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曲式結構分析與演奏研究

2024-04-30 12:34□蔡
藝術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呈示部樂段踏板

□蔡 麗 熊 毅

《春舞》是著名鋼琴演奏家孫以強創作的一首具有濃郁新疆維吾爾族風格的中國近現代鋼琴曲,旋律悠長,動感十足。本文主要研究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的曲式結構,并從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演奏技巧三個方面研究其演奏要點,領略《春舞》的民族風格與藝術魅力,感悟作者對民族音樂的無限熱愛,從中學習演奏技巧。

一、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曲式結構分析

《春舞》分為:引子(1~18 小節)、呈示部(A,19~73 小節)、展開部(B,74~168 小節)、間奏(169~175 小節)、再現部(A',176~222 小節)、尾聲(213~228 小節)。

(一)引子

引子采用了四句式復樂段,結構形式為:5+5+5+5+3。第一樂句為1~5 小節,隨后每5 小節依次模仿與創作。其中,主題樂思為1~3 小節,打造了輕聲細語、娓娓動聽的開場白。第二樂句為6~10 小節,變化模進主音,級進盛行,三連音承接,延續結構形式,深化理解。主音變化下行音階旋律走向明顯。第三樂句為11~15 小節,是對第一樂句中的主題材料進行變化后的模仿,旨在再次強調,為后續音樂大方向的轉變埋下伏筆。第四樂句為16~18 小節,旨在與呈示部之間以節奏韻律作為連接和準備,維吾爾族的手鼓節奏開始出現,并與首部銜接,增強了音樂的律動感,凸顯了新疆民族特色。

(二)呈示部

呈示部采用了再現三段體曲式結構,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19~37 小節,體現了新疆少數民族濃郁的舞蹈氣息,并在新疆手鼓的節奏下進入。其中,主題樂思為19~29 小節,主音D 上行,級進模進,為音樂的推進提供了動力,節奏歡快。旋律在一個八度內創作,為增強聽眾對主題的感知奠定了基礎。下行模進從第26 小節開始,采用與主題樂思相同的句式結構,增強了語句的歸屬感,采用拱形創作線條后,回歸主音D。加花創作則在30~37 小節。在這一小復樂段式中,將新疆舞曲風格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來。

第二部分是38~53 小節,同樣采用了復樂段曲式結構。其中,主題樂思為38~45 小節,相較于第一部分,結構雖然不規整,但是新疆舞曲律動仍存在,且音樂情緒開始變得更加明朗。采用了4+4 的復樂段結構形式,具有婉轉悠長的特點。這使得本部分的主題樂思節奏更加緊密,在豐富織體的同時,將音樂推向另一個高潮,為后續在再現段的出現埋下伏筆,營造了馬上進入新語句的語感。

第三部分是54~73 小節,是對第一部分主題樂思的再現。這部分采用華彩式音階級下降,采取八度創作,與前面呼應,避免了單音階突兀,后續的音樂逐漸變得平靜。

(三)展開部

展開部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包含兩個部分,即74~93 和94~113 小節;第二樂段包含兩個部分,即114~129 和130~145 小節;第三樂段是146~168小節。

第一樂段是展開部開始階段,74~93 小節從最初的連續低音聲部的拍點,就能帶動觀眾附和音樂。隨后采用的高音聲部結構為馬蹄式創作結構。高音聲部的78~85 小節為音階式下行,有效地彰顯了新疆民歌的律動。隨后,音區對比突出。高聲部的86~93 小節,則是對前面8 小節相應的對句,保留了對答式的創作風格。音樂旋律通過左右手交叉互換,在低聲部出現。78~85 小節與86~93 小節形成的呼應,體現了創作者嚴謹的創作態度和高超的創作技巧。94~113 小節雖然在配合調性轉變時融入了新材料,但是延續了74~93 小節的樂思,通過變化創作,尤其是低音聲部織體的變化,增強了樂段的生命力,為102 小節低音旋律的出現埋下了伏筆。94~113 小節采用了4+4 的復樂句創作形式,而高音聲部依舊采用了主題樂思創作,直到110~113 小節,變為向下下行級進音階過渡句。

