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的歷史主動精神

2024-05-11 10:44王芳菲
紅河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主動精神時代化中國化

王芳菲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34)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把握歷史主動是百年來黨的事業取得重大成績,以及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的必備條件。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神品質,“歷史主動”明確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一種并寫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在這篇重要歷史文獻中,有兩處提及“歷史主動精神”,其中一處指出“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2]。由此可見,歷史主動精神源自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與奮斗的歷史,經歷了深厚的歷史延續與積淀。黨的百年歷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歷程深深交織在一起,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在理論創新與創造中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推向前的歷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黨的奮斗中彰顯出了真理性力量和強大生命力,其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理論成果指引實踐取得了重大成效與成果。因此,對于歷史主動精神的理解和總結有必要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視域來進行。據此認識歷史主動精神這一話語表述的建構積累過程,揭示其在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的價值意蘊,進而在總結經驗過程中繼續發揚這一精神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接續向前。

一、歷史主動精神生發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歷程

中國共產黨是作為一個理論型政黨而成立,馬克思主義是其根本性的思想理論遵循。自此,黨的奮斗歷程也是馬克思主義這一普遍的、抽象的理論在中國實踐和運用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作為建黨強黨、立國興國的根本遵循思想,正是在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后,才開始真正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根據新的社會實際不斷推動思想革新,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帶領人民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逐步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事業取得偉大成就。在推進思想理論創新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的一次次求索、一次次開拓彰顯了對于歷史主動精神的發揚。盡管“歷史主動精神”這一表述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它作為對黨的百年歷史經驗進行總結而提取形成的概念,實際上生發于黨的歷史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史中。

“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形成了黨的光榮傳統?!盵3]歷史主動精神是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中積累和建構起來的,黨的百年歷史是從被動轉入主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就是推動中華民族在觀念和思想層面由被動轉為主動的思想引導和精神資源。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發展史可以看作是觀照和理解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重要視域,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升華與飛躍是歷史主動精神建構過程的重要標志和里程碑。

(一)歷史主動精神生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馬克思主義是在近代西方思想學說頻入的風潮中進入中國,而它從眾多主義和理論中脫穎而出,得到廣泛傳播是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后。但在建黨之初,幼年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把蘇聯經驗奉為圭臬。這種理解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接受、認同過程之初的情感因素有著緊密聯系。蘇俄與當時的中國有著相似的國情,俄國革命的勝利和嶄新國家的成立讓中國的有識之士、先進分子看到了救亡圖存的希望,這促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他們的青睞,并開始廣泛傳播。此外,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從蘇聯譯介而來,這很難不在情感上產生依賴心理和學徒心理。教條化的理解及其實踐應用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極大危害,正是這些慘痛教訓促使中國共產黨人進行反思,開始真正領悟到理論的內在要求,關注具體實際,按照中國的實際和特點去應用理論來解決問題。

懂得了將馬克思主義民族化、中國化使得共產黨人在精神上取得主動,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中國化”命題由此形成確立,而在這一命題正式提出之前毛澤東也曾在文章中表達了對待馬克思及其理論的正確態度。這一時期產生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早篇章?!榜R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確立,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反映出了共產黨人在認識和運用科學理論時所充分發揮的歷史主動性,歷史主動精神也在這一過程中開始形成。

(二)歷史主動精神發展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飛躍

進入改革開放的轉折時期,面對發展變化了的國際國內形勢,黨立足新的實際,在堅持根本理論不動搖中持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這一時期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完成了新的理論升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又一個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遵循和踐行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與思想路線中開篇,在實事求是中破除僵化思想,糾正錯誤的政治和思想路線,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改革開放,實現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上。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具體實際回答了一系列富有時代特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在堅定走自己的路中開創和邁向了具有中國特色與發展活力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新的發展理論。從實事求是的重新樹立到發展道路與理論體系的創立形成,足以體現歷史主動精神的充分發揚,這使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得到推進,與此同時,歷史主動精神也在應對現實問題與挑戰中得以涵養,獲得發展。

(三)歷史主動精神確立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的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歷史經驗教訓和現實發展需要,在“七一”講話中提出了“兩個結合”的重大論述,形成這一事關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指向的新表述,擴充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涵空間。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一命題中,“中國化”是點睛之筆,“時代化”是“中國化”的訴求與表達,“中國化”則是“時代化”的標識與底氣。而“結合”則是這一命題的關鍵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也是“結合”不斷深化的過程。在新時代形成的新思想是“兩個結合”的思想邏輯成果,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篇章的新飛躍,發揚和彰顯了更為積極的歷史主動精神。

