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導向的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探究

2024-05-08 12:56張超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課程資源小學科學新課標

張超

【摘要】小學科學是綜合性學科,內容涉及多個科目的內容,也是學生了解自然科學的渠道,教師應增加課程資源開發的渠道,通過活用信息技術、創造科學條件、聯系日常生活、開展社會實踐的方式,開發現代化、多形式、多場景與探究性課程資源。

【關鍵詞】小學科學;新課標;課程資源

小學科學新課標提出立足素養發展、聚焦核心概念、精選課程內容、增強探究實踐等要求,指出小學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更好地實現新課標,必須在要在新課標導向下開發課程資源,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還能保證教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奠定牢固基礎。

一、活用信息技術,開發現代化課程資源

網絡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自然也要脫離傳統,轉為開發信息資源整合的課程資源,利用網絡上優秀的資源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開放性、豐富性,改變對科學的印象,對科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目前在教育領域使用較為廣泛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課件、微課兩類,教師應靈活利用兩類信息技術,根據課程的實際內容進行選擇,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空間,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功能,開發現代化課程資源。

教學“觀察月相”一課時,考慮到觀月的實施難度很大,再加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限,教師無法組織學生直接觀察月相,于是制作了觀察月相的多媒體課件,該課件由各類信息資源構成,包括一系列清晰的月相圖、月相變化的模擬動畫、其他人的觀測實況等。教師讓學生根據多媒體課件上的內容,模仿觀察與記錄月相的過程,將月相的變化過程通過表中圓圈的涂色范圍呈現。學生表現得很激動,認為自己平時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太小了,看不清楚,教師所提供的多媒體圖片十分清晰,使月亮更加的漂亮,也方便其進行月相的觀測。在情緒的引導下,學生積極配合,主動進行月相的觀察,并連續觀察多個日期的月相。

教師在實驗條件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的時候,通過多媒體課件開發小學科學的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與觀察素材,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以最低的教學成本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充分的掌握,還能獨立總結出科學概念與規律,給出正確的實驗結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現了現代化課程資源的應用。

二、創造科學條件,開發多形式課程資源

小學科學課程需要一定的教學條件,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除了必需的科學實驗器材、用具、材料等,還可以在教學環境中增加更多氛圍性素材,例如著名科學家的照片、事跡,科學標本、模型的陳列柜,還有科普書籍柜等,能營造更好的科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校園環境也能作用于科學教學,校園內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有綠化植物、小動物等,這也能為科學提供一定的教學資源,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并體會到科學的趣味。

在“做大自然的孩子”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親近自然、了解自然,教師帶領學生來到校園內自然環境最佳的區域,讓學生觀察區域內有哪些動物、植物。學生在外面輕松愉快地散步,四處張望著進行環境觀察。有學生發現很多麻雀在樹枝上站立,教師將谷物混合而成的麻雀飼料放在空曠地面,引來一些麻雀前來食用,學生也想嘗試,但是麻雀立即飛走。教師指導學生,在給麻雀喂食的時候,要注意當下的情況,剛才只是做個示范,但平時不要喂麻雀,除非是極端天氣對麻雀進行救助,避免麻雀產生依賴,破壞其原有的生物習性。還有學生發現灌木叢中長了紅色的果實,地上還有一些白色的菌菇,教師制止學生觸碰,強調野外的植物果實和不明菌類不要觸碰與食用,在遠處觀察即可。結束一段時間的自然觀察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強調世界是一個整體,動物、植物共同構成了生態系統,而人類無法離開生態系統生存,應主動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教師為學生開發了自然環境資源,為學生創造了科學條件,組織學生在校內進行自然觀察,跟隨學生的腳步提供適時的指導與解答,逐漸深入教學內容,讓學生直接掌握知識,對動植物相關的科學知識產生領悟,了解到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重要聯系,喚醒學生的科學意識,并調動其學習科學的積極性。

