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神經科學最新發現對語言體驗性的論證

2009-06-25 02:20
外語教學 2009年3期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王 寅

摘要: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發現了語言具有體驗性這一重要特征。近年來國外神經科學家獲得了很多新發現,并提出了Cog假設、神經元連通論與擴散論、神經元模擬論等新觀點,美國伯克萊大學的認知語言學家基于這些成果建立起模擬論語義學,開辟出一條用神經科學來解釋語言和隱喻形成和運作機制的新路徑,深入批判客觀主義語義觀,進一步論證了語言的體驗性,使得全世界的認知語言學家深受鼓舞。這也使得我們深刻認識到,語言的體驗性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假設,也不必局限于僅從語言中尋找證據,當今神經科學的新發現為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關鍵詞:體驗哲學;認知語言學;神經科學;模擬論語義學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544(2009)03-0001-07

1,引言

美國認知語言學家和哲學家Lakoff和Johnson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明確提出了體驗哲學,并發現了“語言具有體驗性”這一重要特征。語言體驗性這一特征為以前很多學派所忽視,或在他們的理論框架中根本不可能被發現。他們的這一貢獻也已引起國內學者的密切關注,很多學者撰文對其做出了介紹和論述。本文基于國外神經科學最新研究成果進一步論證心智和語言的體驗性,該命題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假設,也不是僅從語言事實做出的推理和驗證,而是已被當今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所證實。

2,從神經元和連通論談起

認知科學主要研究各種形式的智能,包括從感知和行為,到語言和推理。認知科學在論述智能的本質時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也叫處理信息的兩個方法,或叫模擬人類智能的兩大方法):符號論和連通論,對智能的來源也有兩種對立觀點:天賦論和建構論。

符號論認為人類智能的基本單位是符號,一切智能系統都是符號系統,思維的過程就是依靠符號和規則系統進行串行的運算過程。符號在計算過程中沒有意義,只有在獲得運算結果之后,將其與客觀外界對應起來便可獲得意義。大腦被隱喻性地視為硬件,心智就是計算軟件,這樣,思維就與符號計算劃上了等號。持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有Neisser,Anderson,Newell,Simon,Searle和喬姆斯基等。Neisser(1967)和Anderson(1980)正式建立了認知心理學,較為系統地論述了這一觀點,提出用信息加工(串行加工)的觀點來研究認知和心智。人工智能專家Newell&Simon與20世紀50年代成功地運用計算機建立了“邏輯理論家模型”,進一步提出了物理符號系統假設。喬氏的TG理論也是基于此思路,并使得語言形式化研究一時成為主流。這三個學科發動了一場意在擺脫心理學中行為主義理論的革命,使得基于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占據了統治地位。

符號論是第一代認知科學的中心議題,而第二代認知科學堅決否定心智的這一信息加工模式,接受了皮亞杰的建構論、互動論和Rumulhart&McClelland的連通論。皮亞杰深受培根、洛克、休謨等古典經驗論的影響,認為:認知來源于主客體之間的互動實踐,認知和心智是后天構建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圖式發展理論”和“發生認識論”。自Waldeyer于1891年首先提出神經元學說,其后得到cajal與1909和1911年所進行的實證性研究的支撐。該學說認為,神經細胞(即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發生、形態、營養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參見張培林1987:55)。Hebb(1949)首先提出“連通論”,后來Neu—mann(1958),Anderson等(1977)進一步發展了該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Rumulhart&McCleUand(1986)運用并行分布處理模式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功,使之成為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一種重要理論。桂詩春于1991明確肯定了這一理論的價值。

連通論反對把符號視作智能(或認知、思維)的基本單位,應是“神經元(Neuron)”,據此認知過程就是連接神經元和建構神經網絡的過程,表現為信息在神經網絡有關單元中的并行分布加工和特定連接方式,而不是符號運算和串行加工。Lakoff(2005:219)指出人腦中沒有什么符號,不能用符號來表征概念和意義,心智運作是基于神經元間的連通,因此人的知識、記憶、智慧是儲存在由神經元連接而成的龐大網絡之中。人們可通過學習不斷改變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或激活的權重。

