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引入法歸納

2009-05-22 03:38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2期
關鍵詞:唯心主義降價政治課

馮 煥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課與恰當的導入是分不開的?!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巧妙的導入,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配合,有利于師生雙向的教學活動。但一堂課如何開頭,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對象不同、內容不同,開頭不會相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的導入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一、熱點時政導入

熱點式導入新課法,就是把教學內容相關的理論與當前受關注程度較高的熱點問題聯系起來,大膽而巧妙地引入課堂,通過學生的討論,以啟迪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探求新知識的主動性。對熱點問題的引入和討論,教師要做到導之有意、導之有法、導之有度;既放得開,又收得回。待到討論遇到困難,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就及時導入新課,從而使學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講經濟學“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時,教師先講述“2000年4月,我國兩個品牌的空調生產廠家(如海信、春蘭)率先開始對其生產的各類空調進行降價,隨后各大品牌的空調器相繼降價,最終引發大規模的降價潮,這次降價潮降價率由5%—18%不等,降幅最小為500元,個別型號甚至降價2000多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各大品牌的空調生產商相繼降低價格呢?在降價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呢?熱點問題一提出,即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并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學生爭論不休之時,老師適時點撥并引入新課,同時指導學生學習教材,在學習價值規律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商品價格與供求的關系,從而解決“空調為什么降價

又如在講高三政治常識“我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當時受全球關注的2001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之爭,并講述一些選舉過程中的軼事,進而比較設疑:為什么我國沒有類似西方國家那樣的兩黨競選制度?為什么我國只是由中國共產黨一黨執掌政權?

這種結合實際,用熱點話題導入新課的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能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領會更深刻的知識。

二、寓言故事導入

也就是根據課程需要,運用歷史典故、名人軼事、成語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導入新課。這種方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容易給學生以啟迪,同時又能起到開闊視野、拓寬知識的作用,從而使教師講課更生動、形象;學生學習更輕松增趣、易于接受與記憶。

例如在講“主觀符合客觀”這一框題時,根據“主觀必須符合客觀”,講述一個“畫家畫?!钡牡涔室砸饘W生的興趣,故事描述的是“古時候有一位畫家畫了一幅兩牛相斗圖,甚為得意。他給朝廷的一些官員看,他們也都稱贊不已,可是當地把此畫給一位農民看時,這位農民卻哈哈大笑,他說兩牛相斗,為了用力擊倒對方,它的尾巴永遠是夾著的,絕不會高高翹起來。畫家聽了之后臉紅耳赤,不敢出聲。那么畫家為什么會鬧這樣一個笑話呢?這又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主觀必須任命客觀”。

三、漫畫導入

漫畫具有詼諧、幽默的特點,同時它針貶時弊。用于政治課教學的話,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嘗試用漫畫來導入正題。

例如在講“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時,首先出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漫畫,漫畫的大意是:英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貝克萊,正在向他的學生講授“存在即被感知”這一命題。誰知他的學生反而詰問貝克萊:你的生身父母是不是客觀存在的呢?貝克萊說,該死,這正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漫畫形象地揭示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愚蠢可笑。所以,當這幅幽默生動的漫畫一出現時,學生即刻興趣盎然,議論紛紛,教師趁勢推導:貝克萊還用得著上街買牛奶、面包嗎?他只需閉上眼睛感知一下,牛奶和面包就會從天而降。此時學生哈哈大笑,在笑聲中悟出唯心主義的荒謬。而教師適時導入:唯心主義是荒謬的,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什么?與唯物主義的根本分歧又有哪些呢……

四、歌曲、小品導入

當代的中學生在心理上樂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握好中學

生的這種心理,采用一些比較獨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讓學生自導自演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小品等。這種方法新穎活潑,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引起學生的思考,活躍氣氛,積極主動學習。

例如,在講初二“愛國情操的表現”一課中,可采用課本中“我是中國人”的材料,由學生自己表演。雖然這個故事是書本中有的,但如果單純由學生自己閱讀的話,很大部分學生可能是“看過就算”,并不會引起共鳴,也不會在腦海在留下什么印象。但如果由學生自己來表演的話,由于形式新穎,會吸引同學們的普遍興趣與注意力,從而在腦海中留下深刻記憶。而在看完表演后,進而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又如在“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的一課中,教師可在講授課本內容之前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那優美、雅致的旋律深深地叩動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哼唱真起來。在歌聲中,教師及時進行引導:大家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故事中的那一位偉人又是誰呢?而最重要的是這一首歌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重大決策呢?問題一提出,學生們思緒萬千,熱情高漲,紛紛舉手發言。此時,教師就可因勢利導,及時引入新課。

所謂導之有法,導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再好的導入方法,如果反反復復,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啟思激趣的作用,反而會使學生感到厭煩。俗話說“好菜連吃三天遭人厭,好戲連看三天令人煩”,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溫故知新,用前面所學的內容引入新課;引用名人名言、格語引入新課;甚至可以采用一些與理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相結合的形式,提高學生興趣,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但在充分運用各種導入方法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導入的題材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設計導入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而不能脫離教學內容。導入方法要簡明扼要。盡可能用少量的語言說明課題要學習的內容、意義和要求。一開始就要把學生的思路帶入一個新的知識環境中,讓學生對要學習的新內容產生認識上的需要。如果導入與內容脫節,不管導入多么別致、精彩、吸引入勝都不可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2.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啟發性。導入對學生接受新內容具有啟發性,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因此設計導入進,應從學生的知識、能力、思想實際出發,運用教材內容的重要之處,采用揭示矛盾、設置懸念、提出問題等方法,從生疑、質疑入手,讓學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3.導語設計要具有科學性。導語科學與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學生對新教學內容的注意,是否激發了學生對新教學內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學生對新的教學內容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導入語言的設計上講究科學性、生動性、和幽默性,使新課一開始就能夠扣緊學生的心弦。因此,導語設計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為理解教學內容打基礎。

猜你喜歡
唯心主義降價政治課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高中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
答案
談談“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
淺談哲學的基本問題
半截子馬克思主義者
“星座”的哲學探究
我的車城 全國重點城市汽車降價監測
沒“逗你玩”國際大牌,這次真的降價了!
對唯心主義要具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