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作品賞析

2024-04-27 16:45何江娜
藝術大觀 2024年5期
關鍵詞:作品貝多芬

摘 要:交響曲本身是一種篇幅宏大、構思復雜、內涵深邃的音樂體裁,不僅能夠給聽眾帶來一場聽覺盛宴,還能夠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讓人們體會到美好的藝術享受。例如,貝多芬于1808年創作的《第五交響曲》就憑借其獨特的旋律、節奏、復調、曲式結構、調性、縝密的布局設計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流傳于世,至今為止,依然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部生命力極強的經典之作。本文從創作背景、音樂語言特征、情感創作特征、藝術價值這四個方面著手,針對這部作品進行系統化賞析,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一些有價值的啟迪。

關鍵詞: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作品;音樂賞析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5-00-03

藝術來源于生活,許多創作出偉大作品的藝術家都處于命運多舛的狀態中,一生當中經歷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而正是因為這些磨難,讓他們對命運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從而產生了更大的創作激情,成就了一部部藝術巨作。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由他創作的《第五交響曲》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由于內涵深刻、情感豐富被世人稱為《命運交響曲》。在這部作品當中,映襯出貝多芬不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生信念以及對于音樂藝術的深刻理解,感染著千千萬萬、世世代代的聽眾,更給交響曲藝術研究、音樂賞析帶來了不朽的傳奇之作。

一、《第五交響曲》的創作背景探析

《第五交響曲》的誕生,與貝多芬的命運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貝多芬出生于德國波恩,他的父親是一位宮廷歌手,但他的才華在整個樂隊當中并不出眾,隨時都有可能被辭退。貝多芬的母親臥病在床,父親為了讓貝多芬能夠盡早子承父業,在貝多芬很小的時候就要求他學習音樂,而且對貝多芬的要求非常嚴厲。貝多芬只能被動地聽從和接受,但父子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糟糕。在貝多芬十七歲時,他出于對音樂藝術的熱愛,決定前往音樂圣地維也納學習音樂。只身一人來到維也納的貝多芬,無依無靠。為了獲得經濟來源,他當過鋼琴教師,還給一些名門貴族譜曲。在一次貴族音樂沙龍上,貝多芬有幸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莫扎特,莫扎特在看到貝多芬的即興演出之后,對他的音樂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因此收下這名徒弟,指導貝多芬彈鋼琴和作曲。在這種契機之下,貝多芬的音樂天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挖掘與展現,其音樂才華在整個奧地利古典音樂圈中大放異彩。之后,貝多芬又結交了“西方交響樂之父”海頓,成為他的學生。這一時期的貝多芬先后創作了《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等多部交響曲作品,從這些作品的風格上看,同時兼具了維也納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這一風格的確立,不僅對西方交響樂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貝多芬也因此獲得“交響樂之王”的盛譽。不幸的是,在貝多芬完成《第三交響樂》的創作之后,他的聽力開始逐漸下降。那時,他才只有二十六歲左右,以隨后的三十年間,他的聽力逐漸下降,在創作《第九交響樂》時,他已經達到聽力幾乎為零的狀態。這不論對于音樂家還是普通人,都是致命的打擊。為此,貝多芬一度陷入痛苦與絕望當中,他嘗試運用種方法喚醒自己的聽覺,甚至把耳朵緊貼在鋼琴上幾個小時。遺憾的是,所有方法都試過了,最終都無濟于事。在這種悲慘的境遇下,貝多芬內心十分痛苦,性情也變得越來越暴躁,但他憑借著對交響曲的狂熱和強大的意志力先后完成了多部優秀作品的創作,為世界交響樂史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1]。

