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024-04-24 15:24謝倩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菜肴英語課程

摘要:產出導向法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具有多重指導作用?;诋a出導向法可以構建起高職英語“三寓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課程目標上“寓德于教”,課程內容上“寓道于教”,教學設計上“寓教于用”;教學過程中驅動環節“專題嵌入式”聚焦產出,促成環節“元素化合式”內化思政內容,評價環節“畫龍點睛式”放大課程思政理念的效應。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高職院校;產出導向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24)01-0048-04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簡稱 POA) 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團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禁錮,構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POA以“學習中心、學用一體、文化交流、關鍵能力”的教學理念為基石,明確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性學習和以評為學四個教學假設,通過“驅動”“促成”、“評價”環節,將抽象的理論原則具化為可實施的教學活動,旨在提高外語教學效率,優化外語教學效果,克服本土外語教學中“學用分離”和“文道分離”的弊端[1]。POA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明確的理念引領,尤其是其倡導的“全人教育”理念,清晰地揭示了課程所擔負的責任,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與課程思政育人宗旨是一致的。本文在明確“產出導向法”對英語課程思政價值的基礎上,嘗試構建“三寓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為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提供借鑒。

一、產出導向法運用于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優勢

(一)提供理念引領

在POA理論教學理念中,“關鍵能力說”特別強調了價值觀的重要性。價值觀雖被列為關鍵能力的最后一個要素,卻“起著統領作用,是關鍵能力的‘魂”[2],它自上而下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各個層面,如教育理念、教材編寫者對教材內容的選擇、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篩選、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活動設計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這種全過程的關照使得POA理論體系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全面推動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實踐的戰略指南。產出導向法教學理念對價值觀培養的重視,正好與《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要關注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的要求一致?!拔幕涣髡f”則主張學生要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增強文化包容性,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多元文化交流更是高職院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要求學生能夠識別、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寬國際視野,增強國家認同。由此可見,產出導向法為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明確的理念引領,并構建了系統的行動方案,能夠促進理念在實踐中落地。

(二)提供實踐提南

POA理論的“學用一體說”理念提倡輸入性學習和產出性運用緊密結合、無縫鏈接。這與《課標》提出的教學內容要“突出英語職場應用”的要求高度契合。為貫徹這些教學理念,POA理論打破了傳統教學流程,將提高職場涉外溝通能力的“輸出驅動”作為起點,始于英語語言知識和多元文化交流的“輸入促成”,終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師生合作評價”,以評促學。從根本上解決了語言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學生在完成產出任務時能更直觀地感受思政教育內容,提高英語課程思政內容的接受度??傊?,POA理論可以為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提供全面而具體的指導,使英語課程真正實現知識傳授、情感獲得和價值導向的有機融合。

(三)強化教師指向

相比于其他外語教學理論,產出導向法特別強調在教學流程中適當發揮教師的中介作用[3]。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要成為“輸出驅動環節”的設計者、“輸入促成環節”的組織者、“師生互動環節”的引領者和指揮者。這對建構主義及后現代主義論述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發出了挑戰,也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實踐的實際指向。作為實施課程思政的主力軍,教師要能夠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政元素,合理拓展課程思政外部素材,梳理各種思政素材的特點和優勢,設計教學活動和產出任務,確保課程資源尤其是思政素材合理有效、巧妙無痕地融入具體的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幫助學生成長,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二、基于產出導向法構建高職院校英語“三寓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一)課程目標上“寓德于教”

在教學目標中植入一“明”一“暗”兩條主線,“明線”為語言產出線,旨在提升學生職場環境中的英語交際能力,包括識讀并記憶與主題相關的英語詞匯、準確翻譯常見中式菜肴名稱、掌握英語推薦菜肴的基本句式等?!鞍稻€”為思政線,以“飲食與文化”為核心主題,融入“五味調和的‘和合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陰陽守恒的哲學理念、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等思政元素。在明暗兩條主線引領下,學生通過完成情境化的語言教學任務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英語學習,達到“鹽湯相融”效果,從而提升綜合素養。

(二)課程內容上“寓道于教”

