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的價值意蘊、現實挑戰及路徑探析

2024-04-22 18:23田嬌
關鍵詞:價值意蘊路徑探析新時代

田嬌

摘要: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通過闡明英雄與時勢的關系、英雄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來對英雄本質進行深刻解答。正因如此,新時代開展英雄觀的培育工作可以幫助人們從理性層面科學認識英雄、正確崇尚英雄,并自覺向英雄人物靠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某些錯誤思潮的出現卻使英雄群體面臨解構危機,也對英雄觀的培育造成阻礙,為此開展培育工作時需要結合時代變化發展英雄觀、結合現實場景發揚英雄觀、依據英雄觀選擇英雄人物,進而達到積極踐履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價值意蘊;現實挑戰;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D 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95X(2024)01-0064-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11026389

英雄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一直是備受學界關注的研究問題,產生出諸多關于“英雄”的研究成果,橫跨心理學、社會學、文學、傳播學等多個領域、多種學科。也因其英雄本身體現的意識形態本質和榜樣教育作用而得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強烈重視,在英雄價值、英雄精神、英雄教育等方面展開了廣泛而又深入的剖析探究,論述成果豐碩,尤其關注某些錯誤社會思潮“污名化”英雄所帶來的種種不良現象和嚴重危害后果,并進行嚴肅反擊和清本溯源,以正視聽。只是以往關于“英雄”的研究多注重探討英雄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承擔的功能和起到的作用,所以研究主體多是現實存在的英雄群體,從而導致對以理性認知英雄為核心內容的“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的研究尚不完善。與西方以托馬斯·卡萊爾為典型代表的唯心的英雄史觀擁護者不同,與黑格爾割裂群眾與英雄的辯證關系不同,與悉尼·胡克傾向偉人化英雄不同,也與中國古典偏好精英貴族式英雄不同,馬克思主義基于唯物立場闡發英雄本質,通過論述英雄與時勢、與人民群眾的辯證關系來伸張英雄的本義出處和在歷史進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并經受住了歷史和現實的不斷檢驗,充分證明其思想內涵的科學正確,進而彰顯出開展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的重要性。也就是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解讀英雄,從根本上邁向認知英雄的理性樹立,由此應對實際生活中某些錯誤思潮籠罩在英雄之上的重重迷霧,使內聚在英雄身上的民族精神力真正能夠指引人民群眾,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而不懈奮斗。

一、歷史唯物主義話語體系中的“英雄”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首先要明確歷史唯物主義話語體系是如何看待英雄的,它與歷史唯心主義思想理論中的“英雄”到底有何不同?或者說其科學性和先進性體現在哪?

(一)英雄與時勢的關系:時勢造英雄

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一直是人類歷史上爭論不休的話題。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立場出發,認為英雄人物的意志、思想或動機支配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即歷史進程取決于“卓越人物”的意識、情緒和愿望。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寫有《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一書,是英雄史觀的積極擁護者,一句“因為就我所知,世界歷史就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所取得的種種成就的歷史,實質上也就是在世界上活動的偉人的歷史”徹底將唯心史觀看待英雄人物的視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1]1,其看似嚴正突顯英雄人物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是對英雄人物的無盡傷害,因為這種忽略歷史發展規律存在和社會物質生活制約的思考方式無疑是將英雄推向“地獄”。

對此,馬克思堅持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立場出發,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2]470-471馬克思主義“時勢造英雄”的立場與觀點科學重申了社會歷史與英雄人物的關系。英雄人物是在遵循社會歷史條件的基礎上,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并遵從人民意愿的前提下造就的。同時英雄人物的產生是個人偶然性與歷史必然性的統一。英雄人物的產生有其個人原因,英雄們的廣博學識、堅強毅力、非凡勇氣等個人素養是他們成為英雄人物的充分條件,但是社會歷史發展的需要才是英雄人物產生的必要條件。恰如馬克思所言:“如愛爾維修所說的,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盵3]502

