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方式優化策略探賾

2024-05-02 09:24穆銳
成才之路 2024年10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方式優化

穆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其中,優化作文教學方式已成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文章簡要概述語文作文教學必經的三個階段,包括基于客觀世界的觀察、基于主觀思維的表達、基于自由寫作的創作等階段,探討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旨在幫助學生豐富作文內容,進而逐步增強作文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方式;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0-0089-04

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寫作方法,它是一種以書面語言為載體、表達人的主觀見解和思想情感的作品。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作文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必經的三個階段

1.基于客觀世界的觀察階段

基于客觀世界的敏銳觀察,是作文教學的第一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階段。新課標在“表達與交流”模塊中明確要求學生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獲取獨特而真實的感受,這一要求強調了觀察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能力,讓他們敏銳地體察周圍事物或人物的變化,進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獲取素材和靈感,并寫出有情趣、有生命力的作文[1]。

2.基于主觀思維的表達階段

基于主觀思維的自主表達是語文作文教學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學重點從外在觀察轉變為學生內在思考和情感表達,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鼓勵他們挖掘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并將其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因此,該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引導學生將腦海中的畫面和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語言表達,幫助他們在表達過程中轉變思維方式,并逐漸形成自主表達意識。

3.基于自由寫作的創作階段

作文教學的第三階段,即自由寫作的創作階段,是前兩個階段的延伸與升華。在這一階段,教學的重點應轉變為提高學生自主創作能力。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將所學的觀察和表達技巧融入文本創作中,創作出情節豐富、意境優美、結構完整的多樣化作文[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寫作的環境,讓他們在掌握客觀觀察和主觀表達等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文本創造能力。在自由寫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和提升基本的寫作技巧,還能更深入地掌握細節描寫、人物塑造等高級寫作方法。

二、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

1.讀寫結合,轉換學生視角

(1)優選閱讀資源。在讀寫結合的作文教學方式下,優選閱讀資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首先,優質的閱讀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文化氛圍。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優秀新聞報道、歷史文獻等,學生可以接觸到規范的語言表達、豐富的詞匯和句式,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和寫作能力。其次,優選閱讀資源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和信息,拓寬自己的視野,這些知識和信息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使他們的作文更加有內容、有深度。最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教材中的課文作為優秀閱讀資源,并為學生布置仿寫、續寫等類型的任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家鄉的風俗”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課文作為優秀閱讀資源,如《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詳細描繪了北京地區春節期間的各種風俗活動,語言生動、內容豐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這篇課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并嘗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仿寫、續寫等類型的任務,如讓學生仿寫一篇描述自己家鄉某個傳統節日的短文,或者續寫一個關于家鄉風俗變遷的故事。這樣的寫作實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寫作方法,還能夠讓他們在閱讀和寫作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實現讀寫能力的相互促進[3]。

(2)立足讀者視角。立足讀者視角強調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要站在讀者的立場上,考慮讀者的需求、興趣和認知水平,以便更好地傳達信息、表達觀點和引起共鳴。首先,明確讀者視角的重要性。在寫作中,明確讀者視角,意味著學生需要清晰地知道他們的作文是為誰而寫,這種意識有助于學生跳出個人的小圈子,從更廣闊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中去考慮寫作的目的和意義。當學生能夠明確作文的讀者群體時,他們的寫作會更有針對性,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其次,從作者到讀者的視角轉換。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往往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表達個人的想法和情感。然而,這樣的寫作方式往往缺乏與讀者的有效溝通,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從作者的視角轉化為讀者視角,這意味著學生需要學會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問題,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和期望。通過這樣的視角轉換,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寫作的目的,進而找到最佳的寫作方式。最后,代入情感與體驗。要真正立足讀者視角進行寫作,學生需要代入自身的情感和體驗。這是因為寫作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達,只有當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融入到寫作中時,他們的作文才會更加真實、有感染力。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我想對您說”時,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立足讀者視角進行寫作,以確保作文內容真實、有感染力,并且與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兩個寫作方向:“對父母或好朋友說”與“對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說”,旨在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件來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在寫作時,為了讓學生寫出心里話,抒發真摯的情感,教師要指導學生立足讀者視角,明確作文的閱讀對象,由此選擇傾訴的內容和文本表述的角度。如當傾訴的對象是父母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回憶與父母共度的時光,尋找那些觸動人心的瞬間,用樸實無華、貼近生活的語言來表達對父母的深厚感情;當傾訴的對象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時,學生應聚焦于某個具體事件,通過謹慎且充滿敬意的措辭,展現自己對這些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深入思考“讀者期望聽到什么”“如何使讀者明確理解作者的想法”以及“讀者如何感受作者的情感”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能夠選擇更加貼切的語言和抒情方式,創作出情感真摯、觀點明確的佳作。

