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路徑研究

2024-04-24 08:22張一諾王軍禮
遼寧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數字經濟

張一諾 王軍禮

〔內容提要〕當前,數字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態成為國際競爭的主戰場。中國以數字技術驅動產業結構轉型與生產效率提升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然而中國數字經濟的治理遠遠跟不上數字經濟的發展步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國政府需要制定健全的數字經濟頂層戰略規劃體系,構建有利于數字經濟綠色化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塑造工業制造—數字經濟—生態環境“三位一體”的新型融合發展模式,從政策、技術、標準、人才、市場、財稅等方面,構建全局性、系統性政策架構體系,積極推進數字產業自身的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創新,構建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綠色化轉型的發展路徑,對于中國踐行新發展理念、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將成為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國際競爭力

一、引言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推動著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變革,由此所催生出的數字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態也隨之成為國際競爭的主戰場,為重塑全球經濟發展格局提供了關鍵動能。本質上,數字經濟就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統稱。通過運用智能算法對大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分析和知識發現,數字經濟能夠服務于各行業的資源優化配置和轉型升級過程,從而有助于在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中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而充分釋放數字要素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效應。

當前,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也是一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礎。然而,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這一生態環境目標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前置性約束條件后,數字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優勢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對各國能否如期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具有重要影響,將占據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因此,中國經濟要想實現在全球價值鏈攀升,還必須走產業綠色化這一中高端發展道路,努力打造數字技術和低碳經濟需求融合創新的生態環境,即推進數字化和綠色化的雙重轉型。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將成為破解綠色悖論的根本途徑。一方面,數字要素所固有的“綠色”屬性,如更低的邊際成本、更低的資源消耗、更少的環境污染等,能夠對高質量綠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而與新發展理念十分契合;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滲透性、平臺化、共享化等典型特征,能夠有效賦能傳統產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可以引導綠色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提高生產效率和改變消費模式,進而能夠與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深度融合,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因此,對于中國而言,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綠色價值可以為數字經濟增長培育新動能、開拓新空間、鞏固新增長點,進而能夠為提升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創造先發優勢。

二、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

當前,以數字技術驅動產業結構轉型與生產效率提升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宏觀層面來看,依托中國政府持續推進的諸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部署,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提升,發展動能十分強勁;從微觀層面來看,依托智能制造、數字貿易、數字金融到數字治理等具體應用場景,數字經濟在產品生產、流通、交易甚至監管環節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發展成效逐漸顯現。

(一)數字經濟整體邁入高速發展階段

1.大數據資源豐富并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數字經濟的價值本質上是由數字要素所驅動的,大數據是數字化時代的新型戰略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隨著物聯網、電子商務、社會化網絡的快速發展,全球大數據儲量呈現爆炸性增長態勢。據統計,2021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53.7ZB,同比增長22%。得益于巨大的市場規模優勢,中國的數據生產量在全球數據生產量中占據十分突出的比重,達到23%,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國數據生產量占比約為21%。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據存儲量達724.5EB,同比增長21.1%,全球占比達14.4%。此外,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815億元,數據要素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率和貢獻度分別為14.7%和0.83個百分點,并呈現持續上升態勢。

2.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伴隨著數字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并加速向傳統產業融合滲透,數字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和“加速器”作用愈加凸顯。

(二)數字產業化能力加快提升

1.數字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數字技術研發投入逐年上升,高端芯片、集成電路等基礎前沿技術實現原創性突破,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量子通信等新興戰略領域也取得重大進展,關鍵產品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規?;?。此外,通過超大規模數據中心、5G普及率、大數據研究與應用、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布局,中國正在快速趕超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例如,騰訊、阿里巴巴緊跟蘋果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之后,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產業創新活力不斷提升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信息領域相關PCT國際專利申請近3.2萬件,全球占比達37%,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33.5萬件,同比增長17.5%。數字產業快速成長。數字產業化總體規模為8.3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占GDP比重為7.3%,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加快增長,全國軟件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2.5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9.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6.1%。截至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三)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化,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

