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交際(非)典型性看語用學研究新進展與趨勢*

2024-05-09 18:26宮麗麗冉永平
外語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禮貌言語話語

宮麗麗 冉永平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420)

0.引言

語用學關注并探究與時代發展和社會問題緊密相關的諸多話題。每兩年一屆的國際語用學大會主題和研討內容能夠直接反映語用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和未來趨勢。第十八屆國際語用學大會于2023 年7月9—14 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共有1 個主席報告、6 個主旨報告、116 個專題論壇、49 個小組個人匯報和83 個海報展示,約有1,600 名參會代表,其中包括國際語用學學會主席Stephen Levinson、秘書長Jef Verschueren、Journal of Pragmatics 聯合主編Anne Bezuidenhout 和Andreas H.Jucker、荷恩等級提出者Laurence Horn,以及Jonathan Culpeper、Michael Haugh和Miriam Locher 等語用學領域知名學者。

本屆大會以“互動形式:(非)典型問題的語用學研究”(The Shape of Interaction: The Pragmatics of (a)Typicality)為主題,凸顯了對現實生活中(非)典型性交際形式或交際現象的探討,致力于在理論上更好地詮釋人類交際行為,在實踐上服務于交際問題的切實解決。參照相關研究,結合第十八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主題內容,本文意在梳理語用學研究的前沿議題,歸納(非)典型問題研究的前沿動態,并展望語用學發展的未來趨勢。

1.主要議題研究的新進展

本屆語用學大會選題范圍廣泛,除經典研究議題外,還涉及臨床語用學、歷史語用學、發展語用學、認知語用學、實驗語用學等多個研究分支,包括日常語境、機構語境、網絡語境等不同交際情景中的言語行為、話語選擇、互動形式等研究范圍。下面本文從經典議題和新興議題角度,歸納言語行為、交際認知、(不)禮貌等議題的縱深研究,以及新時代背景下的社交媒體互動、多元文化交際等新興議題研究。

1.1 言語行為研究的拓展

言語行為是語用學研究的經典議題之一。本屆大會既有對傳統言語行為的研究拓展,如“跨語類評論言語行為”“道歉言語行為”“贊美行為的語用變體”等,也有對新興言語行為的挖掘,如“魔法言語行為”(magical speech acts)、“孤獨言語(行為)”“仇恨言語(行為)”等專題,類似專題討論體現了言語行為研究的兩方面進展:一方面,不再單純討論直接或間接的常規言語行為及其語用功能,而是關注不同語言中特定的言語行為方式、話語互動及其行為功能等的延展性研究,比如德語及英語中特定句式的言語行為評價功能、線上評論互動中親近關系建構的言語行為表現等;另一方面,關注新興的言語行為類型,并從話語及語篇的使用視角深入研究,比如祝愿、詛咒等魔法言語行為的具體用法,或從言語行為角度,探究自言自語、仇恨話語,以及特定文化中祝福語、魔法語言的現實性與合理性問題;有的研究涉及小說情景中的自我獨白、自我引用,以及跨語言中自我指稱的多樣性、日常交際中仇恨話語與政治仇恨話語的表現及理解等??傮w而言,言語行為研究得到不斷深化和拓展,包括對新興言語行為的挖掘,都體現了語用學對傳統話題研究的創新與發展。

1.2 交際互動的認知新探

交際互動的認知研究主要涉及交際互動中話語建構及信息理解的認知與推理。本屆大會的多個專題研討中,針對交際互動的社會認知問題,既有微觀言語層面的研究,也有從話語和互動等宏觀層面的、對認知有關的新問題與新現象的探討。比如,在有關指稱認知推理的研究專題“指稱推理和理解的語用研究”中,評價性回指的調控作用、公共標志中的指稱建構、自然會話中的指稱共建、觀點建構與推理理解等,成為較多學者的關注點。也有專題涉及人稱代詞的理解,比如“指稱語用研究視角下人稱代詞的(非)典型使用”專題中,探討了瑞典語、德語、日語、林加拉語、加泰羅尼亞語等不同語言中的人稱代詞使用與理解差異,及其認知闡釋。

