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巍山彝族打歌文化的新媒介傳播路徑研究

2024-05-09 10:42楊艾倫王振宇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巍山彝族娛樂

楊艾倫 王振宇

引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傳承發展農耕文明,激發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活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尤為關鍵。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人民集體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獲得,并在民間村落廣泛流傳的優秀舞蹈藝術。以集體作為傳承的主體,表現出其集體性。彝族聚集區各個年齡階層的居民在集體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文化的自覺性,只要看到熟悉的動作就會自發進行舞蹈,集體就成為傳承中自發的主體。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序言中指出:“由于理性的東西在它的現實中同要達到外部實存,所以它顯現出無限豐富的形式、現象和樣態?!盵1]從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角度來說,這種意識與現實的相互影響同樣體現在彝族打歌文化之中,由于舞蹈活動在彝族社會中長期存在,彝族人民逐漸產生了理性的社會共識。而我們探究起源往往是非理性轉化為合乎理性的實在,沉浸在一種藝術非理性的角度來解讀巍山彝族打歌的內容豐富性和內容的充實性,忽視當下的現實性,難以探尋其所面臨的困局,以巍山彝族打歌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傳播情況試圖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境要遠遠大于這種豐富性。

一、大眾傳播的娛樂文化對巍山彝族打歌文化的影響

(一)“熟人社會”向“半熟人社會”轉變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鎮化率逐年提高,但目前人口結構中占比較大的仍是農村人口。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出了“熟人社會”的概念,傳統中國的鄉村處在熟人社會中。在“熟人社會”以村落為單位的社會中,巍山彝族打歌以村或地區為單位分成了不同派系,“東山打歌”唱“阿庫者”,與“古則”類似;“西山打歌”主要代表是馬鞍山的青云打歌,馬鞍山打歌的節奏張弛有度,既有沉穩緩慢的祭祀部分,也有激情奔放的自娛部分;“五印打歌”動作輕捷瀟灑、活潑跳躍;青華南山弦子歌是唯一用漢調歌唱的打歌……[2]

這種不同地區有不同特色的表演方式同時受到地理環境因素和傳統農村社會結構影響。21世紀以來的中國農村,逐漸擺脫土地束縛的中國人正由“熟人社會”轉向“半熟人社會”[3],農村社會形態和社會關系的改變,無疑給農村居民的傳統倫理道德、社會關系和文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傳統媒介已經不足以支撐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種復雜多樣的社會結構中生存。

(二)娛樂方式的轉變

農村的傳統媒介并非文字,而是口耳相傳,在這樣的環境下,打歌作為聯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娛樂活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在當今的傳媒途徑下,在農村比較廣泛應用的信息媒介是手機和互聯網,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娛樂化的影響。學者李良榮指出:“傳統的娛樂化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的娛樂性內容占比越來越大,新聞節目受到擠壓,即使是嚴肅新聞,也盡量用娛樂性來包裝?!盵4]雖然巍山彝族打歌的原始結構沒有改變,大眾娛樂化產生的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并沒有在彝族打歌文化中蔓延,但是村民的娛樂方式卻發生了轉變。村民通過手機或電腦等新媒介豐富娛樂生活,通過新媒介,村民可以欣賞不同類型的舞蹈,從創造者轉變為娛樂活動的接受者。在快速瀏覽大量信息時,人們往往會產生感性的聯想,這種聯想既使人們一看到表面現象就對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產生向往,喪失面對現實的信心。通過新媒介娛樂時,人們還可能會喪失判斷能力,輕信網絡上的虛假信息,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很可能由于感性因素大于理性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舉動。波茲曼預測:“人們不再彼此交流,他們互相娛樂。他們不交流思想,而是互換圖像。他們爭辯問題不再靠理論取勝,而是看重表面、名人效應和廣告?!盵5]

(三)人與人的聯結減弱

受這種被動性影響最大的是村里的中青年群體,即使耳濡目染,這類群體也不愿意再去進行打歌活動,卻轉而享受新媒介帶來的便捷的娛樂方式。這種大眾媒介的娛樂化使人們成為了娛樂活動的享受者而非創造者,民眾逐漸失去做出理性思考和合理判斷的能力,不再具有創造性——僅僅為其所得材料的表面現象而滿足,無需思考其真實性;同時,新媒介也加劇了農村傳統社會關系的轉變,在“熟人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產生關系需要靠語言和動作,費孝通指出:“這種鄉土社會,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中,在反復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們,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認得,而是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盵6]新媒介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不再依靠語言的豐富性,而是根據新媒介所觀看內容產生的感覺,也就是感性聯想所帶來的只屬于自我的虛擬世界,因此,忽略了現實因素?,F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產生對立,打散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結,使人成為個人單位的孤立“原子”,而自我屬性的人很難融入具有集體創造性的文化活動中。

(四)文化偏差產生的“固定成見”

“固定成見”(Stereotype)體現在當今社會人們對鄉土文化的理解偏差,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地區教育水平、經濟上存在差異,在發展過程中,因文化習慣不同產生刻板印象而相互攻擊的事件屢見不鮮。自網絡走入大眾以來,不同地區間的刻板印象從面對面的社交直接轉移到互聯網社交媒體[7],對地區的文化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同時,在網絡上活躍的人群也可能會由于自己的行為影響造成大眾對該地區的刻板印象,專注于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不同地區的內在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傳播造成一定影響。