3,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

3.1神經元分類神經科學家發現了很多種類的神經元,它們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Lakoff主要論述了以下兩大類:一般目標運動神經元和視覺運動神經元(包括標準神經元和反射神經元)。前者分管動物為某一目的做出動作,如抓住事物等目標(若無事物在場,這部分神經元就不能被激活)。其中又發現了三種神經元:去抓、握住、操作(如拿到花生,將其扭轉,取出內仁等系列動作)。借助精密儀器可觀察到猴子在實施這三個不同動作時猴腦中不同部位神經元被激活的情況。動作有不同階段,如起始、中間、結束等,分別由這組神經元對應部分控制著。這組神經元主要分管原型動作,與其相連的還有一些輔助性神經元,它們分管該原型動作的非典型動作,這就從神經學角度解釋了原型范疇的層級性。另外還有一組與之相連的神經元控制著相反的動作,如松開等。

視覺運動神經元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神經元(可能還有其它):

1)標準神經元,沿腦脊分布,當實施某一行為時或看到實施該行為所需之物(如對象、場所、工具等)時激活了相同的神經元,如一個猴子抓住香蕉時和看到香蕉時所激活的神經元相同,這一發現可很好地解釋巴普洛夫的實驗,或者說他的實驗也可用來證實這一發現。標準神經元的工作機制是“模仿”,看到可抓物體就會激活模仿抓的動作,其生理神經基礎就是,位于頂額皮層的視覺神經元系統與位于腦后皮層的動作神經元系統之間是連通的,這就將動作與受事者連接了起來,將人與賴以實施行為的外界事物聯系了起來,從而也就將人與世界連接了起來。

2)反射神經元,位于大腦的前額皮層??吹絼e人實施某動作和自己實施相同動作時相同的神經元被激活。也就是說這類神經元也有模仿功能,一個動作不管是由別人實施還是自己親自實施,都受相同神經元控制。當看到別人實施某一動作后大腦頂額皮層中分管視覺的神經元就與腦后分管運動皮層的神經元連通,不斷協調自己的肢體并通過一定的練習就能做出相同或類似的動作,這是這類神經元的特性,或許這就是人的本能,試想幼兒小時候學做大人的動作就是依據這一原理的。反射神經元將人與人連接了起來!

反射神經元的工作機制也是基于“模仿”,從視覺上看到別人做某動作和自己親自實踐相同動作時激活相同的神經元,這是因為我們的神經元有模仿別人動作的能力。不僅是看到別人或自己做同一動作時,就是想象

到做同樣動作或用詞語提及這個動作時,大腦中被激活的神經元也都相同,它們都由相同的反射神經元所控制著。我們平常所說的心智閱讀和移情由反射神經元引起,可使人能共享與別人相同的情感和有關動作。人類在自然進化中獲得了模仿別人和移情的能力,這也是人類能形成共享道德規范的基礎。

3)近人空間神經元,如用手碰到臉某些神經元就被激活,如看到某物向臉部而來相同的神經元也將被激活。如有事物臨近身體,大腦中將激活起與這些事物接觸到身體時相同的神經元。其工作機制還是模仿,看到或聽到某物向你而來就好像該物接觸了你一樣,因為分管視覺或聽覺的神經元是與分管觸覺的神經元相連通的,人們能夠模仿出事物接觸到自己身體的感覺。Narayanan(1997)發現,在分管細節動作和具體的神經元回路之上還有一個總的協調神經元回路,可將它們協同起來,而且這一協調回路還具有固定的圖式,從而使得整個動作具有協調性、連貫性、正確性和固定性。

神經科學家已通過實驗證明猴腦中有這幾種神經元(回路),而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因此可推斷人也有這些神經元(回路),它們基于外界事物和身體動作的不斷刺激、反應和協調逐步形成較為穩定的神經連接系統,這些神經元和其間的連通就是人們能夠實施和想象該動作,或聽到表達該動作的語句后能理解其義的生理和神經根源。也正是它們能夠將人與世界連接起來,將人與人連接起來,從而獲得部分共同概念,保證了人際間的相互理解,從而能從生理學和神經學角度對理解、意義、隱喻等作出合理解釋。他們還認為語法也是通過神經元回路(特別是感覺一運動神經元回路)建立起來的。