除了微觀層面的指稱問題研討外,也有學者從宏觀的認知與互動視角,探究交際互動和話語類型,或聚焦于特定話語現象的認知互動與表現。近年來,Haugh 等學者關注交際互動中的幽默現象(Sheikhan&Haugh 2022),本屆會議中“會話幽默的認知與互動視角”研究專題,探討了幽默話語、冒犯商討、幽默功能、會話幽默的表情符、會話幽默推理、多模態調侃互動、會話幽默的共知共建等話題,涉及幽默產生和幽默建構的話語效果及其認知闡釋。在“社會認知和語言使用之間的互動形態:不同話語類型中的社會認知過程”專題中,參會者研討的主要問題涉及戰爭隱喻的作用、同傳譯者在話語過程中的人際認知、讀寫學術文本的社交認知過程等。類似研究專題表明,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視角下的交際互動認知研究,都不再針對單一話語表征與理解進行認知研究,而是體現了話語互動過程中對認知表現與認知特征的關注。

1.3 (不)禮貌研究的多維視角

(不)禮貌是語用學的重要議題(Brown&Levinson 1987; Culpeper 1996),近年來受到人際語用研究的重視。針對(不)禮貌研究,本屆大會的代表性專題包括“(不)禮貌研究”“漢語社交媒體中的不禮貌”“法語與其他語言中的禮貌和不禮貌比較”等,體現了多維文化與方法的研究趨勢。比如,專題研討涉及特定語言中的不禮貌表現、不同文化語境中的不禮貌對比、多語言交際情景中的(不)禮貌比較等,包括特殊文化語境下(不)禮貌的語言表現形式、人際語用功能、社會意義等。學者們關注的問題既有特定語言文化中(不)禮貌現象的文化特殊性,也有不同語言文化中(不)禮貌的共性。有學者專門聚焦于漢語中的不禮貌元語言表達、不禮貌話題敏感性等,以及不禮貌與冒犯之間的語用關系。也有學者嘗試比較不同語言中(不)禮貌表現的語言特征,如法語和韓語(不)禮貌對比分析、西班牙語和法語的(不)禮貌請求表達,還有學者探究了波斯語、日語、法語等語言中如何表達尷尬,以及法語和德語面試中的稱呼語使用問題。

其實,多個其他專題小組也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探討了交際中的各種(不)禮貌現象,比如政治話語中的不禮貌和攻擊的目的性、(不)禮貌的歷史語用分析、(不)禮貌與冒犯消解、基于語料庫的(不)禮貌變體研究,以及(不)禮貌的理解等。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Culpeper 等學者的系列研究,包括英語禮貌和社會變體的語料庫方法研究、網絡交際中的不禮貌及其互應性、反語的不禮貌表現等。這些研究體現了圍繞(不)禮貌問題的新交際范圍和分析視角,豐富了(不)禮貌研究的語用學認識。

1.4 網絡媒體話語研究的多樣性

新冠疫情給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交流帶來普遍影響,甚至變化,引發了更多網絡交際、網絡評論等,包括社會問題在網絡語境下的衍生與延展。因此,疫情或后疫情時期的社交媒體交際話語,也是本屆語用學大會關注的重要議題。比如,“后數字社會的語言攻擊和冒犯”專題中,涉及多媒體語境下的各種沖突、線上線下監控中的潛在沖突、社交媒體中的仇恨言論與偏見等現實問題。再如,美國學者Pilar Garcés-Conejos Blitvich 基于對中老年白人女性存在的歧視、自私或無理取鬧等行為,分析了該行為的話語建構及實施譴責的情感空間,體現了不文明行為的線上評價對公共文明的共建。此外,關于線上社群行為,有學者關注了粉絲的線上活動與實踐(fandom),指出從評論/評價視角看線上粉絲互動和粉絲社群的必要性,以及不同粉絲社群在評價實踐方面所體現的多樣性。

其次,本屆大會也很關注數字化與自媒體時代中,信息呈現方式的較多不確定性或未知問題,比如出現了“虛假信息的語用學研究”“線上可視話語的語用路徑”等專題研討,關注問題包括社交媒體中,虛假信息和謠言的多樣性解讀、自媒體中政治語篇信息的引用行為,以及名人公開致歉行為的虛假性等。也有學者對網絡互動中的非語言信息進行語用研究,比如,動畫圖片表達的言語行為、網絡互動中表情的關系維護作用,以及圖片分享的會話管理功能等??梢?,語用學研究日益重視網絡互動引發的諸多現實問題,包括言語或非言語的呈現方式,且較多語用問題具有社會性,不只是交際者之間的人際問題,而是涉及一定的社會問題,如與虛假、信任、真誠、管理等交叉問題有關的社會語用問題,值得未來更多探討。

