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類技師學院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運行模式

2024-04-24 11:13楊常嘉郭靚
教育教學論壇 2024年7期
關鍵詞:技師學院協同創新

楊常嘉 郭靚

[摘 要] 隨著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寫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建筑類技師學院必須重構校企關系,深挖校企共同資源與價值驅動。產業創新研究院核心職能是構建技工教育體系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交互融合且具有生機和活力的校企共同體,共同推進協同育人、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研發、先進技能經驗成果轉化。從產業創新研究院的管理運行機制、項目設計開發評估機制、技術共享價值驅動機制幾個方面構建產業創新研究院運行機制,同時基于產教融合視域下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角度提出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路徑。

[關鍵詞] 技師學院;產業創新研究院;協同創新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浙江省陽光教育基金會中華職教基金專項資助(建筑雛鷹)課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資料編制能力提升路徑與培養要點研究”(ZJCV2021E27)

[作者簡介] 楊常嘉(1985—),男,浙江杭州人,學士,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數字建造產業學院高級工程師,高級實習指導教師,主要從事項目管理、工程仿真建模分析研究;郭 靚(1977—),女,浙江東陽人,學士,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數字建造產業學院高級講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07-0049-04 [收稿日期] 2023-02-16

引言

隨著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寫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為企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破除了法律支撐性不足的阻礙[1]。作為建筑行業技能標準重要策劃地的技師學院必須對接產業需求,深挖共同資源價值驅動,構建技工教育、產業企業、技術技能“三體系”創新深度交互融合,具有生機和活力的產業創新研究院,以共同推進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研發、先進技術技能經驗成果轉化為目標,向產業輸送先進技術技能創新成果,以技工教育供給側改革創新推進技工教育高端化發展。

產業創新研究院是連接產業鏈與創新鏈的紐帶,更是實現校企協同創新轉化的新型載體。目前,研究者、學者已對典型的“校企雙制、工學一體”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系統研究剖析,為行業技能人才培育提供了豐富的實施經驗。然而,從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視域探究提升技工教育科技創新內涵、服務地方經濟的研究卻少有涉及。建設以探究校企共同價值驅動、推動先進技術技能創新、助力企業發展等為目標的產業創新研究院,可以成為當前技師學院內涵發展方面研究的熱點。

一、基于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產業創新研究院構建動因

(一)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提出及融合機制

在經濟學中,產業鏈是各個生產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創新鏈是科技成果轉化為新產品的鏈條。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鏈要得以發展,必須提升其內在管理的先進性、創新技術人才的多元性、業務布局的合理性及產品的性能價值。無論是產業鏈中的技術管理措施、技能人才素質提升、業務領域布局,還是產品的價值性能,要想實現增值必須依靠創新。

從建筑業來看,產業鏈主要由上游材料、設備等供給企業,下游監管部門、建設單位等管理機構所構成。中游以施工為主的單純技能密集型企業正處于產業鏈構建的壓迫環節,屬于“夾縫中求生存”,受到上下游關聯組織雙向擠壓,具體表現為下游議價能力強、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上游政策壓力大。市場規律表明,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必須具備獨一無二的技術、短期不能被模仿和破解且獨占的創新資源等優勢。因此,企業應當明確關鍵技術的研發升級、先進技術創新和轉化能力,以及具有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育等關鍵績效指標的提出。從“技術與人”最基礎的層面打破“低端鎖定”,才有可能獲得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持續創新才能保持核心競爭力的不斷發展,企業在市場競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停止創新就意味著落后和淘汰[2]。

建筑類技師學院是世界技能大賽、行業技能標準的重要策源地,以提升高技能水平為目標的職業院校,擁有面向行業持續建設與動態調整的優勢專業群、工學創新一體化技術人才綜合素質提升訓練中心、世界技能大賽及工業標準的技能訓練設備與先進操作工法、先進技能研發創新及成果轉化能力、技能創新理論領域研究優勢等創新內涵和優勢要素。

因此,技師學院已經具備服務區域經濟技術技能創新所要求的硬件與軟實力,尤其是服務單純技能密集型企業的能力和優勢。建設的產業創新研究院更是將以上關鍵要素和優勢資源直觀、有效、開放地呈現在企業面前,有效吸引企業協同開展稀缺性技能創新人才培育、關鍵共性技術創新開發、世界技能大賽先進技能成果轉化應用。

(二)產業創新“雙鏈”融合的產業創新研究院戰略目標

產業創新研究院的首要定位是在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積極吸引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把增強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創新研發轉化作為首要任務,使校企深度融合以更好地適應和服務企業關鍵領域、績效指標。

