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蘇峻、祖約叛亂與王導復出之關系

2024-05-07 16:31
關鍵詞:陶侃王導士族

程 剛

(玉林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東晉初期,流民帥蘇俊、祖約之亂對當時的東晉政局影響甚大。當然,南來士族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與軍事角色,他們對推動和改變時局皆起到了不同的歷史作用。前賢今人在蘇峻、祖約叛亂過程以及失敗的原因、后果與影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然而,對于東晉名臣王導在蘇峻、祖約叛亂前后所持的態度和策略,此次叛亂對王導從新復出的影響及其效果的研究則較少談及、論證?,F茲就上述問題,闡發幾點意見及觀點,以饗讀者。

一、蘇峻、祖約叛亂前期王導所處的政治環境

蘇峻、祖約叛亂前期,王導所處的政治處境總的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雖然,在王敦第二次起兵失敗后,王導不僅沒有受到牽連,還被委任為“太保、領司徒”等職,然而,此時的王導已無任何實權可言。此外,王導從弟徐州刺史王邃、江州刺史王彬的職務也為別人所代替,據《資治通鑒》:太寧二年(324),“冬,十月,以……應詹為江州刺史,劉遐為徐州刺史,代王邃鎮淮陰?!盵1](P2931)又,“及(王)敦敗,……尋以陶侃代(王)舒,……乃徙(王舒)為湘州刺史?!盵2](P2000)由此可知,在王敦第二次起兵失敗后,晉明帝開始嚴厲限制并打擊瑯邪王氏家族在建康內外的各種勢力,并直接導致“瑯邪王氏政治自晉成帝以后逐漸趨向衰落”。[3]無疑,晉明帝此舉的原因是他深知高門士族勢力過于強大必然會威脅到皇權的穩定。鑒于以往的教訓,晉明帝采取了加強皇權,排擠高門士族勢力的舉措,其中瑯邪王氏首當其沖。如《資治通鑒》云:“右衛將軍虞胤,元敬皇后之弟也,與左衛將軍南頓王(司馬)宗俱為帝所親任,點禁兵,值殿內,多聚勇士以為羽翼;……宮門管鑰,皆以委之?!盵1](P2937)與此同時,晉明帝還重用了無任何政治背景的流民帥郗鑒,并將看護建康北門的重任交給了他,即《晉書·明帝紀》所云:太寧三年(325),“秋七月辛未,以尚書令郗鑒為車騎將軍、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假節,鎮廣陵?!盵2](P164)

毋需贅述,在王敦第二次起兵失敗后,瑯邪王氏家族的實力已無力和司馬氏皇權相抗衡。而晉明帝欲趁其他高門士族還無法與司馬氏皇室相平衡的形勢下,攬朝政大權于己身,進而作大皇權。如晉明帝的政治宏圖能夠得以實現,無論對于瑯邪王氏家族,還是對于其他高門士族來說,顯然使不利的。但是,這一時期的瑯邪王氏家族,已無力與皇室相較量了。假如不是后來庾亮趁晉明帝病重之時,以帝舅身份排闥進宮,從而扭轉了時局;那么晉明帝加強皇權的計劃,很有可能在一段時期變為現實。

此外,在反對皇室獨攬朝政這一點上,當時高門士族的政治態度無疑是一致的。在關節點上,他們最終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司馬氏皇室。田余慶指出:“(司馬)胤、羕、宗等與士族名士王導、庾亮輩志趣不同。明帝之末,子幼臣疑,似有托后事于胤、羕、宗等之意,利用他們與士族名士的矛盾,共謀廢黜執政的王導、庾亮等人?!梢韵嘁?,在這場次斗爭中首當其沖者,是王導而不是庾亮?!琢劣诖藭r毅然以帝舅的特殊身份,排闥入見,始得扭轉事態,使門閥士族獲得對宗室諸王的完全勝利?!盵4](P90)“這些排抑宗室的事主要出之于庾亮,但王導難逃同謀之嫌?!盵4](P91)李濟滄也提道:“以咸和年間當中樞之任為界,庾亮的為政特點有著前后不同。在此以前,無論針對元帝伸張皇權的舉措、王敦欲獨吞江左的叛亂,還是面對糾彈放達名士的呼聲以及宗室勢力的抬頭,庾亮采取的都是斷然的反對的態度,并積極行動,予以阻止。這些可以說是他取得的主要政治成就,也是獲得‘民望’之譽的主要原因?!盵5](P179)總之,在對待司馬氏皇室問題上,王導和庾亮二人的政治態度是一致的,即保持“皇權與士族共治天下”政局的平衡與秩序,關于這一點是無疑的。