1.5 多元文化比較與融合視角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之間的語言文化交流越發頻繁,如何規避跨文化及交叉文化互動中可能出現的交際困難、信息理解差異、交際誤解或其他交際障礙,一直是語用學關注的主要問題。本屆大會出現了“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語言和政治”“跨語言視角下的新聞回應”“東亞語言中源自漢語的語用標記語”等多個研究專題,均為多元文化語用問題的比較與融合研究。相關研究涉及特定言語行為、話語類型、(不)禮貌表現等在不同語言文化語境下的差異化,包括稱呼語、(不)禮貌、沖突觸發語、閃避回復、面子威脅、拒絕言語行為等的跨語言文化分析,進一步推進了跨文化語用學(cross-cultural pragmatics)及交互文化語用學(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的發展。

多語語境也是多元語言和文化交際的探討問題之一。對使用兩種或以上語言的多語者來說,交際中可能存在語用意識、語用資源、超語選擇、策略選擇、視角選擇等方面的差異,進而出現較多不同于單一或母語交際的語用特征和表現,類似問題也一直是本屆大會中學者們所關注的。此外,還有學者研究了多語交際中的語用習得,以及言語行為的顯性語用教學對多語語用習得的積極影響等。也有學者,如César Félix-Brasdefer、Klaus Schneider 等討論了不同語境中多中心/跨境語言(pluricentric languages)的語用變體差異。無論是多語比較還是融合視角下的語用問題研究,都體現了全球化、多語多文化交織的大背景,聚焦于交際中的語言使用與信息理解,這些研究呈現出由二元比較的研究范式,向更加多元的語言與文化轉變,體現了文化語用學的多元發展趨勢,也是交際學、文化學等研究值得注意的問題。

2.(非)典型群體及交際問題的前沿研究

除了語用學主要議題的研討外,本屆大會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對(非)典型交際群體及相關交際問題的探究,尤其是患有聽力障礙、自閉癥或其他疾病引發的交際障礙人群。在總共六個大會主旨報告中,有兩個報告分別涉及多語情境中手語使用和自閉癥患者交際的語用問題。與特殊群體交際相關的另一個研討議題便是對人工智能交際的關注,特別是從語用視角看人機互動和人工智能如何服務于人類交際、特殊群體的生存需求等。

2.1 手語交際研究

聽力障礙患者或聾啞人群主要靠手語(sign language)進行交流與溝通,這屬于非典型的交際方式。然而,語用學對手語交際的研究嚴重缺乏。有關手語交際研究的主旨報告指出,手語交際具有文化多樣性,存在本土與國際之分,還缺乏普遍統一的手語交際方式,為此手語交際的語用表現、語用標準等研究不足;同時,由于現有語用學理論主要是基于正常的、典型的交際群體與交際方式所建構的,為此,本屆語用學大會呼吁重視研究非典型交際群體和交際方式,針對特殊群體的獨有交際方式,需要重視手語符號在交際過程中的語用資源、語用策略、信息修復、互動表現等問題,并進行系統研究。

此外,還有專題圍繞手語語用研究展開討論。比如,在“口語和手勢語翻譯中姿勢語的作用”專題中,有研究發現手語翻譯對人們了解手語交際具有重要啟示。例如,為聽障人士進行翻譯,譯者采用同聲姿勢語傳遞意義,出現交際不流利時,可利用姿勢語補充信息或實現人際關系建構;在“手語互動中身體作為意義建構資源”專題中,學者們圍繞手語交際的多樣性呈現,如手語多方交際中的重合、會話修復或自我修復、頭部動作等,展開互動分析,發現較多不同于常人交際的非典型語用特征。整體上,手語交際是一種代表性的非典型交際類型,對手語交際的研究既有利于提升對交際多樣性的理論認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語用學視角下的深入探討。

2.2 自閉癥患者交際研究

自閉癥患者群體及其交際的語用問題,也是本屆語用學大會學者們關注的主要議題之一。作為一個特殊的、非典型交際群體,自閉癥患者存在不同于常人的多樣性交際障礙或互動中的溝通困難,包括停頓、重復、磕巴等不流利問題,或出現不理解、誤解等信息處理方面的困難。大會主旨報告之一指出,關于自閉癥患者之間交際的語用問題,需要考慮交際的互動本質和交際成功的多人角色,這些因素對病情診斷和自閉癥患者陪護,具有實踐上的啟發作用。