(二)英雄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1.英雄來自于人民群眾

英雄來自哪里?英雄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托馬斯·卡萊爾秉持人本主義的思想立場將英雄分為神明英雄、先知英雄、詩人英雄、教士英雄、文人英雄、帝王英雄六大類。雖然這樣劃分的積極結果是結束了自柏拉圖以來原始粗俗的對神的贊頌崇拜,將聚焦目光拉向對人的關注,但是也割裂對立開來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的緊密關系,斷然忽視人民群眾的主體力量,將真正的社會歷史排斥在外。

歷史唯物主義話語體系下的“英雄”始終離不開人民二字。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中的英雄與人民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認為英雄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和杰出代表,來自于群眾、為了群眾、代表群眾、引領群眾;脫離群眾的英雄將是孤家寡人;而離開英雄人物號召引領的群眾將是一盤散沙[4]。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英雄出自人民,英雄指引人民,人民是英雄的大地。廣闊的人民群眾大地孕育了英雄人物,肥沃的人民群眾土壤滋養了英雄品質,同時立于時代潮頭的英雄人物也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群眾奉獻、為人民群眾所崇敬。并且馬克思主義在肯定人民群眾偉大作用的同時,也承認英雄人物的重要地位,認為英雄人物在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過程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夠及時地掌握社會發展規律、發現新的歷史任務、帶領群眾在正確的道路上去創造社會歷史。

2.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下,始終堅持“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根本立場,堅決擁護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主體的根本觀點,強烈反對英雄史觀中把個人英雄當作歷史發展原動力的觀點,堅持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5]287,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洪流滾滾向前的決定性力量。毛澤東同志曾諄諄告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6]790,進而深刻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科學觀點[6]1 031。人民群眾的偉大在于他們生產了整個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物質財富,創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財富,不斷推進的歷史長河是他們宏偉力量的證明,滾滾向前的發展車輪由他們掌握,光明美好的未來也將繼續在他們手中實現。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創造歷史”等一系列深情飽含人民理念的思想,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做到不負歷史、發展當下、贏取未來。特別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绷暯酵厩f嚴表示,“偉大、光榮、英雄的中國人民萬歲!”[7]

二、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

價值意蘊

新時代的中國正處于偉大的騰飛機遇期。第一個百年目標完美交卷,第二個百年目標蓄勢待發,在這段奔赴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光明征途中,會有更多的英雄從人民之中脫穎而出,但也意味著象征理想人格和美好精神化身的英雄將會面臨更為復雜的理論場域、更為嚴峻的現實考驗。不僅要求我們崇尚英雄和爭做英雄,而且需要秉持科學的唯物史觀正確認識英雄,培育理性的英雄情感正確對待英雄,在追隨英雄的腳步中努力成為英雄精神的傳承者。

(一)科學認識英雄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原初價值在于幫助人們科學認識英雄。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從兩個關系出發論述英雄,通過論述時勢與英雄的關系、人民群眾與英雄的關系,從而完成對英雄科學且理性的剖析,其觀點在契合歷史發展脈絡和遵從社會發展規律的同時也徹底宣告了英雄史觀的“失敗”。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從思想理論層面高度概括了個體成為英雄的核心要素以及英雄最本質的特征,是哲學維度下評價個體是否具備英雄資質最樸素、最根本、最規范的標準。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不僅是向大眾灌輸馬克思主義英雄觀蘊有的理論內涵,更多的是教導大眾如何正確看待每個時代出現的英雄人物,如何正確分析英雄人物出現的原因以及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英雄。以往的我們注重對英雄事跡的宣傳和英雄精神的發揚,旨在發揮英雄人物的榜樣引領作用來達到浸潤心靈、啟迪人生的教育目的,因此強調的是英雄的現實價值,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理論層面認知英雄的缺失。

新時代是大有可為的時代,也是成就英雄的時代。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既是宣揚英雄崇高精神和光輝品質的過程,也是幫助人們科學認識英雄的發生機制,透析英雄的社會歷史根源與階級根源的理性塑知過程。對于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培育,我們要著重加強青少年群體的英雄觀教育,通過良好的社會、學校和家庭氛圍的有效引導,例如必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等,激勵他們形成正確的英雄觀主張,能夠主動以積極向上的英雄形象為榜樣健全人格、堅定理想,在完善自身的過程中學會把個人的成長融入進社會的發展,用奉獻的姿態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二)正確崇尚英雄