本研究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該教材注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之中。內容取材以真實職場情境為依據,聚焦中華傳統文化的英語表達,巧妙融入多元文化、職場文化等,提升學生對職業使命和職業責任的認知,為課程思政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第二單元Food為教學案例,“飲食”話題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具有一定難度,為他們提供了挖掘語言表達新方式、提高語言表達豐富度的機會。為解決原有教材中飲食文化覆蓋面廣但內容分散、重點不突出的問題,本研究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二次開發,重構更為精準、有針對性的思政內容。聚焦中式菜肴主題,整合菜肴特色、食療文化和餐桌禮儀用于課堂教學,以提升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內在邏輯。以“講好中國飲食故事”為核心,通過對中國飲食故事的講述,培養學生對中華深厚美食文化的自豪感,激發學生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三)教學設計上“寓教于用”

基于職場語言應用情境,通過與思政元素有關的語言能力訓練、思政元素滲透、思政價值建構,實現學用一體化。

1.驅動環節“專題嵌入式”聚焦產出

(1)教師呈現交際場景

教師通過視頻、新聞報道和產出任務展現具有潛在交際價值的產出場景。首先,教師為學生播放視頻“習總書記和家鄉味道”。播放完畢,教師提問學生Why is president Xi Jinping recommending Chinese food on diplomatic occasions? 當學生們表達出中國美食種類豐富,承載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的緣由后,教師認同并呼吁大家向外國游客介紹特色美食,以傳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然后播放新聞片段“How Chinese Food Won Over the World”,該片段強調中國美食如何在全球范圍內贏得認可。學生通過這些真實案例能更深刻地意識到中國飲食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被認可程度,進一步加深其對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播的認知。

最后呈現本單元的產出場景:作為涉外酒店的餐廳工作人員,你面臨著一項重要任務——為一支剛剛抵達的國外旅游團推薦特色菜肴,引導他們了解食療文化。旅游團面對中式圓桌,不知如何落座,你還需要提供關于座席禮儀的建議。盡管學生未親身經歷這些場景,但他們能夠真實感受到情景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場景中討論的話題對他們認知產生的挑戰性[4]。

(2)學生嘗試產出,意識不足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基于產出場景進行產出準備,教師邀請部分小組進行產出初嘗試。學生產出嘗試過程中激活語言使用場景,同時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不能正確地用英語表達菜肴名稱,對描述烹制技藝的詞匯儲備不足,對食療文化認識不深刻等。學生在此過程中,意識到完成這樣看似簡單、平常的產出任務并非易事,內心會產生學習的壓力,課堂專注力隨之提升,燃起學習動力。

(3)教師說明產出目標和產出任務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呈現教學產出總目標和子目標。本研究設定教學總目標是堅定文化自信,傳播飲食文化??偰繕颂魬饘W生的認知能力,且與學生未來職業密切相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符合“驅動性”的要求。產出總目標被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子目標:介紹一道特色菜肴的色、香、味、做法等;解釋菜肴的食療功效;比較東西方餐桌禮儀差異。這種細分能更清晰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符合“細分性”的要求。產出子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通過達成每個產出子目標,學生可以逐步實現總目標。子目標明確具體,且都有相應的教學學時和充足的教學材料保證,易于在教學中進行有機組織,符合“可教性”的要求。

2.促成環節“元素化合式”內化思政內容

“促成”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信息輸入和認知建構,是“能否實現最終產出目標的關鍵”[5]。教師可從“內容促成”“語言促成”“觀點促成”“交際促成”四個維度實施課堂促成活動。

(1)內容促成

對學習材料和資源進行有意義的選擇,使學生接觸到具有思政價值的學習內容。教師播放CGTN“Buddha's Temptation:It's the time that makes it so expensive”的視頻片段。通過觀看視頻,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三個關鍵問題,即“What dish do they recommend in the video?(視頻中推薦了哪道菜?)”“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is dish in terms of color, aroma and flavor?(這道菜在色、香、味上有何特點?)”以及“What kind of Chinese food philosophy does this dish reflect?(這道菜反映了中國什么樣的飲食理念?)”。學生圍繞三個What導向性問題,辨識和理解目標語言,提煉關鍵信息,鞏固語言形式與意義的匹配,為完成產出任務奠定內容基礎。教師進一步闡釋中式菜肴“五味調和”背后的“和合”理念,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背景。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式菜肴不僅是味覺上的享受,更是生活態度和文化價值的體現。