最終,高門士族階層得力于庾亮的“排闥入見”,從而獲得了對皇室的勝利。王導也因之得以位列托孤大臣的位子。如《資治通鑒》載:晉明帝“……引……司徒(王)導、……,并受遺詔輔太子,更入殿將兵值宿?!盵1](P2937)盡管如此,王導的權利已經大部被剝奪了,庾亮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掌政者。如《資治通鑒》云:“秋,……太后臨朝稱制。以司徒(王)導為尚書事,……然事之大要皆決于(庾)亮?!盵1](P2938)在這種情況下,王導只能屈尊于庾亮之下,并在某種場合表現出了心灰意冷的心境。以至于在晉成帝登基之時,王導選擇了托疾不至。后,在卞壺的彈劾之下,才勉強到場。據《資治通鑒》載:“已丑,太子即皇帝位,……司徒(王)導以疾不至。卞壺正色于朝曰:‘王公豈社稷之臣邪!……’導聞之,輿疾而至?!盵1](P2938)然而,其后所發生的蘇峻、祖約叛亂,無意中為王導從新掌權創造了時機。

二、蘇峻、祖約叛亂時王導的態度及其所采取的政治策略

如上文所述,庾亮實際控制了東晉建康朝政,隨后,他為了進一步擴大本家族的勢力范圍,開始有意剪除異己。換言之,庾亮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為了形成“庾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無疑,剪除異己也為上述政治格局的形成,提前打下堅實的柱石。如他首先以謀反的罪名,無故除掉了南頓王司馬宗。不久,他又以同樣的借口,有意貶謫西陽王司馬羕、大宗正司馬胤。最終,在庾亮的步步緊逼之下,司馬羕為了保全性命,被迫北投蘇峻。然在平定蘇峻之亂后,庾亮還是借朝廷之口,賜死了司馬羕。庾亮這種急于排除異己,以便獨掌東晉朝政的過激舉動,就連時年紀尚幼的晉成帝也表現出來不滿的情緒。即《資治通鑒》所曰:“(司馬)宗之死也,帝不之知,久之,帝問(庾)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當如何?’亮懼,變色?!盵1](P2942)

最終,在庾亮極力剪除異己的政治行動中,北方流民帥蘇峻也成了他急需剔除的障礙。但是,在對待蘇峻的問題上,王導和庾亮發生了嚴重的政治分歧,即王導公開反對庾亮征召蘇峻進建康。關于王導反對庾亮征召蘇俊進京的原因,田余慶認為,王導反對庾亮征召蘇峻是因為“這主要是懼怕激成動亂,是庾、王策略分歧而不是政治分歧?!盵4](P91)對于此點,筆者卻以為王導反對庾亮征召蘇峻原因除了“策略分歧”外,主要還是由于他們之間有著嚴重的“政治分歧”。即王導、庾亮二人的執政方法及其政治策略上,是截然不同的。這也必然最終決定了,他們會在是否征召蘇峻的問題上,發生嚴重的政治分歧。李濟滄也認為:“咸康以后的庾、王之爭,固然有著權利之爭的一面,但更多的似乎還是為政方針上的不同。也就是說,庾亮謀廢王導,或許有掌握重權權柄,既而削弱王氏勢力的意圖??墒?,仔細觀察庾亮及其兄弟對王導的批判言辭,以及其他貴族朝臣對王導的態度,就會感覺到,單純的權利之爭并不能涵蓋庾、王相爭的全部實質?!盵5](P169)然而,筆者依然認為庾、王二人政治策略上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促成他們之間權利之爭的一個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王導向來主張為政要“鎮之以靜”,并倡導為政要簡。他反對“任法裁物”,認為此種政治舉措會失去士族之心。①如《世說新語》載:“(王)導為政務在清靜?!盵2](P1746)又,劉孝標注引許廣《歷紀》曰:“(王)導阿衡三世,經倫夷險,政務寬恕,事從簡遺,故垂遺愛之譽也?!盵6](P98)此外,《世說新語》云:“王丞相為揚州,……王問顧曰:‘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稱佳,諸從事自視缺然也?!盵6](P310)如眾所知,庾亮執政的政治策略,卻與王導恰恰相反,他是以“任法裁物”、“網密刑峻”為主。即如《晉書·庾亮傳》載:“先是,王導輔政,以寬和得眾,(王)亮任法裁物,頗以此失人心?!盵2](P1918)又,《世說新語》曰:“(王)丞相夏月至石頭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簡之?!坠唬骸z事,天下亦未以為允?!盵6](P98)無疑,以上所及暗含著王導、庾亮二人在政治策略上的分歧。

