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解讀:問題與策略

2009-10-23 09:15史紹典
中學語文教學 2009年8期
關鍵詞:文本課程老師

史紹典

對文本的閱讀。是一個分析、理解的過程。但分析、理解,肯定有一個背景、方式、角度、時空以及“度”的問題;而且,閱歷、動機、信念、特質、能力、眼光等等,也都對分析、理解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由于各自的“不同”,即便是對同一文本也會作出不同的解讀。但是過去我們的“文本解讀”恰恰忽視這一點,強調的是認知趨同、答案統一甚至唯一。既定一個“標準答案”的文本解讀,泯滅了每一個讀者(學生)自己的理解,及每一個讀者(學生)各自解讀的個性。這樣的解讀或鑒賞,與人文精神是尖銳沖突的。

實際上,只要是置于一種“對話”的背景,“解讀”就應該多元。浦安迪說,我們翻開某一篇敘事文學時。常常會感到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同時存在,一種是事件本身的聲音,另一種是講述者的聲音,也叫“敘述人物的口吻”??梢?,除開我們所說“多重對話”的各方以外,從文本自身來講,還有作者與自己敘述事件的對話。比如,如果我們把“三國故事”當做一種“文本”,那么對這一“文本”的解讀,則早已是多種價值取向的了。陳壽的《三國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無名氏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都在敘述三國故事,但誰也不會否認它們是三本截然不同的書。這是因為,陳壽作為史臣、羅貫中作為文人小說家、無名氏作為說書藝人等,他們與“三國故事”對話的“口吻”,他們對話的價值取向,從根本上來講是完全不同的。換一句講,他們之所以寫出或創造出不同的有關“三國”的文本來,就是因為他們對已有的“三國”這件事本身作了不同的解讀。

一、問題檢討

檢討文本解讀,其問題集中地反映為以下幾點:

1泛政治化

[美]威廉F.派納認為,我國當代教育的方向,是在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解放中國大陸的14年期間確立的。延安政府表述了有關適合中國課程的三個獨特見解:(1)課程應該滿足大眾社會的需求;(2)課程應該滲透反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治教育;(3)課程應該強調教育和生產勞動的聯系。威廉F.派納的這種認識,應該說有見地??梢钥闯?,“延安政府”所表述的這種課程見解。的的確確一直影響到“我國當代教育的方向”。

尤其“課程應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的一大根深蒂固的理念。將“課程應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灌輸到中學語文中的結果,就是一直延續至今并仍未真正得以緩解的文本解讀的第一大通?。阂詫嵱玫挠绕涫钦位蛞庾R形態的生硬對號,作為第一要務。

比如,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一種思路,那就是政治價值:《荷塘月色》寫于很敏感的1927年7月(恰逢“四一二”大屠殺之后),“預習提示”就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陳述,說他的“不平靜”是對“蔣介石叛變革命”的“黑暗”現實不滿。而如果“知人論世”地分析起來,這實在是不全面的。這里的“不全面”,其實就是“泛政治化”的影響所致。賴瑞云在他的專著《混沌閱讀》中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對《荷塘月色》有六種解讀,其中四種說法都把朱自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不寧靜”,和當時的政治現實聯系起來。而90年代以后,看法也沒有多大改變。

還有所謂“光明的尾巴”。魯迅在《藥》里瑜兒的墳上,擺了一個花圈。這便有了先生自己以及世人所說的“光明的尾巴”。自從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滲透的問題以來,“光明的尾巴”也就成了“文本解讀”與生俱來的贅物。講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就要有“新事物是要取代舊事物的”——就如“宋詞取代唐詩”“流行歌曲取代京劇”“西服取代中山裝”(幾個莫名其妙的“取代”!),甚至還要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開顏”的感嘆。講《桃花源記》,就要高唱《桃花盛開的地方》。講《挖薺菜》,最后就要來上幾句“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為滑稽的是,講《哀江南》就要來一段“盛世江南”歌詠,就要建設“小康社會”。

難道這就是所謂“滲透”?不是!這是地道的附加與強扭。

2模式化

“模式”一詞源于西方,它與我們原有的“程式”的說法意義大體相近,是指可用作范本、模本、變本的樣式,是對活動方式偏于結構的一種概括。由于它用概括的語言揭示了活動過程的某些共同性。因而具有方法論的指導意義。張志公曾說:“好的模式同科學方法有聯系,它體現著一定的規律性?!?/p>

