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中學語文課堂優化與實踐性作業設計的路徑
——以《皇帝的新裝》為例

2024-04-21 01:39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臺商區分校王梓嘉
家長 2024年8期
關鍵詞:皇帝的新裝課前預習語文課堂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臺商區分校 王梓嘉

現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令師生苦惱的問題,需要師生配合,以優化語文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正確處理學習動機與語文課堂教學的關系,即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其巧妙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達到雙贏的效果。學生語文學習動機的激發與課堂教學的優化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但部分教師對課前預習的忽視,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充分利用預習作業,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學生培養成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追求的不僅是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更關注如何建立滿足學生需求的語文課堂,即輕松、充滿趣味的語文課堂。所以,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預習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促進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實踐,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理念的“促進學習方式變革”要求。

一、文本選擇

《皇帝的新裝》是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文章是安徒生的經典童話故事,本文通過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塑造了昏庸愚蠢、自私虛偽的統治階級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腐朽的社會現實,也揭露了人性中愛慕虛榮的弱點。第六單元的單元導讀中提示到本單元的特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童話、詩歌、神話中蘊含的想象力,用另一種眼光看世界。

從這個單元開始,學生要接觸長文本閱讀。此階段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接觸較少,但在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學生開始接觸《西游記》等長篇名著閱讀,要形成基本的長文本閱讀能力。根據課標要求,學生應努力做到一分鐘不少于400 字的閱讀量,通過尋找和圈畫關鍵詞來提高閱讀效率,快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作為一篇經典童話,《皇帝的新裝》文本具有豐富的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前置性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文本探究與解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熱情。

二、文獻綜述

曾芳芳在《重視高中數學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中采用問卷調查法等方法深度解析了高中生學習數學的現狀及緣由。在《設計課前預習問題的策略》這篇文章中,李志清指出當前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先扶后放”的預習總原則,依照讀者水平的高低,提出走近文本、走近作者、走近生活的預習策略。

1946 年,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這個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的對比。赫爾巴特認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指的是積極利用自己頭腦中原有的模式對未知的新事物進行再次思考,進而獲取更多知識,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則會讓學到的知識很難被永久記憶,遇到問題,很難舉一反三地靈活調用知識。高效且易于實踐的課前預習,則能夠將學生的被動學習化作主動學習。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預習環節,還要幫助學生設計好預習作業。

綜上,國內外關于課前預習已經提出過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但具體到語文學科課前預習作業設計中,尤其是以義務教育初中學生為對象進行語文課前預習的相關研究卻非常少見。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以及新課標的頒布,教師應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積極實踐“大單元教學”與“整本書閱讀”,提升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那么,設計有效且與之相關的課前預習作業,成為教師需要著力鉆研的課題?!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之一,能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形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梢?,著力探索一條與之相適應的課前預習作業設計實踐方案,適應了新課改要求和落實“雙減”政策的需求。

三、新課標背景下中學語文課堂優化與實踐性作業設計的路徑

(一)設計高效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授課效率

課前預習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實現“以學定教,先學后教”,提升學生自學能力、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預習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和學習成績。作業設計,即教師在講授新課、學生學習新課之前,有計劃地布置適量、不同難度、適合不同層次學生自學的作業。課堂授課效率是指通過各種教學策略與作業設計的嘗試,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提高課堂的生動性,使語文課堂有聲有色,使學生受益匪淺。

為提高課堂效率,任課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保證作業內容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讓預習作業為初中語文教學服務。比如,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課前預習清單”,并以此為課前預習作業設計的主要抓手,通過“清單”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學習困難點,讓課前預習的作業設計更符合學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鍛煉其各方面的能力。同時,教師應該踐行學習任務群中“大單元教學”與“整本書閱讀”的實踐要求,不斷豐富關于課前預習的理論基礎,為實踐提供有益借鑒。最終,利用課前預習作業設計,引領教師深化對新課標的思考并將理論落在實踐中。

(二)設計情景作業,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雖然有語文課外活動作為延伸實踐,但是大部分的教學活動是在課堂中進行的,而短暫的課堂時間不僅要講授大容量的語文知識,還要進行知識的延伸與擴展,很顯然時間是不夠用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作業,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參與課堂、組織課堂、享受課堂,鍛煉其各方面的能力。

情景模擬法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能夠減輕學習的壓力,幫助他們學習語文,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一大幫手。它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考驗學生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但是,情景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理解能力,還要細致入微地模仿人物的情感體驗,注重對細節問題的把握。所以,教師要通過詳細的作業設計,根據學情給予具體指導,實現教學目標。

