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技能型社會建設”??幷甙凑Z

2024-05-01 07:59徐國慶
關鍵詞:技能型概念技能

這組稿件是圍繞技能型社會建設課題產生的研究成果。人們用過不同概念來描述一個社會的特征。如從政治關系角度,提出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概念;從經濟結構角度,提出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等概念;從能力結構角度,提出文憑社會、知識社會、能力社會等概念。這些概念都是從某一角度來描述一個社會的特征,它們之間并不矛盾。今天,我們遇到了一個新概念,即“技能型社會”,并把它作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維度。什么是技能型社會?為什么要提出技能型社會這一概念?如何建設技能型社會?這些都是技能型社會建設課題要著力回答的問題。

“技能型社會”這一概念在國外文獻中很少見到,只是偶爾能發現“高技能社會”這一概念。因此,在對技能型社會建設問題進行研究時,沒有必要在國外文獻中對這一概念進行艱苦溯源,因為它完全是針對中國人力資源結構失衡問題提出的一個本土概念。當然,西方國家在發展現代產業過程中并不缺乏技能型社會建設行為,因此不能因為缺乏對等概念而放棄對西方國家相關社會發展經驗的研究,只是相關研究需要更具彈性的話語情境。在該課題研究過程中,比概念溯源更為重要的是抓住我國技能型社會建設中的真問題。

真問題是什么?這就需要我們追溯:我國提出技能型社會建設這一課題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社會遇到了什么問題?為什么需要“技能型社會”這一概念來支撐該問題的解決?根本問題就在于職業教育發展正面臨國家需求與個體需求之間相互脫節的現實。一方面,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需求。通過發揮教育分流功能,把人口中的相當一部分導向技能工作,是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畢竟對一個社會來說,保障經濟部門的良好運行是基礎,它不可能讓所有社會成員都去從事學術研究或其他各種管理和專業工作。對以實體經濟為主體的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排斥技能和技能工作對我們的社會來說是一種危險信號。我國經濟發展選擇的是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核心的產業模式,因而需要教育提供大量在實體經濟部門就業的技能人才。另外,對于人口基數如此龐大的我國,如不能有效吸引人們到技能工作領域就業,還會造成嚴重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民眾卻普遍排斥職業教育,也不愿意從事技能工作。企業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仍然非常嚴重,人力資源的這種狀況正在嚴重制約產業升級。以2022 年全國分行業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為例,經濟貢獻力最大、就業人數最多、技術最為復雜的制造業,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人員只占6.1%,多數制造企業操作工的學歷大部分在高中以下。這一狀況如不能得到有效扭轉,無疑會動搖我們的產業根基。

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國在解決過程中需要“技能型社會”這一概念來支撐,而其他許多技能非常發達的國家(甚至是德國)則沒有使用過這一概念或是類似概念?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特有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就構成了技能型社會建設研究課題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事實上,進入21 世紀以來,為了解決技能型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國家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比如,打破傳統人才觀念,把高技能工人也列入國家人才范圍,并把相應人才計劃項目延伸到他們;在全國范圍內大力宣傳工匠文化,推動社會樹立重視技能勞動者的觀念;采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包括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等。雖然通過這些努力,技能型人才短缺現象有一定程度改觀,但改觀的幅度非常不夠,且成果很不穩固,外部環境稍微發生變化,就會出現嚴重反彈。比如,近年來鄙視職業教育的觀念又大有蔓延之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逃避技能工作,使得許多行業技能勞動者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在對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的反思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只在局部采取措施,這一狀況不可能得到徹底扭轉,因此需要一個更具系統性的概念來支撐這一問題的解決,這個概念就是“技能型社會”。

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直接目標是大幅度提升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社會人口中的占比。具體多少比例合適?對這一比例的監測應以各地區技能勞動者求人倍率以及各年齡段技能勞動者比例均衡度為基本參數。提升技能勞動者在社會人口中的占比,就需要徹底改變人們輕視技能勞動、技能勞動者和職業教育的觀念,形成職業平等的社會風尚,使人們能夠客觀地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和工作。這一觀念的形成自然是非常困難的。人們常常把排斥技能和職業教育的觀念的形成歸因于中國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傳統,認為它是極難改變的。事實其實并非如此。比如,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師傅就是許多青年人非常向往的工作。那時候為什么能夠形成如此重視技能型人才的社會風尚?主要是制度使然,比如在工作待遇、養老服務、工作穩定性等方面,技術工人與專業人才、領導干部基本沒有差異。然而市場經濟環境徹底改變了技術工人聘用制度,高度市場化的模式使得他們的工作不再具有吸引力。這一制度刺激了企業發展動力,卻造成了技能嚴重短缺現象,成為我國經濟朝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阻力。

