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2024-04-26 08:47趙黎黎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教學實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趙黎黎

摘要: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之一。而思維活動與閱讀的關系相當密切,閱讀語篇不僅能提升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優化閱讀教學模式。因此,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融合于英語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乏“思維缺失”的現象,阻礙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因此,探究指向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路徑,能有效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對事物作出正確判斷,解決教師在閱讀中的遇到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培養;教學實例;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閱讀過程是學生的思維過程,需要學生對輸入的信息不斷內化加工,因此,提高思維能力也會對閱讀效率有積極的作用。那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使學生敢于輸出觀點呢?本文針對新高考下指向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策略,以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綜合能力。

一、精研語篇,重視教學核心

高中英語語篇主題豐富、語言規范、結構嚴謹,具有思維性、時代性、趣味性強的特點,涵蓋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教師應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從語篇類別看,主要分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語篇層次分明,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精研語篇、重視教學核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前要精細揣摩語篇,加深主題意義的探究,多維度、多元化地分析語篇;預先了解語篇的主題語境,掌握語篇的深層含義,熟悉語篇體裁、邏輯結構和語言特點,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從而培養其思維品質,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下面以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二Unit 6 Earth First中的Understanding ideas課文“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為例進行分析。

主題語境:“人與自然”——動物保護

語篇體裁:說明文

精研語篇:多維度探究語篇,啟發學生思考

1.本語篇“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為說明文,引發人們對保護海洋動物這一話題的關注。文章分五段,第一段以電影片段描寫導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三、四段以不同時期人們對鯊魚認知的改變為中心,深入分析人們態度轉變的原因;結尾段既呼應首段的電影片段,又引導大家關愛自然、保護動物。

2. 本篇說明文通過激活學生對鯊魚這個物種的已有認知,幫助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課文,從而形成對語篇主題的理解,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深入討論動物保護話題,啟發學生思考。通過語篇學習,探究了主題語境意義,傳遞了正能量,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樹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正確價值觀。

3. 通過語篇結構圖的展示,能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精讀理解(見圖1)。

語篇為說明文,邏輯清晰、有條理,語言客觀、準確、嚴謹,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文章結構梳理。必要時,教師應給予指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培養思維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預測語篇,培養批判性思維

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文本語篇普遍較長,詞匯量增幅很大,因此教師在閱讀授課前讓學生對語篇整體內容進行預測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標題、圖片等信息預測主題,可以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分析文章的段落結構,判斷作者的觀點和論證方式;注意文章的語言特點,如詞匯、語法和修辭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關注文章中的邏輯連接詞和句子之間的關系,理解作者的論證邏輯;了解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理解文章中的隱含意義和作者的觀點。通過以上方法,學生不斷對預測進行調整也能更好地預測英語語篇,提升了批判性思維能力。下面以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一Unit 3 The Road to Success為例來具體闡述。

【學習目標】

1. 通過標題預測語篇內容和作者創作意圖,在語篇中理解話題相關詞匯。

2. 通過細讀課文,獲取細節信息,梳理課文的寫作脈絡。

3. 對課文進行解構,掌握新聞報道的寫作特征和語言特征,并運用與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介紹一位運動員。

4.了解體育明星Stephen Curry的成功之路,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夢想,并為之不懈努力,提高思維品質。

【教學活動設計】(閱讀前)

1.學生回答“Will you be excited to watch a NBA basketball game? ”這一問題,并結合自身興趣愛好給出相應解釋。

2.學生閱讀圖片信息并在課前查找資料,了解籃球場上五個位置及其作用,熟悉相關的籃球術語。

3.通過文章標題和圖片信息,預測文本內容。

【學習目的】

1.促使學生熟悉已學知識,更好地理解主題含義。

2.通過完成思維導圖喚起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結構。

3.通過課文直觀圖片,訓練學生預測文本的能力。

【設計意圖】本語篇The Road to Success以及教材中的Curry的彩圖很容易讓學生猜測到語篇主要內容,但學生思維度僅限于“追星”,很難注重主人公堅毅的品格和成功之路中所付出的艱辛。教師應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日常生活的習慣,使學生掌握此類型語篇的特點和框架,以及閱讀這類材料的有效方法,掌握如何以清晰、有說服力的方式輸出。在這一讀前設計中,學生通過閱讀全面認識日?;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標題、圖片和思維導圖等內容預測語篇的同時,能推測出語篇所要展示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對已有的預測進行更正,真正了解人物、學習人物,成就更好的自己,實現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三、解構語篇,訓練邏輯性思維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體現推理性質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尋找答案。這類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鍛煉邏輯推理能力,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教師還可讓學生進行類似的英語寫作練習,從而將解構語篇和邏輯思維訓練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提供適當的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寫作技能。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文章結構、邏輯關系和推理過程的看法。通過討論,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借鑒,提高整體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解構能力和邏輯思維進行評價,肯定他們的成果,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促進他們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持續發展。通過以上方法,教師可以有效地解構英語語篇,訓練學生的邏輯性思維。這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使其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全面的成長。此環節中,學生參與語篇的結構分析,循序漸進地理解作者表達意圖,不僅掌握語篇整體導向,還為之后探究語篇的深層意義打下基礎,訓練了學生分析、判斷等邏輯性思維。