以《皇帝的新裝》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文本、還原故事,筆者在教授這篇課文時選擇使用課本劇的形式進行作業設計。由學生自己選定導演、演員、編劇,進行選角排練和編排劇本,筆者只在劇本編排上給予建議和意見,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同時,比起只是由兩三名學生充當主要演員的表演方式,筆者建議學生減少主演的占比,擴大演員數量,做到讓多數學生都能參與課本劇的出演,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創造美好的校園回憶。學生自己組織開展的話劇、小說等類型的課文學習,既考驗學生的組織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組織水平和管理能力,又考驗他們的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產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另外,教師采取情景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思想外化。學生的思想很多情況下是默默無聞的,并不是廣而告之的。因此,教師在采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察言觀色”,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說出自己的思想、做出自己的思想、寫出自己的思想,并且在語文情景活動中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三)巧設作業提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情景教學是提高課堂趣味的幫手,而課堂辯論則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手段。這不僅體現在課堂提問的質量方面,還反映在提問的藝術方面。課堂提問不僅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問題敏感性,懂得如何將專業知識很好地結合到語文課堂上、如何在適當的時候向學生發問、如何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而且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提出面對全體學生、難度適宜、角度新穎的問題。課上時間有限,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和思考的方式,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充分思考,以便在課堂上有高質量的問答與互動。

以《皇帝的新裝》為例,作為童話,它的人物形象鮮明,情節一波三折,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分析故事人物(皇帝、官員、百姓、孩子)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行為背后的原因。所以,在設計預習作業時,筆者引導學生分析全文線索“新裝”所具有的特點:任何不稱職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并抓住“任何”這個詞為線索,引出故事的異類——孩子,進而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思考、探究孩子為什么能直言不諱。

課堂上,筆者組織學生選擇角色進行討論,研究不同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情節背后的原因,以邏輯思考為線索,抽絲剝繭地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培養學生敏銳的思辨能力,幫助他們有條不紊地分析歸納,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出準確、清晰的回答。同時,筆者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察言觀色”“火上澆油”,使學生大膽設想、質疑問難,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融會貫通地掌握語文知識。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減少學生的疲憊感

在語文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效果,減少學生的疲憊感。以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為例,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作者的生平介紹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首先,教師播放作者的生平介紹,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背景、生活經歷以及寫作背后的動機和意圖。這種背景信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從而提升其對作品的審美水平和閱讀體驗。

其次,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相比于傳統的課堂講解,多媒體呈現更加生動直觀,可以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強他們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

最后,多媒體教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動力。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作者的生平介紹,可以激發學生對作者生活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對文學創作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的探索欲望,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學習活動中。

(五)理實結合,達到雙贏的效果

高質量的語文課堂離不開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有效利用的課程資源、井然有序的課堂秩序以及師生之間的高度配合等因素,然而要真正教好語文、學好語文、學精語文,還需要善于從生活的角度感受語文、理解語文,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皇帝的新裝》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這些人性本質的極丑和極真在一篇童話故事中都被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所以,在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形象之后,教師可以拓展故事的深度,引導學生分析人性的多面性,理解人性的無奈和丑陋:官員、平民是不敢說實話的普通人。同時,學會辨別身邊的丑惡,面對暴力時的沉默也是一種作惡。這些目標看似分散,但有一個共同的線索,即人性的丑惡。

在理解人物形象之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審丑,學會發現故事中人性的丑惡、辨別現實中人性的丑惡、拒絕丑惡,保持故事中孩子所擁有的純真,做一個勇敢的普通人。學習的目的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知識,將其結合到現實生活中,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四、結語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關鍵,語文教師應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克服語文學習的障礙,解決語文學習的煩惱,堅定學習語文的信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評價學生,還要善于從各方面發掘、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將這種學習動機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構建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此外,新課標還提出“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要求教師重視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能力;要求教師著力探索一條與之相適應的課前預習作業設計實踐道路,并在實踐探索中總結,形成操作性強的課前預習作業設計策略,為學生的預習提供方向與必要指導,讓預習更有目的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樹立擔當意識。教師還要提升自身制訂周密嚴謹的預習計劃的能力、監控計劃妥善實施的能力、分析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共同成長。

猜你喜歡
皇帝的新裝課前預習語文課堂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皇帝的新裝》后傳
《皇帝的新裝》續編
淺議語文教學的課前預習
例談童話、寓言類文章的教學策略
做好課前預習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