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國圖志》概念譯介與近代中國世界觀建構*

2024-05-09 18:26孫一赫
外語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海國魏源圖志

孫一赫 王 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0.引言

鴉片戰爭的失利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令清廷有識之士認識到中西存在的巨大差異,萌生強烈的民族危機意識,促使其積極尋求方法挽救國家民族于危難。以魏源為代表的清廷開明派認為:要與“洋人”抗衡必須打開國人之視野,讓國人看到當今世界之變局,了解西方社會的基本情況,包括制度、社會風俗、文化以及科技等,“悉夷”“習夷”方可“制夷”。魏源以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時收集中國廣東和澳門以及新加坡“情報”匯編而成的《四洲志》為藍本,參考當時國內外的世界地理和人文著述,于1841 年編纂發行了50 卷本的《海國圖志》。魏源對《海國圖志》寄予厚望,希望以此開啟民智,讓國人“開眼看世界”。在初版后的十年間又派人對《海國圖志》進行增補,分別于1848 年和1852 年出版60 卷與100 卷《海國圖志》,匯總為80 萬字的百科全書,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科技、新聞評論等多個領域,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奠定了思想基礎,成為“劃時代的歷史巨著”(高虹1997:4)。

1.《海國圖志》的概念譯介

《海國圖志》作為近代中國本土首部世界地理百科全書,收納并譯介了大量的世界概念與知識。在譯介過程中,《海國圖志》分別采用“音譯”“概念添加”“語內變形”“引用”四種方式,對世界概念進行轉換和呈現,構筑完整的世界體系。四種翻譯方法譯出的概念及由此展現的世界新格局隱含著內部的間性或矛盾性,即呈現對舊體系“破”與“不破”的雙重趨勢。一方面,《海國圖志》通過音譯法和概念添加等譯介方式闡述新世界體系和地理邏輯秩序,構筑多元、完整、體系化、平等的世界新格局,打破了中國“天朝上國”的固有理念,讓國人以客觀、真實的視角看待發展中的新世界,放下歷史包袱,虛心學習西方,達到“開眼看世界”的效果。另一方面,所采用的“語內變形”與“引用”的譯介方法又使《海國圖志》極力靠近中國傳統文化與固有世界觀,在譯介過程中使用大量本土話語和歷史話語,讓《海國圖志》的世界體系呈現“中華中心”的等級化特征,顯示了對傳統的“守”與“不破”的趨向和心態。

《海國圖志》以開拓國人視野為基本宗旨,收納、整理、譯介大量世界新概念,通過“音譯”“概念添加”“引用”“語內變形”四種方式,將有關概念予以轉換和展現,聯通新舊世界與中西文化,構筑了新的世界格局觀。

1.1 音譯

音譯法是保留源語的發音特征,在譯語中找尋對應發音的文字直接完成轉換的翻譯方法?!逗鴪D志》作為百科全書,收納大量世界概念,而中國與世界脫軌時間長,對世界知識體系缺少必要的認知而造成目標語無法提供對應的概念。音譯法直接取自源語發音生成譯文,轉換效率較高,符合《海國圖志》作為百科全書的定位和翻譯量,因而成為《海國圖志》重要的翻譯方法,廣泛運用于書中的世界概念譯介。

“都魯機國疆域在阿細亞洲者半,在歐羅巴洲者半”(魏源1998:842)這一段文字介紹了“都魯機國”的基本地理位置。根據全文內容,此處“都魯機”指現在的“土耳其(Turkey)”。通過源文譯文的對比,魏源在概念譯介時以“Turkey”發音為參考,將“Turkey”拆分為“Tu”“r”“key”三部分,并在漢語中尋找語音較為相似的“都”“魯”“機”,將其組合成為譯文。此外,魏源對“France”“Germany”“Austria”等國家名稱予以類似處理,分別將其譯為“佛蘭西”“耶馬尼”“奧地里加”。音譯法還廣泛應用于各國相關概念的翻譯,如“都魯機國沿革”章節中將大洲“Europe”譯為“歐羅巴”、土耳其國王“Adam”為“亞丹”及“Alexander”為“阿力山達”等(同上:843)。

