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主持創新策略探究

2024-04-25 18:52楊生妮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主持廣播節目媒體融合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廣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之一,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廣播媒體主動采用新技術,搭建新平臺,豐富傳播渠道,堅持開展主持創新,推出相應的應用程序和APP,并針對年輕受眾的喜好,推出了多檔生活服務類、美食類、健康類等廣播節目,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受眾的關注,影響力和傳播力日益提高。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福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播星游記》節目為例,圍繞不同媒介的傳播需求、不同媒介下語境細分要求、主持語言規范化和多棲化要求以及主持人語效增值要求等方面,分析媒體融合態勢對廣播節目主持提出的新要求。文章進一步通過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分析了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的新樣態,提出增強主持人服務的專業性、強化為受眾服務的心態、針對節目內容創新語言風格等增強主持人服務意識新舉措。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主持人要滿足節目在形式、內容、包裝等方面的創新需求,樹立互聯網思維,迎合受眾需求,拓展線上線下服務,做優節目內容,從而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關鍵詞:媒體融合;生活服務;廣播節目;主持;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116-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陜西省教育廳重點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的傳播策略研究” 成果,項目編號:23JY047

近年來,廣播這一傳統媒體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在各級廣播電臺開通的廣播節目中,福州人民廣播電臺開通的《主播星游記》節目以其準確的定位、新穎的模式和精彩的內容,獲得了受眾的認可和追捧。

2015年12月福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播星游記》正式開播,該節目改變以往臺本位思想,以聽眾為中心,向聽眾介紹旅游信息,并為聽眾爭取景區優惠[1]。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不斷創新。

《主播星游記》自開播后,不僅每周都會為聽眾爭取專享特惠價格,而且創建了微信公眾號為聽眾解答疑難,最大限度地滿足聽眾需求,并在線下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媒體融合態勢對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節目主持呈現出新樣態。為促進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更好發展,須明確節目服務宗旨,不斷增強節目主持人服務意識。

一、媒體融合態勢對廣播節目主持的新要求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逐漸與新媒體融合,先后打通了節目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在新形勢下,廣播節目主持業務也需要不斷適應新要求,即滿足節目多元化媒介傳播需求,滿足不同媒介語境細分要求,滿足主持語言規范化和多棲化要求,以及實現語效增值要求[2]。

(一)適應不同媒介的傳播需求

媒體融合態勢下,廣播節目傳播的路徑逐漸擴大,如借助平板電腦、手機等載體實現廣泛傳播。這要求主持人不斷提高口語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滿足多元化傳播媒介的要求,更好地吸引受眾注意力。另外,主持人還需要在傳播業務上提高跨媒介編輯、播報的能力,提高實時信息處理和歸納的能力,能夠對突發事件進行客觀點評[3]??傊?,廣播節目主持人需要打破以往傳統主持業務限制,全面提高主持業務的綜合能力,以適應不同傳播媒介的傳播要求。

(二)滿足不同媒介下語境細分要求

媒體融合態勢下,受眾接收終端呈現集成化特點,但是接收平臺卻是多樣化的,如受眾可以通過網站、微電臺等平臺收聽廣播。這就要求廣播節目主持人能夠辨別不同傳播渠道的特點,詳細分析在不同接收環境下受眾收聽行為的特點,并針對受眾接收特點詳細分析其口語傳播語境[4],以此制定具有較強適應性的傳播方案。同時,針對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載體的傳播特點,制定適合新媒體傳播語境的傳播方案,滿足聽眾在不同收聽渠道、收聽平臺中的多樣化要求。

(三)適應語言規范化和多棲化要求

一方面,在節目內容數字化和受眾收聽終端集成化的趨勢下,主持人需要不斷規范主持語言,滿足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內容制作標準化和配置通用化的要求,使廣播節目制作具有邏輯性[5]。另一方面,主持語用互文也要求主持人語言多棲化。這要求主持人不斷強化主持業務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追求播音語言多棲化發展,即謀求不同媒介的多棲化發展,使用不同媒介進行傳播;謀求各種節目類型的多棲化發展,在節目中融入不同節目元素;謀求不同職業類型的多棲化發展,了解不同職業特點,增強主持人專業性[6]。

(四)實現主持人語效增值的要求

媒體融合態勢下,主持人語效增值要求體現在心理、時效和范圍三個方面。

首先,心理涵蓋了受眾從獲取信息到采取行動的整個心理過程。受眾收聽廣播節目,可以從主持人講述的內容中獲得感興趣的信息,并隨著主持語言傳播效果的不斷加強,改變以往對某事某物的態度,并增強行動意愿,由此實現語效增值[7]。

其次,時效指的是受眾在收聽廣播節目后受到影響的程度。媒體融合背景下,要求主持人不斷增強語言傳播效果,使短期效果擴大為長期效果,提升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以此實現語效增值[8]。

最后,范圍指的是受眾被影響的廣度。要求廣播節目主持人將目標受眾群發展成為更廣泛的受眾群,以此擴大語言傳播的語效范圍,實現語效增值[9]。

二、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的新樣態

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呈現出新樣態。線上服務方面,主持人形象多變,在交流時始終以受眾為中心,服務受眾;線下服務方面,主持人在節目結束后仍為聽眾服務,并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集體活動,提升了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對聽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10]。

(一)線上服務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主持早已不是主持人負責講、聽眾負責聽的傳統主持模式。在新形勢下,廣播節目以受眾為中心,創造出一種主持人、嘉賓和受眾共同聊節目的播出形式。而生活服務類節目聚焦聽眾日常生活,在新形勢下也顯現出新樣態[11]。

