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共育科學化,多種形式促發展

2024-05-07 10:39董海霞
教育界·A 2024年8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家庭教育幼兒園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幼兒的全面發展得益于家園共育模式的構建。為此,幼兒園應增進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加深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認識,促使雙方達成一致的教學理念,共同開展各種形式的共育活動,建立和諧家園共育關系,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家庭教育

作者簡介:董海霞(1981—),女,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幼兒園。

家園共育工作一直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良好的家園共育關系和穩固的家園合力保障能推動幼兒園各項教育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為確保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園應積極搭建家園溝通橋梁,充分利用家庭資源,采用家長助教、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多種形式提高家長對家校共育的重視度,加深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了解,讓家長全面了解幼兒生活、運動、藝術、健康等多方面的情況,共同助力幼兒健康成長。

一、家園共育的實施意義探究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幼兒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個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

第一,家園共育工作中,幼兒和家長雙方本著平等、合作、尊重的原則不斷學習新理念,學習新的育兒方法,學習家園共育新技巧等,共同圍繞幼兒教育的堵點和難點尋求新方法,有助于增強教育默契,共同提高育兒水平。

第二,家園共育工作中,幼兒教師、幼兒家長以多種形式進行交流、學習和合作。一方面,教師和家長多渠道、多方式參與共育活動,雙方能認識到自己在育兒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進而增強責任意識。另一方面,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家長的個性化訴求和幼兒的具體情況,從而對幼兒進行點對點的指導和關心,對幼兒成長施以良性的教育影響,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第三,隨著家園共育工作的推進,教師和家長能夠拓寬家園共育的新路徑,打開家園共育的新思路。教育雙方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教育,能極大豐富家園共育的教育資源,拓寬幼兒獲取知識的渠道,深化家園共育的內涵,提高家園共育的效果[2]。

二、家園共育工作中的堵點和難點問題

(一)家園共育工作中家長參與度和主動性不高

家長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但是,部分家長在家園共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家長對家園共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幼兒園承擔著主要的育兒任務,家長只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家長角色即可;家長的家庭教育理論不夠豐富,不能靈活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教育幼兒,部分家長存在寵溺幼兒、過分追求幼兒智力發展的問題,不能做助力幼兒全面成長的監管者;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即使參與活動,也只是走過場。

(二)家園共育活動中家園聯系不夠緊密

就家園共育現狀來說,大多數幼兒園意識到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性,開展的家園共育活動內容比較豐富,活動形式也比較多樣。但是,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在家訪活動、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中的溝通交流不夠深入、流于表面,聯動不夠緊密。比如,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時,有的家長對活動的重視度不足,沒有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給予充分理解,不去主動了解師幼真實的教與學狀態,雙方沒有建立溝通平臺,幼兒教師無法了解家長真正的教育觀,就會導致家校共育效果不明顯。

(三)家園共育工作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主要場所,但雙方在育兒功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有形成合力,才能達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具有生活性、隨意性和情感性的特點,而幼兒園教育則更為規范和專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成長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相當于建立一個平等、同步的對話平臺,讓家長和教師能夠攜手共促幼兒成長[3]。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部分家園合作工作存在隨意性、盲目性的問題,雙方互動性不足,未形成科學有效的機制,阻礙了家園共育效果的發揮。

三、打好組合拳,多形式促發展

(一)舉辦講座活動,增強家園共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幼兒園在推進家園共育工作的過程中主要發揮引領作用。為了增強家園共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應推動雙方就幼兒各個成長階段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廣泛溝通和交流,達成一致教學理念[4]。

幼兒園可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聯動活動,如組織教師針對幼兒各個成長階段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開展專題講座,邀請家長來園參與,將日常教學中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分享給家長,增進家長對幼兒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了解;還可以以沙龍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請家長參與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合作信任關系。

比如,小班幼兒主要的日?;顒邮怯螒?,為促使幼兒在有益的游戲中開闊視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保持積極健康心理狀態,家長和教師可圍繞“讓孩子在游戲中健康成長”這一主題展開交流和探討。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但安全意識不強,在游戲中會與同伴出現小摩擦、小矛盾,或是由于好奇心強而做出各種危險行為。教師便可圍繞“父母對孩子要既會贊又會罰”這一主題,與家長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家長學會運用獎懲藝術對幼兒實施教育和引導,促進幼兒養成良好品德。

大班幼兒即將步入幼小銜接的第二次社會性人生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家長在育兒過程中較為集中的困惑點和牽掛點。對此,教師可圍繞“怎樣為孩子入讀小學做好充分準備”這一主題開展講座,從教育方法、學習形式、作息習慣等方面提供建議,引導家長保持良好心態,樹立正確教育觀念。

