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機理及實現途徑

2024-04-25 03:45劉萱段志偉
科普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科學普及

劉萱 段志偉

[摘 ? 要] 科學普及是向社會傳遞創新文化的重要途徑和形式,要實現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和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的總目標,有必要系統分析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機理。本文從辨析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的內涵及主要特征出發,厘清創新文化的社會形成邏輯,探究科學普及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系統梳理了科學普及在不同階段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作用機理,引入社會互動理論與科學普及模型,構建了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平面機理框架。在此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文章從構建科技強國視域的科學普及敘事體系、提升價值認同導向的傳播體系效能、豐富以對話為重點的多樣化媒介策略三個途徑提出建議,為科學普及助力創新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科學普及 ? 創新文化 ? 社會互動理論 ? 傳播模型

[中圖分類號] N4;G122 [文獻標識碼] A [ DOI ] 10.19293/j.cnki.1673-8357.2024.01.005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建設科技強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作為我國到2035年發展的總體目標[1]。持續提升科技硬實力需要不斷增強的創新文化軟實力與之匹配,需要在全社會大力推進創新文化建設。創新文化是當代科學普及的重要內容,科學普及是向社會傳遞創新文化的重要途徑和形式[2]。在創新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科學普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的科學普及不僅能有效擴散科學知識,而且能使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有助于形成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社會文化基礎。因此,面對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和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的總目標,需要分析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機理,厘清科學普及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本文從創新文化的內涵演化出發,梳理科技強國建設目標下創新文化的內涵特征,引入社會互動理論與科學普及模型,構建科學普及參與社會范疇下創新文化建設的平面機理框架,探究科學普及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聚焦科學普及更好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目標,從增強時代性、系統性、多樣性的角度完善科技強國視域下的科學普及敘事體系,提升價值認同導向的傳播體系效能、豐富以對話為重點的多樣化媒介策略,以創新文化建設助力科技強國實現進程。

1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的內涵、結構及主要特征

1.1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建設的新時代需求

首先,國際科技發展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在科技硬實力飛速進步的同時,需要塑造與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大國戰略博弈正在全面加劇,國際體系和秩序都面臨深度調整,人類文明的發展面臨層出不窮的新機遇、新挑戰?;谶@樣的國際背景,我國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科研規則的制定,包括科研誠信、科技倫理,弘揚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科學文化和科學精神;需要開放合作,大力推動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文化,在注重中國本土特色的同時,兼容并蓄借鑒世界先進創新文化要素;需要主動參與國際市場規則的協商制定,加強自有知識價值保護觀念,在推動科技健康發展的同時,為產業的繁榮、社會的進步、國家形象的提升提供文化軟實力的有力支撐。

其次,當前我國正處于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重要進程之中,迫切需要先進的創新文化的價值引領,以及不斷優化的創新生態環境保障。與新時代的新任務、新要求對標,中國科技發展在結束跟跑、向前跑和領跑飛速轉變的關鍵階段必須形成自立自強、不斷超越的科技創新模式,當前的科技體制機制在視野格局、資源配置、創新能力、體制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與實際發展不適應之處,需要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系統效能。以創新文化塑造為牽引的科技創新軟環境優化是其中的應有之義,需要加強科技界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營造公平自由、開放活躍的學術生態;需要面向全社會樹立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的價值導向和共同理念,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社會文化氛圍,讓創新文化深入人心,從而激發出創新熱情;需要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高度融合的創新體系,通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激勵創新的政策法規,從而優化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

最后,在全球化趨勢加速演化的大背景下,科技革命浪潮席卷社會各界,這需要人類改變認知傳統,重塑創新的組織模式、教育模式。在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沖擊下,科學技術從基礎理論到成果實踐各個階段都需要尋求突破,學科交叉貫通、范式演進的大趨勢日益顯著??茖W技術的交流合作模式、創新活動組織模式已經產生了深刻變化,這對中國創新文化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未來科技發展變革的大趨勢,需要中國堅持開放式、網絡化發展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模式,鼓勵、引導構建各種形態的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形成多元化創新主體能夠共生發展的新態勢;需要通過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培育科技倫理和科研誠信意識,不斷倡導積極向善的創新文化,建立與前沿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相適應的科學新思想和新理論;需要鼓勵和保護學生的奇思妙想,培養學生創造力,營造寬松自由、追求卓越的教育氛圍。