因此,技能型社會的內涵可從實體、觀念和制度三個層面來界定。實體層指社會擁有的技能人才數量,或者技能人才在總勞動人口中的占比。觀念層指人們對待技能工作和技能學習的態度,即人們把技能工作作為其職業選擇的意愿水平,以及因此進行技能學習的投入水平。制度層指支撐技能工作和技能學習觀念形成的勞動用工等相關制度。真正的技能型社會,技能人才(以擁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為依據)占勞動人口總數的比例應在60%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應占技能人才總數50%左右;人們對技能工作持高度接納的態度,愿意把技能工作作為首要職業選擇,至少應對技能工作持平等觀念;社會建立起了支撐技能成才的完整制度體系,保障技能工作者擁有同等工資收入、就業穩定、社會地位、晉升機會和養老服務。實體層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檢驗技能型社會建設成功與否的核心指標,它的實現要以觀念層的形成為前提。觀念層的形成則又要以制度層的構建為前提。觀念形成有文化基因、路徑依賴等多方面影響因素,但其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是制度。

技能型社會建設課題的研究框架可概括為以下范式:(1)內容取向研究。這一取向主要研究當代社會需要什么性質的技能?;卮鹎宄@一問題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前提。技能是一個具有歷史與文化屬性的概念,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技能需求,建設技能型社會,首先要研究清楚當代社會最需要的技能類型是什么。一味把已喪失經濟意義的傳統技能作為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樣板內容去學習,難以使技能型社會建設獲得持續生命力。技能型社會建設必須深深扎根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產業的技能需求。(2)因素取向研究。這一取向主要研究影響技能學習動力機制形成的因素。這是技能型社會建設課題研究的難點與重點,只有在這一問題的研究上取得實質性突破,才可能構建有價值的建設思路。當今中國社會突出的“去技能化”教育與工作選擇取向形成是非常復雜的因素體系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最宏觀的角度可把這些因素劃分為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徹底解決技能型社會建設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這兩類因素中的具體因素,探明其發生作用的機制,弄清楚這些因素之間的作用關系。對這些因素的研究往往需要突破現有制度體系的習慣性存在形成的思維局限。比如技能勞動者的退休工資遠低于干部,這對技能工作的吸引力有決定性影響,這一制度的合理性需要受到質疑。(3)過程取向研究。這一取向主要研究個體對職業教育與技能工作選擇的過程。對影響因素的研究總是宏觀的,但教育與工作選擇是個體過程,這些因素如何作用在特定個體身上,有哪些條件在影響這些因素的作用的發揮,使其最終做出具體的教育與工作選擇,都是需要另外研究的問題。這一范式雖然是對整個課題的補充性研究,但缺少了這一范式,因素研究的成果很可能難以真正產生理想的實踐。

扭轉人們教育與工作選擇中的不合理觀念,構建技能學習的社會動力機制是技能型社會建設課題研究的核心問題。在這些研究基礎上,就可以對現有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反思,從技能型社會建設需要出發探討現有職業教育體系應該做什么、離其要實現的目標有多遠、應該如何進行改革等問題。目前的職業教育體系是機械化時代建立的,當社會進入智能化時代后,技能性質發生了深刻變化,現有職業教育體系面臨深度變革的需要。當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重心從中等職業教育轉向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該如何從就業導向的辦學定位轉向為學生進入高等職業教育做好準備?是否需要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如何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以滿足企業對更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能型人才內部是否有進一步的類型劃分需要,這種劃分對職業教育規劃有什么影響?智能化時代技能性質的變化對職業教育辦學形式和內容有什么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這組論文分別聚焦以上研究框架中的某個關鍵點進行選題,目前的研究只是這個領域行進中的一個環節,期待有更多更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產生。

猜你喜歡
技能型概念技能
高級技能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幾樣概念店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秣馬厲兵強技能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