第二樂段屬于平行復樂段結構,為規范復樂句形式。在114~129 小節中,3 個聲部結構明顯,音樂推動力十足。第121 小節后,結構才出現細微變化,以托卡塔的形式出現,通過4+4 的結構形式,將西方規范結構形式融入其中,增強了樂思音響效果與旋律概念。而在130~145 小節中,主題樂思與114~129 小節進行了延續,同樣采用了復樂段式結構。

第三樂段屬于三段體形式,在展開部中段進入高潮。創作結構更加緊湊,使得音樂情緒開始激動緊張。尤其是第162 小節之后,樂曲開始進入高潮,將新疆人民喜迎收獲的場景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在經過激烈的音樂情緒后,又留下了空白期,采用1 個拍子的延音來休止,為聽眾留白,從而使聽眾更加盡情地回味高潮,同時與后續間奏產生強烈對比。

(四)間奏

間奏是指169~175 小節,為展開部和再現部之間用于過渡銜接的樂段。間奏共包含8 個小節,采用2+2 的規整結構,利用長連音將每個樂思的結束和第一句銜接起來,使得中段音樂悠長,頻繁的半音創作,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格。

(五)再現部

再現部是176~222 小節,是對呈示部的再現。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76~202 小節,第二部分為4 個小節間奏,即203~206 小節。第三部分是207~218 小節,結構更加緊湊。

其中,第一部分采用了與呈示部相同的結構,187~195 小節使用三行譜表方式,擴大了縱向結構,音響效果飽滿而又充實。196~202 小節屬于重復排布式復樂句,采用了排比式結構,再現部音樂變化規律有序,線條呈下行趨勢,音響效果逐漸低沉,音樂逐漸平息。

第二部分是小間奏,為上下部分的銜接,節奏舒緩悠長,從最初緊湊的音樂形態變為松弛的音樂形態,實現了無縫過渡。

第三部分是復樂句,采用了二段體結構,音樂更加明朗,同時保留了新疆舞曲的韻律,在低音區結構豐富而又飽滿,進一步完善了音響效果。

(六)尾聲

尾聲指219~228 小節,在延續呈示部樂思的基礎上,線條上揚,直到高音區結束。最后尾聲上下幅度為6 度以內,使得線條更加完整,長主音增強了音樂結束感。同時,加上2 拍子休止,使得聽眾更加耐人尋味,音樂開始變得平靜,預示夜幕即將來臨,辛勞一天的新疆人民完成了勞作,在漸行漸遠中,音樂開始慢慢消散。

二、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演奏分析

(一)節奏節拍

節奏將時值長短不一的音組合在一起,有助于對樂曲整體風格的把握和理解。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為復三部曲式,節奏歡快、整齊,特點鮮明。當主題旋律切入后,切分節奏伴奏左手行進,從頭到尾,節奏獨特鮮明。例如,在呈示部采用了切分音的手鼓節奏,一直延續到展開部,律動感十足,在切分音的手鼓節奏下,將呈示部的新疆民族音樂特色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其中,采用的低音伴奏是維吾爾族手鼓舞的節奏,彰顯了新疆人民的生活面貌。在演奏時,有的節拍的重音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位于第三、第五個音,并非常見的第一、第四個音。切分音重拍則主要位于第二個音,因此需要掌握其節奏,緊密結合速度變化,明確重音所在的音節,確保每個音演奏得干凈清晰。例如,在展開部的右手旋律聲部,即第78 小節中,采用了連續八分音符與2 個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與素材,此時是模仿新疆人民騎馬時的馬蹄聲,需要根據音樂結構與調式調性轉化,營造出歡快而又活潑的跳躍的畫面。

(二)速度力度

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時而柔和,時而豪放,有著豐富的變化。因此,演奏時需要注意對速度、力度與每個段落風格的掌握。而雙音三連音具有從強到弱的變化特點,演奏時要確保三連音彈奏準確,結合連音線位置,確保雙音三連音均勻而又連貫。