綜上所述,王導、庾亮二人在執政方法和政治策略上的分歧,顯然是截然相反的。而這種政治上的分歧,必然會促使他們在是否征召蘇峻問題上,發生出嚴重的激烈沖突。然而,庾亮征召蘇峻的建議,最終被朝廷所采納,原因在于庾亮掌握了東晉朝政大權,即所謂“事之大要皆決于(庾)亮”的緣故。反之,此時的王導已經無法阻止庾亮的任何政治舉動了。

此外,如上所提及的王導反對庾亮征召蘇峻的原因,是因為二人在執政方法及其政治策略上,是截然不同。除了上述所及的重要原因外,這里還需要提及的是王導本人或出于其家族自身的因素,就是:王導很清楚,庾亮如果消滅掉了蘇峻,那么庾氏家族的權勢會因之得到進一步的膨脹和擴展,東晉政局將最終形成的政治格局,并且這種格局將隨著庾氏家族的壯大,只會逐漸得以穩固。而如果這種“庾與馬共天下”格局的形成,必然會對瑯邪王氏家族的政治與社會利益,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正是因為此點,王導清楚的認識到流民帥的存在,對于上述庾氏家族勢力的膨脹和擴展,可以起到某種強烈的制約作用。鑒于此,王導對流民帥們,采取了極力拉攏之能事。如《資治通鑒》載:“司徒(王)導稱疾不朝,而私送郗鑒?!盵1](P2941)以上所述事件,就發生在庾亮掌握東晉朝政的不久。與上述情況相似,王導對于其他流民帥也同樣盡力籠絡之。如《世說新語》記載,王導與祖約的關系向來比較親密,如《世說新語》提到:“王丞相招祖約夜語,至曉不眠。明旦有客,公頭鬢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唬骸蚺c士少(按:祖約字士少),遂使人忘疲?!盵6](P249)當然,王導這樣做的原因也同其“鎮之以靜”的一貫政治策略相關。

總而言之,正是由于流民帥們對庾氏家族有著較強的牽制作用,所以王導極力反對征召蘇峻。即《資治通鑒》云:“庾亮以蘇峻在歷陽,終為禍亂,欲下詔征之;訪于司徒(王)導,導曰:‘峻猜險,必不奉詔,不若且苞容之?!盵1](P2945)