但《海國圖志》概念體系過于龐大,而中西語言的差異導致音譯法下可能產生復雜、冗長的譯文,影響讀者的接受。鑒于以上兩點,魏源在使用音譯法時還采用“選擇性刪減”的方法,僅保留源語的部分語音完成本土化轉換,使其作為概念的文字表達符號,以此解決譯文混亂和讀者接受效率低的問題。在卷二十七西南洋情況介紹中,魏源將澳門著名的教堂“Igreja em S?o Paulo”譯為“三巴”(同上:821),譯文保留原文后半部分“S?o Paulo”中“S?o”和“Pau”的部分發音,將其轉換為中文體系中發音類似的“三”和“巴”,其他部分則全部刪去,這種方式縮減譯文長度,讓譯文在形式上符合漢語表達習慣,方便讀者閱讀和接受。

1.2 概念添加

與音譯法的獨立使用不同,《海國圖志》的概念添加法需要與音譯法同時使用,以疊加的方式呈現概念。概念添加是在音譯原詞的同時添加譯語文化中已有的相關概念,從而規定和明確新概念的內涵和指示范圍,是一種二次翻譯。音譯法能夠解決翻譯任務量大帶來的翻譯效率問題,但其“保音舍意”的基本特性往往使讀者無法理解概念的基本意義和范圍指向,使讀者對大量“新”“異”的概念譯文產生困惑,不利于翻譯目的的實現。因此,《海國圖志》在某些特定音譯概念后添加相應指示詞,明確新概念的指示范圍,幫助讀者理解。

《海國圖志》卷三十七“大西洋歐羅巴洲各國總敘”簡要介紹了歐洲的相關情況及各國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讓國人首次認識這個陌生的大洲。其中,魏源將Europe 譯為“歐羅巴洲”(同上:1092)。從翻譯方法上看,魏源首先使用音譯法將Europe 的發音特征予以保留并悉數譯出。隨后,魏源在譯文后添加“洲”,讓讀者能夠將“歐羅巴”與本章中涉及的國家、海洋等概念區分開來?!爸蕖备綆У摹昂I系年懙亍钡囊饬x還幫助讀者明確“歐羅巴”一詞的基本指向和地理范圍,同時形成地理印象,幫助讀者理解與接受。書中所涉及的“阿細亞洲”“阿利未加洲”等也遵循同樣的翻譯思路。此外,魏源還使用、確立和豐富了“洋”“國”“?!薄埃ㄈ海u”等概念。

1.3 語內變形

與“概念添加”類似,語內變形法在《海國圖志》的譯介過程中也并非單獨使用,而需與概念的音譯疊加形成復合形式。語內變形是將概念先進行音譯處理后,利用譯語系統的詞法特征,對音譯概念的文字表達形式進行改動,使之在譯文中形成獨特的結構和表現形式?!逗鴪D志》的語內變形法往往借用漢語構詞法形成新的文字表達來指示某個概念。

《海國圖志》第79 卷中將孟加拉(Bengal)譯為“孟呀喇”(同上:1934)。由譯文詞形上看,魏源對該詞的譯介處理分為兩步:首先對Bengal 進行音譯,將所有音節譯出并呈現在譯文中;隨后結合漢語造詞法,對譯文中的“牙”和“剌”進行第二次處理,在這兩個漢字的前面加上“口”字旁,構成新詞“呀”和“喇”,突出其表音性,再結合起來產生最終譯文“孟呀喇”。而將美國(America)譯為“咪唎堅”亦是如法炮制。通過語內變形形成的譯文是一個整體,沒有明確的名稱+意義(表音+表意)的組合結構,是利用漢字詞法系統創造的概念翻譯方法。

1.4 引用

引用法是借鑒本國已有的對應概念的表達方式,讓譯介的概念能夠融入譯語的歷史文化體系之中,方便讀者理解?!逗鴪D志》面向中國社會,考慮中國讀者的接受能力與基本認知狀況,對傳統文化和世界觀采用妥協的態度,在部分概念譯介中借鑒和引用中國史書及當時漢語體系中已經形成的概念表達,使新概念的譯文符合中國傳統認知和中國文化習慣。根據引用來源和方法的不同,《海國圖志》的引用法包括“歷史性引用”和“語言引用”兩種方式。