二、《第五交響曲》的音樂語言特征

貝多芬在創作《第五交響曲》之前,雖然創作了很多令人稱贊的優秀作品,但《第五交響曲》是第一部內容和情感都較為復雜的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貝多芬創造性地采用了戲劇性動機,并將這一動機貫穿到整部作品當中,為這部作品奠定了基調。這一創舉,不論對于貝多芬本人而言,還是對于西方交響樂壇乃至在全世界交響樂壇而言,都是一次巨大創新。自從《第五交響曲》問世以來,很多音樂學者都將其作為交響曲的原型與標桿?!兜谖褰豁懬饭舶膫€樂章,每一個在呈現音樂語言特征時,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化特點。其特點具體表現為:第一樂章的主題部分以弦樂與單簧管齊奏的方式展開,之后通過一個個聲部模擬命運當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很多聽眾聽完之后,不禁發出命運多舛的感慨。副部主題部分的旋律較為親切,具有較強的抒情意味。其創作意圖是想表達人們在面對殘酷遭遇時,雖然內心痛苦煎熬,但對于美好生活依然充滿期待與向往。通過這種前后對比手法的運用,第一樂章的主題部分與副主題部分呈現出充滿戲劇性的藝術效果,讓人們感覺到雖然命運的殘酷和美好生活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努力改變現狀之后,二者之間又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以此來激勵人們不要放棄與現實抗爭,不能被動聽從命運的安排。在第二樂章中,貝多芬設計了雙主題和雙重變奏式行板風格。第一個主題象征著個人的思考,表達方式較為內斂含蓄;第二個主題象征著人民群眾的立場,表達方式堅定有力。之所以設計兩個主題,一是因為兩個主題都非常貼合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背景,二是通過兩個主題的最終融合,塑造出一個威武的英雄形象。借助這種音樂語言,告訴人們要想與殘酷命運相抗衡,必須將個人理想與人民理想、個人立志與人民群眾的立場融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勝利。這種音樂語言不僅體現出貝多芬對于“斗爭間隙的哲學性思考”,還對馬克思主義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可見其貢獻價值之大。第三樂章是以復三部曲式為主要結構創作的諧謔曲,但整個樂章當中,并沒有較強的諧謔意味,只是在結尾部分運用逐漸增長的方式與第四樂章相互銜接,基于這一點,將其歸結為諧謔曲。第三樂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運用了大量和聲式織體。同時,第一部分以弦樂組和木管組合奏的方式,體現出人們在面對考驗時內心當中的種種猶豫與躊躇不前,還通過銅管與圓號的合奏,體現命運的艱難。通過這種創作手段,體現出前后對比的效果,目的是告訴人們不論遇到何種艱難困苦,都要迎難而上,絕不能選擇逃避與退縮。第二部分運用弦樂低音區奏出激烈但又具有舞曲風格的旋律,仿佛人們在與命運搏斗。第三部分通過弦樂播奏的方式,再現第一部分的主題,展現了在人們的抗爭之下,再艱苦的命運也會有苦盡甘來的一天。上述動機變化,皆在告訴人們在面對殘酷命運時,要勇于抗爭,才能改變現狀,最終贏得勝利。第四樂章整體旋律都比較歡快,表現的是人們在戰勝命運之后發自內心的喜悅與自豪感。在此樂章中,再次呈現出雙主題的形式。其中,第一主題采用銅管組急速演奏方式,意在營造出威武雄厚的氛圍,第二主題采用的是舞曲風格,體現出喜悅、歡快之情。呈現部的旋律存在較大的起伏變化,時而低沉、時而悠揚,通過再現部對呈現部進行補充,使曲調之間銜接得更為流暢。在結尾時,以巨大的聲勢宣告勝利,進一步揭示出整部交響曲的核心動機,那就是面對殘酷命運的壓迫與考驗,要堅定信念,反抗到底,才能贏得自由[2]。

三、《第五交響曲》的情感特征

交響曲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會憑借強大的創作靈感將自己的情感、他人的情感轉化為一個個音符和各種旋律,最終將一部完整的作品呈現在世人面前。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之所以被世人稱為《命運交響曲》,主要是因為在整部作品中充滿了極其充沛而又復雜的思想情感,這些情感能夠引起絕大多數聽眾的內心共鳴,有些聽眾在聽完《第五交響曲》之后,不禁對自己的人生態度、處世哲學和理想信念產生了諸多思考,甚至一些個人行為習慣因此而發生改變。能夠對聽眾的思想認知與外在行為產生諸多影響,這就是《第五交響曲》的情感價值所在,也是其強大藝術生命力的根基所在。不論在貝多芬幼年時期,還是在他只身前往維也納的初期,都經歷了很多磨難。所幸的是,貝多芬結識了尼飛、莫扎特、海頓等音樂界奇才,還與他們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與這些良師益友相處的過程中,使貝多芬的音樂天賦得到充分挖掘,其創作靈感也得到進一步激發。比如,尼飛在波恩大學學習期間,其思想觀念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這些思想在貝多芬的音樂中便有跡可循。從情感價值的角度來看,《第五交響曲》更像是一個向人們娓娓道來的故事,故事的開頭,體現人們在命運壓迫下發出的掙扎與吶喊,之后進入了艱苦卓絕時期,最終以取得勝利作為故事的結局,這顯然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

在《第五交響曲》四個樂章當中,貫穿著同一條主線,那就是對于命運壓迫奮起抵抗的決心。雖然四個樂章的旋律時而低沉,時而歡快,時而舒緩,但是這起伏變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體現人們在面對黑暗命運時的矛盾心理與情感變化。比如,在第一樂章結尾處,貝多芬用一系列較強的音符旋律來銜接第二樂章的開頭,一方面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一方面表達人們在痛苦迷茫之后堅定斗爭決心這一情緒變化。第三樂章采用歡快的旋律,表達即使在苦難的生活中依然摻雜著一些快樂和美好,反映出人們對于美好未來的期待與向往。第四樂章作為終章,向聽眾展示了在沖破命運枷鎖之后,重見光明時的喜悅之情。在《第五交響曲》的四個樂章當中,不僅蘊含著貝多芬跌宕起伏的內心情感,還向人們講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故事,每一個德國人都是這個故事當中的主角,要想改變命運,只有奮起抗爭,由此體現出貝多芬對于命運的深刻理解與偉大民族情懷[3]。