三、聯系日常生活,開發多場景課程資源

學生的日常生活主要集中在校園與家庭,學生的家庭中也蘊含了很多課程資源,能夠與校園內的課程資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填補學生離開校園后的學習空白。很多學生對科學學科存在誤解,認為科學與生活之間沒有關聯,在生活中也往往缺乏發現科學的眼睛。教師通過生活類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夠在科學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聯系,實現多場景的科學教學,增強學生的科學感知力,并動員家長支持學生參與科學活動,在開發課程資源的同時,落實家校合作教育。

“椅子不簡單”一課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物品—椅子,學校內只有課桌椅供學生觀察,學習資源有限,因此教師讓學生回家觀察椅子,包括餐桌椅、電腦椅、沙發椅等。學生回家進行觀察時,與家長產生合作,家長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輔助學生完成科學觀察的家庭作業。在次日的科學課堂中,所有學生都上交了科學觀察報告,觀察對象的涉及范圍很廣,除了生活中常見的椅子外,還有野餐椅、搖椅、按摩椅、花園鐵藝椅等特別的椅子,為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教師將優秀的報告進行展示,揭示本課時的主要內容,強調有物品是用單一材料制成,也有物品由多種材料制成,而常用于做椅子的材料包括木頭、金屬、塑料、皮革等,具備各自特性,適用于不同的椅子結構。

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確定教學的形式。本課時的內容僅靠課堂資源無法覆蓋,因此教師組織學生回家利用日常生活資源開展科學觀察與探究。在此過程中,家庭資源為學生提供較大幫助,家長愿意積極配合教學,指導學生撰寫科學觀察報告,擴大了學生的研究對象范圍,有效發揮了家校共育的作用,實現多場景的科學教學。

四、開展社會實踐,開發探究性課程資源

小學科學課程的主要特征是探究性,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內的探究活動,但很少開發課外的課程資源??茖W滲透在世界的方方面面,不能將教育目光局限于教材,學校內部的課程資源存在限度,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開發探究性的課程資源。社會實踐有多種類型,考慮到小學生好奇心重的特質,教師應主要通過社區場所、公共場所開展社會實踐,加強科學課程的探究力度,促使學生形成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開展“書的歷史”教學時,教師認為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較少,為了擴充更多的教學內容、開發足量的課程資源,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前往附近的市級博物館,觀看書的歷史相關內容的展覽,同時接受文化熏陶,習得其他的歷史科學知識。在展覽中,學生了解到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觀看了造紙術應用的表演,明確了造紙的流程,學會了古代的造紙方法與現代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材料不同。而用紙制作書的主要原因是更加書寫方便、裝訂便攜、容易攜帶,將材料進行加工和升級后,就能使紙的性能發現改變,比如在紙上刷上油就能夠實現防水的功能。學生表現得十分激動,在館內不斷走動,有拿著相機攝影的,也有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的,還有學生在參觀過程中時不時詢問教師相關問題,整體的學習氛圍十分融洽?;氐綄W校后,教師再將參觀中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邀請學生發表感想、回答問題,發現學生對知識點都比較熟悉,能準確給出問題答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為了開發探究性課程資源,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了市級博物館作為實踐區域,其為封閉式的展館,且安保措施齊全,能有效保證學生的實踐安全性,博物館的參觀內容不僅包括造紙術等課內知識點,還涉及到其他科學領域的知識,使學生獲得愉快學習體驗的同時,也能掌握多元化的科學知識,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加深了其對科學的熱愛。

在新課標導向下開發多元化的小學科學課程資源,能有效提升科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作為新一代科學教育者,教師應該明確開發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整合科學教學資源,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帶來更深刻的科學學習體驗,使其產生更深入的科學認知與感悟,成為新時代的高素質科學人才。

【參考文獻】

[1]余雪菲.小學科學教學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實踐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11).

[2]李衛東.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寧夏教育,2022(12).

[3]方列平.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3(20).

猜你喜歡
課程資源小學科學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