“歷史性引用”直接追溯部分概念的歷史沿革,從中國史書中尋找其蹤跡,使概念實現時空轉換,利用概念語義中存在的“歷史流”(Steiner 2001:24),減少“在概念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可能形成極為嚴重的詮釋學困難”(王一多2020:64),幫助國人大致了解該國的地理面貌、歷史沿革及其與中國的關系,搭建中西文化、現代與傳統的橋梁。在卷二十六第一部分“西印度之如德亞國”的介紹中,魏源寫道,“古拂菻國,非大秦也,唐時為隔海之大秦所并,故亦名大秦。元人謂之密昔爾,回教謂之西多爾其,皆古西印度邊境,今并入阿丹國”(魏源1998:805)。在這段介紹中,魏源將如德亞國(Jedaea)的古名“拂菻”寫明,還結合中國古籍對該國的記載,給出其在唐、元的名稱,并將其與古代王國“大秦”做比較,方便中國讀者了解其方位,理解該國在古代的狀態及其與中國的關系,進而產生一定的印象,構建該國的國別形象。

“語言引用”是借鑒本國當前的語言體系,參考其中的現成表達或理解方式,完成世界概念的譯介,在《海國圖志》中分為“口頭語引用”和“語言體系借用”兩類?!翱陬^語引用”直接參考和利用當時國內部分地區對外國的口頭稱呼確立譯名。在卷四十《大西洋》第一節“荷蘭及彌爾尼壬兩國總計”中,魏源記載:“荷蘭俗稱紅毛番,亦曰紅夷”(同上:1168),將“荷蘭”譯為“紅毛番”(“紅夷”),這是借鑒當時廣州地區的國人對荷蘭人的稱呼,以轉喻的方式用作“荷蘭”這一國名的中譯名。廣州作為清朝嚴格實行“海禁”政策后唯一可與外國通商的口岸,與外國交流較為密切,在實際交往過程中需要相關的概念和稱呼,但原有的中國文化體系缺少相應的概念和稱呼,因此廣州人依靠外在形象對外國人形成認知和稱謂語。為了譯介“荷蘭”這一概念并構建荷蘭人的基本形象,魏源選擇接受、利用這個口頭交流中的概念,以減少新的譯文可能造成的認知困難。同理,《海國圖志》中魏源將美國譯為“花旗”“雙鷹”也是基于國人看到其國旗圖案所形成的認知。

“語言體系借用”是在漢語體系和漢語認知方式的基礎上對概念進行譯介。在卷二十七“西南洋”沿革中,魏源將“Igreja de S.Domingo”譯為“板樟”(同上:822),這是以理解為基礎進行的概念歸化式譯介。Igreja de S.Domingo 是中國澳門的圣多明我教堂,以樟木制成的木板為其主要建造材料。魏源利用中國的視像與理解思維,選擇基礎建筑材料“樟”和基本建造形式“板”兩詞結合完成對原詞的轉換,以此表達概念的根本特征。

總之,《海國圖志》為了通過譯介建構龐大的世界新概念體系,分別采用“音譯”“概念添加”“語內變形”“引用”的方法。四種翻譯方法及其影響下呈現的譯文往往同時出現在《海國圖志》之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也缺少區分的標準,譯文之間也沒有明確的相互關系,構成極為獨特的多種譯法并行的翻譯現象。

2.破與不破:《海國圖志》新世界觀的構建

《海國圖志》采用四種不同的翻譯方法,構筑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新世界體系,但《海國圖志》編譯目的和編譯思想中也存在對立與矛盾,體現在對概念譯介中,呈現出“新”“舊”交互的間性世界觀,表現為對原有的世界認知“破”與“不破”的兩種傾向。一方面,《海國圖志》要重塑國人世界觀,通過翻譯直接引入世界地理和人文概念,沖擊并改變國人原有的世界觀,使之形成全新、完整、體系化的世界認知。另一方面,《海國圖志》作為士大夫階層為統治階級編寫的地理知識叢書,不可避免受到正統觀念的影響,在譯介過程中存在對傳統和舊有世界體系的留戀和妥協,翻譯中大量引用中國歷史上形成的概念,在部分概念譯介中還進行刻意的改寫,一定程度上試圖維護原有的世界觀體系。