2.聯系生活,豐富作文素材

寫作,這一書面語言表達活動,深深植根于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閱歷尚淺,閱讀也相對有限,因此在寫作時常常會遇到素材匱乏、情感表達不夠真摯等問題。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作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素材。首先,以生活經歷為素材,讓作文更具真實感。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其中蘊含著無數值得書寫的經歷和故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歷程,從中挖掘那些有趣、有意義、有啟發性的經歷,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的素材不僅具有真實感,還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加投入,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其次,關注生活事件,讓作文更具時代感?,F實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件,這些事件有的引人深思,有的充滿趣味,有的則飽含溫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這些生活事件,從中選取與作文主題相關的事件作為素材,這樣不僅可以豐富作文的內容,還能讓作文更具時代感和現實意義[4]。最后,描繪生活現象,讓作文更具生動性。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內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如季節的變化、自然景物的特征、人物的言行舉止等,然后運用生動的語言將這些現象描繪出來,這樣的作文不僅生動有趣,還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即景”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作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素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或附近的公園、廣場等地進行實地觀察,讓學生親身感受自然界的變化和美麗,如觀察日出日落的景象、云彩的變幻、風吹樹葉的搖曳等。通過實地觀察,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自然現象的特點和變化規律,為寫作提供真實的素材。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尋找與即景相關的素材。如學生可能曾經在某個特殊的時間或地點目睹過美麗的自然景觀,或者經歷過一些與自然現象相關的有趣事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這些經歷作為寫作素材,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當時的情境和自己的感受,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麗。

3.想象訓練,激活寫作靈感

在寫作過程中,想象力和聯想力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是藝術加工的主要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創作思路,獲取寫作靈感。因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想象訓練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首先,創設想象情境,激發學生想象力。想象情境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而特意創設的一種場景或氛圍。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寫作主題和要求,創設富有想象力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進行想象[5]。為了創設有效的想象情境,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特點,選擇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激發他們興趣的話題或元素。通過將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創作的天空中。其次,引導聯想思維,拓展學生寫作思路。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它能夠幫助學生將看似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從而拓展寫作思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聯想思維,從一個事物出發,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人、事、物、景等,進而構思出豐富多彩的作文內容。最后,鼓勵大膽創新,提升學生作文的藝術感染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于突破常規思維,寫出具有獨特見解和新穎構思的作文。對于學生的創新性想象和聯想,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同時,教師可以范文引路、佳作欣賞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運用想象和聯想來增強作文的藝術感染力,使作文更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我來編童話”時,為了激活學生的寫作靈感、增強作文的形象性和生動性,教師可以組織專門的想象訓練活動,以情境化的方式,為學生搭建起堅實的想象支架。想象支架一:詞匯聯想畫面。教師可以給出“國王”“啄木鳥”“玫瑰花”這三個看似毫無關聯的詞語,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它們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如學生可以想象國王在森林中散步時,遇到了一只啄木鳥,它嘴里銜著一朵玫瑰花,請求國王幫助保護森林。這樣的畫面不僅富有戲劇性,還能引導學生思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想象支架二:環境營造氛圍。教師可以通過描述“冬天”的“黃昏”這一特定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氛圍,并展開想象。學生可以想象在寒冷的冬夜,一個孤獨的身影在雪地上行走,或者是一群小動物在溫暖的洞穴里準備過冬。這樣的情境描寫能夠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使他們的想象更加具體生動。想象支架三:場景設置情節。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具體的場景———“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森林超市”,然后讓學生在這個場景中展開想象。學生可以想象超市里的各種奇特商品,以及動物們購物時的有趣場景,這樣的設置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幫助他們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童話故事情節。在搭建好想象支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六個要素入手,將想象的內容具體化、條理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讓他們在編寫童話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創作的樂趣[6]。

