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重演:從朝鮮戰爭看俄烏沖突

2024-05-09 17:45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頓巴斯朝鮮戰爭烏克蘭

許 亮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世界歷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對于歷史主義者(認為每一歷史事件都是具體的、特殊的,不可進行類比)而言,把一場70年前的戰爭作為參照來分析當前的俄烏沖突完全是主觀臆測;而對于科學主義者(認為歷史是有規律可循的)而言,這種“臆測”是值得的。兩場戰爭發生的時機都是在新舊國際權力格局轉換期,位置都是在俄國的周邊,背后都有大國角力的因素,影響都導致國際秩序的分裂。這意味著,雖然戰爭的表現形式會因時代、環境、技術、政策的不同而差異,但這不能掩蓋相同因果律帶來的歷史相似性。以朝鮮戰爭為參照,可以提前預判俄烏沖突走向,并做好應對之策。

一、朝鮮戰爭與俄烏沖突原因比較

從直接誘因看,兩場戰爭都涉及領土統一問題。1945年,美蘇兩軍以三八線為界占領朝鮮半島南北。此后,兩國出于冷戰考慮,背棄開羅-雅爾塔會議上關于戰后建立一個獨立統一朝鮮的承諾,扶植各自的政權。1948年朝鮮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這違背了朝鮮人民的統一意愿。南北方都把統一對方作為首要任務,軍隊時常在三八線附近發生沖突。據韓國官方統計,截至“6.25戰爭”爆發前,雙方沖突有874次之多[1]94,其中不乏有翁津戰役這樣的大規模戰事。朝鮮內戰難以避免。

蘇聯解體后,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等以俄羅斯民族或講俄語為主的地區劃入烏克蘭。2014年,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親西方勢力上臺,親俄地區要求脫離烏克蘭??死锩讈喡氏刃袆?公投加入俄羅斯。俄政府隨即接納,并派兵進駐。但烏政府拒不承認公投結果,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此后,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先后宣布獨立,引發烏政府軍與當地民間武裝之間持續不斷的軍事沖突。頓巴斯民間武裝力量得到了俄羅斯的支持。2022年2月,俄羅斯宣布承認兩地獨立,并在頓巴斯采取特別軍事行動。

從深層動因看,兩場戰爭有著相似的國際背景。俄羅斯一直要求美國停止北約東擴、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并警告如果得不到滿足將會采取“非常不同”的應對措施。就在俄羅斯采取特別軍事行動前的電視講話中,普京指責北約違背承諾,先后五次東擴,將武器部署在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并把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對俄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2]。在最近的俄烏談判中,俄方也是把烏克蘭的中立和非軍事化作為主要訴求。所以,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擠壓是俄烏沖突的深層原因。對此,冷戰設計師喬治·凱南早在1997年就有警告,“北約東擴是美國政策在后冷戰時期犯下的最致命錯誤”,因為俄國人不會相信美國“沒有敵意的保證”,他們只會將其視為對俄羅斯“尊嚴和安全的損害”,“將來很可能會在別處找不回來”[3]。

其實,凱南也曾在1984年對朝鮮戰爭發出類似的反省:如果戰后美國在處置日本時沿著最初目標,建立“一個中立、非軍事化的日本”,蘇聯可能不會想著在朝鮮半島謀取更大影響。但是1949年底到1950年初,美國出于遏制蘇聯考慮,轉而尋求在日長期駐軍,使其成為自己的“軍事基地”?!白鳛檠a償,莫斯科希望鞏固它在朝鮮的軍事-政治地位?!眲P南認為“這是朝鮮戰爭的根源”[4]。凱南的反思不無道理。在1949年底之前,斯大林一直反對金日成用武力統一南方,但到1950年1月底,他改變了態度。在給毛澤東的致電中,斯大林對此解釋是“鑒于國際形勢已經改變”,蘇聯“同意”朝鮮武力統一的建議[5]。他沒有說明國際形勢改變指什么,但就當時東亞形勢看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第一,中蘇簽署《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東亞力量對比向社會主義陣營傾斜;第二,1950年初美國務卿艾奇遜提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環形防御圈”,不包含韓國和臺灣,蘇聯判斷美國不會干涉,至少不會在朝鮮打一場大戰;第三,美國已表現出排除中蘇對日單獨媾和傾向,并且會長期在日本駐軍。后來朝鮮戰爭形勢發生逆轉,斯大林勸中國出兵,在給毛澤東的致電中對國際形勢的分析也是基于這三點。他向中國曉以利害:如果中國出兵,不僅可以避免朝鮮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甚至最后還會迫使美國放棄對日單獨媾和把日本變成其遠東跳板的企圖;反之,朝鮮將變成美國和日本在大陸的一個橋頭堡[6]323??梢?朝鮮戰爭與美國對日政策的關聯。