2.1 構建完整、多元、體系化的新世界格局

《海國圖志》的譯介首次為國人構筑了一個完整多元的世界格局。中國自明朝開始實施閉關鎖國,到了清朝更為嚴重,全國僅開放廣州一處通商口岸。歷時漫長的閉關鎖國不僅嚴重阻礙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更形成封閉的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造成了國人的世界認知在空間上的局限和時間上的滯后??臻g上,大多數國人僅了解中國,對中國以外的世界不甚了了,包括當時的西方列強;時間上,到鴉片戰爭之前,大部分國人對世界的認知甚至還停留在中古時代,根本不了解世界隨著工業文明的發生早已步入近代社會這一巨大變化?!逗鴪D志》的譯介目的就是要直接引入新的概念,拆除國人陳舊的認知框架,重塑國人的世界體系認知?!逗鴪D志》內容極為廣泛,從第三卷至第七十卷著力收錄和展現世界體系和各國風貌,包括各國的基本狀況、地理位置、風俗、兵備、科技發展等內容。面對龐大的世界體系,《海國圖志》采用“音譯法”快速引入時局發展所需的新概念,在時空兩個維度上構筑完整的世界體系,彌補國人對世界認知的滯后。

《海國圖志》也首次顯示了平等理念,努力構筑平等的世界秩序。中國歷史悠久,文明輝煌燦爛,是歷史上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之一。在明清之時,中國國力達到鼎盛時期,封建王朝發展到巔峰,這一時期,周邊國家紛紛來朝,與中國建立了“東亞封貢體系”(韓東育2018:89),即周邊國家依附中國,承認中國的中心地位,得到中國的封賞和保護。這種體系下,國人逐漸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但隨著社會的封閉,民族優越感逐步轉變為“自大”和“自滿”,最終演變為“華夷之辨”的思想(戚文闖2018:61)。鴉片戰爭前后,國人對世界各國的認知始終較為落后,依然沉湎于中世紀的迷夢,認為中國文明獨領風騷,是世界的中心——“天朝上國”,而外國則是蠻夷之邦。這種觀念導致國人根本不會正視世界體系與格局的變化,更無法看到科技在世界體系和民族發展中的作用?!逗鴪D志》的譯介目的就是要打破這種觀念上的固步自封,推行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民族自救思想。在翻譯過程中使用“音譯法”引入大量新的概念?!耙糇g法”最根本的特征是“語音的保留”,通過“保留原文中某些具有異國情調的東西故意打破目標語慣例”(Shuttoleworth & Moira 1997:59),并隨著“時間的延續被中國讀者所接受和再使用”(唐德根,吳靜芬2008),豐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郭建中1998)?!逗鴪D志》音譯法保留了外國語言的部分特征,并借由翻譯的形式將外國語言的元素融入漢語之中,將兩種語言置于文本層面上等同的地位,打破“華夷文明之別”的固有思想。語言還能夠直接影響思維認知,外語元素的保留與語言表達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中國文化的自體更新與發展。在封閉的中國舊社會,新概念的引入能夠引導傳統文化和思想“偏離主流價值觀”(Venuti 2001:240),促使國人將目光從人文轉移到科技,注意到國外科技發展對社會的推動作用,進而改變國人妄自尊大的心態,最終實現“師夷長技”的目的。

《海國圖志》還首次規定了世界地理系統與格局,構建了體系化的世界格局。中國是農耕文明的代表,大部分地區,特別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深處內陸腹地,與海洋相隔較遠,與世界其他國家接觸不多。加上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導致國人對世界的認識基本局限在中國及周邊國家。而對于世界體系建構,國人存在推己及人的趨向,即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看世界,對世界體系缺少客觀、正確的認知。大多數國人的世界概念更多停留在“國”的層面,對“大陸”“海洋”“島嶼”“大洲”等概念并不清楚。這種認知水平難以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念,無法建立客觀的世界地理格局?!逗鴪D志》在譯介過程中對不少西方概念采用“概念添加”的方法,在音譯法形成的譯文后添加漢語概念。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國人理解和區分此概念的指示范疇,還可以形成地理概念群,進而聯結成為完整的世界地理體系。如《海國圖志》首次規定“洋”的概念,明確概念所指的地理范疇和涉及的學科。在具體編寫過程中,《海國圖志》采用關聯編排法,如在“西南洋”一章之中列舉該大洋沿岸的所有國家,進一步明確“洋”的具體范疇及其與國家和世界的關系。同時,《海國圖志》還采用對比編寫法,如在“西南洋”一章同時引入“?!钡母拍?,讓兩個地理概念形成比較,明確概念歸屬與所指,明確世界由“洲”“洋”所構成的基本地理格局。而在國家層面,《海國圖志》也明確了國家體制及其概念范疇,形成從城市(部)到國家,包括島嶼、海、洋、洲的一整套地理學概念,由此建立起現代地理學意義上的世界體系和國家體系。

