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風景在音樂課堂生成

2009-01-18 06:00戴文雅錢曉萍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有效構建動態生成

戴文雅 錢曉萍

【摘 要】 隨著教學環境、學習主體、學習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教師的不同處理而呈現出不同的價值,使課堂呈現出動態變化、生機勃勃的新特點。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篩選與把握來自學生的非預期的有教學價值信息,激活、運用這些資源,促使其成為有意義的教學資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關鍵詞】 動態生成 創設氛圍 敏銳反饋 有效構建

布盧姆說得好:“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能成為一種藝術了?!鳖A設,能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讓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但絕不是只有周密的預設才有精彩的生成。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篩選與把握來自學生的非預期的有效教學價值信息,激活、運用這些資源,促使其成為有意義的教學資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實施,我們的音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獨特性,努力營造一種使學生個性得到真正凸現、全面調動學生主體意識的新型學習環境,讓我們的音樂課堂煥發全新活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如何構建開放和諧、動態生成的音樂課堂顯得尤為迫切!

1 創設氛圍是前提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p>

在教授延長記號時,我剛在黑板上寫出該符號,有位學生就調皮地大叫:“老師,XXX說你記號畫得象牛眼睛!”頓時,所有的學生都大笑起來,有的更學著他的樣子,起勁地說這說那,教室里一下炸開了鍋,我哭笑不得,真想狠狠罵這位學生!我做出噤聲手勢,所有的孩子都安靜下來了,幸災樂禍地看我怎么教訓這學生。這時我靈機一動,微笑著說:“你說的沒錯!不過這樣的形容不夠好,而且老師更希望你做一個語言美的孩子,你能再用更好的表達來向我們說出延長號的特點嗎?”該生頓時呆了,紅著臉想了想說:“它像帽子下面的大眼睛?!蔽伊⒖逃觅澰S的眼光和滿臉的笑容對此給予充分的肯定:“你形容得真特別!”我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的思維也激活了,紛紛發表不同的見解……忽然有個學生說:“老師,我用一首流行歌就能記住它了?!鳖D時,師生都饒有興趣地聆聽他的演繹:“睫毛彎彎眼睛眨眨,要是遇見它,歌聲要延長!”多聰明的孩子呀,我由衷地帶頭為他的創意鼓起掌來!經過改編的優秀流行歌,不僅形象地描繪了延長記號的特點、作用,便于記憶,而且還結合現實與學生生活經驗,較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沒有鮮明的個性,哪有這獨特的想法?沒有寬松的氛圍,哪有這些豐富的創造?孩子的創造深化了教材,孩子的心靈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這一即興編創案例是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不是教師預設的。調皮學生的發言,打亂了課堂秩序,破壞了教學環節,學生的情感需要發生了變化。教師根據孩子們當時的心理需求放棄原來的預設目標,把這突發事件當作一個契機自主生成另外的教學目標,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創新學習的機會與平臺。試想,如果教師只是嚴厲批評,學生還會有這樣精彩紛呈的創造嗎?當然,動態生成的因素還應緊緊圍繞音樂本身展開,不能忽略音樂教學的“價值引導”。

2 敏銳反饋是關鍵

盡管教師通過精心預設開放而有彈性的教案,已經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的預設,但課堂教學過程中依舊會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關注音樂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關鍵在于教師能敏銳地捕捉學生的非預期、有教學價值的信息,做出準確判斷與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從而使教學過程得以生成和推進。

例如有一節五年級音樂欣賞課,在欣賞歌曲《神奇的九寨》后,教師提問:“欣賞了剛才的歌曲,你了解到什么?”生:“九寨,她有著森林絢麗的夢想,她有著大海碧波的光芒……歌聲很高亢、很嘹亮的感覺?!蓖蝗?一位男生把手舉得高高的,看上去滿臉興奮。老師請他回答。生:“我前天剛看了一篇關于介紹‘九寨的文章,知道了好多關于九寨的知識?!睅?“是嗎?這樣吧!同學們,我們現在就當當小記者,向這位同學進行現場采訪,好嗎?”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向該生提問,而該生也做出相當詳盡的回答,課堂顯得特別活躍。但是,這還是一節音樂課嗎?