下面以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三Unit 5 Back to Nature為例。

【學習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總結語篇主旨大意、梳理結構,了解自然和文學創作的關系。

2.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整合陶淵明和 Henry David Thoreau生活的年代,回歸田園生活的社會背景、原因,寫作風格的異同等信息,領悟他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活動設計】(閱讀中)

1. 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文本大意,并以合適的中心句匹配各個段落。

2. 學生分成5組討論詩人背景信息,每組選一名同學為代表介紹相關內容。

3. 回答文本中相關信息,并閱讀詳情。

【學習目的】

1. 通過活動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了解更多關于兩位詩人的相關信息。

2. 掌握文本主要結構,獲取更多細節知識。

3. 欣賞引言以加深學生對這些將自然與作品聯系起來的詩人們的理解。

4. 通過閱讀獲得個人見解,提高學生從自然中學習的意識。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比較中外田園詩人陶淵明和Henry David Thoreau生活的年代,回歸田園生活的社會背景、原因,寫作風格的異同,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幫助學生學會用比較的寫作手法介紹人物。讀寫部分的短文對蝴蝶破繭的過程進行了描述和評價。通過這一板塊的學習,學生能夠加深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并初步掌握人物介紹的基本內容、文體特征和寫作手法,在比較文化異同的同時,汲取國外文化中的精華,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整合陶淵明和Henry David Thoreau生活的年代、回歸田園生活的社會背景、原因,寫作風格的異同等信息,領悟他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不斷地積累與提升,充分理解相關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不斷地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與學習,并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四、增設活動,發展創新性思維

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中,演講是學生經常接觸的活動之一。實踐中,很多學生是“背稿”式的演講,僅僅靠模仿、照抄照搬,這樣會造成學生語言能力的局限性。教師要培養學生擁有自己的創作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如圖片、音頻和視頻等,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英語的魅力,增強對英語學科的熱愛。多媒體教學手段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培養創新型思維奠定基礎。教師設計多樣化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整合語言、不斷糾偏矯正,并經過實踐,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從而發展創新性思維。

下面以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四Unit 5 Into the Unknown為例進行闡述。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了解海洋的歷史和發現探索以及中國在深海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2.引導學生加深對本單元主題含義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本單元主題的理解能力,樹立勇于探索未知、尋求科學真理的積極態度。

3.幫助學生掌握語篇結構和語言特點,能夠運用相關語言表達自己。

【教學活動設計】(閱讀后)

1. 思考文本結構并完成圖表。

2. 討論海洋探索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

3. 閱讀教材、雜志文本并分析結構和寫作特點。

4. 借助寫作框架,撰寫一篇關于無法解釋的現象的文章。

【學習目的】

1. 引導學生深刻解讀文本,了解關于海洋探索的歷史和發現,及中國在深海探險中所取得的成就。

2. 使學生加深對主題含義的深刻理解,以培養其探索未知世界、尋求科學真理的積極人生態度。

3. 引導學生掌握關于無法解釋現象的文本結構和寫作特點的論述,以優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學生閱讀一篇說明性文章,該文章講述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促進了科學領域的發現,以及中國在深海探索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從中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安排一場海洋科普紀錄片觀看活動,讓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了解海洋生物、海洋環境以及我國在海洋探索領域取得的成就?;顒咏Y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座談,讓學生分享他們的感悟,使其對探索精神有更好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談論海洋探索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的影響,指導學生分組進行海洋項目研究,分析海洋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等,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培養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師只有不斷豐富教學手段,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表達,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思維的英語人才。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系統地訓練思維品質,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分析作者的意圖以及評價文章的價值。這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便可以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閱讀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各種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更愿意投入到英語閱讀學習中。

總之,思維品質的培養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閱讀資源,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靜.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生英語閱讀思維品質培養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2).

[2]林艷,郭強.高中英語閱讀思維型教學實踐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3).

[3]夏谷鳴. 英語學科教學與思維品質培養[J]. 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

猜你喜歡
教學實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現代教育技術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
例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實踐
簡析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對于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性
學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