2.2 留戀“中華中心”與“中國至上”的舊世界等級

《海國圖志》借用翻譯,嘗試構建相對完整、平等、多元、體系化的世界格局,讓當時的國人看到變化之中的新世界。但《海國圖志》產生于相對封閉的中國封建社會,無法完全脫離傳統觀念的束縛。魏源作為士大夫階層里的開明人士,其編纂《海國圖志》的根本目的是引入現代地理學概念,讓國人看到世界全貌,接受現代觀念,以便“師夷長技”,而非全盤推翻原有的制度和文化。因此,《海國圖志》構筑的世界體系帶有極為深刻和明顯的傳統觀念的印記,在編譯過程中極力靠近傳統文化,以維護原有的觀念體系,達到“維持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和文化控制的目的(章曉強,戴秋娟2022)。體系之“不破”主要表現為新世界體系譯介的“等級化”趨向,具體包括“中國與世界的等級化”及“外國間的等級化”。

中國歷史上的領先地位讓國人始終抱有“天朝上國”的理念,在對外關系上堅持“華夷之辨”的思想,以文化界定國家發展的水平(韓星2014)。由此,國人普遍認為中國位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中國的統治者——皇帝則是凌駕全世界之上的“天子”(沈傳新2022)。這種思想也體現在《海國圖志》中對海外各國的譯介,比如譯者在譯文中刻意添加某些概念,表示其在行政、文化的地位上低于中國?!逗鴪D志》雖然承認其他各國的獨立地位,音譯法的使用也傳遞了國家間相互平等的意識,但在具體使用中,《海國圖志》卻又通過特定概念的“添加”維持“華-夷”之等級區分。再比如在對西方國家相關人物概念的譯介中,特別是對各國最高統治者的譯介,《海國圖志》大多選擇“王”這一漢語概念,而不是用稱呼中國統治者的“帝”這個概念。清朝時期的中國已經發展至封建社會的極限,權力高度集中,皇權凌駕一切權力之上,因而有“帝”之稱?!巴酢钡母拍钤谥袊鴼v史上一般指“郡國并行制”中的封國管理者,在政治層級上次于“帝”。在對外關系中,“東亞封貢體系”中的周邊政權需要每年向中原王朝納貢,換取朝廷的承認和保護,謂之“藩國”。其時,朝鮮、越南等國家的統治者一般要接受中國的冊封,封號也為“王”?!巴酢边@一表述無形中確立了中國君主“高人一等”的地位,流露出維護和凸顯中國與外國的等級差別的意識?!逗鴪D志》還使用了“國”“部”等概念的添加,其中“國”相對于“朝”顯得低一等級,而本應與“城市”地位相同的“部”也在等級上低了一等。

等級秩序的維護還體現在《海國圖志》的情緒化或戲謔式的翻譯上,如將“荷蘭”譯為“紅毛番”或“紅夷”、“孟加拉”譯為“孟呀喇”等。這些國家大多與中國發生過摩擦和糾紛,如“荷蘭”侵占過我國臺灣島,是國人心目中的侵略者,因而在部分地區的口頭語或習慣表達中形成情緒化的語言表達形式?!逗鴪D志》承認此類情緒化譯文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并在翻譯中延用,這是譯者意識形態作用下的翻譯行為,是一種以民族情緒為導向對某些概念的譯文進行主觀化表述的結果。這種情緒化翻譯在《海國圖志》中大多體現在對西方國家的譯介上,針對性很強,是“迎合政治潮流”(Venuti 2001:20)而產生的“文化誤導”(王金安2008:124),本質上是“中華中心”思想影響下的翻譯操控行為。