歷史主動精神既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經驗總結,也是立足新的時代條件所提出的創新命題;既是新時代新思想的形成動力,也是這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皻v史主動精神”這一命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決議》中提出的,隨后,他進一步提出具體要求,“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4]。這段話是對這一話語表述的內涵闡釋,指明了共產黨人在面對不同情形時所應保持的態度。將歷史主動精神作為一個概念來表達,并上升成為政治話語,寫入黨的重要歷史文獻,彰顯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百年大黨所具有的精神特質與優良品格。同時,黨的百年奮斗史也表明歷史主動精神是黨的事業取得成果的重要秘訣和法寶。因此,作為一個明確的話語表述,歷史主動精神確立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的飛躍。

理論上的每一次創新與飛躍都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立足國情世情、以高度的歷史主動精神持續推動民族復興的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史呈現了歷史主動精神的建構過程,而歷史主動精神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歷史主動精神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的意蘊

歷史主動精神是在黨的偉大奮斗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中建構和培育的重要精神力量,而黨的百年奮斗取得偉大成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現理論飛躍以及百年大黨的鑄就也都離不開對歷史主動精神的發揚。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歷程中,歷史主動精神是推動理論創新的精神動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精神底氣。此外,就“歷史主動精神”這一政治話語的提出本身而言,亦具有理論創新的方法論意義。

(一)歷史主動精神是推動理論創新的精神動力

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與民族復興的實現歷程深深交織在一起,正是由于黨接續堅持和推進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武裝自身,堅持思想獨立和自力更生,所以能夠接續不斷將事業發展推向新的局面。理論優勢保證了事業發展,創新保證了理論的生命力,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善于在把握基本國情和發展大勢的基礎上,聚焦不同歷史時期事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總結各個歷史階段解決重大問題的經驗,形成新的理論概括,從而持續發展理論,豐富成果,實現創新。

創新離不開主動,主動是為了創新。究其背后,貫穿百年實踐的歷史主動精神是黨進行理論創新的精神動力。掌握歷史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把握規律就意味著站在了歷史主動的一面,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著實踐,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夠一次性地解決問題,推動理論創新本身也就意味著在實踐中占據主動。黨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先進性的重要表征就在于理論的先進性,因此黨始終把推動理論創新作為歷史己任。歷經三次理論升華與飛躍,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地保持著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進行歷史總結的理論自覺,并據此創新理論?!案矣谡f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1],始終占據著理論的主動。把握主動性是歷史主動精神的本質內涵和要求,把握和占據歷史發展的主動意味著站在了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人民群眾的一面,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和世界發展趨勢,勇于擔當歷史使命,把握時代機遇,并且始終保持著積極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理論是旗幟和指南,在黨的實踐中起著引領和指導的作用,理論創新的目的在于引領實踐,而在實踐中把握歷史主動離不開創新理論的支撐,因此,歷史主動精神是推動理論創新的精神動力,并且作為一種精神品質,其在百年實踐中已融入黨的血脈之中,成為持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不竭動力。

(二)歷史主動精神是解決現實問題的精神底氣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事業氣象一新,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才開始真正解決中國問題?;卮鸷徒鉀Q現實問題始終是這一理論的價值旨歸,是其獲得選擇的關鍵因素,是驗證其真理性的標志性尺度。將理論進行中國化時代化的目的是應對現實問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標志性特征。黨正是在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中鍛造成為百年大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正是在解決不同階段問題、總結歷史經驗中持續推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中向前發展的,在其前進歷程中,歷史主動精神不僅是進行理論創新的精神動力,也是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精神底氣。歷史主動精神意味著在遵循歷史規律、把握歷史大勢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黨堅持以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作為認識和改變世界的思想武器與方法論,分析社會主要矛盾,把握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以此來掌握歷史的主動。歷史主動精神建立在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對于客觀規律的把握是它的科學依據和內涵特質,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內在地蘊含了對于規律的認識和掌握,因此,歷史主動精神能夠成為解決現實問題的精神底氣。

(三)歷史主動精神命題的確立具有方法論意義

歷史主動精神的提出,體現了在回溯中總結經驗的方法論原則,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可以說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的前提下,對中國的實踐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而生成的與時俱進的民族化的思想理論。因此,它的提出體現和驗證了黨創新理論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回溯歷史、總結經驗中,明確提出了“歷史主動精神”。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在回溯歷史中用凝練的話語歸納出中國共產黨人矢志奮斗的根本性精神力量;二是總結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人的事業能夠發展到今天,因在精神層面上有著一以貫之的主動性,這一主動性也是黨進行理論創新,解決現實問題的精神特質。