但同時,張志公在強調重視模式的價值時。又警示模式不要走向僵化。他闡釋說:“如果我們讓模式凝固起來,把它變成僵死的條條框框,不考慮各種具體情況而生搬硬套,那就限于程式化了。程式化是形式主義的表現。它同科學化現代化無緣。要科學方法,要模式,但不要程式化,這就是我們的結論?!?/p>

這里,我們所要討論的正是張志公所說的“模式凝固”,即我所指稱的“模式化”。

比如,酈道元的《三峽》,清人劉熙載有評,謂“酈道元敘山水,峻潔層深,奄有(楚辭)(山鬼)(招隱士)勝境,柳柳州游記,此其先導耶?”評價甚高。教學《三峽》,抓住高峽、急流、猿嘯、漁歌這些帶有典型意味的景物,領略三峽山石樹木、飛泉哀猿之美景,體味酈道元融地貌敘述與文學描寫于一爐的地理志特色,才是“解讀”正道。某老師卻別出心裁。把酈道元的“三峽”與“高峽出平湖”的“三峽”作對比(屏幕上出現本身就不在一個對比層面上的畫面:“不見曦月”的夾峙兩峰與煙波蕩漾的清波平湖),稱,三峽工程,大壩蓄水,高峽平湖,美景勝前;說是,少了“重巖疊嶂”的險峻,游歷三峽就確保無虞了。這種生硬的比附,不切實際的諛美,實際上還是落入了套路和模式。試想:“高峽平湖”是一種美,“重巖疊嶂”就不是美?“高峽平湖”就一定比“重巖疊嶂”美?這是拿政治圖式來解讀自然樣式的典型。

3功利化

學習語言、解讀文本,是內化、運用語理的過程。而語言的學習,絕非可以一蹴而就,它應該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積累感悟的過程。而我們的一些“文本解讀”卻往往忽視這一點,一種普遍的傾向是急功近利。反映在文本解讀中,是簡單的“學了就要用”,追求“立竿見影”式的“遷移”。

如學了《胡同文化》,就要求學生馬上談“(上海)外灘文化”“弄堂文化”;學了《明湖居聽書》,就立即要求學生練習寫音樂描寫的片段;學了《景泰藍的制作》,即刻就要學生寫什么物事的制作……這似乎已成時髦。這其實是不好的學風。如果語言的學習有這樣的便捷,這樣的“一對一”的對應,那還要下苦功學它干什么?擺它一批“葫蘆文”在那里不是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是要講學習的遷移,但絕不是這種形而下的對號入座。它不是如數理化,剛一講過例題,就立即可以進入照葫蘆畫瓢的解題程序。

而文本解讀的最大“功利化”??峙逻€在應試

教育。

這里是一堂關于文本解讀的閱讀教學,教學內容為《世間最美的墳墓》。老師的課堂教學目標很明確,“本節課,我們來完成這樣兩項任務:第一,通過高考閱讀題來完成對課文的理解;第二,對比閱讀。即興演講”。

教學過程是這樣的:“集體朗讀課文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宣讀查閱到的有關托爾斯泰的資料。接著,教師分發1991年全國高考閱讀題,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引導學生發言完成閱讀題目?!钡谝豁椚蝿站瓦@樣完成了。

這里,老師混淆了高考“閱讀測試”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亦即文本解讀的界限,走向了純功利的應試。

高考“閱讀測試”,是檢驗學生在具體的語言背景下的最基本的字、詞、句、段、篇的把握與理解,其命題指向是答案的求同與唯一,而且直指“思維”結果的呈現;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則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里所說的“個體閱讀”,就是個性化的文本意義建構。

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時,從他提供的材料來看,學生有過一次讀書(“集體朗誦課文后……”)的記錄。這一點從閱讀的角度來說很不夠?!妒篱g最美的墳墓》篇幅不大,但文質兼美,意蘊深長,耐人咀嚼。老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品味。