首先是主持人形象多樣化發展。如《主播星游記》中的主持人大亮,在節目中他既是為聽眾著想的朋友,也是精通旅游的達人,還是旅游團體的組織者。多重身份增強了聽眾對主持人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同時也增強了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服務特性,提升了節目影響力[12]。

其次是主持人以受眾為中心的交流行為。新形勢下節目主持人的交流模式有三種,即主持人和嘉賓、主持人和聽眾、主持人和嘉賓及聽眾。不同于以往的“我說你聽”的交流狀態,主持人在這三種交流模式下,需要以受眾為中心,為受眾服務。

(二)線下服務

受時間限制,廣播節目在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內無法滿足聽眾的所有需求,因此需要開展線下服務,這也是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的另一個新樣態[13]。首先,節目結束后,主持人和節目助理會收集整理聽眾需求,并予以解決[14]。其次,主持人會在線下定期開展活動計劃,如舉辦同樂會、親子游、自駕游等形式的集體活動,提升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

三、增強主持人服務意識的新路徑

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形式、內容多樣化發展,但是服務聽眾的宗旨始終不變,這需要不斷強化主持人的服務意識,以此體現節目核心特征。因此,主持人需要增強服務專業性,強化為受眾服務的心態,針對節目內容不斷創新語言風格。

(一)增強主持人服務的專業性

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中的主持人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專家型,負責向聽眾解釋某事某物;另一種是提問型,主持人從受眾角度出發進行提問,幫助受眾解決問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主持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主持人不斷提高專業素養,深化專業服務意識[15]。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節目形式多樣,傳播渠道多元,對主持人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為聽眾提供專業服務的主持人,才更容易得到聽眾的認可和喜愛。

(二)強化為受眾服務的心態

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與聽眾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主持人需要在主持節目時,將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的精神傳達給聽眾,滿足聽眾需求,使聽眾能夠更好地追求和探尋美好生活。同時,主持人還需要在與聽眾互動的過程中,將愛心和關懷傳遞給每一位聽眾,激勵聽眾珍惜和熱愛生活。因此,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人需要堅持為受眾著想的宗旨,強化全心全意為受眾服務的心態,耐心、親切地解答受眾的各種問題,增強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服務效果。

(三)針對節目內容創新語言風格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節目從傳播渠道到包裝、語言等都發生了質的飛躍。要想適應時代發展,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不能一成不變,也不能與節目內容不符,應當不斷創新語言風格,滿足受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收聽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聽眾不僅意在獲取信息,更享受獲取信息的過程。這就要求不斷創新節目策劃以及主持人的主持方式。

在節目開始之前,節目主持人需要將編輯和記者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減少模塊化的內容,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給聽眾一種親切且輕松的感覺,拉近與聽眾的距離。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主持語言風格一般是親切平實的,主持人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強趣味性,更多地調動聽眾聽覺神經,提高聽眾參與的積極性。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形式和內容多樣,主持人語言風格需要根據節目內容進行調整,畢竟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四、結語

媒體融合背景下,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形式、內容、包裝等不斷創新,對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持人需要不斷拓展線上和線下服務,以增強受眾對節目和主持人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同時,為強化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服務宗旨,需要主持人增強服務意識,為聽眾帶來更貼心的廣播節目。

參考文獻:

[1] 袁維.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轉型策略:以央視《主持人大賽》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2(1):179-181.

[2] 高貴武,喬秀宏.勝任力與新走勢:參與式文化視域下主持人的社會關注[J].電視研究,2021(10):26-29.

[3] 薛丹.融媒體時代綜藝主持人“跨屏主持”能力培養:基于央視、省級衛視、網絡媒體主持人大賽分析[J].傳媒,2021(14):53-55.

[4] 高貴武,薛翔.融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的專業面向:兼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的啟示[J].新聞與寫作,2020(2):91-95.

[5] 陳虹,楊啟飛.基于場景匹配的口語傳播:智媒時代之播音主持教育[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6):164-168.

[6] 魯景超.傳媒變局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影響和要求:基于對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的問卷與訪談[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4):149-152.

[7] 馬諦.校臺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創新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綜述[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1):132-134.

[8] 王彪,高貴武.反思、融合與重構:新文科建設視域下播音主持學科的建構進路[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3(3):74-78.

[9] 梁海新.融媒體時代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現場報道教學改革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2(16):192-194.

[10] 張寅,李涵舒.對話理論視域下電視理論節目的創新: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為例[J].青年記者,2020(27):75-76.

[11] 孟偉,鄭葵.融媒時代的廣播傳播路徑轉向:以廣西電臺教育廣播“私家車930”為例[J].新聞記者,2015(3):90-92.

[12] 喻國明,耿曉夢.元宇宙:媒介化社會的未來生態圖景[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110-118,2.

[13] 喻國明,耿曉夢.試論人工智能時代虛擬偶像的技術賦能與擬象解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23-30.

[14] 喻國明,王佳鑫,馬子越. 5G時代虛擬現實技術對傳播與社會場景的全新構建:從場景效應、場景升維到場景的三維擴容[J].媒體融合新觀察,2019(5):4-8.

[15] 馬勇.生理表情對播音員主持人情緒體驗的能動性作用探討:基于“具身認知”的心理學研究思潮[J].新聞研究導刊,2022(12):172-174.

作者簡介 楊生妮,一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融媒體。

猜你喜歡
主持廣播節目媒體融合
論微博、微信在廣播節目中的作用
廣播節目創優策劃探析
多媒體融合視角下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創新研究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的適應性
播音主持臨場發揮語言技巧的掌控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當代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