二、朝鮮戰爭與俄烏沖突過程比較

兩場戰爭有一個共同之處,即以閃電戰開場,希望能短期內實現戰爭目標,但都演變成一場長期消耗戰。金日成設想“在兩周,至多兩個月內,奪取南朝鮮”[6]143。這樣,美國即使想介入也來不及。戰爭爆發后,朝鮮人民軍的確是迅速向南推進,一個月時間就占領了90%的韓國,但在釜山周圍遭到頑強抵抗,陷入僵持。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后,朝鮮軍潰敗,僅一個月時間就退縮到鴨綠江附近。而志愿軍的入朝參戰又把戰線推至三八線以南。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形成戰事僵局。從1951年7月雙方開始停戰談判。為配合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主動,雙方又發起幾次大規模戰役。直到1953年7月才正式簽署停戰協定。

現在看,俄烏沖突也有重蹈朝鮮戰爭軌跡的跡象。普京一開始就稱在烏采取的是“特別軍事行動”,說明戰事應很快結束。而現在軍事行動延續數月而未結束,肯定不符合莫斯科的初衷。從俄軍開始就進攻基輔看,莫斯科的想法可能是迅速拿下基輔,然后扶植一個親俄的政權,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但在攻打基輔受挫后,俄軍將主攻方向集中在烏東部,目標是能在此打出一條?;鹁€。至于這條線是有利于俄方還是烏方,取決于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所以,俄烏停戰很可能會像朝鮮停戰談判那樣,打打談談,拖延很長時間。

兩場戰爭變得長期化都與美國的介入和支持程度有關。如果沒有美軍的介入,朝鮮早已統一半島;如果沒有美國和北約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烏克蘭也不會堅持這么久。雖然美國對兩場戰爭的參與方式不同,但背后有著相似考量。一方面,支持韓國或烏克蘭在政治上極具象征意義。華盛頓認為,如果任由兩國陷落而不采取任何行動,會損害美國領導世界的“信譽”。就像杜魯門把朝鮮戰爭稱為“自由世界抵抗共產主義的戰爭”[7],拜登也把俄烏沖突視為“民主與獨裁、自由與壓制的戰爭”[8]。

另一方面,華盛頓要竭力避免在朝鮮半島或烏克蘭與莫斯科發生直接軍事沖突。這樣做既沒有義務也沒有價值。當時的韓國與現在的烏克蘭都不是美國的盟國,美國參戰在法律程序上存有障礙。更重要的是,為這兩地而冒與俄國打一場核大戰的風險太不值。戰后初期,美國的安全戰略總方針是:在歐洲保持戰略進攻,在亞洲奉行戰略防御。從防御角度看,韓國“毫無價值”,在此駐軍反而是負擔[9],美國軍隊只需守住亞洲沿海島嶼,避免介入亞洲大陸,故而將日本-琉球-菲律賓作為美軍駐守的第一道防線[10]。如果不是美國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操作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干涉朝鮮半島的決議、賦予美軍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參戰,美國是否還會大規模派兵是存疑的[11]。很有可能也像現在支持烏克蘭那樣只是提供軍事援助。(當時,美國內也有對杜魯門政府未經國會授權、僅憑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就派兵參戰的合法性提出疑問。)華盛頓甚至做好讓李承晚到海外建立流亡政府的打算[12]。從戰略角度看,烏克蘭地位同韓國類似,只有“緩沖”作用,而沒有“防御”價值。所以,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強調不會向烏克蘭派兵。

當然,莫斯科也是要避免同美國發生直接沖突。在朝鮮,斯大林一直顧慮美國會介入而遲遲不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后來雖然改變了態度,但也一再向金日成強調,如果美國介入,朝鮮只能尋求中國的幫助,蘇聯不會出面干預[13]。后來,蘇聯也曾派空軍參與制空權爭奪,但也是秘密介入,而且限定在靠近鴨綠江的北部空域。在烏克蘭,俄羅斯一方面警告美國或北約介入會引發核戰爭,另一方面也對他們向烏提供軍事援助的行動有所克制。這樣,兩場戰爭就被限定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但又有兩個軍事資源大國做支撐,沖突就被拖向長期化。