3.2神經元叢、神經回路、神經參數當代神經科學家主張用“神經元叢”來解釋有關現象,這涉及到神經元的產生和死亡問題。大腦中神經元在不斷產生和死亡,倘若僅是一個神經元對應于一個概念,若這個神經元死亡了,豈不是這個概念也就消失了,這就是所謂的“Grandmother-cell 0bjection(祖母細胞缺陷論)”,當某人分管“祖母”的神經元死亡了,他就再也沒有“祖母”這個概念了。當代神經科學家發現一個概念的建立需要約10到150個神經元,因此一個概念之中還要包含很多細微內容,有很多參數,它們分管概念的不同方面。如果有一個或幾個神經元死亡了,其他的神經元依舊能發揮相同功能,因此當代神經科學家主張用神經元叢這一術語(在下文所述中如不單獨說是單個的神經元,都是“叢”概念),這也是結構連通論和平行分布連通論的區別之一。

神經元叢可以構成神經元回路,上述三類神經元都可構成三類回路,分別行使著不同功能。且這三種神經元回路都可獨立于某特殊事物、事件、動作和場景來運作,因而具有部分普遍性。如在標準神經元回路中神經元激活時還可不考慮具體的受事者或方式,即能概括出抽象的受事者角色,不管抓住的是什么對象,這一部分神經元都將被激活,從而使這一神經回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反射神經元回路中也可不考慮具體情景,提煉出施事者、受事者、方式等角色功能。在進入空間神經元回路中不管是什么物體,只要它臨近人,神經元系統就能給它定位,這也使得此類神經元系統獲得了一定的普遍性。

在神經元網絡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叫做“神經參數”,可用以解釋普遍性中差異性。如抓起某物時要涉及很多因素(方向、維度、力度等),實施該行為還涉及到諸如:角色參數(實施角色或受事角色)、相位參數(起始、中間或終結)、方式參數(力度、方向和位置等),它們分別由對應的神經元控制著,這也已為當代神經科學所發現。神經元回路將所有這些參數連接起來并根據具體情況不斷作動態調整,使得參數值能夠適應當下情景,以完成該動作,決定了實施某一行為的參數值,與對這一行為的模擬和想象是基本相同的(除了部分參數值要作出調整之外),它們決定著行為概念的內部結構。如“grasp the cup”和“grasp the idea”,兩個“抓住”被基本相同的神經元和神經參數控制著(但也有不同之處,如所抓之物的性質不同,因此我們說“基本相同”)。正是由于這一點,才保證了人們能夠通過動覺上的“抓住”來理解心智上的“抓住”。

相同神經元分管著同類事體和動作,它們有內部結構,獲得了對應的語義角色,如:施事者、受事者、目的、地點、方式等;它們還有相體結構,如:初始體、延續體、終止體等。正是由于神經元系統具有這些功能,本身才有意義,從而保證了語言理解。認知和思維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是因為神經元系統有相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語言是認知和思維的產品和結果,因此語言的普遍性也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做出合理解釋,不能簡單說成“天賦說”、“自治說”和“普遍語法說”。

3.3神經元連通論與擴散論神經科學家有句行話叫“被同時激活的神經元,也就被連接在一起了”。負責運動的神經元分布于大腦的后部,負責五官感知的神經元分布于頂額皮層,在生活中這兩部分的神經元常會一起被激活,從而建立了連通關系,而且這兩部分的神經元之間是雙向連通:人們在獲得五官感知信息時身體往往也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同樣,當人們實施某動作時五官也會有相應的反應。這樣,人們就獲得了將各種感覺通道融合于一起的能力。正是分管不同信息的神經元之間的連通,使得人們能夠認知世界,獲得理解,建構概念隱喻,掌握知識。

語言的形式與意義也可用連通論做出合理解釋。Lakoff(2005:152)認為構造是一個象征單位,是形式和語義的配對體。當人們把一個形式與一個意義配對時,就在大腦的神經系統中建立了對應的連接回路。語音隱喻(李弘2005)也可據此作出合理解釋。Lakoff認為首先是個別詞語的神經連接,一個聲音(形式)與一個意義相配對,分別建立一個神經通道或回路,如There goesJohn,首先是三個詞語的語音形式與其對應意義之間的神經通道,然后還有一個神經回路來控制這三個詞語的整體運作,將它們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構造。這樣每當這個構造中的一部分被激活,整個構造就可被激活。