綜上所述,王導欲圖借助諸流民帥的勢力,來制約庾亮及其家族的勢力,從而能夠最終形成王氏、庾氏家族同司馬氏皇權互相制衡的門閥政治格局。但是,王導當時的勢力還不足以阻擋住,庾亮逐漸形成并鞏固“庾與馬共天下”的政治目的。此時,庾亮的政治目標很明確,即首先消滅掉蘇峻的勢力,然后再對付荊州之陶侃。關于此點史書已有明清的記載。據《資治通鑒》載:“溫嶠聞之,即欲帥眾下衛建康,三吳亦欲起義兵;(庾)亮并不聽,而報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盵1](P2946)顯然,庾亮已視陶侃為他要解決的下一個政敵。但是,由于庾亮獨斷無謀、剛愎自用,失掉了不少有利的作戰時機。如《資治通鑒》云:“(孔坦、陶回)言于王導,請:‘及(蘇)峻未至,急斷阜陵,守江西當利諸口,頗少我眾,一戰決矣。若峻未來可往逼其城?!琢敛粡??!K峻使其將韓晃、張健等襲陷姑孰,取鹽米,亮方悔之?!盵1](P2947)又,“陶回謂庾亮曰:‘(蘇)峻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陽南道來;宜伏兵邀之,可一戰擒也?!敛粡?。峻果自小丹陽來,迷失道,夜行,無復部分?!盵1](P2949-2950)最終,疏于戰略并不懂軍事的庾亮,非但沒有滅掉蘇峻勢力,相反,他本人也因兵敗而被迫逃離建康,投奔溫嶠去了。

相對于庾亮,王導卻能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如他在蘇峻、祖約叛亂中,選擇留在了建康,并憑借自已的威望和政治膽識,在平定叛亂中能夠有所作為。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一方面,為了維護朝廷的尊嚴及其皇帝的安全。如《資治通鑒》云:“(蘇)峻兵入臺城,司徒王導謂侍中褚翜曰:‘至尊當御正殿,君可啟令速出?!溂慈肷祥w,躬自抱帝登太極前殿;導及……陸曄、荀松、……張闿共登御床,擁衛帝?!瓡r百官奔散,殿省肅然?!盵1](P2951)另一方面,通過暫時隱忍從,能夠待機而有所作為。據《資治通鑒》載:“司徒(王)導密令以太后詔諭三吳吏士,使起義兵救天子?!盵1](P2956)又,“(王)導使參軍袁耽潛諷永等,謀奉帝出奔義軍。而(蘇)峻衛御甚嚴,事遂不果。導乃攜二子隨(路)永奔于白石?!盵2](P1750-1751)上述所提及的路永原是蘇峻的腹心,后接受了王導勸降。無疑,王導這一成功的策反舉措,在某種程度上瓦解了蘇峻軍隊的士氣。

總的來說,王導在平定蘇峻、祖約的叛亂是有貢獻的。這也使他在中央的政治地位得到了鞏固,換言之,瑯邪王氏家族的利益也因之得到了維護。

三、蘇峻、祖約叛亂對王導復出的直接影響及其效果

雖然,蘇峻、祖約的叛亂最終被東晉平定。但是,這次叛亂卻給當時的政局制造了重大混亂。王導為了穩定東晉政治局勢,盡量設法減少蘇俊、祖約叛亂所造成消極后果,并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據《晉書·王導傳》載:“及賊平,宗廟宮室并為灰燼,溫嶠議遷都豫章,三吳之豪請都會稽,二論紛紜,未有所適。(王)導曰:‘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里,……若不績其麻,則樂土為虛矣。且北寇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于蠻越,求之望實,懼非良計。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墒菎戎\并不行。導善於因事,雖無日用之益,而歲計有余。時奴藏空竭,庫中惟有綀數千端,鬻之不售,而國用不給。導患之,乃與朝賢俱制綀布單衣,于是士人翕然競服之,綀遂踴貴。乃令主者出賣,端至一金?!盵2](P1751)川本芳昭認為:“從王導之語的原意來看,他認為江南的中心就是建康,豫章郡、會稽郡都是蠻越之地?!捎谕鯇У陌l言,遷都計劃被取消,這表明王導的發言對參加討論的人具有說服力?!盵7](P397)總之,王導最終憑借個人威信與建康政治、社會及文化中心地位的不可搖動性,說服了其他士族。