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的琶音彈奏要求處理細膩,此時不能彈得太快,需要用手腕力量帶過去,這樣既能避免音效僵硬,又能保持音樂連貫。此外,還要嚴格控制音色變化和控制力度。例如,1~18 小節采用中板速度,演奏音樂柔美動聽,好似春風拂面,靜謐而又甜蜜。呈示部主題旋律輕快,營造了快樂而又愜意的感覺,演奏不斷向前推進,營造漸強感覺。到了57~65 小節,進入樂曲再現段,主題旋律更加熟悉,在彈奏該部分時,右手八度需要快速貼鍵和弱音。在彈奏小回音時,演奏者則借助手指靈活性,營造干凈而又清澈的音色,尤其是在華彩樂句彈奏時,既要均勻連貫,又要彰顯力度變化。此外,《春舞》的特色就在于大小調互換。以呈示部第一段為例,這段以歐美小調為基礎,使聽眾可以直觀感受新疆異域風情。而在樂曲中部,開始變得干凈而又明亮的D 大調,營造了維吾爾族人民歡歌笑語的氛圍,二者產生了鮮明對比,給人帶來無限遐想。

(三)演奏技巧

在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的前半部分演奏時,引子需要借助手指觸鍵來控制力度,營造輕盈抒情的感覺,為聽者留下想象空間。在引子部分,每小節最后1 個琶音采用音前踏板,使得聲音更加清晰,營造出意味深長的感覺。引子完成后,開始進入主題。后續段落演奏力度加強,與前面段落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不同的情緒表現方式,小快板演奏輕巧快速。此時,需要手指貼鍵來演奏,及時更換踏板,在提升速度的同時保持旋律的歡快性。

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必須彈清左手和弦音,借助手腕力量,將手腕作為支點演奏,彰顯其顆粒性。在彈奏右手連音、跳音時,借助手腕增強顆粒性。跳音段落不踩踏板,音色干凈,跳躍感十足。而后半部分的左手在彈低八度重音與和弦時,做好漸弱處理,也不能一直踩著踏板,而是要及時更換踏板,預防音響混亂。當后面音響密集時,手臂應適當放松,使得曲子強弱對比突出。樂曲清晰而連貫,彰顯音樂特點與民族風格,突出左手旋律線條,保持樂曲節奏、節拍與踏板的和諧切換。

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譜面中,標記了“>”記號,演奏時要做到重心前傾,所有力量均集中于指尖,將重音突出。雙手交替演奏時,結合旋律走向。在彈奏158~167 小節時,節奏變得越來越快,音色響亮而又飽滿,下鍵扎實,結合旋律走向,將樂曲推向高潮。在雙手持續彈奏顫音時應剛強有力,以增強音樂動力。當和弦音結束時,要干凈利落。踏板在最后1 個和弦音結束時,需要同時抬起踏板,顫音結束,整體效果干脆。例如,在188~191 小節時,每個小節的左手均需要演奏兩個聲部,這就需要彈得十分清楚,確保每個聲部的音都能體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嚴禁丟音、錯音,右手彈奏時應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樂曲最后回到主題旋律,結尾處則采取漸弱處理,給人留下意味深長的空間和無限的遐想。

因此,在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中,踏板是控制變化的關鍵,對于表達情感十分重要。因此,在進行踏板處理時,演奏者需要通過把握整首樂曲意境與風格,抓住聽眾心扉,使聽眾更好地進行音樂審美。在這一過程中,踏板要配合旋律,在和弦時值完成時,需要及時抬起踏板。此外,需要加強踏板控制,關注音樂情緒,實現踏板合理收放,使踏板得到很好控制,以獲得最佳演奏效果。

孫以強鋼琴作品《春舞》生動詮釋了新疆人民歡歌笑語、載歌載舞、熱情洋溢的場面,是中國近現代鋼琴作品的一顆明珠,在推動中國鋼琴音樂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民族音樂風格鋼琴作品的保護與傳承,我們需要切實加強對其曲式結構的了解,注重對演奏要點的掌握,在理順音樂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提升演奏技巧,在詮釋作品的同時推動民族風格鋼琴音樂的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呈示部樂段踏板
單踏板不可取
淺析奏鳴曲式的戲劇性
淺談延音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用法
美學視角之樂段辨析
淺談汽車制動踏板的型面設計
傳承與引領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論曲式學中復樂段的辨析問題
淺談鋼琴踏板的運用
貝多芬鋼琴奏鳴套曲中奏鳴曲式呈示部中連接部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