從建筑業來看,資深企業發展均經歷了計劃指令性建設模式、單一專業承包模式及工程總承包模式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里企業都是動態發展的,計劃指令階段奠定了主營業務。單一專業承包模式階段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逐步向產業鏈相關領域布局。工程總承包模式階段已在產業鏈中發揮重要作用,將建設、設計和施工深度融合,在產業鏈中向兩端延伸,上游涉及材料生產、投融資、咨詢、政府購買服務,下游覆蓋代建、運營維護等業務領域。

大部分企業雖已在產業鏈的延伸背景下擴展了業務領域,增大了規模體量,但建筑業與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等行業相比,在關鍵技術、信息化應用等方面不可否認一直存在高技術不高、“卡脖子”技術待突破等問題。實施技術創新意識不強,專利工法、標準專著、關鍵技術成果、科技進步支撐項目等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價值低等現象普遍存在,而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行業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背離,導致企業關鍵先進技術很難突破,很難完成自主創新,很難真正完成產業鏈合理布局以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因此,產業創新研究院的定位不僅要把企業引進來,更要將定位重心放在如何解決企業在關鍵業務領域、績效指標中容易忽視的產業鏈與創新鏈分離問題。以此為重點,校企共同推進“雙鏈”融合,集成優勢創新資源、激發雙方的創新活力、提升創新能力、強化管理,從而在現有的政策導向內推進行業企業經營方式創新、技能創新能力、關鍵技術研發升級等內容,推動企業高質量持續健康地發展。

二、基于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產業創新研究院運行機制

(一)管理運行機制

首先,從頂層設計面充分考慮在人事、財務、業務、管理等層面的特殊性,以保障組織的有效性、科學性。其次,設計具有投入延續性和運營能力的有效分工與協作模式,再深度聯合擁有不同優勢且戰略目標相同的企業組織形成創新研究主體。院校方要注重與企業的關聯性,主動融入企業已有創新體系,利用院校信息化建設優勢在企業設置分支機構或構建數字化網絡協同創新研究平臺,通過協同研究的網絡交互實現雙方高度協同研究,突破傳統的時間和地域限制,將大量零散、缺乏有效組織的創新研究資源聚集起來并形成動態更新的產業資源智庫,實現校企資源高度共享和經濟、高效的協同研究效率,形成滿足產業創新研究院需求的多元化管理運行機制[3]。

(二)項目設計開發評估機制

對服務企業發展情況、創新需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根據研究,聯合企業共同對創新研究的項目進行開發。在確立的有效分工與協作模式下,校企共同開發創新研究實施要素與評估標準。項目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雙方特點和需求進行項目選取和開發,不能只滿足學術研究與熱點效應,應脫“虛”向“實”,實實在在做研究、搞創新,致力于滿足區域經濟和企業實際需要。創新研究項目的選取必須是可以進行商業化應用、效能輸出能力強、滿足市場需求,并且側重于加強企業在產業鏈中與上、下游企業的技術關聯形成有效競爭力。同時,校企雙方還應共同建立基于產業鏈、創新鏈、教育人才鏈的項目設計開發評價標準體系,構建適應校企協同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特定技術、技術瓶頸難題的識別體系,實現創新研究的校企主體之間有效性、適應性原則與共同價值驅動。

(三)技術共享價值驅動機制

產業創新研究院將完成開發的創新研究項目借助企業方進行商業化應用,直至實現產業化的轉化。院校方借助企業對創新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構建出適應于高技能人才培養或者提升的層次與目標,形成技工教育體系、產業企業體系、技術技能創新體系深度交互融合與對接,建立創新研究項目驅動反向設計的課程體系,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實訓環境及創新理念納入技師學院教育教學內容,促進高水平專業群、工學一體化專業課程的動態調整與更新,以適應產業升級與技術更新,確保高水平專業群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建立有效的技術共享機制,校企雙方可以根據技術成熟度及發展趨勢成立滿足先進技術技能創新研究轉化和應用的孵化公司。進行知識產權開發保護、使用權分享、激勵機制等制度的確定,開展科技服務及融合課程資源開發,進而推進創新研究成果的產業化與成果應用反哺教育教學。

三、基于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路徑

(一)強化校企創新需求目的,專注共性關鍵技術創新研究

技師學院、行業企業兩個組織不同年齡群體的專技或管理人員對技術技能創新成果轉化的需求是不同的??傮w可以把他們的創新狀態歸納總結為:創新需求強烈,但缺少有效資源和平臺支持;有一定創新需求和能力,但具有學術或職稱等明確的目的性。另外,創新成果與經驗產生的形式多以發表論文、結題報告、申報專利、軟著等形式作為評價的主要方式,而主動對接溝通開展技術應用的意識淡薄,因而無法得到組織的理解和重視。

