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2024-05-04 02:10溫正喜
職業 2024年6期
關鍵詞:專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

■摘 要:在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專創融合”成為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平陽縣職業中等學校機械類專業為例,闡述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以“專創融合”實踐中的真實問題為導向,從育人模式、課程體系、產教項目、師資隊伍、實踐場地、社會資源6個方面對中職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關鍵詞:“專創融合”;中職機械;創新創業教育

“專創融合”是指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植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并進一步優化學生專業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一、中職機械類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逐步實施,國家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潛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職學校要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號召轉變為具體行動,通過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實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結合當前產業發展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一方面,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推動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向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也對中職學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師資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皩撊诤稀睂Ⅱ寗訉I發生變革,是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中職機械類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資源參與創新創業教育較少

目前,中職學校根據崗位能力要求所建設的專業實訓場地,以及部分產教融合實踐基地,主要還是圍繞專業教學計劃、職業崗位情境開展教學活動,缺少真實的創新創業項目,使得專業實踐平臺的功能相對單一,不能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二)師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強

大多數中職學生習慣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以及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未能被正確地引導和激發。并且,部分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相對狹隘,認為其只是針對少數學生的課外教育實踐,具有較強的精英色彩,是一種“業余教育”,這些錯誤的認知成為“專創融合”教育改革的較大阻力。

(三)“專創融合”教育資源不足

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自成體系,在課程開發上缺乏有效組合、系統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缺乏創新創業意識的滲透,而且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并且,“專創融合”的師資隊伍相對匱乏,由于教師考核評價機制的局限,許多教師更傾向于本專業教學、科研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不愿將精力花費在其他領域。

三、中職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

(一)構建“專創融合”特色育人模式

依托產教融合實踐項目,筆者對學校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模式進行了梳理:問題收集—論證研發—專利申請—試驗投放—正式量產—競賽申報。該模式以學校和產業鏈配套的優勢技術資源為出發點,協同合作企業,將校園雙創擴展到制造業相關領域,致力于打造“互聯網+開放創新+研發協同+智能制造”的“專創、產教”雙融合平臺。以該平臺為載體,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將在學校的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在企業的實際工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訓、研、創”一體的富有中職學校特色的“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坝?、研、創”為筆者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三個階段,從一年級的創新創業課程學習與基礎技能訓練,到二年級參與企業項目研發,再到三年級的創業孵化,自主承接企業項目,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業素養。第三階段自主承接的企業項目,可以以項目教學的形式反哺前兩個階段,形成良性循環,為學生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二)優化“專創融合”教育課程體系

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課程體系有利于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開設全面、多元的“專創融合”課程需從職業素養、專業技能、行業規范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多方面入手,將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將創新創業能力與基本職業素養聯系起來。因此,筆者學校改造了專業必修課,打通專業選修課,增加第二課堂訓練活動,在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上對創新創業課程進行有機融合和整體優化。在必修模塊,歸納專業課程中與創新創業教育關聯的知識要素,系統地介紹與機械類專業相關的創業知識、創新技能、創業案例、創新項目;在選修模塊,根據機械類專業特點,設置“專創融合”課程,如創意建模、創意加工等課程,并增加一些跨學科課程,使課程內容多樣化,以利于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在拓展模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教學,有計劃地開展系列專家講座、專業競賽等活動,促進學科結構的綜合化,開闊學生專業視野,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三)實施“專創融合”校企合作項目

專業知識與企業生產需求結合,創新想法就有了轉化為產品的機遇,為師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以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工作室為技術服務窗口,教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項目,從產品的外觀造型、結構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入手,助力企業開展逆向激光掃描、新產品研發設計、模具結構設計和3D打印等業務,在項目實踐中促進“專創融合”。得益于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學校創新創業團隊積極對接企業技術需求,收集企業在生產與研發中的困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如在校企項目實踐中,工作室師生參與了精益工裝設計,解決了企業的制動卡鉗加工效率不高的問題,由原來的單件裝夾加工改良為雙工件裝夾,定位精度更高,提高了加工經濟效益。在“專創融合”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畢業后“連人帶項目”進入合作企業研發部門,從事產品研發崗位工作。實施“專創融合”實踐項目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產品設計能力,實現了學生高質量就業,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企業技術需求,為本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作出貢獻。

(四)打造專兼結合專創師資隊伍

實現“專創融合”需要打造一支專職和兼職、理論和實踐、校內和校外結合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撐。對于專職教師,近年來,筆者學校陸續引進一批重點高校具有創新創業經歷的機械類專業畢業生,并組織本專業教師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培訓,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專職教師隊伍結構;對于兼職教師,筆者學校從合作企業聘請來自生產一線的能工巧匠和創新創業導師擔任兼職教師,發揮他們實踐技能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長處,為校內外學生提供職業技能指導。同時,筆者學校制定了《校企人員互兼互聘管理制度》,要求每學年專業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至少8周實踐性學習,企業導師到學校任教或技術指導每學年至少120課時。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了專業教師與企業導師互學互幫機制,以團隊形式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教師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建設“專創融合”教育實踐基地

“專創融合”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目標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固定的學習和實踐場所。結合機械類專業學科特點,筆者學校對現有實踐場地在空間上進行延伸,對專業實訓基地進行改造,注入創新創業文化內涵,形成了以師生創新創業實踐為框架的“遠創”新產品設計工作室、機械加工創業中心、產品攝影工作室三大區域。該基地不僅能作為開展日常創新創業教學與專業教學的場地,而且能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場所,為構建融“訓、研、創”一體化教育教學環境提供了真實的崗位情境、職場和企業文化氛圍,使得專創實踐場地在使用功能上得到了進一步拓展,為師生參與產教融合項目提供保障。

(六)引進社會資源助力校園創新創業

創新創業教育僅僅依托學校平臺是有限的,必須“走出去、請進來”,尋求與外界創新創業平臺的協同合作,加強資源共享,才能推動人才培養和創新發展。因此,筆者學校與多家國內知名眾創空間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實習、項目對接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其次,通過舉辦全校性的專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比賽,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到校指導,選派專業教師下企業進行技能技術培訓和展示等活動,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雙方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此外,筆者學校積極開展和參與各類創新創業交流活動,舉辦了溫州市智能制造研修班、3D打印和逆向創新設計等主題培訓班,受邀參加了浙江省技術博覽會、溫州市創業創新博覽會等展會,打通了對外交流的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立足職業教育發展新階段,中職機械類專業改革已經進入必須蹚過的“深水區”,如何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實現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保證?;诋a教融合的“專創融合”育人模式的實施,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完善和優化,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邱亞龍,解加米.農林院校學生黨員創新創業現狀調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7).

[2]王永釗,程揚,李麗軍.職業院校專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2(8).

(作者:溫正喜,平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科室主任)

猜你喜歡
專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
基于專創融合理念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高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對策研究
獨立學院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
淺析民辦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基于“創新工作室”的高職電子類專業專創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