四、《第五交響曲》藝術價值賞析

“命運在敲門”不僅是《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還運用這一主題將另外三個樂章也串聯在一起,使四個樂章呈現出極強的連貫性與完整性。貝多芬之所以確定這一主題,初衷是為了反抗和抨擊當時德國政府令人窒息的封建階級統治。不僅如此,貝多芬繼《第三交響曲》之后創作《第五交響曲》,其目的是希望德國人民通過斗爭反抗政府統治階層,最終贏得屬于自己的自由。從第一樂章到第四樂章,呈現出從“沖破黑暗,走向光明”這一過程,寓意德國人民與封建勢力的搏斗之后取得勝利,贏得自由與尊嚴。四個樂章之間環環相扣,結構嚴謹,每一個樂章都有鮮明的主題,而且主次矛盾分明,對立面突出,這一過程當中雖然摻雜了大量復雜情感,但結尾又極具哲理性和戲劇性。由于四個樂章之間具有渾然一體的宏偉氣魄,使整部作品呈現出極強的藝術張力。自從《第五交響曲》問世以來,便憑借其藝術價值與研究價值吸引各界學者對其展開大量研究,大家一致認為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源自貝多芬對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大量觀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他對于自身命運的認知、思考與理解,并由此生成宏偉而深邃的創作靈感與創作思維。在音樂主題的表達上,他時常運用對比的手法,制造出激烈的矛盾沖突,以此來激發人們的反抗精神,最后通過勝利的喜悅升華主題,感召人們要勇于向黑暗的命運抗爭。在帶給人們聽覺盛宴的同時,引發人們對于命運的深刻思考。在創作《第五交響曲》時,貝多芬對于多種風格的調性進行了靈活運用,讓各種音樂元素更好地服務于創作主題,賦予交響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更高的價值以及更加深邃的內涵。在配器方面,貝多芬也進行了大膽創新,為交響曲的后續發展譜寫了新篇章。在創作靈感上,貝多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啟蒙運動的影響,這一點在《第五交響曲》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現,賦予其更高的藝術賞析價值[4]。

五、結束語

在創作《第五交響曲》時,貝多芬針對一些歷史題材和英雄人物事跡進行了藝術呈現。因此,這部交響曲作品在創作之初,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情感得到淋漓盡致地表達,貝多芬打破了西方音樂創作史上諸多慣例與限制,終于譜寫出歌頌英雄的經典之作?!兜谖褰豁懬愤\用了動機式創作手法,使這部交響曲呈現出非常獨特的藝術效果,而且結尾部分擴大了容量,讓整部交響曲以輝煌之感結束,讓聽眾感受到如同長期積壓的巖漿終于噴薄而出的命運之力。很多聽眾反映,音樂結束之后,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仿佛自己與千千萬萬英雄通過勇敢斗爭最終取得勝利,聽到一曲氣勢磅礴的凱歌一樣。之所以這部作品能夠激發起如此強烈的情感共鳴,一方面源自貝多芬強大的音樂天賦,另一方面在作品當中體現了貝多芬強大的人格魅力。他從小到大,一直身處于苦難之中,自從二十六歲以后直至去世,長期面臨著各種疾病和聽力下降的無盡折磨。即便如此,他依然對音樂藝術滿懷熱情,勇敢地與命運抗爭,成就了《第五交響曲》這樣一部史詩巨作,值得后人對其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藝術賞析,充分挖掘其藝術價值與人文價值,使藝術修養、思想境界與人格品質獲得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坤.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中的情感研究[J].戲劇之家,2022(17):123-125.

[2]闞冬雯.一場交響的不斷敞開,直至澄明——馬勒《第五交響曲》的“天堂之路”意象解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21(04):33-36.

[3]錢仁平,王中余.文學與音樂的相互映照——論葉小綱《第五交響曲“魯迅”》的結構與語言[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21(03):38-53.

[4]劉禹君.音樂修辭:分析與批評——以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為例[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8(01):32-40+31.

作者簡介:何江娜(1977-),女,新疆奎屯人,本科,講師,從事高校音樂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作品貝多芬
AI:像貝多芬一樣去作曲
亦遠亦近貝多芬
交響樂之王——貝多芬
貝多芬
貝多芬·丁
巧用比較分析方法突破詩詞鑒賞難題
走進閔惠芬藝術館,感受二胡皇后的傳奇人生
做優秀記者:如何從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聞
對丁旭東音樂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