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院校畢業典禮致辭的隱喻學分析

2024-04-27 03:08侯曉瑋李立
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師范院校

侯曉瑋 李立

摘要:文章在隱喻學分析的理論框架下,分析了2019—2021年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中隱喻的傳遞方式和運作模式。通過研究得出,畢業典禮致辭中主要使用了旅程類隱喻、自然類隱喻、比賽類隱喻、植物類隱喻四種隱喻類型,反映了師范院校在師范生的培養歷程、理想信念、培養質量、培養方向等方面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回應了新時代對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關鍵詞:師范院校;畢業典禮致辭;隱喻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580(2024)01-0071-(06)

DOI:10.19717/j.cnki.jjus.2024.01.013

一、引言

隱喻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話語和文本中隨處可見。關于隱喻現象的研究,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方關于隱喻的系統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關于隱喻的研究都集中在語言的修辭層面,傳統的修辭學派甚至認為,隱喻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情況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發生了改變。1980年,以Lakoff和Johnson為代表的認知學派提出概念隱喻理論,他們認為“隱喻無處不在,不僅存在于語言之中,還存在于思維和行動之中” [1]。這意味著對于隱喻的研究出現了從傳統的修辭學層面向現代的認知思維層面的轉變。進入新世紀后,2004年,在綜合隱喻和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基礎上,Charteris-Black提出了批評隱喻分析理論,旨在融合批評話語分析、認知語言學、語用學、語料庫語言學等多學科知識,揭示隱喻背后所蘊含的意識形態、認知模式和社會因素等[2]。從目前的國內外研究來看,批評隱喻分析理論更多地被使用在政治類語篇、經濟類語篇的文本分析上,對教育類語篇文本分析較少。

對于大學生而言,畢業典禮之后,除去繼續深造的小部分同學,大部分同學將告別學生時代,首次走上社會,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啟全新的生活。在以師范生培養為主的師范院校,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集中體現了國家對師范專業的辦學要求、師范院校的辦學特色以及學校對師范生的希冀和期望,因此對師范院校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進行文本分析,對于把握師范院校的師范生培養理念至關重要。

本研究借鑒Charteris-Black的批評隱喻理論、布占廷、武建國等人的理論分析框架[3-4],構建出高校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的隱喻學分析模型(見圖1),對2019—2021年我國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的校長畢業典禮致辭進行文本分析,總結出師范類高校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的隱喻類型及其特點,從而揭示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以及師范生人才培養理念。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校長2019—2021年的畢業典禮致辭為語料,識別其中關于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理念的隱喻,對這些隱喻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對高頻隱喻類型進行描述和說明,探討其中對于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理念的認識、傳遞和變化[5]。

本研究具體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主要使用了哪些類型的概念隱喻? 有何特點?

2. 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通過這些概念隱喻傳遞了什么樣的師范生人才培養理念?

本研究所用語料是2019—2021年間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共有18篇,共計 4.86萬字。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中的致辭是在學生畢業離校之際對學生的最后囑托和希冀,同時也是高校辦學治校理念的集中體現。

三、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隱喻類型及特點

本研究一共發現191個隱喻例證,每篇平均10.6個。經過分析得出,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的文本中主要包括六種隱喻類型:旅程類隱喻、自然類隱喻、比賽類隱喻、植物類隱喻、工具類隱喻以及氣象類隱喻。如圖2所示,旅程類隱喻和自然類隱喻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兩種隱喻類型,占比分別達27.7%和26.7%。氣象類隱喻數量最少,僅為6.3%。其他三種隱喻類型占比分別為比賽類13.6%、植物類13%和工具類12.6%。

(二)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理念與隱喻傳遞

1. 師范生培養歷程與旅程類隱喻

旅程類隱喻在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中出現次數最多,共有53處,占比達27.7%, 如圖2。

師范院校的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將學生在校學習的經歷比作一段旅程。求學之路的旅程是從同學們入學時開始的,而在畢業之際,這段求學的旅程即將結束,同學們將開啟人生新的征程。在旅程類隱喻中,主要概念鍵包括“征程”“道路”“遠行”“啟航”“揚帆遠航”“遠方”“港灣”等詞匯。在旅程類隱喻中,包含了校長代表學校和全體教師對同學們完成學業的祝賀,也有對即將離校踏上新征程的同學們的不舍。