由上可知,王導力排眾議,反對遷都,穩定了建康的政治局面。此外,他又善于因勢利導,廣集財源,使國家府庫不至于空竭,保證了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的平衡。這些都展示了王導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出色才能。無疑,這也使他的政治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如《晉書·王導傳》載:“六年冬,蒸,詔歸胙于(王)導,曰:‘無下拜?!?,帝幼沖,見導,每拜。又嘗與導書手詔,則云:‘惶恐言’,中書作詔,則曰:‘敬問’,于是以為定制。自后元正,導入,帝猶為之興焉?!盵2](P1751)據上述可知,蘇峻、祖約的叛亂對瑯邪王氏家族的影響是深遠的,即這個事件間接促成王導又從新回到了建康政權的中心位置。反之,庾亮因為強行征召蘇峻,直接引發了蘇峻、祖約叛亂,給東晉王朝帶來了嚴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惡果。最終,他本人也不得不為之承擔一定的責任,即被迫自動請求出鎮于外,把年幼的晉成帝交給了王導。③如《資治通鑒》載:“(庾)亮乃求外鎮自效,出為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豫州刺史,領宣城內吏,鎮蕪湖?!盵1](P2969)至此,東晉政權出現以王導在內把持朝政,庾亮、陶侃等人在外制衡建康的政治局面。換言之,即形成了王、庾、陶三大家族與司馬氏皇族共天下的情況。

另外,溫嶠在王、庾、陶之間,扮演起了一個緩沖三大家族之間矛盾的政治作用。然而,惜溫嶠不久即離世,他的江州刺史一職先后由劉胤、郭默二人接替。后,陶侃擊斬了郭默,獨領江州刺史一職。這里需要提道的是,雖然如史書記載,王導之所以不顧陶侃、郗鑒等人的反對,極力舉薦劉胤出任江州刺史的原因,是要遵循溫嶠的遺愿。如《資治通鑒》曰:“陶侃、郗鑒皆言(劉)胤非方伯才,司徒導不從?!ㄆ渥油酰傇唬骸藴仄侥现庖??!盵1](P2970-2971)又,史載王導之所以反對陶侃征伐郭默,是因為郭默本人“驍勇難制”。除上所述外,筆者認為還有兩個重要原因需要提及。第一,王導向來主張為政要“鎮之以靜”、“以寬和得眾”,不愿意東晉王朝再發生內部紛爭,從而避免不需要的內耗。第二,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是王導不希望原是王、庾、陶三股勢力緩沖之地的江州,落入政敵庾亮、陶侃二人之手。

除上所及外,流民帥郗鑒在緩沖王、庾、陶之間的矛盾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稌x書·庾亮傳》載:“時王導輔政,主幼時艱,務存大綱,不拘細目,委任趙胤、賈寧等諸將,并不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嘗欲起兵廢導,而郗鑒不從,乃止。至是,(庾)亮又欲率眾黜導,又以咨鑒,而鑒不許。亮與鑒箋曰……鑒又不許,故其事得息?!盵2](P1921-1922)后,陶侃辭職,返回家鄉長沙,不久因病去世。庾亮接替了陶侃的一切職務,如《資治通鑒》載:“辛未,加平西將軍庾亮征西將軍、假節、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領江豫荊三州刺史,鎮武昌?!庇?,胡三省注曰:“陶侃既沒,庾亮始專制上流?!盵1](P2996)隨后,王導也去世了,庾亮之弟庾冰被東晉任命“為中書監、揚州刺史,參錄尚書事”,[1](P3031)實際掌握了東晉中央權力。至此,“庾與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最終形成了。④

結語

蘇峻、祖約的叛亂對東晉政局的直接影響與后果是深遠的,這次動亂直接導致了王導、庾亮、陶侃為代表的三大家族與東晉皇室共天下政治局面的形成。而王導以其敏銳的政治眼光、老辣的政治手腕牢牢抓住了蘇峻、祖約叛亂給他帶來的有利政治時機,從新掌握了東晉的中央實權并憑此改變了自已及家族的政治與社會地位,也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時常受制于庾亮的尷尬的、不利的政治處境。當然,在客觀上,庾亮政治上的不成熟,尤其在戰術策略與軍事指揮上的幼稚,也為王導的重新復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時機。

