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特點及其關系

2009-06-30 01:01俞海俠
中國特殊教育 2009年5期
關鍵詞:消極因子差異

俞海俠

摘要:目的:考察特殊教育師專生的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特點與關系。方法:采取抽樣方式對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系2007級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應對方式狀況進行研究。結果:(1)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偏低,任一因子分≥3的檢出率為19,6%,排在前三位的心理問題是人際關系敏感、強迫和抑郁;(2)積極應對均分高于消極應對均分,心理健康不同水平在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維度均有顯著差異;(3)應對方式與SCL-90各因子和總體水平呈顯著相關,積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有正向預測作用,消極應對方式有負向預測作用。結論:特殊教育師專生的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有其自身特點,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加強對特殊教育師專生的應對指導,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特殊教育師專生應對方式心理健康

分類號:B849

1問題提出

據《中國教師報》報道,2008年至2010年,國家計劃要拿出幾十個億在我國中西部創建一千所特殊教育學校,解決殘疾青少年的就學問題。我們從中看到黨和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因此,特殊教育的師資問題就明確地擺在培養特殊教育師范生的學校和教育機構面前。特殊教育教師的素質是影響特殊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特殊教育對象的特征決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艱巨性,從某種角度而言,特殊教師需要具備比普通教師更好的心理素質。特殊教育師專生作為特殊教師的后備軍重要力量之一,其心理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

通過文獻檢索,筆者發現,對“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很少。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應對方式可以理解為:個體在應激環境或生活事件中,對該環境或事件做出認知評價以及認知評價后為平衡自身心理狀態所采取的措施。應對方式作為應激與健康的中介因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起重要作用,已有很多研究對大學生、部隊官兵、獄警、研究生、貧困大學生等不同群體的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而針對特殊教育師專生這一群體還未有研究。本研究旨在彌補目前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缺位,并進一步探討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關系,并為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教育提供借鑒與支持。

2對象與方法

2.1對象

以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系某一級學生為被試,共收回有效問卷337份,男27人,女310人,各專業人數具體見表1。

2.2研究工具

2.2.1癥狀自評量表SCL-90(1975),用于了解個體心理衛生問題的一種評定工具。中文版為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王征宇翻譯,該量表共90個項目,包含了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有強迫、抑郁、恐懼、焦慮、敵對、偏執、人際敏感、精神病性、軀體化等10個因子。SCL-90的評分標準,每一個項目均采取五級評分制(1~5分),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癥狀,1=從無,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評分制中通常以總分大于160,任一因子分≥3分作為判定標準,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明顯。

2.2.2簡易應對方式量表(sCSS),第一軍醫大學解亞寧編制,采用汪向東等主編的《心理衛生評定量表》(1999年增訂版),共20題,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子量表,其中積極應對12題,消極應對8題。問卷采用自評方式,多級評分,每一項目后列有不采用、偶爾采用、有時采用和經常采用4種(相應的記分為0、1、2、3),結果為積極應對平均分和消極應對平均分。量表的信度:重測相關系數為0.89,a系數為0.90,積極應對方式分量表0.89,消極應對方式分量表0.78;結構效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對因子模型作方差極大斜交旋轉。結果表明確實可以分出“積極”和“消極”應對兩因子,與理論構想一致。

2.3數據分析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3結果

3.1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狀況

3.1.1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根據國內現有資料和許多人曾經使用過的標準,以任一因子分≥3分判斷心理問題的發生,并提示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問題。任一因子分≥3為66人,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9.6%。排在前三位的心理問題是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

3.1.2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各因子與全國青年組常模和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

特殊教育師專生SCL-90各因子均分與全國青年組常模比較,前者高于后者,差異顯著(p<0.001);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除偏執外,其他因子前者高于后者,且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有顯著差異,而在軀體化、抑郁、敵意、偏執因子差異不顯著(見表2)。

3.1.3不同類型學生心理健康差異比較

(1)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檢驗

心理健康各因子和總體均分在性別、生源及獨生子女維度沒有顯著性差異;單親家庭學生與完整家庭學生在敵對因子分上有顯著差異(t=2.389。p=0.017<0.05),單親學生(1.9798±0.8797)高于非單親學生(1.6721±0.6813),貧困生與普通學生在恐怖因子上有顯著差異(t=2.216,p=0.028<0.05),貧困生(1.6305±0.6201)高于非貧困生(1.4821±0.5301)。專業不滿意學生各項因子和總分高于專業滿意學生,并且不同專業滿意度學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偏執4個因子和總體均分上差異顯著(見表3)。

(2)不同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差異檢驗

對不同專業學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得分的F檢驗發現,除軀體化(p=0.028<0.05)、強迫因子(p=0.023<0.05)外,總體均分和其他各因子在專業間沒有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軀體化因子的顯著差異存在于學習障礙教育專業與視覺障礙教育專業、聽覺障礙教育專業和手語翻譯教育專業之間,學習障礙教育專業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后三者;而視覺障礙教育專業與聽覺障礙教育專業、培智教育專業、隨班就讀教育專業和學習障礙教育專業在強迫因子差異顯著,視覺障礙教育專業顯著低于后三者。

3.2應對方式

3.2.1應對方式總體狀況

積極應對平均分1.795±0.515,消極應對平均分為1.276±0.508,積極應對高于消極應對。

3.2.2應對方式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比較

積極應對方式和消極應對方式兩分量表在性別、生源、專業及獨生子女、貧困、單親維度沒有顯著性差異;消極應對方式專業滿意度也沒有顯著性差異,積極應對方式專業滿意學生(1.856±0.521)高于專業不滿意學生(1.692±0.490),且存在顯著差異(p=0.004<0.01)(見表5)。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學生的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均存在顯著差異,被檢出有心理問題學生(任一