二、打歌文化社會價值的困境

云南省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但隨著物質文明和社會精神文明的快速發展,巍山彝族打歌的社會價值正在逐漸缺失。學者范可認為,高科技發明與創新所引起的人們在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上的變動,是“瞬時性”(instantaneity)的。當下的問題是,文化變遷的后果能否為貫串歷史過程的傳統力量所吸納[8]。阿爾貝特施韋澤認為:“我們對文化的物質成就估計過高,而不再考慮精神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本質不是物質成就,而是思考人的完善的理想,個人思考民族和人類的社會狀況改善的理想,個人信念始終和有效地為這種理想所決定?!盵9]打歌文化為何傳承至今至今從未中斷?是由于其所承載的社會功能。在傳統農村社會,由于地理因素限制,人們如果想談情說愛,需要站在山頭大聲唱歌來打動異性,教育后代文化知識、聯結社會、鞏固人際關系也多用打歌的形式;彝族人婚喪嫁娶也少不了打歌,打歌活動貫串彝族人的一生。在惡劣的環境中,彝族人民通過打歌喚起對生活的希望,安慰逝者、鼓舞生者,給艱苦勞作的居民帶來精神動力,通過這種精神上的鼓勵不斷將民族發展壯大。

像打歌這類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民眾。包含著農民生產活動與生活的自然規律、人際關系、倫理道德、社會運行的規范秩序,也是一種精神寄托。鄉村社會中農民的成長與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密切相關,但在當今豐富的物質生活下,打歌活動想要迸發生機十分困難。首先,打歌的教育意義幾乎喪失,巍山縣自由村村民反映,該村小學只有幾個學生,其余都在縣城讀書,原因是學生忙于課業,編寫的打歌教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其次,原來受地緣因素制約的地區現在已經得到了發展,打歌的情歌部分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有些打歌的唱法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社會環境,不符合發展需要;再次,多數傳承人和村民表示,打歌并不能產生經濟效益,遠不如外出打工獲得的報酬多,而外出打工的彝族村民離開故土,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模式,這是打歌活動逐漸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打歌活動也由于社會的變遷由自發組織的藝術活動逐漸被“物化”,成為了交易的商品,而打歌表演者同樣由自發的主體的創造者而被“物化”為商品屬性的人[10],傳承人和當地民眾的表演熱情逐漸降低,傳承人的危機隨之逐漸顯露。

三、新媒介傳播打歌文化的利弊

對于當下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反思,首先,尊重文化是使傳統打歌文化得以繼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新媒介日益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文化面臨著“同質化”的問題。這種借鑒和效法發達地區成功經驗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但當借鑒變成抄襲,理性學習變成盲目效仿,人們不再追求創新,長此以往,地區的差異性與獨特性逐漸消失,逐漸趨向一致,當這種一致達到一定程度時,“同質化”現象便出現了[11]。巍山彝族打歌文化傳承人表示,即使如今的互聯網發展迅速,他們依然選擇堅守傳統的打歌方式,目的在于避免受到同質化的影響,尊重文化,保留傳統打歌習俗的純真,也是發展和傳承之中的重要一環。

避免高雅文化在發展過程中趨向庸俗化、同質化,需要考慮到文化傳播期間存在雙方面影響,在利用新媒介傳播中對如何選取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材料的問題應當慎重考慮。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推廣和傳播給廣大群眾的作用,但也要體現其文化價值。如何利用好新媒介,讓大眾接納巍山彝族地區的特色文化,從而使觀看的接收者成為傳播過程的主體,還要保證打歌文化在傳承過程中不失其本真,達到傳播效果的同時保留當地文化的特色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

在巍山縣人民政府的扶持下,巍山縣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通過新媒介傳播當地特色文化的工作正不斷推進,努力運用新媒介將打歌推向網絡平臺。作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文化,巍山彝族打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重視。地方政府還應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并對其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和分類,如文化遺產的地域屬性、時代特征、精神內涵、價值體系、話語體系以及其他文化基因等方面的信息[12]。同時,政府應鼓勵傳承人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養,接納現代社會的文化,加強不同地區的文化聯絡,順應時代變遷,同時也應尊重傳承人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運用合理的獎勵機制激發傳承人的積極性;傳承人也應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涵養,思考打歌文化對當下的現實意義,加強主體意識,培養批判性思維,對新媒介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合理的方式使用新媒介推廣打歌文化,將打歌文化向數字化轉化,增強當地彝族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喚起民眾的自信,從而讓更多當地居民自覺主動加入到打歌活動中,讓彝族打歌文化在未來繼續傳承發展。

四、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于優秀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歷史的凝結,也是彝族人精神力量的源泉。研究彝族打歌文化在當今社會面臨的挑戰和發展的困境,防止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娛樂化,在社會關系快速轉型中找到新的文化表達方式,尋找新的解決出路,對于其他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推動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續發展并煥發生機,除了政府加強引導,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傳承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絕非一日之功,應當謹慎地使用新媒介,保留文化的本真性,避免農村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同質化、庸俗化,同時鼓勵傳承人提升新媒介素養,增強大眾對農村優秀文化的認知和認同。

猜你喜歡
巍山彝族娛樂
彝族海菜腔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巍山(山龍)(山于)圖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喜迎60華誕
娛樂眼
巍山小吃
云南巍山龍于圖山城址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