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的藝術特征與演唱技巧

2024-04-27 10:20金玉梅
藝術大觀 2024年5期
關鍵詞:青玉案演唱技巧藝術特征

摘 要:古詩詞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都是無與倫比的存在,特別是意蘊豐盈、清新雋永的宋詞,聞名遐邇,是眾多現當代藝術家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聲樂藝術創作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深篆刻著民族性與時代性。南宋時期知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創作的《青玉案·元夕》交口稱譽,但這首詞具有典型的婉約派特征,與辛棄疾秉持的風格迥然不同。借助描繪熙攘的元宵盛景,反襯詞人因仕途不順心中抑郁不得志的苦悶,側面烘托出辛棄疾潔身自好的崇高品格。對《青玉案·元夕》的譜曲,就是用一種嶄新的形式使宋詞再現輝煌。本文闡釋了聲樂作品《青玉案·元夕》的審美特點和藝術特征,并深度探析了演唱技巧,以期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青玉案·元夕》;藝術特征;演唱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5-00-03

宋詞是一種既可吟誦,也能歌頌的文學作品,辭藻雅致、情感含蓄的《青玉案·元夕》就是名揚天下的著作之一,造就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千古絕唱。為其譜曲,既升華了宋詞的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也為現代音樂創作融入更多古風元素。

一、聲樂作品《青玉案·元夕》的審美特點

(一)文學審美特點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佳作,將元宵時節燈火通明的繁華街景描寫得淋漓盡致,運用反襯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位遺世獨立的女子形象,以此借喻詞人自身的境遇,仕途失意卻堅持自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表現出詞人高雅、圣潔的美好愿望。從文學鑒賞的視角看,《青玉案·元夕》采用對比的手法,上闋展現了繁盛的元宵景色,下闋塑造了一位孤高自賞的女子形象,在人物與景色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青玉案·元夕》的文學審美上升到一個新高度。[1]根據《青玉案·元夕》改編的同名聲樂作品,使得宋詞本身別具一格的審美元素融會貫通,聲樂作品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二)聲樂藝術審美特點

在古代,樂府是宮廷音樂機構,所以不少詩詞都比較適合和樂演唱。以中國傳統聲樂藝術體系“起承轉合”的理念為指導思想,并引進現代聲樂理論,對《青玉案·元夕》進行編創?!捌稹钡淖饔迷谑拙渎氏扔橙胙酆?,“承”“轉”“合”分別在后面的內容發揮著作用。全新的聲樂創作方式讓《青玉案·元夕》在傳統音樂藝術與現代音樂發展之間摩擦出新的火花,發掘出更深層次的藝術造詣。

二、聲樂作品《青玉案·元夕》的藝術特征

(一)靈活輕巧的曲式結構

著名作曲家李硯在創作《青玉案·元夕》時,巧妙運用ABA+模式,將整首樂曲分為四部分。A部分描繪了元宵佳節的奢華夜景,采用行板的速度予以展示。B部分與A部分的相似之處在于沿用行板的速度,并且,前半部分的旋律和節奏與A部分如出一轍;[2]而后半部分巧用襯詞抒發了元宵美景的極致贊美之情。緊接著再次運用A部的音型鞏固全詞的調性,在樂曲尾部重復詞的最后一句,重復歌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升華了這首詞的主旨。綜合運用反襯、合頭換尾等多樣化手法,使樂曲結構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將詞與曲融合為一,進一步將樂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推向高潮。

(二)富有層次感的伴奏織體

在樂曲主旋律的基礎上,增設富有層次感的伴奏,使《青玉案·元夕》的立體感得到強化。A部和再現部分的伴奏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不僅巧用和弦改變了音樂本色,而且有了離調的參與,使得伴奏的個性更加鮮明,充斥了滿滿的現代氣息。譬如,第八小節的最后一個和弦采用#D音,然后慢慢地過渡到#C音,但是,在第十二小節處,再次運用離調和弦,至此,“鳳簫聲動”更加委婉且十分悅耳,仿佛渾然天成。整首樂曲的其他部分依然運用這種方式,將離調和弦與增減和弦進行融會貫通,使伴奏的色彩愈加凸顯,將元宵夜景渲染到登峰造極之巔。樂曲的B部的伴奏則都運用了十六分音符柱式和弦,增強了“花千樹”“星如雨”等景物的立體感和動態性,給人一種置身于絕色美景的真實感受。作曲家李硯在再現部分結束后采用一個#D音,直接凸顯了離調,最終以羽音#C結合“尾轉”的傳統音樂技巧畫龍點睛。[3]