1.2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的內涵與結構

創新文化與創新生態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3]。廣義的“文化”通常是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共分為四個層面,即觀念層面的“精神文化”,行為層面的“制度文化”,器物層面的“物質文化”,以及態度層面的“社會文化”。這四個層面分別從不同的維度反映了特定時間、空間內人們的認知和行為傾向。其中,精神文化主要體現了人們在對不同行為模式和具體實踐方式進行社會選擇、理性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自覺意識,具有高度抽象化的體現形式;制度文化以各種行為規則的形式,體現了特定社會規則下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形成的集體共識,通常以編碼知識的形式體現;物質文化是以物化的形式呈現某一社會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中形成的價值取向、消費偏好等,通常體現為人對器物的直接選擇;社會文化則以群體特征的形式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區域內的群體待人接物的共性態度,體現為人在處理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組織之間關系的行為方式。在當前社會語境下,創新文化可以看作是以改變個體或群體生產效能為目的,以科學技術創新為方式、方法,以探索社會文明進步為內核的文化體系,是大文化系統的子集,是科技創新在文化四個層面的投射(見圖1)。中國科學院也曾依照自身發展的規律,以“三層四面九內涵”歸納總結了中科院創新文化體系。該體系首先將創新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精神層面,這是核心,包括科學價值觀、世界觀、科學精神等;第二是制度層面,包含行為規范及其他規章制度等;第三是具象層面,主要包括能以可視狀態呈現的園區環境及行為標識等[4]。具體而言,是以激發個人創新思維意識與提高整體創新水平為目的,在不同層次綜合推動創新環境改造、規則制定等一系列活動。

綜上,本文認為創新文化是一個以激勵探索、鼓勵創新、包容個性、寬容失敗等科學精神追求為核心價值,以推動科技創新、社會發展、人類福祉為長期目標,以社會價值理念、行為規范、習俗傳統、組織結構等文化為現實載體,內化于科技創新活動中各個維度、各個流程、各類主體的多元融合的文化體系。

1.3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的主要特征

目前,已經有學者對創新文化的理論進行了溯源,他們或從文化、創新等概念的源流分別進行梳理后加以匯總[5-6],或從不同維度、層次的文化系統入手嘗試對創新文化進行歸納和定義[7],或結合具體案例描述某一范圍內創新文化的形成過程并進行經驗總結[8],或將創新文化作為比較分析我國國際競爭力的一個維度[9]。盡管切入點和研究路徑各異,但學者們對創新文化的內涵和范圍達成了共識。

創新文化是科技創新活動得以持續開展所必須依仗的一整套價值觀,以及為了踐行這種價值觀而衍生出的能夠作用于創新實踐的行為規范,它需要具備以下特征。

第一,敢為人先的創造性。創新的過程,特別是原創型創新是對新領域“從無到有”的開拓過程,需要創新主體具有堅定的開拓精神,敢于勇闖無人區?;仡櫄v史,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過程中,重大理論突破的取得都需要善于發現既有理論與觀察結果的矛盾,也需要具備勇于挑戰傳統理論權威的自信與勇氣。如果失去這樣的創新精神,就不可能有新的假說乃至理論誕生,科學技術就將永遠停留在上一個時期的水平上,人類文明就不能源源不斷地推陳出新。

第二,兼容并蓄的開放性。隨著全球化時代國際聯系日趨頻繁,創新具有越來越強的開放性特點,國際性、區域性機構的作用以及國家和區域間的科技創新合作趨勢正逐漸加強,技術開發主體也呈現出更加國際化的趨勢。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就需要創新文化中必須包含兼容并蓄的胸懷和開放的觀念要素??萍紕撔碌臎Q策、研發、管理等整個過程,都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而是必然要在組織內部或外部進行各種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從而促進科技創新產生最優化的成果。

第三,互信合作的協同性。創新(生態)體系的經典理論已經證實了其所具有的系統性[10],學界往往用系統工程來分析創新從發生到結束的過程,其特點是需要多個創新主體共同參與。不同的創新主體由于知識獲取能力、性格、心理等個體因素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地位身份等背景因素的差別,使得不同創新過程中出現不可預見、不可復制的多種選擇。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各個創新主體之間需要進行高頻度的協商,通過平衡彼此在經濟、物質、精神等方面的差異形成共識,促使不同主體能夠為了產生創新成果的共同目標而通力合作。