2021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1.7%,占GDP比重為32.5%。

1.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增長至58.6%和77.0%,同比分別提升3.3和2.3個百分點。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同比增長15.5%。5G融合應用深入發展,已融入52個國民經濟大類,“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超4000個。

2.服務業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

全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連續9年居于世界首位,從2012年的1.3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3.1萬億元,年均增速達29.15%。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保持快速增長,由2012年的8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2.3萬億元,年均增長20.3%。電子商務、移動支付規模全球領先,共享經濟、無人駕駛、數字貨幣、數字文化、智慧出行、智慧旅游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3.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農業數字化加快向全產業鏈延伸,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智能灌溉、精準施肥、智能溫室、產品溯源等新模式得到廣泛推廣?;诒倍废到y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超過10萬臺(套),覆蓋深耕、插秧、播種、收獲、秸稈處理等各個環節一系列智慧農業新模式得到廣泛推廣,大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四)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理念已取得初步成效

1.數字化逐漸賦能產業綠色化發展

以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作為手段和工具,在傳統產業的能源供給、傳輸、存儲和使用過程中,通過流程監控、數字建模、決策優化等方式,實現資源最優利用,助力節能、減污、降碳,促成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譬如,酒泉鋼鐵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實現了單座高爐每年減少碳排放2萬噸,冶煉效率提升10%。

2.綠色化牽引數字技術創新升級

以綠色發展為目標驅動,通過提升數字傳感能力、傳輸網絡性能等手段,初步實現了諸多產業的設備智能化升級,進而在能源結構轉型、低碳技術應用、資源循環利用和碳排放精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5G基站單站址能耗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了20%以上,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已降到1.3以下。據預測,到2030年,各行業受益于數字技術減少的碳排放量將達到121億噸。

(五)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規模和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

1.信息通信網絡設施建設規模全球領先

通過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我國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

2.信息通信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網絡,正引領全球移動物聯網生態體系的發展。截至2022年8月底,物聯網、4G基站、5G基站總數分別達到75.5萬個、593.7萬個和210.2萬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6.98億戶。低成本、低功耗和射頻識別的傳感器技術正嵌入城市的各個角落,并能夠以非常低的功率和帶寬需求持續、周期性和自動地傳輸數據,因而具有積累海量數據的能力。

3.算力基礎設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我國已經形成體系完整、規模龐大、創新活躍的計算產業。2021年,我國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算力產業規模達到2.6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2.2萬億元和8.2萬億元。計算產業規模約占電子信息制造業的20%,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300余家,初步形成了從底層軟硬件到整機系統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基本構建,“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實施。截至2022年6月,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建成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行業內先進綠色中心電能使用效率降至1.1左右。建成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以低成本算力服務支撐中小企業發展需求。

(六)基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社會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有效賦能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過度擁擠的城市對國家和政府在擴大其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并滿足嚴格的環境標準以提供富裕和健康的生活條件方面提出了重大的挑戰,包括高效的醫療保健、安保系統、文化網絡以及廣泛的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無論是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還是依賴于這些城市基礎設施的產品或服務的生產和交付,都迫切需要開發更加高效的運營模式。信息通信技術越來越多地融入城市基礎設施,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這類整合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效果:一是提高了依賴城市基礎設施的公共服務的效率,譬如公共事業和醫療保??;二是創造出新的創新服務;三是釋放了城市基礎資源的經濟價值,鼓勵現有運營模式的創新。智慧城市不斷促進城市運營模式的轉變,創新性地解決城市環境中的傳統運營和資源約束問題,并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提供新的價值創造和交付方式。

三、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數字經濟為一國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新的機會,但也產生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數字經濟呈現出數據化、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等一系列典型特征,這些特征對數字經濟的治理邏輯和治理手段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治理遠遠跟不上數字經濟的發展步伐,嚴重制約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這也給實現我國綠色化和數字化的雙重轉型,以塑造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格局,進而提升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優勢帶來了諸多障礙。