當代神經科學接受了神經元學說,認為人類的智能是以神經元為基礎的,若干神經元組成神經元叢,進一步集合形成神經元網絡,神經元之間既有串行加工(如感覺和運動等系統)也有并行加工(如同類功能的活動),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參見陳宜張1995:9)。另外平行分布論過于注重神經元的層級關系,且也不能有效批駁“祖母細胞缺陷論”。當今神經科學家,特別是伯克萊分校的認知科學研究小組發現,神經元的運作是以“叢”,或叫“官能叢”的方式運作的,不是層級關系,是以不斷向外擴散的形式形成連通的,他們將這一理論叫作“Structure Connectionism(結構連通論)”。

3.4神經元模擬論基于上述發現,結構連通論

認為概念的推理結構(即人們運用概念進行推理的形式)與大腦中網絡結構的組織形式相同,它又是基于生活經驗的。當代神經科學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神經元模擬論”,認為神經元具有模擬能力,且想象力也來自于神經元的模擬能力。通過五官感知到事物時大腦頂額皮層分管五官感知的神經元就被激活;用手拿事物時大腦后部皮層分管運動系統的神經元就被激活。人們在此體驗的基礎上不斷刺激和反應,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神經元間的連通。當人們會做某個動作(如“抓”),或僅看到與該動作緊密相關的事物(如“杯子”),或看到別人做這個動作時或想象做同樣動作時,或用詞語描寫該動作時,甚至將其用于隱喻之中(如“抓”后接抽象概念)時,大腦中相同的神經元就被激活,這同一或類似動作的有關情況由同一神經元回路控制著,這充分證實了上文所說的神經元系統具有模仿的功能。有例證:我們經常發現當說到“抓住要領”、“抓住某一念頭”時,人們往往會伴隨著用手做出“抓”的動作,可見感官運動體系也直接參與了抽象概念的建構和運用。

在伯克萊分校,Regier(1996)領導的認知科學研究小組還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猴子頭腦后部蓋骨去掉并注射箭毒素,使其處于靜止狀態,眼球不能運動,以保證猴子所見圖形是固定的,以能清楚地觀察到視覺與神經元對應部分的活動情況。讓猴子看由幾個同心圓且帶十字交叉線,以觀察大腦中神經元被激活的情況。所謂“激活”,就是某些化學元素“流出”了神經元。他們在猴腦中注射入放射劑,它就隨著神經元的連通過程在猴腦中流動和分布開來,這樣就能了解到神經元的連通狀況。半小時后他們殺了猴子,取出這部分猴腦并將其置于拓撲圖盤子中,然后將盤子置放在冰箱中三個月,以能使其顯影,結果得到的連通圖形與視網膜上所見到的圖形基本相同。由于大腦不是平的,所以線條看上去有些扭曲。這就證明了神經元具有模仿功能。

人類大腦中神經元所具有的這種模仿功能就叫“心智模擬”,它是人們理解的前提,也是詞語能夠表達意義的基礎。人們的觀察和行為等基本感官經歷使得神經元之間建立起相對穩定的連通關系,這種連通關系就被儲存于神經元網絡之中,當用詞語表達同一觀察對象和行為時相同的神經元就被激活,從而使得人們能夠理解詞語的意義。這種心智模態能力又是來源于生活體驗,因此,語言的神經理論的基礎依舊是“體驗性”,它決定了概念和意義的形成和理解。

3.5 Cog假設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執行動作時主要涉及兩類神經元區域:運動皮層和前運動皮層,前者與身體部位相連,直接指揮身體執行動作,所以又叫主皮層結構,后者與前者相連,間接指揮動作,所以又叫次皮層結構。Narayanan在次皮層結構中發現了“the Con-trollerx—schema(x圖式控制器,注1)”,主要分管感覺一運動,控制著約60多種身體基本動作,以及動作的體相(包括:起始、中途、結束、完成、未完成、進行、重復等)。他還認為,這一神經元回路決定了動詞的隱喻性用法和語法體:(1)許多抽象概念是通過這一神經回路形成的,如表示身體動作的動詞可隱喻性地表示其他類似的抽象動作;(2)語法中的“體”就對應于動作的體相,也就是說,語法中的體也產生于這一神經回路。La,koff發現,當人們實施某一動作時在次皮層結構中就已形成某種抽象程度的概括,如當母親給孩子一個蘋果時在次皮層結構中就已經對應形成了始源一路徑一目的、力量一動態、施事者一受事者一物體、直賓一間賓等語義角色概念,這些角色圖式在與實際情景結合時,就須填人相應的事體。兒童習得語言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然后通過互動體驗,抽象概括,適應當下情景,限制不合適應用,從而逐步掌握了語法構造。因此他(2005:224)進而認為,所有的語法意義都是這樣形成的,如基本意象圖式:容器、始源一路徑一目標、接觸、關系、旋轉、前后、上下、力量一動態圖式等都構成了對應的語法意義。他把這種位于次皮層結構,能決定抽象概念和語法意義的神經元回路稱為Cog,而且認為所有意象圖式都是Cog,并基于此提出了Cog假設,以此來解釋抽象推理和語法構造,以進一步支撐神經元模擬論。我們還可假設,次皮層結構主要分管抽象概念、認知、Cog(尚須論證),它又直接與主皮層相連(直接指揮身體動作),這一假設就保證了Lakoff的隱喻認知理論的可行性:抽象概念和隱喻用法主要是通過“連通圖”來自于體驗性身體運動。神經網絡中的連通圖(連接主和次兩個皮層結構)能夠合理地解釋抽象概念、概念隱喻和語法概念的形成。