侯曉瑋 李 立:師范院校畢業典禮致辭的隱喻學分析

對于師范類高校來說,旅程類的隱喻更是體現了我國師范類高校對于師范生培養理念的更新。從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的隱喻分析來看,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多次提到“新的征程”“啟航”“遠行”等詞語,說明校長對于師范生的期待和寄托也產生了變化。師范專業認證制度出臺后,關于師范生的培養理念發生了轉變,對師范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畢業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2017年,為規范引導師范類專業建設,建立健全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師培養質量,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開始在全國開展普通高等學校的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根據師范專業認證的要求,師范類專業應按照“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按照“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原則,對師范類專業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課程目標都要進行重新的規劃和設計。其中專門提到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區別:畢業要求是指師范生在畢業之際要達到的要求,而培養目標則是在學生畢業五年后要達到的要求。對于師范生培養效果的考核不僅僅是考核其在畢業離校之際師范生的水平和能力,還要特別關注師范生畢業后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五年后的發展情況,即師范生在畢業五年后的實際情況是否達到當年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為師范生設立的培養目標。在畢業之際,對于師范院校和校長來說,師范生的培養還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旅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師范生的發展和成長問題仍然是高校關注的焦點,學生“新的征途”上也不會缺少母校和老師們的陪伴,母校永遠是師范生成長航程中的“港灣”。

2. 師范生理想信念與自然類隱喻

自然類隱喻在校長們的畢業典禮致辭中共出現51處,僅次于旅程類隱喻,占比達26.7%, 如圖3。

在自然類隱喻中,出現的較多的概念鍵是“信念之火”“希望之光”“不滅星辰”“青春之火”“信念之源”。在校長們的致辭中,多次將即將成為光榮的人民教師的青年學子的理想信念比作是自然界中的“光”與“火”。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在2021年的畢業典禮致辭中提到:“你們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后生”,是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的“后浪”,學校為你們感到驕傲,為你們自豪!” [6] 希望廣大學子努力點燃理想信念之火;樹立理想時要“仰望星空”,但實現理想必須“腳踏實地”。陜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在2021屆畢業典禮上做了題為“讓西部紅燭之光照亮奮進道路”的講話,他在講話中指出:“陜西師范大學是一所偉大的大學,建校77年來,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培養的畢業生70%服務在西部基礎教育一線,用心血和汗水點燃智慧的火把,傳承著人類文明的火種,鑄就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獻,追求卓越,教育報國”的“西部紅燭精神”,孕育了‘兩代師表優秀師生群體?!保?] 。

2014年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其中第一條就是教師要有理想信念。作為培養師范生的部屬師范院校,校長們在畢業典禮致辭中都提到培養的師范生除了自己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還要成為未來其所教學生的“光”和“火”,成為傳遞大愛與溫暖的“光源”。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人民教師,必須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廣大師范生只有心存遠大理想、樹牢崇高信念,才能做到薪火相傳,為祖國和人民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3. 師范生培養質量與比賽類隱喻

在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中,比賽類隱喻也是出現次數較多的類型,共出現了26次,占比達13.6%, 如圖4。

教育域與比賽域中的元素有著多重映射關系,比賽類隱喻主要出現了“歷史的接力棒”“青春的賽道”“攀援晉級”“領跑”“奮力奔跑”“千帆競發”等詞語。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將歷史的責任比喻成“接力棒”,將學生們的成長和發展看成是在賽道上的一場“接力跑比賽”,同學們要接過歷史交給我們這一代學子的接力棒,要踔厲奮發、努力向前,跑好歷史交給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承擔起我們這代人應該承擔起的歷史責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中專門提到了“領跑”的概念。比如陜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在2022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就發表了題為“以奮斗之姿領跑青春賽道”的講話。他在講話中提到:“今天,即將走出校門的你們,要肩負起時代使命,肩負起學校責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期許,勇立潮頭、奮勇爭先,在青春的賽道上領跑,書寫屬于你們這代師大青年的榮光?!薄邦I跑不是一句口號,必須用一生去奮斗?!?[8] 事實上,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大學均為全國范圍內最好的師范院校,其辦學治校水平理應是全國所有師范院校的榜樣和楷模,培養出來的師范生更有機會成為全國教師教育行業的骨干和翹楚,這幾所高校也都以培養卓越教師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校長在畢業典禮中希望本校學子們在畢業以后能夠志存高遠,銳意進取,在教師教育領域敢為人先、勇攀高峰,成為該領域的“排頭兵”“領頭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能力,不辜負黨和國家的培養,成為能夠在新時代肩負起新的教育使命的骨干教師、卓越教師,體現了中國最好的師范院校的使命與擔當。