(二)挖掘家長資源,豐富幼兒成長體驗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幼兒家長所具有的豐富教育資源,使教育資源與教育教學活動有機融合,豐富幼兒園課程內容和幼兒成長體驗[5]。為此,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廣泛溝通和交流,引導家長在物質支持、場地支持、人力支持、道具支持等方面發揮自身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其一,家長參與到主題教育活動中。比如,某位幼兒家長為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場地支持,讓幼兒在大自然環境中接受教育熏陶。春天時節,萬物復蘇,家長為幼兒講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普及果樹防護知識,介紹常見蔬菜水果的營養成分,引導幼兒養成合理膳食的飲食習慣。待到瓜果成熟之際,教師、家長和幼兒帶上各種勞動工具來到田間地頭,進行挖紅薯、摘桑葚、摘蘋果的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了一場教育寓意深刻的勞育活動。

其二,家長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家長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如心理咨詢師、攝影師、警察、醫生、消防員、快遞員、運動員等,因此,家長還可以化身教育角色參與到幼兒園教育工作中。比如,教師可在開展主題活動“牙齒上的黑洞洞”時,邀請從事牙醫工作的家長走進課堂,為幼兒上一節生動的課程,向幼兒普及牙齒的構成、蛀牙產生的原因以及防止蛀牙的方法。家長以牙醫的身份給幼兒講述工作中的真實見聞,能增強幼兒的信服感。

其三,家長參與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家長還可以作為志愿者參與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以身作則,親身示范,引導幼兒文明守禮,遵守交通規則。在幼兒園午餐時刻,家長可以品嘗幼兒園餐點,為幼兒園的營養膳食提供合理建議。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家長可零距離體驗幼兒在園生活,跟幼兒一起閱讀、游戲、運動、勞動等,提高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信任。

(三)開展有效溝通,搭建牢固合作橋梁

家園共育工作需要從細節入手層層推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與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育、教學就會像紙房子一樣倒塌下來[6]。有效的家園溝通是構建家園良好關系的基石,更是提高家園共育效果的關鍵。

對此,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靈活運用一些溝通小技巧,使雙方的溝通更為高效。比如,教師可運用先揚后抑的技巧,先對幼兒的優點進行肯定和表揚,再委婉、真誠地提出幼兒存在的問題。又如,為了使家長能更好地聽取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教師應該在溝通中多使用“如果能……那就更好了”“要是這樣的話,可能會……”這樣的句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家長注意家庭教育方式,掌握正確家庭教育方法。

(四)建立健全機制,增強家園共育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家園共育機制,確保家園共育工作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首先,幼兒園應積極推進家委會的建立,讓家長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指導家長建立家長工作領導小組、搭建家園溝通平臺、完善家園工作機制、制訂家委會工作細則等,促進家委會管理機制更加規范。家長要定期舉辦家委會會議,針對幼兒園課程管理、膳食安全、義工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建言獻策,發揮家委會監督職責[7]。

其次,幼兒園可開展多樣化交流活動,確保家園雙方線上線下溝通順暢。線上,教師可通過通信軟件將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內容、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幼兒存在問題等信息及時傳達給家長,家長要就教師提出的建議在家庭中開展針對性教育,雙方共同推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線下,教師可定期邀請家長參與約談、問卷調查和家長接待日等活動,及時了解家長訴求,針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適當調整,并結合具體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最后,幼兒園應通過多種渠道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積極宣傳科學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識,介紹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促使家長形成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家庭教育

策略。

結語

為了讓幼兒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幼兒園應充分重視家園共育工作,建立健全家校共育機制,形成清晰的家園共育思路和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落實家園共育工作。為使家長發揮協同教育作用,幼兒園可邀請家長以多種形式參與到幼兒園教育和管理活動中,促使家園共育效果持續疊加。為了保證家園共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幼兒園可通過講座、沙龍、一對一交流等形式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創設良好的家校協同育人成長環境。家園協同共育,同心同行,共話成長。

【參考文獻】

[1]晁夢堯.搭建家園互動新平臺:網絡溝通在家園共育中的實踐與研究[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師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2023:4.

[2]黃麗慧.幼兒勞動教育在家園共育中的應用研究[J].智力,2023(7):191-194.

[3]程曉晴.淺談家園共育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好家長,2023(7):3-5.

[4]蔣麗梅.家園融合模式下推進家園共育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2):152-154.

[5]胡業群.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家園共育創新策略淺談[J].當代家庭教育,2023(3):31-33.

[6]彭麗琴.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路徑探尋[J].新課程研究,2023(3):80-82.

[7]張培培.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3(3):179-182.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家庭教育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論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