4,模擬論語義學

4.1概述神經元模擬論為模擬論語義學提供了生理學和神經學基礎,也為批判客觀主義語義學提供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認知語義學(王寅2002)認為,概念和意義不是客觀地存在于世界之中等待人們去發現和命名的,而是基于人與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體驗,基于各種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意義是基于“理解”的,只有理解某句話的含義才能獲得這句話的意義,而“想象”又是理解的中心,因此“理解”和“想象”才是意義之根源。從上分析可見,神經元模擬論認為“理解”是通過神經模仿功能獲得的,可用以解釋語句意義之根源。因為人們曾經做過某動作,而做該動作、或看到、或想象到這個動作時,被激活的神經元是相同的,或者說分管做該動作的神經元回路能同時激活(想象)該動作的意義。只有通過人們心智中想象力,對不存在于現場的事件或行為作出想象,這才是能很好地“理解”語句意義的生理和神經基礎,可見“想象”對于“理解”是關鍵的。產生想象力的根源是來自于體驗,來自于神經元模態功能。

正是由于人類大腦有連接分管不同區域(概念或命題)神經元的功能,人類才獲得豐富想象力。不僅能想象出不在場的事體,還能擬構出不存在的事體,諸如“獨角獸”、“鬼神”、“豬在飛”等概念和命題。如我們的祖先見到了獸,也見過許多動物有兩只“角”,一只“尾巴”,分管這些不同概念的神經元叢或心智空間經過連通之后,就會產生出“獨角獸”這類想象之獸,這也為心智融合理論提供了神經學解釋。

模擬論語義學側重從當代神經科學獲得的最新成果來支撐認知語義學的基本觀點。后者認為概念和意義具有內在性和體驗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義的體驗內在性。模擬論語義學側重從生理學和神經學角度對其加以論證:概念和意義具有內在性,是因為它們是基于神經元的運作;說其具有體驗性,是因為神經元的運作是基于身體經驗的。

4.2模擬論語義學的意義以喬氏為首的TG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基于笛卡兒哲學(主要是二元論、天賦論)和形式主義哲學之上的一種混合哲學,心理學基礎是心智主義。這些觀點與第一代認知科學是大致相通的。而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體驗哲學,其心理學基礎是基于體驗性心智主義和建構論,神經學基礎是神經元模

擬論和連通論。CL不是反對喬姆斯基的心智主義,而是反對把語言視為自治的系統、天賦的能力、符號的表征,堅決認為語言不是一個自治的系統,它是客觀現實、生理基礎、身體經驗、認知加工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律,這才具有較大的解釋力和說服力。他們還強調意義在語言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并認為概念和語義不是客觀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也不限于語言內部,而是來源于人與客觀世界互動的認知,取決于理解和想象?;谏窠浽M論之上建立起來的模擬論語義學為批判語言的天賦說、自治說、模塊說、普遍語法理論等進一步提供了可靠的神經科學依據。