三、從朝鮮停戰猜想俄烏停戰

朝鮮戰爭能夠停止主要是滿足了兩個條件。一是,形成了一條雙方都能接受的?;鹁€。在軍事上,雙方僵持不下,哪一方都沒有軍事優勢來改變現狀。在政治上,以三八線為界雙方都能接受。美國出兵的理由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要求恢復戰前以三八線為界的狀態。而中國出兵的目標也是將美軍趕到三八線以南。當時反對停戰的是韓國李承晚政府,他仍夢想借助美軍繼續“北進統一”。所以,還需要第二個條件來安撫和約束李承晚,這就是向韓國提供安全保證。如前所述,在朝鮮戰爭前美國本無意與韓國結盟和在韓駐軍。但李承晚堅持將韓美締結《共同防御條約》作為接受《停戰協議》的前提條件,而美國也改變了態度,與其戰事再生趕來救韓國,不如直接結盟以威懾北方[14]。但這涉及條約在韓國的適用范圍。美國和韓國都不承認北方的平壤政權。如果李承晚以收復領土為由進攻北方,就會把美國卷入其中。所以,條約對此做出規定:“對締約任何一方目前各自行政控制下的領土的進攻,或是對以后經締約一方承認合法地處于另一方行政控制下的領土的進攻”,雙方都將按照憲法程序采取行動。這就給美國以主導權,它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介入。同時,條約賦予美國在韓國駐軍的權利。駐韓美軍部署在三八線附近,一方面起到威懾北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韓軍北進。

參照朝鮮戰爭,可以猜測俄烏沖突的停戰。雙方可能在頓巴斯西邊與烏克蘭本土交界附近形成?;鹁€。普京甘冒如此大的代價發動“頓巴斯特別軍事行動”,如果最后連頓巴斯都不能控制,行動就是失敗的。而烏克蘭處于軍事劣勢,只能接受在此?;?但不會放棄對頓巴斯的主權。很可能會像朝鮮戰爭那樣停戰而不終戰,烏克蘭會伺機奪回頓巴斯地區。這樣,俄羅斯會長期在頓巴斯駐軍。畢竟,莫斯科在軍事行動之前就承認了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的獨立,并承諾給予安全保證。不可能從此立場后退。這就產生烏克蘭法律上的領土范圍與實控范圍不一致的問題,難有國家給予基輔全面的安全保證??赡芫置媸?俄烏在?;鹁€附近建立非軍事區,由聯合國或安全保證國派兵在此監督?;?。在此情況下,烏克蘭不可能中立,很有可能會在?;鸷竽骋粫r機加入北約。即使不加入,也會獲得北約的某種保證:北約不在烏部署軍事設施,但會保證烏實控范圍的安全,是否適用頓巴斯地區會有保留。如果烏克蘭與俄羅斯再在頓巴斯地區發生沖突,美國或北約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介入。這樣,既可以起到威懾俄羅斯的作用,也可避免被烏克蘭拖入收復頓巴斯的戰爭中。

四、從朝鮮戰爭影響看俄烏沖突影響

朝鮮戰爭造成的影響主要有3個方面。

第一,導致朝鮮半島長期分裂和敵對。朝鮮戰爭使得半島分裂局面長期固化,南北都把對方視為主要敵人和威脅,統一和安全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壓倒一切的議題。隨之而來的是兩方面的后果。一是,國家軍事化傾向嚴重。朝鮮戰爭后,韓國軍隊一度從戰前10萬人擴充到70萬人。若不是有美國的軍援支撐,韓國早已被龐大防務開支拖到破產。軍部勢力尾大不掉,給以后軍人政變埋下隱患。朝鮮亦是如此,特別是在20世紀后期南北軍力對比逆轉后,平壤面臨越來越大的安全壓力,不得不推行“先軍政治”,執意發展核武器。二是,軍事分界線形勢左右國家政局。這在韓國表現尤為明顯。朝鮮戰爭后,“反共”是最大的政治正確。用金大中的話說,“在韓國,‘反共’是一劑靈丹妙藥。一個人只要是‘親共分子’,殺死他就不算謀害”[1]309。在樸正熙和全斗煥統治時期,政府常把反對派和學生運動領導人冠以“通共”或“北方間諜”等罪名,進行清除和迫害。為了維護獨裁統治,軍人政府時不時地就渲染“北方威脅”。比如,1971年12月,樸正熙以防備人民軍“入侵”為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建立“維新”獨裁體制做準備;1980年5月,軍方以軍事分界線發生小規模沖突為借口,進行全國戒嚴,全斗煥趁機發動政變。即使在民主化之后,這種聯動也是非常明顯。金大中-盧武鉉時期,對朝推行“陽光政策”,三八線局勢緩和,出現難得的南北交流局面,內政氛圍有利于進步黨派,外交上對美有離心傾向;但2010年在海上交界水域發生“天安艦遇襲沉沒”和延坪島炮擊兩個事件后,韓國社會對朝警惕心日重,主張對北強硬的保守派獲得更多支持,外交上也更依賴美國。