第四,寬容失敗的包容性。不確定性是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內在屬性,因此創新具有天然的風險性。失敗總是會貫穿創新始終,即便在實驗室內達成了創新,研究者對于創新成果的實際社會意義與價值也尚未可知。因此,創新文化的生成更加需要全社會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風氣??茖W研究總是探求未知的事物,新知識的生產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風險因素,歷史經驗表明,重大創新需要反復經歷失敗才可能取得顛覆性成果。因此,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成果開發利用,都需要有鼓勵創新主體敢于攻堅克難、不畏懼失敗的寬松學術環境。

2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機理分析

2.1 新時代科學普及的實質與對創新文化的影響

基于研究范式與歷史演進的不同,科學普及在不同時期的研究側重亦有不同。在科學與社會的交互上,如科學文化、公眾理解科學、科學人文等相關術語都是學界在不同時期形成的研究重點,被學界和公眾普遍接納并一直沿用,其中對科學普及實質的詮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趨同性。

新時代科學普及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傳播現象。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既涉及社會不同主體間的互動,也涉及人類探究自然現象原理時的信息接收。相較而言,社會間的互動更為復雜,因為這涉及政府、科學共同體、公眾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傳播理論體系。在知識信息的傳播中有多個層次,以數據為基礎,通過數據排列得到信息后,受體經過自身感知歸納其為知識,最終知識不斷積累升華形成智能,這也是構成文化素質的活性要素。隨著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在科學領域的飛速突破,社會公眾對于科學信息的獲取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釋放,科學普及與傳播活動對于文化的塑造也產生更加直接和活躍的影響。

事實上,創新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或者精神內核,從形成機理看,它更多是一個社會群體成員間進行意義生產和交換[11]的過程和實踐。新時代的大眾傳播活動是以社會全體人類為整體,通過信息傳播創造媒介、傳播者、受眾的整條傳播路徑,不斷深化社會價值與文化意義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下,面向全社會的科學普及活動的實質也是具備科技屬性的信息交互過程,并直接對社會層面的文化、意義進行生產和塑造,以主體來看是社會交互,以方式來看是信息傳播,以過程來看是科學普及,以結果來看是全社會的創新文化建設,直接導向創新文化土壤的培育。

2.2 科學普及塑造創新文化的路徑與模式

2.2.1創新文化的形成方式與內在邏輯

從上文論述可見,科學普及塑造的創新文化主要是廣義創新文化的社會基礎層次,也就是社會公眾秉持的有關科技創新的基本價值觀及行為取向。社會的創新文化形成需要社會群體的廣泛參與并達成共識,信息傳遞在其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科學普及本質上也需要科學信息的交互,從而達成在全社會形成科學文化的目的,由此來看,文化傳播與科學普及有明顯的互通性?;谶@種判斷,本文嘗試從微觀角度對這種信息傳遞進行理論上的解釋。本文根據社會互動理論,梳理了學界中較為主流的交互方式,并對交互主體進行了確定,以明晰創新文化在交互中的形成方式(見表1)。

文化的傳承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精神價值的傳承。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初始階段,很多族群或統治者將部分精神或行為模式以符號、圖騰等形式記錄下來,并不斷對其他主體進行宣傳,從而讓他們達成對某種符號或標志的共識,形成一種獨有的文化傳承或精神傳承。在不同主體被動接受和理解傳承下來的文化的過程中,不同主體受到互動或傳播的影響程度不同。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認為每個不同個體都需要展現自己特定的形象,并發揮相當的作用。這種戲劇理論引申到創新文化主體間的相互作用也同樣適用,如科學共同體向公眾展示科學家正面形象,突發重大事件中科技工作者對公眾的應急科普等。

當不同主體已經大致接受某種文化的信息后,不同主體對相同事物或價值的主觀判斷會產生分歧,形成主體內部的認知標簽,從而達成共識。引申到創新文化,更貼近于不同主體內部對創新行為形成的主觀價值判斷,如是否形成正向創新,是否有違科技倫理,是否堅持了正確的作風、學風等。隨著不同標簽思維的相互影響、碰撞,共同認知的部分逐漸增加,主體間的個體行動不再有主體差異,更偏向于以普遍公認的行為準則和不斷豐富的認知內涵為準開展行動,哈羅德·加芬克爾(Harold Garfinkel)將此類準則稱為“藍圖”。而文化最終形成或建設的過程,就是全社會構建“創新藍圖”的過程,而在不同主體交互的過程中,藍圖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增加。

