歡
選項課程標準試題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跟蹤導練(四)
閱讀理解
跟蹤導練(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