4誤讀

泛政治化解讀文本,本身就是誤讀。比如,還是《挖薺菜》,我已經指出,司空見慣的解讀是“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但這種解讀太過表象,也太過淺薄。文中的一句話,“一種比饑餓更可怕的東西平生頭一次潛入了我那童稚的心”。什么東西?是不敢回應母親的女兒所感到的孤獨、無援、恐懼以及她的茫然無措。文末,“孩子,讓我們多談談心吧。讓媽媽多講講當‘饞丫頭時的故事給你們聽吧?!边@里是媽媽感到兒女們對自己不理解所產生的一種失落,同樣也是一種茫然無措。她用的是呼告,還近乎乞求、呼喚、期盼等等。兩代孩子,兩代媽媽,內心的體味多么不一樣。媽媽所急切呼告的,正是兩代人迫切需要的溝通。

又如,《觀滄?!放c《望岳》的比較,不少閱讀都是簡單定位在“欣賞祖國河山的壯麗雄偉”上?;蛟S有那么一點意思,但不是最重要的。其實,兩詩的意境、氣質并不相同。兩詩的作者:曹操是偉大的政治家,杜甫是偉大的詩人,都偉大。但政治家的偉大與詩人的偉大卻大不一樣,他們的胸襟也不一樣。曹操是“王者氣概”,是氣吞山河,是志滿意得,是普天之下非我莫屬。杜甫是“詩人氣質”,是一種欣賞、一種陶醉、一種物我合一。而且,兩首詩都應該當堂背誦下來,作那些無用的“分析”干什么?

當然,“解構主義”有一種“影響即誤讀”的理論。[美]哈羅德·布魯姆說:“閱讀,如我在標題里所暗示的,是一種異延的、幾乎不可能的行為,如果更強調一下的話,那么,閱讀總是一種誤讀?!本科湓?,對于文本的解讀,原本沒有誤讀與正讀之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讀者在文本面前的權利。每個讀者皆可使用任何一條歸屬于自己的價值參照系去衡量作品。正是因為作品本身賦予了讀者這樣的權利,同時也就賦予讀者以“誤讀”文本的權利。而文本有了各種被解讀的可能,才愈加地意味深遠,這也可能是作者所能獲取的意外附加值。但這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話題。

二、解讀策略

文本解讀涉及方方面面,中國式的“春秋大義”“知人論世”“六經注我”“境界為上”以及西方的“作者論”“文本論”“讀者論”等等,無不對解讀產生影響;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接受美學”“現代主義”更對解讀帶來沖擊:“前結構”(海德格爾)、“成見”(伽達默爾)、“期待視野”(接受美學)、“對話”(巴赫金)等理念則直接影響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并廣泛進入了中學語文教學文本解讀的視野。這些全都可以列出專題探討。

而我們這里,是把文本解讀放在教學實施的背景上來討論的。

美國著名的課程論專家施瓦布在《實踐3:課程的轉化》一文中指出:課程是由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要素所構成的,這四個要素間持續的相互作用便構成“實踐的課程”的基本內涵。教師和學生是“實踐的課程”的中心。教材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由課程政策文件、課本和其他教學資料所構成的。但是,教材只有在成為相互作用過程中的積極因素時,只有在滿足特定學習情境的問題、需要和興趣時,才具有課程意義。因此,教材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可以根據不同學習情境的需要進行選擇和取舍:和教材相比,“學習情境的問題、需要和興趣具有優先性”。課程環境是由除教師、學生、教材之外的物質的、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因素所構成的。它直接參與到課程相互作用的系統之中,是“實踐的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文本解讀的實質就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多方參與,相互作用,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的過程。

請看下面《藥》的教學片段:

蓄勢: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一只手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在一點一點的往下滴……”黑衣人撮著的是什么?往下滴的又是什么?

老師沒有朗讀《藥》的第一部分,只是拎出了文中與“藥”相關的話語,在投影中,作講課的導入。

這就營造了一種氛圍,烘托了一種背景,凸顯了文章線索,明晰了文章主旨。這樣的一種蓄勢,調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對話:

師生對話:是什么?藥!/由什么構成的?饅頭、人血。/心里有什么感受?不是藥,是強迫著吃的惡心的東西!純粹封建迷信,沒有科學!有點恐怖……

對話引出來的是同學們當下對“藥”的感受。

老師接著發問:那么,當時的人們對“藥”又是一種什么心態呢?