2.2.2科學普及的不同模式下創新文化形成的特點

雖然學界對社會互動各理論間是否存在延續性或階段性尚未形成統一觀點,但結合創新文化在微觀視角下的形成與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創新文化的形成展現出了連續及遞進的發展態勢。在這種階段性的發展模式下,信息的傳遞在造就文化形成的同時,實質上也是主體間發生科學普及的過程。而在科學普及不同的階段下[16-17],創新文化形成的特點也略有不同,辨析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過程的機理,需先厘清科學普及不同模式中創新文化形成的機制特點(見表2)。這里僅從經濟學與傳播學視角借鑒科學普及的階段劃分,并不涉及不同階段的立場論觀點[18-19]。

2.2.3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的作用機理

從傳播階段及社會交互的推演結果來看,科學普及與創新文化建設具有密切的關聯,科學普及在創新文化的信息傳播中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喬治·格柏納(George Gerbner)認為,如果以系統論來定義人類傳播,開放性是其最明顯的特征。此外,人類傳播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還會受到個人主觀情感和偏好選擇的影響,從而導致傳播系統不可預測[20]。

從信息源頭接收的信息碎片,即使完全不進行技術化處理,在經過將信息程序化、選擇信息輸出路徑、接收信息并轉譯等流程化模式后,由于路徑通道不確定、能量損耗、主體解碼能力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受眾接收的內容一定會產生與原始信息碎片不同的偏差。因此,從創新文化建設的整體性來看,如果想要真正形成全民接受并支持的創新文化,就需要將擁有傳播機制的科學普及融入其中,以便有效解決在文化形成過程中受眾對精神本質與內容理解的動態性、不確定性問題。

在科技強國的建設過程中,科學普及既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創新文化基礎形成的重要媒介。首先,創新文化需要全民創新的社會氛圍,這對公眾掌握科學技術的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創新文化需要各類主體尤其是公眾的理解與支持,而科學普及恰巧是這中間的橋梁。再次,以科技強國為核心的創新文化需要實現它的價值,科學普及在我國也肩負著全體人民共同前進的重任。最后,創新文化是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的精神體現,創新并不只是少數尖端人才的責任,而應該是全社會支持并積極參與其中的社會追求??茖W普及正是通過政治、文化、社會等不同方式嵌入創新文化塑造、培育、建設、形成的過程,動態融入全社會物質發展建設和精神理念的形成中,進一步促進正向創新文化建設。

本文認為,創新文化是不同學科間基礎理論交叉融合、互鑒發展的產物,本文綜合借鑒社會學、傳播學、經濟學的理論視角,對科學普及參與創新文化建設進行理論溯源,通過對相對供需關系的梳理(以虛實線表示),提出了如圖 2 所示的平面機理框架。

創新文化的形成是國家發展、科學發展、文明進步共同作用的結果,國家或政府以造福社會為目的的發展需求,科技界以格物致知為基底的創新需求以及社會公眾對生活品質提升、智識素養提升的公眾需求。此外,各主體還需展開有效互動才能保證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基于創新的價值理念,科學普及便是參與傳播并有效發揮信息載體功能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在不同主體間的互動中,公眾對創新的認可程度需要由政府與科學共同體合力進行提升,調動社會公眾參與創新的積極性,讓他們認同并支持國家和政府的創新部署,根植創新文化精神;科學共同體雖對創新有其科學需求,但仍需根據標簽理論與政府保持對話;政府需在科技向善、正向創新等方面不斷加大引導和規范力度。三者間的共通共識更是需要建立在科學觀念與人文精神全部達到相應層次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完整的“創新藍圖”。

3科學普及更好助力創新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3.1 建構科技強國文化視域下的科學普及敘事體系

面向科技強國的創新文化建設需要科學普及的敘事體系增加時代格局的呈現方式與力度[21]??茖W普及的內容生產要不斷加深對科技創新活動特質的理解,特別是把握創新背后所凝聚的精神價值理念,凝煉和提倡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創新價值觀念體系,倡導符合創新運行規律與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考慮到不同主體的基本學識與生活狀態,采用通俗、平易的方式建構敘事體系。同時,建構多元化的敘事要素,堅持以人為本的講述原則,創新文化不應高高在上,不應只是頂層創新、基層跟隨,而應是全社會合力在各領域不斷成長的共同需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重要精神支撐,是社會公眾認可并追求的大眾文化。