(一)數字經濟制度體系尚不完善

1.數字經濟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制度建設滯后等問題

當前,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產權、數據安全、平臺壟斷與治理、隱私安全、算法歧視等問題頻繁發生。傳統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仍然找不到相應的法律依據,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此外,從制度建設角度來看,缺乏完善的數據獲取渠道,政府和企業在數據共享方面缺少明確的權責邊界,同時,在數據安全監管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制度體系。這些問題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用戶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由于缺乏完善的數據流通機制,企業之間很難進行高效的數據交流、共享活動,這造成數據“孤島化”“碎片化”問題依舊嚴峻,數據利用率不高,其潛在價值有待挖掘。數據共享渠道的缺失嚴重限制了數字經濟的長遠發展。

2.數字化人才培育體系缺位

當前,我國在數字化管理、應用及技術創新方面的人力資源建設水平嚴重不足,這使得數字技術基礎科學研究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運營及管理等方面人才缺口較大。根據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發展報告》中的一項數據顯示,人工智能不同技術方向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說明該領域的人才供應嚴重不足。

3.數據價值化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當前,數據的權屬界定、價格形成、交易流通、開發利用等各個環節均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需要面對的挑戰,這使得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發展十分緩慢。

(二)數字安全問題還比較突出

網絡安全是國家和區域層面建設數字經濟的重要條件之一。數據安全和隱私保障也是數據應用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當前,我國數據非法獲取、數據濫用現象突出。此外,由于數據存在可復制性、難追溯性、易篡改性等特點,數據獲取者采用截流、篡改、轉賣、隱藏等手段,造成大數據殺熟、數據泄露、非法采集等損害消費者、數據生產者利益的情況時有出現;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還可以實現“一級”價格歧視,即根據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感知需求和支付意愿實時調整價格,并根據類似習慣的消費者的歷史消費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事實上,自動決策、數據挖掘和預測分析正在以歧視窮人的方式被廣泛利用。

(三)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聚焦于消費互聯網領域,然而,產業互聯網才是占領未來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制高點的主戰場。遺憾的是,我國在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字化意識仍舊較為薄弱,導致大數據技術的引領性作用無法有效凸顯,促進傳統經濟與信息技術實現深度融合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資源、技術約束等限制,中小企業通常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處于邊緣地位,無法真正享受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發展紅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然面臨諸多壁壘,由于存在新舊業務交替、投資成本過高、市場環境不確定性等問題,從而造成數字化轉型面臨巨大風險,使得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失敗率極高。大多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是來源于外部驅動力,但企業內部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產品和服務模式并未實現同步轉型。因而,造成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不匹配問題突出。

(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質量仍有待提高

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當前,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底層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仍存在嚴重不足,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譬如,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核心元器件等基礎技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國目前尚未擁有這些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及規?;a能力,在使用這些技術時基本依賴于國外進口。隨著美國對我國所實施的科技封鎖政策以及其他地緣政治的影響,我國企業獲取國外高科技產品愈發困難,這嚴重限制了我國數字經濟的長遠發展;此外,算力的發展面臨應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戰。在萬物智能的時代,數據要素、新興技術以及應用場景飛速增長,需要加速算力多樣化升級。然而,我國從芯片到算力的轉化依然存在巨大鴻溝,現有計算技術的供需缺口依然很大,無論是硬件層面還是架構層面,計算技術發展都亟需變革;城鄉數字鴻溝依然存在。邊遠地區受制于資源、技術和人才的約束,數字化基礎十分薄弱,這導致數字經濟的區域聯動發展效率較低。

