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素養立意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方略

2024-04-29 16:40文|
新課程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業試卷命題

文| 賁 潯

教學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蛾P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 年版)》,對新時代考試評價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更新教育評價觀念,強化素養導向”,要“提升考試評價質量,全面推進基于核心素養的考試評價”,要“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為了落實教育部文件及新課程方案,目前各地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已基本實現了由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素養立意的轉變。

一、命題指導思想

(一)遵循學科育人的導向性

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要堅持立德樹人、學科育人的正確方向,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的相關精神,充分發掘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育人功能,注重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等方面的考查,促進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要堅持核心素養導向,深刻厘清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內涵,通過多角度創設試題情境,綜合評定學生在面對真實歷史情境、完成針對性考查任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堅持依標命題的科學性

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要體現課程標準的國家法定性質,堅持依標命題原則?!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評價建議”中指出:歷史課程的評價要以歷史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要求和學業質量為依據,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綜合發揮評價與考試命題的導向、鑒定、診斷、激勵、調控和改進功能,準確判斷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度?;诖?,學業水平考試在命題立意上要堅持素養導向,要注重主題建構,要立足學情,要體現時代性及鄉土味;在考查目標上,要體現課程性質、課程理念,既要突出學科核心素養達成度的評價,又要促進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積極情感傾向、學習方式領悟、相關學科遷移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實現核心素養達成度檢測與促進共通性素養發展的契合;在考查內容上,要指向課程目標的達成,符合課程內容范圍,突出主干,體現結構化;在試題命制上,在各板塊內容分布、素養水平層次、情境、問題設置、題型設置、題型比例、分值配置等方面要科學合理,以保證考試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區分度。

(三)體現要素一致的規范性

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要妥善處理好立意、情境、任務、答案試題四要素的關系,盡可能在知識、能力、價值的有機融通與實際應用中測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發展水平,不斷優化核心素養考查的科學性、全面性、層次性、規范性、深刻性與創造性。

立意是試題的靈魂和價值,規約著試題宏觀考查視角與方向,統領著試題的情境和設問。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應從時代要求、課程性質、學生發展三個主要維度考查核心素養立意。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要強調體現時序及“點—線—面”發展的結構性和關聯性,要注重與現實的聯系,突出在現實情境中歷史思維方法的遷移應用;要挖掘素養性測試的潛能與閃光點,積極探索大情境承載大任務、大任務含蘊大觀念以及跨學科融合的主題立意。

情境是立意實現、設問提出以及學生展示學科素養發展水平的載體。承載任務的情境應多維度地創設且要含有動機喚醒要素。情境創設要考慮情境的真實性、典型性、適切性和多樣性。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情境的創設,要有利于學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利用情境信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認識并闡釋歷史,以全面展現歷史必備知識的掌握情況、歷史思維能力等發展情況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情況和核心價值的養成情況。

設問是聯結立意與情境的紐帶,是考查任務的具體化。設問要與立意、情境相匹配,要依據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和學業質量標準的不同層級,綜合考查學生在面對新情境、新問題時,運用學科知識和方法,完成相應任務的素養水平。設問要明確并具有層次性、開放性,既體現課程標準素養能級的水平層次要求,又提供學生全體解答和個性發揮的選擇性,從而達到全面考查學生學科素養達成度的目標,較好地達成試題基于立意、情境的問題(任務)設計的梯度、難度、區分度與效度。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是考查任務達成度的評價參照。參考答案要在內容的科學性、表述的精練性、思維的生成性與開放性和學生答題的預估性等方面不斷打磨,力求精準、靈活。評分標準要清晰、合理,便于閱卷操作。素養立意試題評分標準的導向,既要關注知識、技能、理解、表述等基礎性要求,還要注重邏輯水平、批判性思維水平、創新水平、態度立場水平、領悟與應用大觀念水平等素養性要素。評分標準的研制要兼顧基本史實再認再現評分成分和學生思維層次評分成分,要在堅持基本立場、觀點方面統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給出個性化答案。參考答案編制、評分標準的研制,要積極開展采點評分與采意評分相結合、分項評分與整體性評分相結合以及分層次等級評分的實踐探索。

二、試卷結構分析

(一)題型結構情況分析

常州市2023 年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試卷(以下簡稱試卷)設單項選擇題和材料解析題兩大題型,共計17 小題。其中單項選擇題14 小題,每題1.5 分,共計21 分;材料解析題3 題,共計29 分。單項選擇題、材料解析題所占總分的比例分別為42%、58%,主觀題比重相對較大。

(二)知識結構情況分析

1.年級與內容板塊占比情況

七年級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占全卷的30%;八年級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內容占36%;九年級世界歷史教學內容占34%。中國史考查內容與世界史考查內容之比為66∶34,總體上與新課標的內容要求相吻合。

2.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占比情況

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的比例構成是義務教育歷史學科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設計的重要維度。政治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學內容中的主干知識。試卷充分挖掘政治史作為初中歷史教學主干知識的考核功能,同時也兼顧了經濟史和文化史的內容,政治史占比53%,經濟史占比27%,文化史占比20%。