4. 師范生培養方向與植物類隱喻

在六所部屬師范類高校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中,植物類隱喻也是出現次數較多的類型,共出現了25次,占比達13%,如圖5。

在植物類隱喻中,反復出現的概念鍵包括“種子”“紅色根脈”“扎根基層”“枝繁葉茂”“絢麗花朵”“累累碩果”“披荊斬棘”“杏壇育人”“培育桃李”等詞匯。校長在致辭中將大學比喻成滋養廣大學子的“紅色根脈”,將教師育人的初心看作是在三尺講臺上“培育桃李”,將廣大師范生要發揚的扎根基礎的光榮傳統看成是在西部以及農村地區播撒“教育的種子”,號召廣大學子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讓教育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作為師范類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我國師范院校必須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好“兩個維護”,不斷穩固好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紅色根脈”。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時,特別強調廣大畢業生要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好紅色基因,有“扎根基層”的意識,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為了更好地鼓勵師范生長期執教、終身執教,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早在2007年,教育部六所直屬師范大學就開始實施了免費師范生項目。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改進完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將“免費師范生”改稱為“公費師范生”,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6年。免費師范生和公費師范生政策實施以后,對中西部地區的基礎教育的師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許多中西部地方中小學在師資上實現了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零的突破”。只有將個人發展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扎根基層,才能一路“披荊斬棘”,將教育的“種子”播撒在農村和基層廣袤的土地上,才能開出“絢麗花朵”,結出“累累碩果”。

除了以上四種隱喻類別外,在各校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中,還存在著工具類隱喻和氣象類隱喻兩種類型,這兩種隱喻類型相對于以上四種隱喻類型來說,數量較少。在工具類隱喻中,校長在致辭中把與周圍人的團結與合作看成“一股繩”,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比喻成“蓄電池”。而在氣象類隱喻中,則主要將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看成是“風雨”“迷霧”“陰霾”。通過這兩種概念隱喻的方式,鼓勵廣大學子加強與他人的團結與合作,直面各類困難和挑戰,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

四、結語

本研究通過對2019—2021年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院校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的批評隱喻分析,揭示了師范院校在人才培養理念上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新特點。在畢業典禮致辭中,旅程類隱喻揭示了師范大學師范生培養理念的變化。按照師范專業認證的要求,師范生從大學畢業時應達到相應的畢業要求,但這并不意味著師范生培養的結束,高校對于師范生的培養和關注將至少持續到師范生畢業5年以后。因此,從師范生培養的角度,大學畢業遠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自然類隱喻則強調了師范生培養中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四有”好老師標準中的第一條,在校長們的畢業典禮致辭中反復通過自然類隱喻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體現了新時代對教師的新的要求。比賽類隱喻則體現了大學對師范生培養質量的關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是全國范圍內最好的師范院校,均致力于培養一流的師范類人才。通過比賽類隱喻,表明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都希望培養的師范生能夠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都能承擔起新時代教育的新使命。植物類隱喻則揭示了師范生培養中的培養方向的重要性。我國師范院校培養的師范生是聽黨話,跟黨走,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有為青年,是能肩負起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研究通過批評隱喻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理念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拓寬了批評隱喻分析的適用范圍,也對教育類語篇的話語分析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2]章柏成.遮蔽與突顯——高校英語教師學術身份的隱喻建構[J].當代外語研究,2014(7):32-39.

[3]布占廷,吳亞靜.高校外語教師身份認同建構的批評隱喻研究——基于“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參賽心得語篇的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22(2):34-42.

[4]武建國,龔純,宋玥.政治話語的批評隱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講為例[J].外國語,2020(3):80-88.

[5]李立,孫安.美國常春藤大學畢業典禮致辭的批評隱喻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137-144.

[6]董奇.始終保持精神上的主動——在2021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EB/OL].(2021-06-27)[2023-06-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7944725 60196291&wfr=spider&for=pc.

[7]游旭群.讓西部紅燭之光照亮奮進道路——在2021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EB/OL].(2021-06-28)[2023-06-16].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354537.

[8]游旭群.以奮斗之姿領跑青春賽道——在2022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EB/OL].(2022-06-29)[2023-06-16].http://www.snu.edu.cn/info/1272/284 12.htm.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
師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學的產出分析
南昌市師范院校食育開展現狀及促進策略
地方師范院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活動課程化探索
淺談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中聲樂作品的選擇
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專業教學標準構建研究
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對就業選取的影響
地方師范院校黨校教育與師德教育的結合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淺析師范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應用轉型期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心理調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