(五)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創新發展不足

首先,數字技術和數字產業本身都是高耗能的產業,這致使我國數字產業能耗快速增長。如果數字技術不能有效解決綠色化問題,則數字技術的發展將面臨巨大瓶頸。當前,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發展,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數據中心被稱為“吃電怪獸”。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數據中心耗電量達到2700億千瓦時,為同期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1036.49億千瓦時的兩倍以上,占全社會用電量約3%。此外,該領域的能源結構仍以傳統能源為主,算力基礎設施整體電耗的70%來自傳統能源,碳排放問題異常突出。據估算,僅阿里云服務器每天耗電量就達到杭州全市每天耗電量的1/8。因此,數字化領域的綠色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其次,數字技術在促進傳統高耗能產業的綠色化轉型方面作用有限。煤炭、鋼鐵、水泥、有色、石化等行業的能耗占比依舊處于高位運行狀態,我國能源消費持續走高,節能降耗形勢嚴峻。最后,數字化、綠色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新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的融合程度有待進一步加深。

四、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路徑建議

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產品產業鏈完善,數字化轉型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在提升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進程中具有獨特的路徑優勢。如何利用好中國現有的產業優勢,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找準中國的產業定位,順利實現價值鏈攀升,對于中國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質上,依托數字賦能實現價值鏈攀升就是要走產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道路。數字經濟與低碳經濟的融合創新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新的增長機遇,也將成為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一)建立健全的數字經濟頂層戰略規劃體系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數字經濟頂層戰略規劃體系,構建有利于數字經濟綠色化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塑造工業制造—數字經濟—生態環境“三位一體”的新型融合發展模式,從政策、技術、標準、人才、市場、財稅等方面,構建全局性、系統性政策架構體系。

1.加強數字化、綠色化雙輪驅動機制的頂層設計,提高數字化和綠色化之間的戰略協同性

政府制定的數字化發展戰略應與綠色發展戰略、能源規劃戰略等其他政策戰略目標實現耦合協同發展,從頂層設計上實現兩者的融合共生。譬如,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融合發展的基礎性政策保障體系,推進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的法規制度建設。在實踐中,涉及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的法律法規幾乎很少明確提到“綠色數據”相關內容。因此,需要進一步在法規制度設計中強化“兩化”發展理念,將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融合到頂層制度設計框架中;切實發揮行政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制定有關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標準,構建兩化協同發展過程中科學性、標準化監管體系;加快完善綠色數據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通過制定綠色數據管理標準,提高數據利用效率,打破技術壁壘、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跨部門、跨區域的高效率流動;加快布局數據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高數字安全保障體系成熟度,加強對數據信息泄露情況的關注,從維護數據要素安全性的角度出發,對個人隱私的保障策略進行合理構建;加快制定企業、區域綠色發展的數字化方案,推進利用數字技術促進地區二氧化碳減排示范區建設。

2.持續加大數字化、綠色化技術創新的研發投入,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一方面,深耕底層數字技術的研發攻關,提高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等的研發能力,實現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關鍵元器件自主可控、規?;a,徹底擺脫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聚焦綠色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研發,通過創新節能技術,持續提升信息通信技術產品的效能,促進信息通信技術產業自身的綠色發展;加速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產業的數字化創新。能源部門的碳排放占據我國總體碳排放的40%以上。對于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而言,能源領域將是主戰場,能源行業的低碳轉型是重要實現路徑和戰略選擇,其核心在于建立以數據和數字化為基礎,更智能、靈活的能源系統,幫助我國在低碳技術領域獲得競爭優勢。因此,需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行“互聯網+”智慧能源系統,加快數字技術和傳統能源行業的深度融合。此外,在探索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路徑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激勵機制的重視,針對技術創新貢獻人員實際情況,對激勵方案進行合理構建。

3.積極開展專業領域人才培訓,完善人才培育機制

我國數字型人才培育規模仍然遠遠滯后于數字經濟的發展需求。隨著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數字技術的更新迭代,數字人才的培養方向、目標和模式也需要不斷動態調整,為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還需要前瞻性布局數字型、綠色技術型復合型人才體系建設,為數字經濟的綠色創新發展提供關鍵動能。此外,還需要對相關領域提供數字化、綠色化財稅支持等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譬如,提供技術研發補貼、調整碳稅征收模式、發展稅收優惠政策等,全方位引導企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二)積極推進數字產業自身的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創新