(三)難度結構情況分析

試卷14 道選擇題中,難度系數0.7 及以上的有11 題,3 道材料題難度系數均在0.6 以上。全卷預估難度為0.71,實測難度為0.72,總體難度較為適中。

(四)能力結構情況分析

試卷A、B、C 三類能級的題目分別占比60%、30%、10%,層次分布較為合理。為了追求閱讀量、思維量、答題量的適切性,保證考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解答,充分展示自己的素養達成度水平,全卷文字閱讀量僅為2751 字,這在近年中是最少的。

(五)情境結構情況分析

1.豐富多元

試卷素材來源具有豐富性:包括權威專家的經典原著、歷史學者的學術論文、官方編著的權威讀物等;素材呈現形式具有多樣性:使用文物圖片4 幅、統計圖表1 幅、歷史地圖1 幅、歷史漫畫1 幅、連環畫1 幅。選擇題中運用原著或原文改編史料9 則,材料解析題運用原文摘編史料7 則,做到圖文并茂、生動活潑。

2.真實經典

試卷選取的所有圖文材料均有明確的、權威的、可靠的出處,保證了創設情境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試卷選用了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程》、錢乘旦主編的《世界現代化歷程》、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等經典性、權威性材料。

3.主題建構

試卷注重情境創設的整體性、主題化建構。選擇題題干與選項大多聚焦了某一歷史主題。例如,第1題古代生產工具演進、第3 題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倡議等。材料解析題每道題目主題立意鮮明、情境脈絡清晰,更是集中體現了整體性、主題化打造。如第15 題的“中國古代大一統盛世與邊疆民族治理”、第17 題的“世界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等。除主題化建構外,試卷還注重情境材料與問題設置的關聯性、情境條件與考查任務的對應性,為有效地考查考生依靠材料信息的提取等提供了可能。

4.寓育于考

在考查學生學科基本能力、核心素養的同時,試卷的情境創設還較好地滲透了情感、價值觀引領。例如,第16 題運用常州地方史研究的資料創設任務情境,貫通考查中國近代文化革新,激發青少年應具有的人文追求與社會責任,引導他們形成對家鄉、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使其充滿人文情懷并關注現實問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很好地發揮了核心價值觀與家國情懷的教育作用。

(六)任務結構情況分析

試卷在任務設計上著力體現歷史學科求真、求解的學科本質,引導學生注重史料證據,注重正確認識和合理解釋歷史。在單項選擇題的任務設計上,運用歷史原因判斷、歷史現象再認、史實論證觀點及依據史實歸納觀點等任務設計方法,考查學生新情境下準確解讀歷史材料、正確證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初步分析歷史事實的因果關系等能力。在材料解析題設問設計上,使用了“概括”“列舉”“提煉”“簡述”“分析”“說明”“評價”等定法詞限定,考查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初步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律、準確進行歷史表述等基本能力與素養。

三、試題主要特點

(一)思想性、時代性

思想性是義務教育歷史課程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教學與評價都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思想性是指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以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客觀地解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制度認同和國際視野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試卷體現了鮮明的思想性特點。例如,第8 題通過科學家鄧稼先的先進事跡考查“新中國成立以來尖端科學技術的突破”知識的同時,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了學生的家國情懷;第13題通過分析薩拉熱窩事件的后果,讓學生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要維護世界和平。試卷還緊密貼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大勢,體現了時代性。例如,第17 題緊扣時代主題,通過中外對比,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優勢,增強學生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同感與使命感。

(二)基礎性、主干性

基于學業水平考試是兼顧水平考試與選拔考試、畢業和升學“兩合一”的考試,試卷充分考慮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重點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例如,從唯物史觀角度考查原始農業的產生與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產生活;從史料實證角度考查羅馬簡史、中世紀的大學、文藝復興、西歐早期殖民掠奪、工業革命等世界史的主干知識;通過歷史地圖、成語典故、詩歌、連環畫等情境,考查淝水之戰、文字獄、抗日戰爭主干知識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基本素養。

(三)綜合性、開放性

綜合性、開放性是近年來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的趨勢。綜合性,體現在歷史知識的縱橫貫通、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歷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以及實踐類、跨學科學習等。開放性,主要包括開放性情境、突破傳統的主題與任務設置、思維的發散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等。例如,第16 題第(3)問要求考生“為新時代常州的文化創新提供一條建議并說明理由”,考查內容由古及今,倡導古為今用,利于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答案設置具有較大開放性,給予考生自主表達的空間。

總之,指向素養立意的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更關注立意與任務的育人價值導向,具有結構性、整體性、情境性等真實任務的規范性特點,追求學生的思維水平與探究水平考查的科學性。為了更好地落實以評促教、以評育人的考試命題價值,我們仍將持續探索。

猜你喜歡
學業試卷命題
艱苦的學業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下一站命題
35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