1)為體驗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模擬論語義學認為,所有的概念都具有體驗性,并從神經科學角度做出了論證:概念是由神經元來運作的,神經系統與外部世界相連,這就體現了我國古代劉勰所說“惟人參之”的思想。例如,顏色來自于物體所反射的波長,但是波長還不是顏色,它必須通過眼睛中的色錐細胞和神經回路才能形成顏色,因此,只有人的眼睛和大腦才能產生顏色。在外部世界中不會客觀地存在什么顏色,它是人與外界互動的結果。至于人類為什么能夠建立對相同顏色的認可,是因為客體有相同的波長,以及人類眼睛中有相同的色錐細胞。句法也是以體驗和神經元作為生理基礎的,它不可能是先天的、自治的,Lakoff認為,形式具有體驗性,意義也具有體驗性,句法只能是基于對這兩者的體驗之上形成的,絕無什么自治性而言。既然形式和意義都對應于相應的神經回路,因此每個構造都有一個對應的神經回路,這就為語言構造提供了一個體驗性和生理性解釋,從神經學角度進一步批判了喬氏語言天賦說和句法自治論。且語言運作也不是基于模塊的,而是基于格式塔原理,是多重感觀、多種神經元叢(特別是感知一運動系統)共同運作的結果。我們認為,論證心智和語言的體驗性,也進一步為“精神來源于物質”,“語言來源于實踐”的唯物主義觀點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科學依據。

2)有力地批判了客觀主義語義觀在西方傳統哲學理論中一直占主流地位的真值對應論認為,概念和意義是基于真值的,真值獨立于人,與體驗和感知一動覺系統無關,客觀地存在于詞語和外部世界的對應關系之中,且具有符號性,要用充要條件來描寫。當代神經科學家以及Lakoff&Johnson(2003)等學者認為,傳統哲學中所說的真值不可能客觀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來源于人與世界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于“人的理解和想象”,意義基于“體驗和心智模擬”,按照劉勰的話說就是“惟人參之”,因此真值對應論缺乏理論依據,對很多意義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必須倡導意義的“心智模擬觀”和模擬論語義學。上述當代神經科學的最新成果為模擬論語義學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發現,它從體驗觀和神經學角度徹底解釋了人類為何能理解語句的意義、獲得想象力,同時也為體驗哲學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依據??陀^主義語義觀也解釋不了隱喻。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時間就是時間,金錢就是金錢,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中國和英美都有“時間是金錢”的隱喻表達。這就引起了人們的深思:(a)在人們認識到時間之前它是否客觀存在?很多物理學家認為:存在!而很多哲學家認為不存在,時間僅是人賦予世界的概念;(b)即使有客觀存在的時間,外部的時間也談不上用金錢來投資。只是當頭腦中有“TIME IS MONEY”概念隱喻才能說出或理解這類隱喻表達。認知語義學和模擬論語義學都認為,隱喻是在人的認知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說,只有在人的主觀認識之中時間和金錢這兩者才被聯系了起來。正是由于心智中存在一個“時間是金錢”的思維方式,按照L&J;(1980,2003)的說法叫“概念隱喻”,人們才產生了一系列相關表達??梢?,這一隱喻表達是不能從客觀世界中獲得理解的,它只能憑借人的認知和理解來獲得該句的意義。而且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條概念隱喻,因此隱喻義不能獨立于人存在,它產生于人的認知加工,只有在人的作用下該句才有意義。所以隱喻都是在人的認識作用下形成的正常表達,而不是客觀存在于世的。

真值對應論解釋不了框架語義學,也解釋不了原型范疇理論(本文略)。因此真值對應論是錯誤的、虛構的假設,而這又是西方客觀主義哲學、特別是分析哲學的核心原則,倘若這一理論不能成立,整個西方哲學就要垮塌下來!形式主義哲學理論是真值對應論的一種翻版,認為語言在運算過程中僅是一套無意義的符號系統,可脫離意義獨立運作,當得到最終運算的形式結果后將其通過集論模型與世界對應起來,符號就獲得了意義,這種符號論觀點是不對的,把哲學和語言學研究引向了歧途。真值對應論一旦站不住腳,整個西方哲學就面臨著嚴重危機,這才導致體驗哲學的閃亮登場。

3)為隱喻、理解、意義提供了神經學解釋正如上文所說,隱喻和轉喻也是建立在神經連通基礎之上的,當說到一個事體A時人們就會想到另一個事體B,這樣就在神經回路中建立A和B之間的連接,Lakoff將其稱為連通圖,把具體的概念(始源域)和抽象概念(目的域)連接起來,常把感覺一運動區域的神經元與其他區域連通起來。