4.精準指導,鍛煉列提綱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列提綱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它不僅是學生梳理作文內容、規劃作文結構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作文質量和效果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將鍛煉學生列提綱的能力作為核心目標,通過精準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重要技能[7]。首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列提綱在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性。提綱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體框架和層次結構,避免在寫作過程中出現思路混亂、結構松散的問題。通過列提綱,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和立意,確保寫作內容緊扣主題,不偏離中心思想。其次,教師要教授學生列提綱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包括如何確定文章的主題和立意,如何梳理和歸納寫作要點,如何安排和組織文章的結構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逐步展開思路,將各個段落的主題句和支持句逐一列出,形成清晰的提綱框架。最后,教師要通過實踐應用和反饋來提高學生列提綱的能力。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針對性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在寫作前必須列出詳細的提綱,并在完成后對照提綱檢查文章的結構和層次是否清晰、合理。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提綱進行及時點評和反饋,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學生不斷完善和提升列提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記一次游戲”時,教師可以將鍛煉學生列提綱的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通過精準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列提綱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習作要求,向學生明確本次習作的主題,并強調在寫作過程中要把游戲過程寫清楚。其次,教師可以給出一個示范提綱,讓學生了解提綱的基本結構和內容。示范提綱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游戲開始前的準備(如場地布置、規則說明等)、游戲過程中的精彩瞬間(如緊張刺激的倒計時、有趣的互動環節等)、游戲結束后的感受和體會(如勝利的喜悅、失敗的遺憾等)。通過這個示范提綱,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如何圍繞游戲過程展開思路,并形成一個清晰的寫作框架。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列出提綱,并在實踐過程中給予及時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糾正,如部分學生可能會把游戲過程中的不同環節混雜在一起,導致提綱結構混亂,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或者游戲環節的先后順序來排列提綱內容,使其更加清晰、有條理[8]。通過這樣的精準指導,學生可以逐漸掌握列提綱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寫作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一技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優化作文教學方式的意義十分重大,它不僅是對傳統作文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進和提升,更是學生寫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和實踐優化作文教學方式的策略和方法,為學生提升寫作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通過讀寫結合、轉換學生視角,聯系生活、豐富作文素材,想象訓練、激活寫作靈感,精準指導、鍛煉列提綱能力等策略的應用和實踐,教師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徐莉莉.小學語文新課標中作文教學理念分析[J].課堂內外,2022(07):34-35.

[2]吳瓊.改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路徑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20):32-34.

[3]景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淺探[J].新課程研究,2022(05):53-55.

[4]張秀華.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14):14-16.

[5]劉金忠.小學語文創新作文教學研究[J].甘肅教育,2021(13): 89-91.

[6]劉艷.強創意激創見———小學創意作文教學方法談[J].語文教學通訊,2020(06):11-12.

[7]蔡起萬.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2(04):37-38.

[8]陳爽.彰顯個性重在引導———淺談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方法[J].現代教育科學,2018(01):90-91+94.

Exploration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u Rui

(Xinshan Primary School, Renhuai City, Guizhou Province, Renhuai 56450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updating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concep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mong them, optimiz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 article briefly outlines the three stages that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must go through, including observation based on the objective world, expression based on subjective thinking, and creation based on free writing. It explor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iming to help students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ir compositions and gradual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compositions.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language; teachingcomposition; teachingmethods; optimization;strategy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教學方式優化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