通過當下學生與當時人們感受的對比,由自我感受聯系到文中人物的心態,這是學生與自我對話,與文中人物對話,漸次地進入文本的過程。學生一一列舉出康大叔、華老栓、華小栓以及花白胡子等等對人血饅頭的態度,一下子就切近了文本并從中看出了他們的愚昧。

開掘:

眾多的人物、眾多的面孔,但所有的面孔上無例外地都刻著一個同樣的關鍵詞——愚昧。那么,老師說到這里,接著發出一問:《藥》僅僅只是揭示了國民的“愚昧”這一層嗎?

這又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它直接將學生引導、過渡到了對文本更深層面問題的思考。

“如果只是為了揭示愚昧,后面的茶館說‘藥以及夏瑜母親哭墳就都沒有意義了!”學生們表述了這樣的看法。

這就引出了對國民警醒、國民啟蒙、國民教育重要性的探討。如果只引導學生談革命者夏瑜的孤獨、寂寞、悲哀,并以此批評辛亥革命的不徹

底性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讓學生看到,警醒國民、啟蒙國民、教育國民的重大問題,而且它同樣是《藥》的最為根本的文本價值?!端帯番F在讀起來仍具有現實的意義,也就是它揭示了對國民的警醒、啟蒙和教育的問題。這是一個沒有窮期的問題!

一個好的問題,一個真正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它直接導引學生登堂入室,進人文本,并引發、實現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對話。

聆聽:

對話的前提是平等,以實現一種無等級、無障礙的交流、溝通。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善于聆聽是十分重要的。

兩個例子:

夏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文中可以獲得一些有關夏瑜的什么樣的信息?

學生認真地討論了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一個學生說:夏瑜是一個“民主派人士”、一個革命者?!懊裰髋扇耸俊?,這是當下一個很帶有點蠱惑性的概念,西方、港澳以及大陸的一些人喜歡用,或作自我標榜。學生顯然并不明確這個概念在現今的內涵,他可能是從辛亥革命的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這一點上讀出了夏瑜的“民主”。而夏瑜的民主與所謂“民主派人士”,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決不可混談!老師在傾聽學生的發言中,敏銳地捕捉到這一“信息”,立即指出,“啊,你是想說,夏瑜是一個具有民主意識的革命者?!焙芮擅畹丶m正了學生發言中的問題?!澳闶窍胝f”,即是說,你說出來的(表達出來的)與你想說的(想要表達的)并不一致。這既是對學生“民主派人士”一說的委婉否定,同時隱含著對學生錯誤的糾正。這是高超的點撥藝術。一味地為學生的講話、發言叫好,并多溢美之詞,倒是當今課堂上常見的。

還是在討論文中人物對夏瑜態度的時候,一個學生談到另一位在《藥》里沒有出場的人物,學生稱之為“義哥”。老師笑著問,這“義哥”是我們叫的嗎?文中的這位“義哥”,有幾個“名字”:紅眼睛阿義、紅眼睛、義哥、阿義等,說的都是一個人。但我們的學生應該怎么叫他,有講究的。幾個名字,有著明顯的感情色彩:“義哥”“阿義”,是敬稱、昵稱;“紅眼睛阿義”“紅眼睛”,是相貌特征、外號。因此,學生只可呼之為“紅眼睛阿義”或“紅眼睛”,而斷不可叫他為“義哥”或“阿義”。老師這種在對話中聆聽。在聆聽中矯正,在矯正中引導,體現出了教育的智慧與機智。

聆聽本身,就是一種質的研究。

還有誦讀:

《藥》的教學,誦讀也是一大特色,集中表現在對《藥》第三部分的研讀上。

第三部分是《藥》的一場重頭戲,文中各色人物在茶館紛紛登場、亮相,解讀這些人物,是解讀文本、領悟文本價值的關鍵;進入文本、走進文本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語言又是關鍵。

老師首先布置了學生的“自由朗讀”,把握基調。在此基礎上,老師對這一部分作了分角色朗讀的處理?!胺纸巧?,是讓學生進入到文中的角色里,與文中人物對話;并讓自己成為文中的一個角色。這是一個揣摩、體驗、感悟、分享的過程。