對于英雄,馬克思主義英雄觀提倡掌握適度原則,堅持正確崇尚英雄,反對搞盲目的個人崇拜,拒絕把英雄塑造成完美人士,禁止夸大英雄的歷史作用,任何神化、偉人化英雄的傾向都是極其錯誤的表現。我們既要看到英雄具有的社會屬性的一面,也要關注英雄獨立的個體屬性的一面,不可忽視英雄的現實訴求。

馬克思主義英雄觀視域下主張的英雄崇拜,崇拜的是英雄精神、英雄氣概、英雄文化。英雄精神濃縮著英雄最為炙熱的愛國情懷和最為強烈的人格擔當。英雄精神是一種無形力量,能夠在人們崇尚英雄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美化心靈,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境界,鍛煉人們的精神氣質品格,拉近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的距離,實現全社會的思想進步;英雄氣概體現了英雄人物“敢為天下先”的民族氣節。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每逢歷史轉折、發展與前進的關鍵點,總會有人主動承擔歷史使命,勇于肩負時代責任,置個人利益生死于身外,為后人指路,為后人開疆;英雄文化繼承中華傳統英雄文化的優秀基因,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隨著歷史積淀美好,隨著時代豐富內涵。英雄文化無論是在古代、近代還是現代,始終是激勵中國人民自我完善、奮發圖強的精神瑰寶。英雄精神永遠為后人所敬仰,英雄氣概永遠為后人所欽佩,英雄文化永遠為后人所學習。通過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可以實現科學視野中理性崇尚英雄,感受英雄人物背后蘊含的英雄精神,體會英雄人物身上蘊含的英雄氣概,學習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英雄文化,以英雄為鏡,錘煉英雄品格,最終實現人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三)理性看待英雄溯源

馬克思主義英雄觀既是關乎英雄的科學動人的思想理念,也是關于人民的燦爛奪目的價值主張。英雄出自人民、人民創造歷史的深邃內容,不僅闡明了英雄的來源出處,點明了人民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幫助人們理性看待英雄溯源,拒絕夸大英雄,強調人們無論身處何地、位居何崗,都有成為英雄的潛質。對于個人來說,它能夠激勵更多的人踏上成為英雄的道路,以英雄精神為土壤滋養人格,以英雄品格為標準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價值,不斷修煉自我氣質,以更高的理想信念、更遠的目標追求實現人生的自我升華。再放大到一個民族,只有人人主動以英雄為榜樣,學習英雄的美好品質,才能在尊敬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圍中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不斷形成全社會爭當英雄的正氛圍、強能量,實現英雄優秀品質的賡續傳承。這也是為什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產生英雄、創造英雄的偉大民族,中華文明史自古以來就是尊敬英雄、謳歌英雄的偉大歷史。英雄情懷已經成為刻在中國人民骨子里的紅色基因和精神血液,所以中華民族才能夠豪杰層出、英雄輩出。特別是對比西方式個人英雄,中國的英雄代表著一個群體,代表著那些愿為中華民族之崛起、中華民族之復興、中華民族之強盛而不懈奮斗的人民群眾,即中國人民本身就是英雄集體。

成為英雄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也絕不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在幫助人們正確看待英雄溯源的同時,也希望平凡人可以點燃信仰之燈,或許選擇的事業注定平凡,但為之奮斗的樣子注定不平凡。

三、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

現實挑戰

英雄是一個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豐碑。只是近年來,受某些錯誤思潮的影響,頻繁出現丑化英雄、消解英雄的不良社會現象,使英雄不斷遭受傷害。如果我們不加以重視并嚴肅反擊,那么英雄將不再是英雄,而以英雄作為本體依托的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也將無從談起。