這位教師的確具有強烈的課堂動態生成意識,也非常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當一位學生提到已經對“藏族”有所了解時,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動態生成點,只可惜教師錯把學生的課外知識等同于音樂文本,致使動態生成脫離音樂本身,喪失了音樂課堂的音樂性。在長達幾分鐘現場動態生成環節只是“天馬行空”,熱熱鬧鬧的生成場面只不過是游離于音樂之外的無效對話。由于兒童天性的驅使,學生們更容易關注音樂以外的東西。課堂教學中,如果不能將這些現場生成的主體經驗與音樂元素相結合,就可能將音樂課上成常識課或其他類型的學科。

當然,這種情況往往也是生成新的教學流程的良好契機,假如對當時的教學做如下調整,就不會出現上述“病情”:

生:老師,前幾天我剛看了一篇關于介紹“九寨”的文章,知道了好多關于九寨方面的知識。

師:是嗎?非常好!現在你先別急著告訴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首《九寨之子》,同樣還是歌手容中爾甲演唱的,請你邊感受歌曲的特點,邊整理你所知道的九寨知識,聽后再請你結合歌曲的特點,給大伙簡單介紹一下九寨,好嗎?

再欣賞歌曲《九寨之子》,充分感受藏族歌手容中爾甲歌聲的高亢、嘹亮后,教師引導那位同學結合歌曲的歌詞,介紹他所了解的九寨人民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試想,學生聽了教師這樣的溫馨建議,怎會不帶著自己的知識潛心地感受和鑒賞?而課堂也并不因此而失去音樂味。

在動態生成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信息的“重建者”。因此,合理利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符合最初預設的但很有價值的那些信息,及時調整課前的預設目標,根據動態生成教學資源進行重新定位,形成新的教學思路,這樣的教學動態生成才能出現令人驚喜的精彩情景。 3 有效構建是追求

課堂教學并不是一種機械地按預先確定的思路進行的教學。在音樂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師生、生生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復雜性,以師生、生生的多重組合,教學環境的不斷變動和教師即時處理反饋的方式來推進教學過程,強調知識的動態生成,強調學生的主動建構,從而建構起開放的活動,并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音樂課堂教學新模式。

有天我要上一年級某班的音樂課,上課鈴響老半天了,可學生還沉浸在上一節美術課折紙活動的興奮中,吵吵嚷嚷的根本還沒有做課前準備。剛好這節課要上《你聽,什么敲響了》這一課時,我立刻要求學生都拿出一張紙,提出問題:“你們能用一張紙發出幾種聲音呢?”頓時,教室像炸開了鍋,孩子們熱烈的討論著,一張紙變著各種方法的擺弄,折啊,聽啊,看啊,有人把紙舉到了頭頂,有人把它放到了地上,甚至放在腳下踩……連我都不知道究竟會有多少種不同的答案,可孩子們的表現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一張紙可以這樣制造著那么多的聲音!用手搓紙,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手指輕輕彈紙;手拿著紙兩端,扭動著紙;將紙折成喇叭的形狀,嘴巴對著吹……更妙的是,當有學生示范用手搓紙,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后,我本來想繼續請下一位學生發言,可就在這時冷不丁有個學生叫了起來:“老師,我覺得這好像是下雨的聲音!”孩子們想得可真好,我不就是想讓孩子們學會自己來發現聲音,制造聲音嗎?孩子們比我的設計棒得多了!于是,我順勢提議:“那讓我們一起來制造一場雨吧!”孩子們興奮極了,和我一起制造這一場特殊的“雨”,小小的臉上樂開了花,課堂教學活動掀起了高潮!

又如在歌曲教學《白蘭鴿》,當進入最后環節:教師指揮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學生演唱時總覺得老師指揮得真神氣,心癢癢的也邊唱邊亂揮手,影響了歌曲的演繹。我迅速捕捉這一動態生成資源,適時增加學指揮環節。學生都興致勃勃跟著教師練習,迅速掌握了二拍子指揮方式。我打鐵趁熱,邀請節奏準確、動作規范的學生指揮全班演唱,學生們都紛紛要求上臺來指揮,還積極配合小指揮把歌曲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熱烈!

課堂是動態的,教師要密切關注教學預設外生成的問題,篩選有價值的動態生成資源,轉化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資源,從而讓我們的課堂因此不斷走向圓滿,讓我們的學生因此實現全新的發展。讓我們為美麗風景在音樂課堂中生成——無法預約的精彩而喝彩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第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音樂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音樂課程標準解讀.第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3 何平等主編.步入音樂殿堂的階梯.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6.10

4 高立亞主編.怎樣欣賞音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8

猜你喜歡
有效構建動態生成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構建
營造課堂學習氛圍, 提高英語復習質量
淺析如何有效構建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
高效課堂下小學數學課堂動態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策略探微
動態生成,彰顯數學課堂活力
品德課堂“動態生成”資源的運用策略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讓語文課堂搖曳生命之綠色
有效構建活動教學,讓品德課堂熠熠生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