在上述《藥》的教學片段中,我們讀出來了教學推進的流暢,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的精彩;讀出來了學生對“藥”的真切認識與感悟,對國民的愚昧性、對國民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與思考;讀出來了老師的引導、學生的平等參與:讀出來了對話各方對文本的解讀與領悟……特別是師生對話中,魯迅解剖國民、瞀醒國民的價值觀,尤其是學生對愚昧、對民主、對辛亥革命的探討,不露聲色地彰顯于課堂。這一切,并非教師的完全“預設”,更不是教師的喋喋不休的講授,它是在“多重對話”的教學推進的過程中靈動地“長”出來的。隨著這一生長的過程,魯迅及其《藥》,也必將靈動地“長”在學生的心坎上。其成功要素是:

1教師的引領

教師是文本解讀(或說文本意義建構)的引領者。

從《藥》的教學片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引領的作用。思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問,不斷解答,不斷追問,不斷明朗的過程。用提問來引領,就是調動和拓展學生的思維。不少教師認為,提問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講授的內容上來。兩種不同的提問觀,反映了新舊課程背景下提問價值的分野。

《藥》的教學片段中老師的精彩提問:“當時的人們對‘藥是一種什么心態呢?”這種由“當下”到“當時”的過渡,切合作家與文本,切合學生的閱讀期待,切合課堂教學推進過程的實際,發散著同時又聚合著學生的思維。老師沒有用提問給學生障礙、束縛,沒有“預設”標準答案,而是由師生對話中,順勢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解讀文本,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讀出自己的體驗。

尤其是教師對學生講話的傾聽,反映出教師平等、民主的教育價值觀,反映出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機智。教師的引領,同時也是對教師人文素質、教學素養的挑戰。如果教師沒有對魯迅的了解,對國民愚昧劣根性的探究,就喪失了引領的價值。

2學生的參與

學生是文本解讀的主體,是文本意義建構的平等參與方。學生參與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對學生發展、對學生主體、對學生個性化的真正“確認”。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學生是教師“獨自”的聽眾,是教師灌輸的受體,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有效地打破這種被動的、不民主的、不平等的狀態,使課堂有了主人公參與的互動與靈性。

《藥》的教學片段中,學生當下對“藥”的感受,學生對當時人們對“藥”的態度的認識,都是他們自己主動地進入文本后獲得的。但它又不同于學生自己單獨地對《藥》的“個人”研讀。它有教師引導,有同伴(即同學)解讀的推進,有互動產生的思想火花,獨到見解的碰撞,這樣形成了一個生機盎然的、動態生長的解讀文本的生動局面。

當然,這里不是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提問權”還在老師手中,學生是被引領著去“主動”地詮釋老師的提問。如能釋放出更大的空間,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在課堂教學的推進過程中,互動提問,互動質疑,互動解讀,才是教學及“多重對話”的最佳狀態。

3內容的選擇

內容的選擇是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教育部頒行的高中課程方案,強調了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實際上,就是課程內容的甄別與內容的整合。

《藥》的教學片段,是對《藥》整個教學資源的整合,它具有“多重對話”、多種資源整合的解讀背景。它沒有對通常的所謂“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的批判。沒有對國民愚昧性的著力“挖掘”,而是重點探究警醒國民、教育國民的重要。

這是極具張力的“生態”課堂的教學。它具有教學主體內部進行的、內隱的、互動問答的特征:問題、對答、文本,教師、學生、作者,都處在一種圓潤的“對接”狀態。從提問到解讀,從解讀到文本,隱含的內容得以充分彰顯。師生的對話,并非漫無邊際的“大話西游”,而是緊扣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尤其切合學生的自我體驗,這樣才讀出了真諦,讀出了精髓,讀出了精彩。

4環境的契合

“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里所說的環境,有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氛圍的營造等等。包括:師生對話的平等、民主、無障礙;多媒體所提供的信息、教學背景、教學資源的同步與交互進行狀態,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真正的協作、分享與共進。

從《藥》的教學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師總是耐心聆聽學生的話語,從不打斷他們的話題,而始終是“順勢”引領。師生之間有了一種信賴與親近,有了一種對等的民主,有了一種無障礙的溝通。如學生隨口而出的“義哥”,反映了學生領悟的偏頗。教師沒有簡單地否定,而是順勢點撥,“這義哥是我們叫的嗎?”及時予以糾正。還有對“民主派人士”提法的引導,都反映了一種良性的課堂對話背景。對學生來說,這就營造了文本解讀的“軟環境”。

猜你喜歡
文本課程老師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