(一)歷史虛無主義解構英雄的光輝形象

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要不得”的反動思潮,是對客觀歷史不加分析的給與否定,對歷史人物、歷史事實不加考察的任意曲解,甚至全盤否定一個國家的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惡臭”歷史觀。這種歷史觀所隱藏的險惡用心往往是要造成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混亂,進而顛覆國家政權。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改革開放走向更加全面的社會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滿于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斷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發起各種形式的惡意攻擊,妄圖推翻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使中國改旗易幟,成為它們的附庸產品,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就是它們的“骯臟”手段之一。

這幾年,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帶來的鬧劇“輪番上演”。一些人以“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為由,質疑、抹黑、侮辱崇高的英雄人物,其中就有邱少云烈火中紋絲不動“不可能”、黃繼光以肉體為盾抵擋槍彈是因為“摔倒”、劉胡蘭精神存在“問題”等等類似的蓄意中傷。除了抹黑英雄人物,這些人還試圖洗白歷史罪人,妄想混淆公眾認知,如秦檜是被宋高宗利用的可憐之徒。特別是新媒體這種現代輿論傳播新場地的出現,更是給這些陰暗之人傳播錯誤思潮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們躲在電腦屏幕后面“大放厥詞”,通過顛倒黑白、搬弄是非,將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修改的面目全非,在消解英雄、解構崇高的社會現象下是一股企圖弱化民族自信、削減國家認同、實現政權顛覆的險惡暗流。因此,習近平同志嚴肅指出:“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盵8]只有這樣才不會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之中,才能讓這些居心叵測之人毫無生存之地。

(二)個人英雄主義扭曲英雄的價值內涵

個人主義英雄觀是一種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它看重個別人物的意志和精神,認為是個別偉人決定著歷史的變遷,強調個人在歷史活動和社會生活中具有主要作用,其中以好萊塢式英雄為典型例子。在此類作品中,英雄往往被塑造成具有絕對自我力量的主體,能夠憑借自身能力單獨完成一項重大的任務考驗。正是如此,個人主義英雄觀具有的思想內核完全與馬克思主義英雄觀、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英雄觀背道而馳。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十分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群眾史觀的科學觀點,認為誰拋棄了人民群眾,最終也會被歷史拋棄。同時在中國社會,集體主義一直是代代相傳的優秀價值理念,始終強調國家、社會與個人是緊密聯系的整體。無論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追求,抑或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共同體”情懷,無不展現著自古有之的集體主義文化基因。因此,個人主義英雄觀的出現和傳播極易扭曲英雄的價值內涵,它讓英雄的個人色彩過分濃厚,在相當程度上把英雄獨立于人民之外,從而抹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割裂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使得英雄本應源自人民的精神價值被扭曲殆盡,對傳播科學的英雄思想造成障礙。為此要大力警惕這種思潮帶來的思想顛覆和價值破壞,防范個人出現心理狀態和價值理念變異的精神現象。

(三)消費主義破壞英雄的榜樣作用

曾經,一部名為《雷霆戰將》的抗日戰爭劇橫空出世,卻又很快下架消失,原因是背離歷史,娛樂英雄。只是近年來,這種消費英雄、脫離歷史的鬧劇卻屢見不鮮,其深層次原因還是在于受消費主義、娛樂至上這種錯誤思潮的誤導。隨著中國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物質生活越發富足,使得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受消費主義的錯誤影響,一些人為了吸引大眾眼球,滿足部分人的獵奇心理,紛紛對英雄人物、英雄事跡進行娛樂化包裝,以此賺取流量,獲得收益。例如某些被人們戲謔稱為“抗日神劇”的電視作品,對抗日英雄人物、抗日英雄事跡進行惡搞,出現了“手撕鬼子”“包子手雷”“石頭炸飛機”等惡俗片段,不僅沒有起到抗日戰爭劇應有的宣傳示范作用,反而讓英雄成為“笑柄”,嚴重矮化、侵蝕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影視作品的部分受眾是青少年群體,他們正處于塑造價值的關鍵階段,一旦接受了這些不良影視作品對英雄的娛樂化設定,輕則容易出現遠離英雄的社會現象,重則產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解構的嚴重后果。