正是在神經網絡中,連通圖或神經元回路將A和B連在一起,說到A就會牽涉到B,人們才自然會用B喻說A。如在神經認知系統中,將分管“金錢”和“時間”,“看見”和“理解”,“旅行”和“愛情”的神經元連通了起來,人們自然就習慣于用前者(具體可見可觸、身體可直接體驗)來喻說后者(抽象、非直接體驗),這就從體驗和生理神經角度為概念隱喻和隱喻表達做出了合理解釋。

幼兒很早就學得了基本概念隱喻,而且是在體驗的條件下學得的!例如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在體驗的基礎上建立起“情感”與“溫暖”之間的連接,當被父母抱著時會有美好的感受,同時身體也感覺到一種被抱時的溫暖。此時頭腦中有兩個不同部分的神經元被激活:分管“情感”的神經元和分管“溫度”的神經元。如果這樣的體驗和刺激反復進行,分管它們的神經元就會連通,形成一個神經回路,這就是概念隱喻AFFECTION IsWARMTH的生理學基礎,也可叫做“隱喻回路”。類似-這樣的概念隱喻到處都有,兒童到了6—7歲,就能學會幾百個這樣的概念隱喻。

正是基于這種連通圖(或叫神經回路、隱喻回路),人們頭腦中才形成了概念隱喻,才有了對應的隱喻表達;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連通圖,人們才能理解隱喻。這就是說分管不同概念的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是形成概念隱喻的體驗基礎和生理基礎,概念隱喻又決定了相對應的語言隱喻表達,如在上一概念隱喻的基礎上漢語就有了如下說法:溫情、暖洋洋的感覺、暖色、冷色、熱血動物、冷血動物等。所以,隱喻既不在客觀世界之中,也不在于語言之中,而根源在于體驗和心智之中。如果兩種概念之間相互沖突,分管它們的神經元之間就不可能建立連接,因而這兩者之間也就不能形成隱喻性連接。所以,概念隱喻的形成和語言隱喻的出現,其根本之源在于神經元之間的連通。

4)為心智空間理論提供神經學解釋從神經科學角度來說,“心智空間”可被視為是一組神經元叢或神經元回路,不同的心智空間,就是不同的神經元叢或神經元回路。當提及到兩個不同的事體,就會激活兩個對應的神經元叢或神經元回路,當論及到兩個心智空間之間具有某種聯系時,實際上就是在大腦中能建立兩個神經元叢之間的連接,或者是在兩個神經元回路之上又建立起一個神經元回路。

兩個輸入空間可以是任何內容,可以分別是過去的或現在的事體,可以分別是真實的或假想的,可以是生活中的或電影中的,它們之間可以建立任何聯系?;谶@一神經理論基礎,就可解釋人類為什么會具有想象力,會具有幻想或假象(如上文所說的獨角獸)等,也只有基于此才能更為有效地解釋語言中的虛擬語氣問題。

5)為體驗普遍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根據體驗哲學的基本觀點,必然可推導出體驗性普遍觀,可以此來批判轉換生成理論的天賦普遍論。這是因為人類面對的客觀世界具有大量的共性,而且人類有相同的身體和大腦,環境的共性和身體的共性,這就決定了認知的共性,這才決定了語言表達的普遍性(Lakoff 2005:353,363;SE寅2005),這顯然比喬氏所說的天賦普遍性更有說服力,更有可證性。

5,結語

伯克萊分校的認知科學家們從Narayanan提出隱喻的神經理論,到Lakoff等提出語言的神經理論,開辟了一條從神經學角度來解釋隱喻和語言的形成和運作機制的新路徑,發現神經元具有模擬論性質,并基于此建立了模擬論語義學,他們的研究還是在“體驗哲學”這一宏大理論框架中進行的,用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來解釋隱喻和語言,證實了“人類的認知和語言具有體驗性”這樣一個至關緊要的命題。

語言的體驗性這一命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假設和推論,而是已被趨同性論證法從許多不同角度作出了可靠的論證,當今神經科學的新發現又為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

猜你喜歡
認知語言學
隱喻認知的雙維理論整合研究
基于認知語言學視角的網絡英語新詞構詞特征和發展研究
認知語言學翻譯觀及其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探索
基于圖形一背景理論的英語簡單句的認知分析
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論現代漢語“為”字句感情色彩義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象分析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象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