第二,改變東亞和全球冷戰格局。就東亞層面而言,朝鮮戰爭直接促成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朝鮮戰爭期間,中蘇朝已是事實上的防御同盟關系。1961年,朝鮮先后同蘇聯和中國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加上之前的中蘇條約,在法律上將三角同盟關系固定下來。停戰協定剛簽署不久,美韓就簽署《共同防御條約》;次年,美國又與日本和臺灣蔣介石政府簽署共同防御條約;再加上《美菲共同防御條約》(1951年簽署)和《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美、英、法、澳、新、菲、泰和巴基斯坦于1954年簽署),美國在東亞拼湊成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軍事同盟體系。南北兩大軍事集團都把對方視為主要敵人。

就全球層面而言,冷戰從歐洲擴向亞洲。朝鮮戰爭之前,美國對蘇“遏制”政策主要是在歐洲,在東亞則持觀望態度,所謂“等待塵埃落定”。而朝鮮戰爭后,東亞變成冷戰的主戰場。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聯在歐洲的戰略壓力,美蘇關系一度呈現緩和態勢。赫魯曉夫上臺后,提出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要“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并在1959年成功訪美。但歐洲為主、亞洲為輔的冷戰格局并未根本改變。1960年美國深陷越戰泥潭,而蘇聯又表現出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時,尼克松總統首先想到的是從亞洲撤軍,保障美國在歐洲的力量部署。歐亞冷戰地位的不同反而導致了相反的效應:歐洲因為更受重視,美蘇政策意圖和利益邊界更為清楚,所以相對穩定;而亞洲因為不那么重要,美蘇意圖和利益相對模糊,更可能采取進攻行動試探對方底線,所以在亞洲的邊緣,也就是兩大集團的中間地帶,更容易發生代理人或有限戰爭。

第三,促成中立國家集團的形成。朝鮮戰爭期間,印度、埃及、印尼、緬甸等亞非國家以中立國地位進行調停。朝鮮戰爭后,面對亞洲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他們繼而召開亞非會議,主張在大國之間保持中立。在此基礎上,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和埃及領導人發起不結盟運動,將沒有參加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國家團結起來,共同應對美蘇冷戰造成的國際分裂局面。從1961年到1970年,不結盟運動召開3次領導人會議,成員國從25個擴展到54個。中立國家集團雖然在力量和組織程度上不及兩大軍事集團,但在數量上有優勢,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美蘇競爭帶來的“外交上選邊站、內政上受干預”的壓力。而印度扮演起中立國家的領導者角色,成為美蘇競相拉攏的對象。

結合朝鮮戰爭,俄烏沖突會造成以下影響。首先,烏克蘭會長期陷入分裂局面。意味著收復頓巴斯和防御俄方威脅將長期占據烏政治議程主要位置。造成的后果是,國家出現軍事化傾向,反俄將成為最大政治正確,政局與前線局勢密切關聯。在這種情況下,民選政府短命或軍人政變的機率會增高。在外交上,烏克蘭將成為美國制衡俄羅斯的棋子。美國可以自由決定對烏安全承諾是否包含頓巴斯地區,必然會影響?;鹁€的局勢,進而影響到基輔的對俄政策,或者賺取同莫斯科討價還價的籌碼。