(三)雋美明快的音樂旋律

作曲家李硯在編創《青玉案·元夕》的過程中,通過運用綿長的旋律線條,將樂曲中飽滿的思想感情以十分流暢的方式表露出來。將起承轉合的理念應用于樂曲的起始部分,上闋以主音#f羽音為結尾,下闋應用的節奏模式與上闋是一致的,不過在音域提升了一個八度,然后是下行的旋律,實現從“暗香”到“那人”的完美過渡,將樂曲蘊含的情感變化表現得出神入化。中間部分主要運用了合頭換尾的演奏方法,辛棄疾對盛況美景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通過“啊”這樣的襯詞,為樂曲增添了濃重的感情色彩。[4]第四十一小節之后,則是連續三度模進,最后一句重復拓展,而且在升G音的同時進行延長,再加上鋼琴伴奏的助力,樂曲蘊含的情緒瞬間攀升。到了尾聲,作曲家將現代聲樂與古代宋詞朗誦特點結合在一起,運用一句一嘆的演奏方式,漸行漸遠的疏離之感躍然紙上?!肚嘤癜浮ぴΑ返男呻h美明快,猶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四)深幽蘊藉的樂曲意境

豪放派詞人辛棄疾能征善戰,英勇無畏,他創作的詞常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勢,全詞慷慨激昂。令人意外的是,《青玉案·元夕》卻獨樹一幟,既有雄姿英發的大氣,又不乏優雅宛然的韻致,意境滿滿。作曲家在為其譜曲時,綜合運用多樣化的音樂技巧,將詞本身的意境刻畫得活靈活現。不論是“東風夜放花千樹”,還是“一夜魚龍舞”,張燈結彩、燈火通明的元宵節呼之欲出。在下半闋,詞人筆鋒一轉,人潮涌動的鬧市慢慢地寧靜下來,只剩下冷冷清清的幾盞孤燈,就在心情惆悵、孤寂落寞之時,驀然回首,忽然意識到想要尋覓的人就在燈火闌珊的地方。戛然而止的轉折使詞的上半闋突然收尾,描繪的畫面看似暗淡下來,實則使愈演愈烈的情緒不斷上漲。此時此刻,驀然回首,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原來并未在熙熙攘攘的鬧市,而是在安靜的一隅等自己歸來。原本惆悵徘徊的沮喪瞬間變得又驚又喜,如此人生豈不是更加令人神往。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法,將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表達得酣暢淋漓,詮釋了復雜的人生境遇,意味深長。

三、聲樂作品《青玉案·元夕》的演唱技巧

詩韻和意境是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典型特征,既有古風古韻的經典詞曲,也有古韻今律的新生佳作,它們具備同樣的特性,內容凝練,旋律平緩,情感朦朧,朗朗上口?!绊崊f則言順,言順則聲易入”,演唱古詩詞聲樂作品要注意氣息、吐字、聲韻、情感等多方面的演唱技巧。

(一)樂曲演唱氣息的調控

氣息的調控是演唱的始源,只有在演唱過程中對氣息的把控運用自如,掌握科學規范的呼吸和用氣方式,采用恰當的呼吸法則,確保聲音的連貫性和準確性,使演唱聲音通暢、朗潤、張弛有度,才能造就堪稱完美的演唱現場?!肚嘤癜浮ぴΑ肥菤v久彌新的國之經典,在演唱過程中更要注意演唱氣息的控制與利用,以強盛的氣息為依托,托舉起全詞的演唱。譬如,“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边@句詞采用平實的語言敘寫了元宵佳節絢麗多彩的夜景,沒有抑揚頓挫之感,此時此刻,緩緩地吸氣、保持中度力量感會使樂曲更加柔和,營造娓娓動聽的美好感受。[5]再如,“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句詞雖然是以副歌的形式存在,但卻起著推動情緒發展的重要作用,仔細揣摩不難發現,此時氣息的控制尤為重要,絲毫不能松懈,必須運用演唱技巧保持氣息流暢,確保歌曲演唱呈現出一氣呵成的效果,在跳動的音符間抒發飽滿的思想感情。

(二)演唱中的咬字方式與歸韻

咬字方式與歸韻在古詩詞聲樂藝術演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確的咬字方式能夠使得整部聲樂作品顯得更加完整,讓樂曲的藝術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強化。吐字明晰,音韻飽滿,是樂曲演唱的關鍵,唯有如此,才能透過歌曲傳達萬千思緒?!肚嘤癜浮ぴΑ吩谛勺兓c情感蔓延方面存在與眾不同的特點,在咬字清晰度、力度、歸韻上的要求也上升到新的層級。比如,“東風夜放花千樹”,在這句詞中,“東風”應該為陰平聲調,需要微微張開口腔,精巧地用舌尖咬住字頭,然后用唇齒間隙將字吐出,最終歸韻在“eng”?!耙狗拧睉摓槿ヂ暵曊{,咬字寬度適當縮小,“夜”字的發音由“e”逐漸向“i”轉變,最終歸韻在“ang”,字正腔圓地咬字與氣息調控相配合,從而提升與詞曲寧靜安詳畫面的適配度。字正腔圓對于我國古詩詞歌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極盡展現其中的韻律美,演唱時的咬字、吐字以及歸韻等關鍵環節是不容忽視的。聲樂藝術演唱者要掌握對我國古典詩詞樂曲的咬字方式、發音特點和歸韻技巧,將語言藝術與聲樂藝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一場場視聽盛宴。