此外,“歷史主動精神”經由《決議》這一重大歷史性文獻明確提出,就迅速成為黨成立百年之際的一個熱詞,在國內外產生了影響,這表明了政治話語建構的重要性。政治話語是黨的意志和主張的體現,在黨的歷史上,毛澤東同志就善于運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語言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民族化、大眾化,為黨的話語建構作出了榜樣。在新時代提出的“中國夢”“打虎獵狐拍蠅”“初心使命”“偉大建黨精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政治話語,用凝練通俗的語言傳達出了深度內涵,便于群眾理解熟記,增強了群眾認同,凝聚起了社會共識。而在這一過程中,人民群眾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在更加開放的當今時代,政治話語向世界傳遞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為政理念,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創新,表現出了更為主動的理論文化自信與責任擔當。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經驗總結

歷史主動精神是百年奮斗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因素,是黨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與此同時,黨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偨Y這些經驗對于在新時代繼續發揮歷史主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具有重要啟示。

(一)守正創新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在要求

歷史主動精神內在地蘊含了對于規律的尊重和把握,把握規律是其得以發揮的前提。馬克思主義作為闡釋人類社會與世界發展規律的科學思想,做到了對于規律的準確認識與把握。因此,在推動理論向前發展中發揮主動,必須以堅守根本性科學理論作為前提。此外,在黨的百年實踐中,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其真理性已得到充分彰顯,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經驗時強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更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6]。守正不移,創新無止,堅持將守正與創新統一于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中,以守正為根本前提,以創新為現實動力,將守正創新作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發力點,以高度的歷史主動性和責任感聚焦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問題,積極回應和滿足人民所需,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持續推進中國化時代化,始終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在強化理論學習中,找到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更加主動的精神和姿態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征路。

(二)“兩個結合”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經驗成果

“兩個結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提出,在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再次重申,并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正式明確的重大命題,是對黨的百年實踐和理論創新的深刻總結。盡管這一表述的明確提出是在“七一”講話中,但它深深植根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史中,是立足當下,觀照歷史而總結提煉出的。在建黨之初,教條化的理論運用使中國的革命走了彎路,革命中的教訓促使中國共產黨人關注具體實際,將根本指導理論與中國現實結合起來以處理和解決問題。毛澤東曾指明“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5]111-112。這句話可以說是基本原理同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最初表述。從毛澤東的自身實踐可以看出,他不僅強調與具體實際結合,還注重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民族形式緊密地結合起來,讓理論表現出中國的風格和氣派。自此以后,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將根本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結合,并注重其與民族文化相融合。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力度不斷提高,明確提出了“第二個結合”,擴充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涵。在此過程中生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論結晶,是“兩個結合”的成功典范。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造性成果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體現,其中形成的“兩個結合”是持續發揮歷史主動,推動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所要遵循的重要理論經驗和方法論基礎。

(三)初心使命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動力旨歸

規律是發揮能動性的前提,堅持馬克思主義是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基礎,而黨的初心與使命是激勵共產黨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的根本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初心使命及其明確內涵,并指明其根本動力地位。中國共產黨因這一初心而誕生,在此之后就圍繞著初心與使命謀篇規劃、矢志奮斗以創建、推進事業,使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后又達到了由富至強的再飛躍。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馬克思恩格斯的初心思想相互契合又一脈相承,從黨成立時起,初心作為共產黨人信仰、信念和信心的凝結,激勵著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始終艱苦奮進,奮勇直前。

初心的本質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這份赤子之心歷經百年而又歷久彌新,是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青春之源,同時也是激勵著共產黨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應對并戰勝種種艱難險阻、風險考驗的動力之源。初心是立黨之本,使命是立黨之基,喪失初心、忘記使命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動力。共產黨人要在保持初心、牢記使命中激發更為積極的歷史主動精神,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理論為了人民,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地邁向前方。

(四)理論自信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必備條件

理論自信是對于一種理論的自豪與自覺,自信才能自立,對于根本理論的自信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精神號角。經過一百多年的實踐,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價值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證明和彰顯。為什么能,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理論行?!靶小钡那疤崾抢^續堅定信心,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另一方面,理論之“行”是持續不斷堅定理論自信的底氣所在。堅定理論自信、保持理論自覺是歷史主動精神在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得以發揮的必備因素。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行”又特別加上了“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1]這一論斷。由此可見,堅守理論自信不僅是要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的信心,同時也要對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保持信心,在堅定自信中積極自覺地促進中國化理論的時代發展。自信不是自大,也不是拒絕交流,而是要海納百川、與時俱進,在堅持根本毫不動搖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為我所用,同時,積極向外傳遞中國的聲音與智慧。

四、結語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1],歷史主動精神沉淀于這一篇章的實踐過程,其深刻性與價值意蘊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史與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成果得以充分展現。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經驗總結,也為新時代繼續發展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主動精神時代化中國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主動精神重要論述探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以來關于歷史主動精神的研究述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不斷推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以“三原色”為導向開展數學教學的思考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試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共性問題與相關對策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