其次,在歐亞大陸上會重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一方是以俄羅斯為首的親俄陣營,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反俄陣營。北歐和東歐國家出于對俄羅斯威脅的擔心,會加入北約;作為回應,俄羅斯會增加在歐洲核力量的部署,冷戰“鐵幕”與核恐怖平衡在歐洲重現。而從黑海至中亞的俄羅斯邊緣地帶將成為反俄與親俄陣營爭奪之地,容易發生顏色革命和代理人戰爭。另外,兩大陣營對抗,也給了西亞、中亞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卷土重來的機會。

再次,中立國家的走向值得關注。在與西方的較量中,俄羅斯明顯處于政治和經濟劣勢,西方陣營會向中立國家施壓,迫使他們站在自己一邊。在這種情況下,中立國家會走向聯合還是屈從西方,還很難說。

五、朝鮮戰爭給中國應對俄烏沖突的經驗教訓

俄烏沖突后,中國的安全環境變得更加復雜。一方面,俄羅斯與西方在歐洲的對峙,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近年來美國對中國持續增大的戰略壓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俄烏沖突并未改變華盛頓視中國為比俄羅斯更具挑戰性的競爭對手,所以防范中國仍然是其主要戰略方向。在策略上,華盛頓會更加倚重盟友的作用,如支持日、韓、澳、新、菲等盟國對華采取更強硬政策。特別需要警惕的動向是,美國借拉攏反俄統一陣線的機會,將北約擴大到東亞。美國早有將亞太雙邊同盟體系整合成一個多邊軍事組織的想法,但受韓日矛盾的牽絆,一直難以實現。如果不能離間中俄,就索性將二者“捆綁一起”對付,把北約從一個跨大西洋組織變成跨大西洋-太平洋的軍事組織,同時遏制俄羅斯和中國。

俄烏沖突帶給中國發展環境的挑戰有兩個方面。一是,“一帶一路”布局受到較大沖擊,陸上“絲綢之路”有被切斷的可能?,F在的中歐班列主要是從俄羅斯經烏克蘭或白俄羅斯進入歐洲。沖突爆發后,烏克蘭線路已停運;白俄羅斯的線路也受制裁影響風險增大。如果西方對俄羅斯制裁長期化,加上對伊朗和朝鮮的制裁,以及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抵制,中國的陸上“絲綢之路”會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經濟全球化發生分裂。如果西方與俄羅斯的經濟戰長期打下去,就會出現兩個市場、兩套金融體系,這會增加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和受制裁的風險。

總結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可以給中國應對當前俄烏沖突挑戰四點啟示。

第一,堅定不移地發展好、維護好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朝鮮戰爭對中國最大的經驗就是,中俄合作是制衡美國的“法寶”,也是塑造周邊安全環境的基石。中國革命勝利后,美國擔心中國倒向蘇聯,曾主動接觸中共政權,想在中蘇之間打入“楔子”;美國介入朝鮮戰爭后,也是懼怕中蘇同盟,不敢擴大戰事。反之,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不僅要承受美國從海上的戰略壓力,北方邊境安全也受到挑戰,中國不得不“兩個拳頭打人”。不過,蘇聯仍是美國主要對手,所以,1970年代后美國謀求聯華抗蘇,中美關系改善,這成為蘇聯輸掉冷戰的戰略轉折。冷戰后,針對中國快速崛起,美國加大在東亞的軍事存在,頻頻介入中國周邊爭端。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開始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戰略重點“轉向亞洲”。華盛頓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中俄走近,將其視為威脅美國霸權的“地緣災難”。

俄烏沖突后,中俄之間的戰略需求會更強,兩國不僅要在政治上相互支持,經濟上共同發展,還要在軍事上加強合作,比如聯合軍演、聯合巡航等。但對締結軍事同盟要慎重。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在歐洲與西方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增加,中國要避免卷入其中。中俄關系就要形成一種模糊效果:一方面“政治互信不封頂,戰略合作不設禁區”,另一方面又不簽署明確的軍事條約。就像美國在協防臺灣問題上故意采取“模糊態度”一樣,中國也可借用模糊的中俄戰略協作關系威懾美國。

第二,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要加強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朝鮮戰爭給中國的最大教訓,就是戰后與西方國家的經濟聯系減少,錯過了發展機遇期。作為對比,韓國成為西方陣營的前哨,不僅能獲得大量援助和貸款,而且可以暢通無阻地參與西方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近幾年來,美國出于遏制中國發展的考慮,不斷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對華搞技術封鎖,以“保障供應鏈安全”為由,動員西方國家與中國“經濟脫鉤”。