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加快綠色低碳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譬如,開發低功耗設施,提高服務器、通信設備、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和性能,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降低數字化轉型帶來的能源消耗。信息通信服務企業應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對自身業務進行整合優化,大力推進自身能耗降低,深化信息基礎設施智能化、綠色化運營管理。具體而言,對于數據中心,需要不斷改進配套設施技術,促進數據中心整體能效水平提高,加強算力協同,提高云資源利用率;對于5G基站,應該不斷優化網絡結構,加強新技術、新器件的應用,推進共建、共享項目,降低基站能耗;在半導體領域,支持數字化和綠色化投資的設計開發,推進半導體技術的綠色革新,加快研發節能、低功耗的功率半導體元器件,加快新一代邊緣計算技術以及超分散綠色計算技術的研發。同時,加強數字技術服務企業為其他行業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的能力,在能源優化、決策控制等方面進行改造升級,實現數字感知、信息集成、智慧管理,進而促進其他行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三)構建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綠色化轉型的發展路徑

將數字技術與綠色制造技術作為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本質就是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需要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環境排放、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流程各個環節,進一步深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全面滲透,促進與綠色技術、工藝、準備的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生產、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生產流程優化、設備運轉效率提升、管理精準化和精細化、決策制定智能化,從而打造數字化賦能綠色制造的良好格局。從相關產業創新模式來看,應全面塑造智能制造等先進制造模式,集成各類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制造的融合創新,創造綠色化發展的新流程、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智能工廠建設,推進關鍵生產流程數字化改造,優化生產工藝及質量管控系統;支持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提升智能設計、智能集成、智能運維水平;加速推進鋼鐵、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傳統高耗能領域的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技術創新,提升規?;a能力,促進工業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逐漸脫鉤,并構建這些重點行業的污染物質及其排放的聯網監測和分析系統,努力打造綠色智慧監管新模式,在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也提高環境保護效益;加強數字智能設備與綠色裝備的融合,創新科技成果,以極大地節約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資源。此外,從具體實現路徑來看,數字化、綠色化在企業層面的融合,通??梢圆扇煞N模式:一是加強數字企業與工業制造業企業的合作;二是工業制造企業內部專門成立數字化、綠色化研發、管理部門以實現兩者融合創新,從而實現智能綠色制造。數字企業要深入了解綠色經濟和工業制造業企業的業務模式及其特征;工業制造業企業也要盡快熟悉、掌握相關信息技術,增強數字化、綠色化的積極性。這兩類企業跨界合作、優勢互補,是找到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路徑的重要突破口。

(四)推動戰略性新興低碳產業建設,不斷挖掘數字技術在低碳經濟需求領域的應用場景

建立以低能耗、高產出為特點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新型工業體系,是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诳萍贾魏腿瞬艃?,推動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培養其成為區域低碳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需要系統規劃促進綠色低碳技術鏈的整體突破方案,加速綠色低碳技術鏈的數字化轉型,鼓勵大數據技術和綠色技術融合創新;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數字技術與海上風電、光伏、電動汽車、氫能等重點綠色低碳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大幅推進減排目標。近年來,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已被中國政府提升到重要的國家戰略高度,大批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均不斷涌現。譬如,為推動能源電子產業成為“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工信部等六部門在《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功率半導體器件、敏感元件及傳感類器件等視為發展能源電子的關鍵信息技術產品,旨在大力提升能源轉換效率以及能源管理智能化水平。

(作者單位:1.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2.北京大學能源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歡
國際競爭力數字經濟
一起來認識“數字經濟”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中國出口結構的國際競爭力研究
中國紙制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究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國際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背景下發展東北地區糧食貿易的對策
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討
淺析石油工程服務企業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