另外,在有關自閉癥患者的臨床互動、家庭互動等研究專題中,研討問題涉及如何與患者開展不同語境下的交際與交流互動。比如,針對自閉癥兒童的語用能力,研究問題包括不同性別自閉癥兒童存在的語用能力差異、日常會話中交際的不流利、打斷等特殊語用能力問題,以及指稱表達、自我空間意識等表現。也有學者關注到自閉癥成人對句法、話語結構、面子威脅、禮貌、音律特征等問題的認知。從語用角度,理解自閉癥患者的不流利話語,也有利于提升公眾對特殊群體話語的接受與包容。對類似問題的系統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幫助臨床語境中醫生或咨詢師等專業人士,實現對自閉癥患者的有效干預、交際引導等,或幫助患者在學校、家庭、社區等非臨床語境中進行有效交流與溝通,同時也有助于人們進一步認識特殊群體的話語選擇、語用能力障礙等問題,并制定多樣性的引導與干預措施。

2.3 人機交互交際研究

近年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或AI)得到快速發展,智能語音助手、智能機器人或Chatbot 等已影響甚至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然而,人機交互存在很多未知問題。比如,如何實現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有效互動,特別是如何正確下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指令、理解交際信息、臨場互動與交際順應等,依然是人機交互面臨的巨大挑戰。本屆語用學大會關注到人機交互的一些交際問題,并體現了信息、信任、情感等研究視角,代表性專題包括“人機交際的語用學”“語音助手和社交機器人互動的誤解修復”等。鑒于人機交際的多樣性差異,本屆大會體現了相關話題研究的獨特性和必要性。例如,有學者關注人機交互的互動性,包括智能機器人的語義連貫性、話題延續性等會話特征,以及語音助手的輔助角色和人際作用、語境對人機互動的影響,或人機交互中的使用者感受等。也有學者聚焦于人機互動所突顯的交際問題,如語音助手的誤解與修復、誤解產生的話語識別、誤解修復的會話流程、用戶適應性等交際問題。

信任問題一直是語用學研究的重要議題。針對人機交互,該問題也引起了本屆語用學大會的重視。在“信任(人工)他人的語用研究”專題中,學者們探討了人機互動中的人際信任、信任過程與信任取向,以及對社交機器人的過分信任等相關問題。盡管如此,人機互動、智能交際等語用學研究還處于啟蒙階段,加上類似交際的未知性與不確定性,很多話題或交際特殊性的研究還任重道遠。不過,對人機互動或人工智能交際的語用學研究,可在很多方面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此類交際有別于人類交際的復雜性、信息傳遞與理解的未知性等問題,也有助于了解人類生活的未來。

3.語用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兩年一屆的國際語用學大會,是語用學發展的一大風向標,能夠提供學科領域研究的前言態勢和趨勢特征,對引領語用學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正如國際語用學研究會現任主席Stephen Levinson在大會報告中指出,未來語用學將會繼續深入探究人類交際中陌生的、未知的瓶頸領域。作為一門實用學科,語用學將會更加重視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并將成果用于指導交際實踐,同時也更加強調語用問題研究的多視角融合,這是語用學發展的趨勢性特征。

3.1 研究議題的實用性

根據歷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會議主題,語用學研究逐漸由基礎研究轉向應用與現實問題研究。語用學的研究議題不再局限于對語言使用本身問題的關注與研討,而是拓展到更加廣泛的語言使用情景,尤其是語言使用的諸多現實問題,較多涉及語言使用的社會語用、人際語用、文化語用、職業語用等問題,包括與語言使用或交際有關的社會意義、社會規范、道德道義等。比如,言語行為研究由語言語用功能,轉向關注不同話語類型、不同語境類型中的社會意義建構等。同樣,交際互動行為的認知新探和(不)禮貌行為的多視角研究,也體現了語用學對現實世界中語言使用與社會、文化和行為或行動等之間的交叉問題研究。新興議題的應用性導向更加明顯,比如針對后疫情時代的網絡互動行為,相關研究注重社會現象與問題的線上線下延展,還有全球化背景下與跨文化、交叉文化等多元文化有關的交際行為研究,都體現了現實性與本土性問題的結合。

另外,對聽力障礙患者或聾啞人群、自閉癥患者等非典型特殊群體及其交際問題的關注,更加突顯了語用學研究的問題導向與實踐性特征。通過探索特殊群體的交流與溝通方式、交際困難及其解決策略、信息修補等表現,以及人機交互的動態表現、不同于人際交互的話語序列等特征,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特殊群體的獨特交際方式與主要趨勢特征,進而從語用學的學科視角為老人、自閉癥患者、聾啞群體等特殊群體,提供交際方面的有效幫助和實踐指導,也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社會問題。