注釋:

①關于“鎮之以靜”的政策,蔣福亞認為:“由王導肇始,斷斷續續執行,并為謝安繼承的‘鎮之以靜’的基本國策,可以用‘清靜為政,撫綏新舊’這八個字來概括?!隆戈懤m南來的僑姓士族,‘舊’指較早南渡的僑姓士族及南方土著吳姓士族?!屐o為政’的含義是以無為而治對待南北權豪攫取政治和經濟權益的行為,借以求取皇室和士族之間,以及各大族之間的權勢平衡,保持東晉政局的穩定,這一基本國策在經濟領域中的體現,就是放手南北權豪魚肉人民,兼并土地,無限度地隱匿勞動人手。如果個別官員觸犯南北權豪的利益,就難免丟官罷職的厄運?!保ㄊY福亞:《東晉南朝的大土地所有制》,收入其著《魏晉南北朝經濟史探》,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6頁。)

②這里需要提及的是,張學鋒指出:晉成帝咸和五年頒布的“度田稅米”制與咸和四年二月蘇俊之亂平定之后,實施的咸和中土斷在時期上幾乎是一致的。而“‘度田稅米’以及后來的‘口稅米’,其征收對象之所以制定為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是由東晉政權時北人流寓政權這一性質決定的。一般來說,在理念上,兩漢魏晉至唐兩稅法以前的所謂的‘稅’,與作為廣泛的土地收益利潤分成的田租不同,是專對某一個對象或為了某一個目的而征收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有一種貢獻的意思(當然愿不愿意則另當別論)。就東晉的‘度田稅米’和‘口稅米’而言,政府也好,王公也好,一般的僑民也好,尤其是政府與大小貴族之間,至少在東晉的前期和中期,都有恢復故土這一共同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的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同命運共患難的所謂命運共同體關系,王導在新亭的一番話即是這種關系的表白。這種關系也通過‘稅米’的方式表現了出來?!保◤垖W鋒:《論東晉的“度田稅米”制》,收入其著《漢唐考古與歷史研究》,第230 頁、237 頁。)無疑,東晉咸和五年頒布的“度田稅米”制也是為了應付和緩和蘇俊之亂后所引起的較為嚴重的中央財政危機。

③關于“庾亮自請出鎮蕪湖”之事,??偙蟪速澇商镉鄳c的觀點,“即庾亮從整個一生看,固是‘只成門戶私計’”外,也認為:“具體到咸和四年則有例外。即他的‘欲遁逃山?!颉笸怄傋孕А?,的確出于內心以及輿論壓力,而與庾、王之爭?!T戶私計’沒有多大關系?!琢痢哂行W表現與儒學內涵’的個人素質。如果這個看法不錯,則由于種種因素,在個別時期儒家君臣名分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將門戶之爭暫時淡化,似乎也是可能的?!保ㄗ?偙螅骸对u田余慶著<東晉門閥政治>》,載《歷史研究》1993年第1期,后收入其著《材不材齋文集——??偙髮W術研究論文集·上編》,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5頁。)

④關于東晉南朝的士族升降。唐長孺認為:“士族制度發展到了這個階段,業已定型;皇朝更迭也像晉之代魏,政治上沒有大動蕩,新朝公卿是從前朝繼承下來的,所以士族地位穩定,中正定品只是例行公事,‘士庶之間,實是天隔’,很少發生變化。這是基本情況,但士族內部的高下序列仍有升降?!院?,庾氏受桓溫,桓玄兩代的打擊,宋以后地位降低?!保ㄌ崎L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收入其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第61頁。

猜你喜歡
陶侃王導士族
英文摘要(ABSTRACTS)
陶侃惜谷
從趙郡李氏南祖房善權支幾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協調與東晉王朝的建立
節儉的陶侃
陶侃運磚頭
發脾氣也分境界
魏晉南北朝的士族為何這么牛氣?
天下第一行書
王導的“糊涂”有境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