俄烏沖突后,這一情況會因西方對俄制裁政策而加劇。中國需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利用市場大、產業齊全的優勢,主動擴大開放程度,營造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西方企業來華投資,讓西方國家經濟更深嵌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強科研攻關,做好產業布局,確保關鍵技術和重要戰略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出現“卡脖子”的情況。另外,美、歐、日、韓、澳、新等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不同,對“中國威脅”的認知態度不同,有些完全是迫于美國壓力。中國可以利用這些差異,針對性地推進雙邊經濟合作。對于在政治、外交、人權領域出現的爭端,中國有必要做出反應,但要慎重地把他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作為反制手段,這樣會加速中國與西方的經濟脫鉤。

第三,借助“反美”國家制衡美國的聯盟體系,減輕中國承受的戰略壓力。二戰后,美國安全戰略的一個核心目標是阻止某個國家成為歐亞大陸上的地區主宰者,采取的策略是同地區國家進行結盟,領導盟友一起遏制這樣的國家,自己扮演一個“離岸平衡者”角色。這樣可以用較小的代價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但弊端也是明顯的:一方面會加劇防范對象國的反美傾向,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美國與盟友圍繞防務成本分擔、美國駐軍地位等問題發生矛盾。

這就為中國創造了無需結盟也能扮演“地區平衡者”角色的空間。一方面,反美國家面對美國壓力,會更加向中國靠近;另一方面,美國的軍事存在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地區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在內,需要中國發揮緩和作用。比如,2002-2017年間,朝鮮半島安全形勢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困境。每年美韓兩軍都會舉行多場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這刺激朝鮮搞核、導試驗相應對,此舉又招致美國的嚴厲制裁。身處朝鮮炮口下的韓國,自然需要美國的保護,但也不贊成華盛頓一味施壓,需要中國來緩和局勢,勸和促談。所以,那時的中韓關系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反觀近幾年,朝美關系有所緩和后,美國不僅沒有減少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反而將注意力轉向臺海和南海。韓國也被美國的遏華政策所綁架,中韓關系開始下滑。所以,中國應獨立自主地發展同朝鮮、伊朗等所謂“反美”國家的友好關系,在政治和經濟上盡可能地提供支持。當然在核問題上,依然要旗幟鮮明地堅持無核化態度,但也要維護這些國家在安全和發展方面的合理關切,切不可為美國火中取栗。

第四,團結發展中國家,擔當亞非拉世界領導者和代言人的角色。大多數亞非拉國家不愿在俄烏沖突問題上選邊站隊,這是歐洲人的戰爭,他們更傾向保持中立。但面對西方的壓力,他們需要有一個大國來做“帶頭大哥”。這就給中國以提升在亞非拉國家中的影響力的機會。中國要利用這一時機鞏固和深化同亞非拉國家的關系。

東南亞和中東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兩個地區。俄烏沖突后,陸上“絲路”會受到很大限制,海上“絲路”就成為重點發展方向,而東南亞是海上“絲路”的樞紐。因此,要格外警惕美國利用島礁爭端挑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俄烏沖突造成全球能源危機,進口俄羅斯油氣資源充滿高風險和不確定性,鞏固與中東國家的關系有利于我國能源安全。還需要警惕的一個動向:近幾年美國熱衷炒作新疆“人權問題”,其背景是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脫身,集中力量轉向遏制中國,有理由懷疑美國是在借新疆問題抹黑中國在伊斯蘭世界的形象,挑撥中國與伊斯蘭國家關系,將伊斯蘭極端主義的矛頭引向中國。因此,獲得中東國家的支持對中國至關重要。

同非洲和拉美國家的關系也應獲得提升。一方面,俄烏沖突后,中國同這兩個大陸之間經貿聯系會增強,中國可以進一步充實“一帶一路”倡議帶給當地的實惠。另一方面,中國要加強同非洲和拉美國家的政治協調,對國際問題發表共同立場,充分利用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中非合作論壇、中拉論壇等多邊機制。

猜你喜歡
頓巴斯朝鮮戰爭烏克蘭
頓巴斯烽煙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中國公民分批撤離烏克蘭
失控的烏克蘭
新摩登時代
朝鮮戰爭的結局為什么停在三八線
關于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朝鮮戰爭的思考
朝鮮戰爭
關于朝鮮戰爭的若干史實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