3.2 提升價值認同導向的傳播體系效能

創新文化的形成與建設需要主體間的完全坦誠與公開,同時各主體要足夠信任與認同對方,才能確立共有價值體系。我國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弘揚以科學家精神價值譜系為核心內涵的創新文化,當前以價值引領為導向的傳播體系還存在提升空間。這需要我們用好現階段傳播、媒體矩陣的不同渠道,不論是個體單位的科學普及還是某一整體單位的媒體化科學普及,都應建立具備共同核心價值的認知機制與模式,減少現階段傳播途徑中出現的負面效應,構建認知價值相同的“創新藍圖”。同時,對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藍圖”,需要在碰撞與磨合中向外傳播中國“兼容并蓄,守正創新”的文化理念,在世界“創新藍圖”中堅持正向輸出我國真實、客觀、互助、共識的認知價值。這不僅需要政府,也需要科學共同體、社會公眾等多渠道持續發力,提升傳播體系整體效能。

3.3豐富以對話為重點的多樣化媒介策略

引導良好創新環境建設,需要改變媒體傳播“傳者本位”的傳播理念。多以對話為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平等交流互動,不同主體需要換位思考,以“受者本位”為前提開展對話交流,增進全社會對創新活動的理解和認同。將科學技術工作者作為社會平凡職業的一種,使人民理解創新、崇尚創新,并寬容失敗。支持各類媒體打造科技精品欄目,積極選樹、廣泛宣傳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典型,營造尊重人才、尊崇創新的輿論氛圍。鼓勵科技工作者與媒體開展合作,與公眾進行交流,促進公眾參與、理解科學。

參考文獻

新華社.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1-03].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任福君,李響. 弘揚科學家精神與科普[J]. 中國科技論壇,2022(2):1.

任福君. 面向2035的中國創新文化與創新生態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20(5):1-3.

查英青. 創新文化的內涵與社會環境建設[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10):72-75.

王平聚,曾國屏. 創新文化系統分析的一個理論框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31(1): 65-69.

楊剛,王健權. 創新文化:理論溯源、演化機理與中國展望[J].科研管理,2022,43(11):55-64.

戴俊騁,單雪婷,王曉宇. 創新文化的內涵與主要特征[C]// 北京文化發展研究基地.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8年·首都文化卷).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100-120.

趙軍,楊陽. 創新文化的緣起、實踐與演進——以中國科學院為例[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1,36(2):208-215.

桂黃寶,孫璞,江密. 創新文化競爭力國際比較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21,39 (4):159-167.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OL]. [2022-12-23]. https://www.oecd.org/mena/47563588.pdf.

斯圖亞特·霍爾. 表征[M]. 徐亮,陸興華,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喬治·赫伯特·米德. 心靈、自我與社會[M]. 霍桂桓,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Doubleday,1959.

徐玲. 標簽理論及其對教育“問題青少年”的啟示[J]. 社會,2000(10):46-47.

Garfinkel E.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劉兵, 侯強. 國內科學傳播研究:理論與問題[J]. 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5):80-85.

劉華杰. 科學傳播的三種模型與三個階段[J]. 科普研究,2009,4(2):10-18.

朱效民. 公眾理解科學[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章道義. 透視某些“科普新見”的背后[J]. 科普創作通訊,2004(2/3):9.

丹尼斯·麥奎爾,斯文·溫德爾. 大眾傳播模式論[M]. 祝建華,武偉,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任福君,李響,劉萱.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樹立科學家形象的再思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21,37(6):65-72.

(編輯 ?顏 ? 燕 ? ?荊祎瀾)

猜你喜歡
科學普及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科學普及助力科學教育做加法——中國科學院學部第七屆科學教育論壇會議綜述
科學普及對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新形勢下的科普宣傳如何精準發力
為科學傳播插一對科普信息化的翅膀
廣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動效果調查研究
構建區域內科普共同體的研究
民國時期科普教育的開創與探索
利用大數據開展科普工作的設想①
高校教師參與科學普及工作的激勵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