而基于聚集外部流動、內部固定的優勢資源,擁有校企交互高度融合開放協同管理運行機制的產業創新研究院,一方面為想主動從事創新研究的人員提供了創新研究全新平臺,提高了研究創新成果與產業聯系的緊密性及目的性,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沒有以產業和行業需求為導向盲目創新開發而無法進入企業應用及生產,無法真正發揮自身價值的現象;另一方面,也為創新研究人才提供了創業的平臺,雙方共用資源、共享成果,一定程度規避了行業企業創新過程中過分憂慮資源投入、成果轉化驗證的風險以及與院校爭學術之名的現象。

(二)部署“雙鏈”價值驅動項目,搭建優質平臺激發協同創新

瞄準與區域產業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及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反向設計的結合點,依托產業創新研究院中擁有不同優勢且戰略目標相同的創新伙伴的流動資源聚集優勢,發揮連接“雙鏈”的紐帶作用,搭建全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交互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推動“雙鏈”融合釋放校企合作創新乘數效應。

產業創新研究院基于交互平臺通過與行業企業、研究機構深度融合,集成了參與各方的人力、物力等創新研究要素。其中,職業院校、研究機構在理論思想創新等學科基礎領域研究有相對優勢,行業企業在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領域具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創新伙伴圍繞共同創新目標,相互補充、相互包容,共同推進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的協同創新研發、共享及推廣應用,一定程度規避了單一組織在創新過程中會出現的創新資源配置不合理及人員之間協同度不高等影響成果研發、轉化不高的現象。交互平臺中聚集的創新資源要素與產業實際需求的集成碰撞肯定是可以帶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雖然融合創新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創新工作常態化問題,但只要充分發揮協同平臺作用,協同尋找解決方案、均衡創新資源、分析創新鏈節點等工作,就一定會快速獲得最大的創新績效。

通過協作平臺,校企雙方均實現現有優勢資源與先進行業技術路線管理內容的集成與共享。在既定目標下,可以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完善,共同推進關鍵技術的升級改造、自主創新、商業應用、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反向設計、共同效益獲得及產業鏈的增值。

(三)強化協同創新平臺公益職能,幫扶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

產業創新研究院不僅要致力于推進校企技術創新、轉化及應用,還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導向,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強化以技師學院為責任主體的協同創新平臺的社會服務職能,成為推進區域產業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合理布局業務領域、創新經營方式的有效公平服務平臺。

在推進區域產業發展過程中,產業創新研究院應作為區域產業中小型企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牽頭平臺和公共服務載體,依托自身的校企創新資源集成、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優勢,調查研究中小型行業企業實際情況,協助企業確定技術創新時機、創新目標、創新組織機構、人員素質要求、創新過程質量控制、獎勵保障制度等相關內容,逐步引導培育一批具備區域較強技術創新能力、帶動產業鏈發展的創新型試點企業,以試點企業引領產業上下游中小型企業集聚,蓄力業務領域的優化調整,助力企業向新關鍵技術、新經營模式、新布局領域發展,由產業鏈低端區域向高端積極攀登,全面提升行業中小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

技師學院作為行業技能技術水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先進技能技術成果轉化、與企業技術技能高質量發展結合的協同創新已越來越受到政府、研究機構、企業的重視。設立產業創新研究院是市場與產業的需求,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需求,是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需求,是技術技能成果轉化、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的新型公共服務平臺。以校企協同創新平臺的發展模式實現滿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同效益和社會責任目標,對推動行業企業、技師學院技術技能創新發展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馮小平.以內涵建設為驅動 走特色發展之路:新《職業教育法》對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啟示[J].中國培訓,2022(6):24-25.

[2]吳韞.創新驅動,以四大基本戰略促建筑企業的轉型發展[J].建筑施工,2016,38(8):1156-1158.

[3]沈家文.加快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聯合體[J].中國經濟評論,2021(2):42-45.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Technician Colleg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YANG Chang-Jia, GUO Liang

(Digit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stitute, Zhejiang Construction Technician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140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written into the newly revi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icians must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dig deep into the common resources and value driv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stitute is to build a vibrant and dynamic university-enterprise community with deep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dustrial and innovation chains, and to jointly promo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key comm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ults of advanced skills and experience. It is built from four aspects: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proje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value-drive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har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Key word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stitu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猜你喜歡
技師學院協同創新
秦皇島技師學院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現狀與對策研究
試論強化技師學院英語差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徐州技師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徑研究
淺談分層次教學在技師學院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
優化師資管理機制改革實現高校協同創新發展
高職院校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務環境下的高校協同創新研究
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研究
高校腦科學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技師學院體育運動項目戰術訓練要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