習近平同志曾嚴肅強調:“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盵9]英雄可以被崇尚、被尊敬、被緬懷、被學習,但絕不可以被消費、被娛樂。消費英雄在破壞英雄榜樣作用的同時也在傷害人們的民族情感,矮化英雄的崇高形象,阻礙英雄精神的美好傳承。因此需要堅決抵制,學會明辨,才不會給此種錯誤思潮一絲機會,最終它們也只是歷史上的跳梁小丑,不足掛齒。

四、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路徑探析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要看到時代變化,聽到現實聲音,關注英雄動態,注重生活踐履,要積極與時代結合、與現實結合、與人物結合、與實踐結合,這樣才能使培育工作更加靈活、更富生動、更有內涵。

(一)結合時代變化發展英雄觀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首先是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回應時代聲音。習近平同志曾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盵10] 不僅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英雄觀中的人民思想,而且表明了英雄的人民屬性,形成了新時代的人民英雄觀。并且習近平英雄觀以問題為導向,主動回應新時代背景下的現實挑戰。針對近年來某些錯誤思潮攻擊英雄的惡劣現象,習近平同志一方面強調“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11],另一方面則深刻闡明對待英雄的應有取向,發出要“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的積極倡導[12],旨在實現于崇尚英雄中增強民族認同,于學習英雄中發展美好品質,于捍衛英雄中保護英雄權益,于關愛英雄中建設英雄文化,形成道德層面尊敬英雄、法律層面保障英雄的良好社會氛圍。此外,習近平英雄觀還重新詮釋了英雄精神的時代內涵,始終強調愛國主義是英雄精神的核心,指出:

“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身許國、精忠報國是抗戰英雄最鮮明的品質?!盵13]特別是習近平同志又為英雄精神增添了奮斗與奉獻的時代特質。他對英雄張富清這樣評價:“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盵14]

習近平英雄觀作為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在新時代的創造性成果,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繼承與發展,真正做到與現實交相呼應,深入人心。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英雄人物的涌現,馬克思主義英雄觀也將繼續實現科學內涵和理念思想的賡續延伸。

(二)結合現實場景發揚英雄觀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其次是注重結合現實。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是一場馬克思主義英雄觀教育實踐,中國人民既是遭受病毒襲擊的受害者,又是英勇無畏抗爭的戰斗者,演繹著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人民思想。習近平同志指出:“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5]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在面臨重大考驗,人民利益需要特殊保護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則是天下艱難際,英雄輩出時的最好證明。

這段發生在現實場景中的抗疫歷程讓思想真正在觀照現實中彰顯力量。同時抗疫戰斗中涌現出的無數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他們應當被記錄、被贊揚、被傳頌。為此鼓勵文藝工作者利用文藝作品記錄現實,深入群眾尋找人民英雄,發揮文藝作品陶冶育人的功能,創作真正屬于群眾的抗疫作品。媒體也要充分發揮作用,讓英雄走進千家萬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打好宣傳的組合拳,充分發揮自身生動、形象、直觀、個性的宣傳優勢,多對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進行宣傳報道,激發大眾崇尚英雄的積極情感,激起人們尊敬英雄、學習英雄的熱情,真正實現英雄精神在民間輿論場所的扎根發芽。

(三)依據英雄觀選擇英雄人物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再次是做好選人工作。對于英雄人物的選擇,首先要遵循主導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的原則。目前社會環境呈現出多元化的開放態勢,人們的思想變得更加豐富,思維更為活躍,這就要求選取英雄人物時,既要強調英雄人物的豐富程度,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精神需求,也要堅持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價值導向,符合社會思想的發展動態,做到既有中心又有選擇。其次,科學宣傳是科學選人必不可少的后續性工作。宣傳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時不可采用高高在上式宣傳和“半神化”教育。一些地區曾經對英雄人物進行過度包裝,把英雄人物塑造成只知奉獻的“高尚人士”,反而沒有起到該有的宣傳作用,反倒出現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越發遙遠的尷尬現象。為此,開展宣傳工作時可以充分發掘英雄人物的鮮明特點,用細節打破英雄與民眾的距離,展現英雄的“平凡”,真正地使英雄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拉近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之間的心靈距離。再次,選擇和宣揚英雄人物時應該學會“向下看”,給予平凡英雄和無名英雄更多的關切與目光。他們生于人民之中,長于人民之中,既具有平凡人的特點,但又擁有英雄的特質。他們的事跡、精神更能走進人民心中,因為他們的英勇行為代表了大多數人面臨重大事件和關鍵時刻會做出的人性選擇。因此不論是文藝作品,還是媒體宣傳,這部分“不出名”但“出彩”的英雄群體應該成為關懷的對象。英雄人物是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具象彰顯,只有選擇好英雄人物,人們才能透過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去體會英雄魅力,從而切真感受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思想光芒,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傾向和認知態度,在以英雄為榜樣塑造自身精神品格的同時,加以內化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科學信仰。