因子分≥3分)積極應對低于未被檢出者(任一因子分≤3分),被檢出有心理問題學生其消極應對分數明顯高于未被檢出者(見表6)。

3.3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采用pearson相關法將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總分做相關分析,可以看出,積極方式與心理健康呈負相關,即積極應對分值越高,心理健康各因子分數越低,而消極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即消極應對分值越高,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值也越高。

3.4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個體應對方式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預測心理健康的變異量,我們假設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線性回歸模型是合理的。首先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的適宜性進行了考察,散點圖顯示各預測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進入方程與剔除的檢驗標準分別為.05和.01。

模型的共線性檢驗表明不存在共線性問題??梢钥闯鼋Y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變量均進入回歸方程,聯合解釋了心理健康總分10.1%量,積極應對解釋了4.6%,而消極應對解釋了5.5%,積極應對心理問題具有負向預測作用,而消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問題則有正向預測作用。

4討論

4.1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9.6%,以往用SCL-90對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3.79%-31.5%,也有一些研究總結認為大學生群體中約有10%~30%的人存在心理問題,本研究的檢測結論在這兩個區間,說明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態整體上是良好的;與青年組常模相比,各項因子分明顯高于全國常模,分析認為可能與時代的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和個體壓力指數上升有關;與大學生常模相比,除偏執外,其他因子前者高于后者,說明與同齡青年人相比心理狀況要差;與樣本性質接近的相關研究相比,19.6%的陽性檢出率明顯較高,這說明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狀況是應該引起關注的。

統計結果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心理問題是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這與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男女、城鄉學生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和總體均分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與以往一些研究不一致,可能與樣本的特殊性有關,具體原因有待于進一步考察。而單親家庭特殊教育師專生在敵對因子上的顯著高分,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似,有研究表明破裂家庭對兒童的情緒、個性行為、才能和成就都有消極的影響。本調查的結果表明,特殊教育師專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只在恐怖因子有顯著差異,其他因子和總體均分比較接近。分析認為,貧困生的現狀使他們存在一些自卑的不適心理,所以對公共場所或人多的場合比較回避和退縮,故恐怖因子得分較高。然而該校生源多來自中小城市或農村、市郊,相互之間無論在個人綜合素質還是在經濟能力上差異相對較小,學習、生活中相處也較和睦,而且就業范圍也都是特殊教育學校,校園主流文化對貧困生自尊的威脅較之其他院校貧困生要小,所以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普通學生差別不大。

專業不滿意學生與專業滿意學生相比心理健康狀況要差,差異表明專業滿意度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這可能與不同專業滿意度的應對方式特點有關,本研究發現專業不滿意學生明顯缺少積極應對方式,而積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問題的發生有預防與緩解作用。不同專業在心理健康水平總體和大多因子上相差不大,只是在軀體化和強迫因子有些差別,學習障礙教育專業學生在軀體化因子上明顯高于其他專業,可能與學習障礙是首屆招生有關,學習和就業無可參考與借鑒,軀體化癥狀明顯實際是由相對較高的心理壓力所致,視覺障礙教育專業學生在強迫因子上的顯著低分有待增加樣本容量進一步研究。

4.2應對方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應對方式數據分析表明了學生應對方式的特征,整體來看特殊教育師專生傾向于采用積極應對方式,較少運用消極應對方式。說明特殊教育師專生大多能夠面對現實,理智地分析問題,針對問題采取直接行動,從而積極主動地應對困境。專業不滿意學生與專業滿意學生積極應對方式的差異性應該引起學校相關部門的深刻思考。入學前招生工作注意做好宣傳和咨詢工作,特殊教育工作對象是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與普通教育相比,教育工作更艱辛,招生錄取工作中盡量避免或降低專業不對口率;入學后加強專業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專業觀和職業觀,同時進行心理疏導,啟發學生采取積極態度和有建設性意義的行動來解決因專業不滿意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有人認為,應對方式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作用不是單向的,個體良好的適應狀況可能本身就能為其選擇有效的應對方式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背景。本研究結果為上面的論斷提供了有力實證,數據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積極應對明顯低于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問題學生消極應對分數明顯高于沒有心理問題學生。

本研究結果證實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的聯合預測指數為10.1%。個體的應對方式對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積極應對方式越多,心理健康問題越小或程度越輕;消極應對方式越多,心理健康問題越多或程度越重。

4.3加強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教育師范專業??粕鳛樘厥馊后w有其特殊的問題。尤其是隨著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特殊教育系本科學歷教育的發展和高校畢業生走向市場、雙向選擇就業機制的逐步建立,特殊教育專業師專處于大學的較低層次,缺乏競爭優勢,面臨多種壓力,勢必會影響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狀況。因此,高職院校特殊教育師范教育系和特殊教育師范??圃盒訌娦睦斫】到逃ぷ?,不僅注重特殊教育技能的傳授,更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盡管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是否對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則與當事人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方式有關。所以建議相關部門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啟發、引導學生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減少自責、幻想、自我安慰等消極應對方式,增加解決問題等積極應對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應對方式也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需要說明的是,本研究所取樣本人數有限,也可能存在地域偏差,旨在拋磚引玉,引發教育相關部門與人員對特殊教育師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更多問題還有待于深入探討。

(責任編校張沖)

猜你喜歡
消極因子差異
相似與差異
消極的后果
找句子差異
一類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直徑不超過2的無爪圖的2—因子
圖的齊次因子分解
巧解難題二則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讓自己發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