總的來說,本屆語用學大會重點關注非典型的交際人群及其交際問題,進一步驗證了語用學是一門務實的、直面現實問題的學科。以現實問題為導向,語用學將圍繞人類交際的“黑洞”、未知領域或尚未解決的瓶頸問題等,展開深入研究。因此,一方面,語用學研究需要對傳統議題,進行基于不同文化語境、活動類型、多模態交際手段等問題的創新研究,以揭示更多的未知問題,包括非典型群體和非典型交際問題的研究,進而補充或修正原有的理論范式,或建構有關交際的新理論;另一方面,語用學需要關注科技發展對人類交際帶來的影響作用,積極面對迅速發展的網絡交際、人工智能交際等,給人類交際和語用學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揭示人類交際的“暗物質”(dark matter)(Levinson 2023)。此外,我們也需要加強基于全球化、區域化、本土化等問題的研究,立足現實,以服務社會與人類發展為導向,在更廣的時空范圍內,攜手合作,推進語用學研究的多樣化發展。

3.2 多視角研究的融合性

本屆語用學大會中,較多學者的研究突出了以交際話語的動態分析,體現話語產出與回應或評價之間動態過程性的研究方法,同時強調語用問題分析的多模態視角(multimodal approach)融合。這表明,語用學研究一方面強調交際的動態分析,另一方面十分重視交際動態中多模態資源的利用與信息傳遞,說明交際不只是語言符號的使用,還涉及利用表情、圖像、手勢、聲音、體態等多模態的交際資源,它們共同作用于信息表達、信息理解、情感交流等?;趧討B話語的多模態分析是本屆大會的一大亮點,比如出現了“信息結構和話語結構的多模態和韻律標記”“社交互動中他者涌現的多模態和多文化方法”“多模態和多感官交際的信息聚合”等多個相關研討專題。因此,語言符號與多模態交際資源在交際互動中的共同作用受到了日益重視,類似研究方法的變化可以更好地體現交際動態的真實性與信息表達的豐富性、人際性等語用特征。

另外,交際中跨語言、跨文化等語用問題的對比研究也出現了語料庫方法、認知視角等的融合,比如“(社會)語用學的實驗和語料庫視角”“言談交際中認知和言據標記的語料庫語言學方法”等研討專題,都強調語用問題研究的多視角切入與闡釋,不同于單一方法視角或單一理論視角下的傳統語用學研究。因此,語用學研究在理論與方法上所體現的多維視角與多視角融合,也是當前語境下學科發展所強調的一個趨勢性特征,即強調方法與理論視角的跨學科或多學科交叉,比如交際學、社會學、人類學、認知科學等方法與理論視角的借鑒吸收與融合??梢?,當代語用學研究逐漸出現了交叉性、復合性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分析視角,體現了語用學發展的融合性趨勢,這也符合人類交際的多模態性質。

據此,未來語用學的發展與研究體現出如下主要趨勢:首先,重視跨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理論視角融入,體現為借鑒涉及交際的多學科理論視角,進一步探究語用學有關人類交際的未知領域,尤其是與人際情感、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相關的語用問題;其次,重視交際互動中多模態語用資源的利用與協同功能,不但涉及表情、圖像、手勢、聲音、體態等多模態符號本身傳遞的信息與功能,還要重視多模態資源對交際互動的協同功能與復合性作用,這表明語用學不再只關注語言符號的作用;還有,利用大數據和語料庫在信息處理方面的特長與優勢,補充質性研究難以發現和歸因的語用問題,以此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與缺陷,形成更具實證支撐的新發現與新結論。

4.結語

繼前幾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主題,本屆會議呈現出“無處不語用”的語用普遍性思想和“語用學如何服務社會”的社會現實性??傮w上,結合第十八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主要議題,本文梳理了語用學研究的新態勢,包括相關議題研究的新進展、(非)典型群體或非典型交際形態的語用問題研究,以及語用學發展的主要趨勢,以期為語用學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語用學同仁分享、共勉,為中國語用學研究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提供可靠借鑒。

猜你喜歡
禮貌言語話語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呂魁: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特定感受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當誠實遇上禮貌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小猴買禮貌
暗戀是一種禮貌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