(三)聲韻與潤腔技巧的把握

在演唱篆刻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時,對其進行名副其實的修飾,能夠使歌曲的立體感更強,意蘊深厚,具備強烈的感情色彩,創造出各種風韻猶存、曲盡而意未盡的名場面。在聲樂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潤腔技巧,采用不同的潤腔技巧,樂曲演唱效果也不盡相同?!肚嘤癜浮ぴΑ纺毝绦〉脑~句中,卻充盈著飽滿的思想感情,對演唱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將詞中的情感表露出來,就必須在演唱中融入更多的潤腔技巧,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譬如,“笑語盈盈暗香去”,當唱到“暗香去”時,需要巧用連音,確保這三個字前后流暢,特別是把“去”字的含蓄悠揚唱到極致,給人留下余味無窮的深刻印象。再比如,“驀然回首”,這里的“首”字需要用到顫音,從而表達出詞人的“驚”和“喜”,使得長久以來的期盼和情感得以生動傳達,揭示詞人心中激動與欣喜的情景,體現了演唱的高超技藝。[6]由此可見,在中國傳統古詩詞中融入潤腔技巧,能夠使樂曲的旋律線條得到美化,韻從腔出,層次感更強。中國古詩詞歌曲可以說是兼容并蓄,同時具備東方文化和西方美學,在藝術表現力和藝術美感方面獨有一番造詣,有著超群絕倫的歷史厚重感和強烈的民族韻味。

(四)情感內涵的抒發

情緒的宣泄和情感的抒發是中國古詩詞歌曲永恒的追求?!肚嘤癜浮ぴΑ飞祥犞?,詞人描畫了元宵節時分,人聲鼎沸的歡快場景,但實則是一種自喻,用詞中孤零零的一位女子來喻指自己,彌漫著詞人辛棄疾自身壯志難酬的憂愁。從情感色彩的視角看,全詞的感情基調由輕柔過渡到凄美,在演唱過程中,采用侃侃而談的演唱技巧,仿佛自己身處燈火輝煌的繁華街道,輕柔含蓄地吟唱此刻的情景,詞作的畫面感愈演愈烈,為下面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副歌部分對情緒和情感的變化起到推動作用,感情色彩慢慢地輕緩下來,眾人游玩的歡愉、覓得佳人的驚異、自身遭遇的無可奈何,情感錯綜復雜。如此充沛的思想感情,需要演唱者設身處地,深刻把握詞中每個字的含義,了解詞人的過往經歷,理解刻畫的人物特點,心無旁騖地全身心投入歌曲演唱中,將詞人的情緒一點一滴地宣泄出來。同樣重要的是,演唱者除了要對古詩詞歌曲有宏觀認知與感悟,還要從演唱的細節著手,進行微觀上的精雕細琢,每一字都要反復斟酌,牢牢把握歌曲的感情色彩,提高樂曲的藝術感染力,抒發樂曲中復雜的情感內涵。

四、結束語

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聚集地,是很多藝術家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音樂元素,造就了不少經典聲樂名曲,以古典詩詞作為詞的聲樂藝術創作,是文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融合,既能夠賦予歌曲別具一格的吸引力,也能夠實現古詩詞的藝術價值?!肚嘤癜浮ぴΑ芳婢呶膶W審美特點和聲樂審美特點,能夠給人帶來極強的音樂審美體驗,底蘊深厚,情感真摯,音韻和諧,旋律婉轉悅耳,同時具備古風的典雅和現代的時尚,有著深刻的歷史內涵和人文主義色彩。圓潤的唱腔和佳人美景渾然天成,將復雜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大眾面前,是對所有音樂人演唱功底和文化素養的綜合考驗。

參考文獻:

[1]鄧婉婷,陳羽璇.古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的創作特征與演唱處理[J].戲劇之家,2023(25):106-108.

[2]肖克.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青玉案·元夕》的藝術特征與演唱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23.

[3]閆暢.古詩詞藝術歌曲《青玉案·元夕》藝術風格與演唱技巧的探析[J].黃河之聲,2022(24):136-139.

[4]陳歷山.藝術歌曲《青玉案·元夕》的藝術特征與演唱分析[J].黃河之聲,2022(11):124-126.

[5]吳涵悅.古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的音樂特征及演唱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21.

[6]王琪.聲樂作品《青玉案·元夕》審美特征與演唱技巧運用研究[J].藝術品鑒,2021(17):104-105.

作者簡介:金玉梅(1983-),女,貴州紫云人,本科,講師,從事民族聲樂研究。

猜你喜歡
青玉案演唱技巧藝術特征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陸在易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的演唱分析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演唱技巧鑒賞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壯族傳統服飾的藝術特征及創新應用
淺析青主藝術歌曲的音樂風格
淺議侗族戲劇的藝術特征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