(四)在生活實踐中踐履英雄觀

新時代培育馬克思主義英雄觀,最后是做好實踐工作。作為一項育人工程,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培育的最終目的在于促使人們從自發行為到自覺行為的轉變,讓人們在接受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熏陶的過程中,主動在生活實踐中踐履英雄觀內涵,積極傳承英雄精神,自覺向英雄人物靠攏。只是在生活實踐中踐履英雄觀內涵是拒絕為成為英雄而成為英雄的,因為每一位英雄的產生是個人偶然性和歷史必然性相統一的結果。他們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仰,做出了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選擇,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考驗,最終歷史和人民還以崇敬與榮譽。

在生活實踐中踐履英雄觀是思想和行為的高度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在思想層面,我們需要主動反思自身與英雄人物的差距。這種差距是英雄稱號為何重逾千斤的原因,也是英雄為何會成為英雄的答案,更是一種直擊心靈的榜樣力量。我們與英雄之間存在的差距不僅是我們憧憬與愛戴他們的地方,也是我們應當為之努力的地方,我們需要在生活場景中不斷反思自身與英雄人物的差距,并將差距轉化成完善自我的動力,實現從尊敬英雄到學習英雄的思想轉變。其次在行為層面,踐履英雄觀內涵應當在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進行。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種種理念表明個體向英雄的轉變始終是在為人民服務和為人民奉獻當中完成的。他們不再狹隘地關注自身發展,而是將視野轉向曾經孕育他們的人民搖籃,在為人民服務中尋找人生目標,在為人民奉獻中明確人生方向。因此,個人應當在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積極貢獻自身力量,始終高揚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旗幟,在生活實踐中以英雄為榜樣,升華個人的社會價值,不斷培養優秀的英雄品質,從而實現從學習英雄到爭做英雄的行為轉變。

五、結語

古往今來,每一個令人刻骨銘心的時代都是群星閃耀的時代。當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英雄更加被人關注與需要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時空場域和諸多現實挑戰。因此,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培育工作要立足新時代的站位高度,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根本指向,在培養人們以科學視野和理性思維認識英雄的基礎之上,鼓勵每一個人以英雄品質和英雄品格發展自身,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進而匯聚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精神力量,為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踔厲前行。

參考文獻:

[1] 托馬斯·卡萊爾.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M].周祖達,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馬立黨.樹立歷史唯物主義群眾觀和英雄觀[N].解放軍報,2018-8-17(007).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02).

[8] 習近平.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N].人民日報,2015-08-01(001).

[9]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002).

[10] 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002).

[11] 新華社.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習近平這十句話必須銘記[EB/OL].(2018-05-21)[2021-07-23].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5/21/c_11228604 23.html.

[12] 張洋.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N].人民日報,2018- 08-23(001).

[13] 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03(002).

[14] 中共中央關于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06-28(001).

[15]習近平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N].人民日報,2020- 03-25(001).

猜你喜歡
價值意蘊路徑探析新時代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基層檢察院檢委會規范化建設路徑探析
新課標下的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路徑探析
互聯網+背景下的渝東南家庭農場發展路徑探析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基于美國紐約與長三角地區比較視閾下的總部經濟轉型發展路徑探析
讀懂名師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