(2)語言促成活動

以“產出單位依次遞增、認知難度逐步增大”為原則?[6],漸進地搭建從“學”到“用”的階梯,提升目標語言使用準確率。同時,與遞進式語言產出任務相應的價值目標也會無縫對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將佛跳墻菜肴烹制過程圖式化,挖掉動詞短語信息,讓學生再次觀看視頻后補全短文。這一過程能夠引導學生的注意力“選擇性”聚焦到菜肴烹制的動作性過程,使他們更專注于與菜肴制作直接相關的語言,關注其中的細節和技藝。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如何在每一個動作和細節中體現的。教師可逐步撤離“支架”,要求學生借助所學的動詞短語,復述菜肴制作過程,完成句子產出。通過這個活動,學生能夠將關鍵詞轉化為完整的句子,這是產出路徑中關鍵性的跳躍。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語言能力上有所提高,同時也能夠在認知層面激發他們對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認同感。

(3)觀點促成活動

在了解佛跳墻烹制技藝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章細節的理解,如“there are the five different colors of food that nourishes the five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body.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so five flavors of food that contain energetic properties that move Qi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out, up, and down).”可以感受到作者討論的是“五色養五藏,五味養五氣”的醫食同源的養生文化。為加深學生對醫食同源的理解,邀請學生分享“你知道哪些食療方子?”探討醫食同源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設置中英文匹配練習,要求學生將醫食同源的諺語匹配正確英語翻譯,如“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等。還可以引入《紅樓夢》中與藥膳相關的視頻,如秦可卿病重時,賈母送來棗泥餡的山藥糕等。通過觀察這些場景,學生可以深入理解醫食同源的實際應用,領悟其中蘊含的飲食養生智慧。

(4)交際促成活動

引入“中國游客海外就餐不文明”的新聞報道,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不文明行為背后的文化差異因素。輸入閱讀材料How to Eat in China — Chinese Table Manners,進行“發現事實”英語閱讀微技能訓練,要求學生仔細挖掘文章如何體現where to sit尊老、getting to started敬老、tips for Chinese table manners 文明就餐的信息。以中西方餐桌類型和席位座次安排為切入點,突出中國人的“圓”文化,以及中式餐飲席座禮儀中尚左尊東、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最后通過“英雄排座次”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對旅游團游客安排席位,檢驗學生是否掌握席位安排禮儀等內容。

3.評價環節“畫龍點睛式”放大課程思政理念的效應

本研究注重從課程思政視角評價學生產出成果,進一步放大課程思政理念的效應。首先需要落實評價前準備。教師既要總結學生發生的積極變化,如在描述烹制技藝時使用了更為豐富的詞匯,更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如有學生在推薦菜肴時,沒有充分考慮外國顧客的個人喜好或特殊飲食需求等。其次,針對焦點問題,教師從“理解、信奉和踐行”三個層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活動設置,循序漸進地進行價值觀塑造。理解層面,輸入“學習強國”雙語閱讀材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The System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通過語言學習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能夠進行正確的英語表達。信奉層面,提供敬業奉獻“時代楷?!毙の娜迨论EProlific rescue worker earns Role Model title,啟發學生思考“平凡崗位如何做到敬業奉獻?”在價值思辨與判斷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踐行層面,要求學生完成課外拓展任務——“制中國美食,說中國文化”。學生拍攝美食制作過程,并配制英文講解。引導學生以言成事,加深學生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使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結語

本研究以《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第二單元為例,探討構建“三寓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驅動、促成、評價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序列,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的三元共生格局,共同構筑起一個有機而密切相聯的教學體系。在產出導向法的指引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會變得更為理性、科學、規范,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也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隨著產出導向法自身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優化,這種兼具國際視野和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理論必將在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施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文秋芳.產出導向法:中國外語教育理論創新探索[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

[2]文秋芳.“產出導向法”與對外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2018,32(03):387-400.

[3]張文娟.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02):106-114,147.

[4]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7(04):547-558,640.

[5]季薇,桂靖,朱勇.“產出導向法”教學中輸入促成環節的設計與實施[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03):33-40.

[6]邱琳.“產出導向法”語言促成環節過程化設計研究[J].現代外語,2017,40(03):386-396,439.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2021jyxm1139;2020jyxm1439)。

作者簡介:謝倩(1983―),女,安徽利辛人,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產出導向法菜肴英語課程
暑月乘涼宜早起 清補菜肴入饌來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國菜肴在埃塞俄比亞成功“圈粉”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辣出火紅年味
淺論“產出導向法”研究及其應用
產出導向法驅動下的微課設計與實踐研究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