《海國圖志》的等級化還體現在“外國間”的等級劃分與維護上,主要體現為對“內亞圈”與“外亞圈”國家的差別譯介。古代中國通過“東亞封貢體系”與周邊國家基本建立了穩定的外交關系,形成了對世界基本體系的保守和固定的認知。在傳統世界體系中,中國將世界所有國家劃為“漢字圈”“內亞圈”與“外圈”三類(費正清2010:12)?!逗鴪D志》中的外國等級差異主要表現為“內亞圈”和“外圈”之間的等級分別?!皟葋喨Α笔菂⑴c當時“東亞封貢體系”或在歷史上與中國有所交集的國家和民族,一般與中國存在政治、經貿、文化的頻繁往來,被中國統治者所承認或冊封,與中國保持臣服或友好關系,在中國相關史冊中大多有記錄。這些國家一般為中國鄰國,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國人對這些國家也較為熟悉,認為這些國家接受了中國文化熏陶,是中國影響之下的文明民族。而外圈則是未參與到東亞封貢體系的國家,在歷史上與中國交往不夠頻繁,在中國史冊中也沒有記錄,其中大多是西方國家,包括英國、美國、荷蘭等。國人對這些國家了解不多,由于這些國家的人種與文化與中國存在極大差異,國人往往認為這些國家是未能接受中華文明影響的蠻族而產生某種“鄙視”心理。

“內外圈”的認知影響《海國圖志》的編輯過程和文本呈現,通過使用“引用法”遵循和維護原有的“中華至上”與“中國中心”的世界等級秩序觀念?!逗鴪D志》為貼合中國文化和習慣,從中國史書中尋找相關國家的記載,參考歷史上的國家概念進行譯介。而中國古代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科技發展的局限,與當時的西方國家缺少交流,史書記錄的國家大多為周邊國家,在《海國圖志》中內外圈國家在歷史引用法下形成的文本差異,造成書中對這些國家的地理形象建構存在極不平衡的狀況。對內亞圈國家,《海國圖志》引用大量史料,將其納入中國文化體系之中,形成歷史與現代的勾連,讓漢語語境中的讀者充分認可內圈國家的文明發展狀況與對華友好地位,從而形成積極的印象。而對于絕大多數外圈國家,《海國圖志》僅采用音譯法,結合當代的文獻予以介紹,在譯介中還對不少國家采用主觀情緒化的翻譯,誤導國人對這些國家的認知和態度,確立其野蠻、侵略性的負面形象,使之與內圈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等級秩序就此建立。但這種等級體系是建立在“中華中心”的世界觀基礎上的,本身不具備合理性和客觀性,也不符合世界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事實上,所謂“低等”的外圈國家大多是完成資本主義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令人感慨的是,這種過時的、偏見性的等級秩序觀念與其“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的目的有些背道而馳,這也是《海國圖志》在當時的中國沒能發揮其應有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改變中國人的認知方面。

3.結語

《海國圖志》是中國第一部自主編寫并公開發行的世界地理百科全書。魏源利用“音譯”“概念添加”“語內變形”“引用”等翻譯方法對新世界的概念進行轉換和譯介,呈現客觀、完整的世界格局,首次構建近代中國的新世界體系。在音譯及概念添加方法影響下,《海國圖志》的世界體系呈現多元、平等、系統化的特征,對中國人心目中原有的世界認知體系形成了沖擊,展示了新的世界秩序。但是,《海國圖志》自身的定位、編寫目的和讀者群體決定其不可能完全背離舊的觀念,在譯介過程中,通過“概念添加”“情緒化翻譯”“典籍引用”等方式,在譯文中依然表現出對“天朝上國”及其“內外圈”的世界認知的留戀和維護。

猜你喜歡
海國魏源圖志
歲末感懷兼寄二兄
大清國買不到《海國圖志》
一部書,兩種命運
論魏源早期理學思想及其轉變
圖志
漫畫
魏源對西漢四家詩的評說
圖志
失敗也能賣錢
林則徐、魏源的海防戰略思想是消極的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