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兩岸關系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2011-06-23 03:20董玉洪
現代臺灣研究 2011年1期
關鍵詞:協商兩岸關系議題

董玉洪

2010年是兩岸關系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簽署,標志著兩岸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兩岸各領域的大規模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了彼此之間的聯系與利基。但政治議題協商談判遲遲未能展開,則制約了兩岸關系的深化與質的突破。2010年兩岸關系在平穩發展中,仍存在著些許遺憾。

一、2010年兩岸關系發展的現狀

2010年兩岸關系總體上平穩前行,取得重要進展,但也存在著不足:

1、兩岸制度性協商談判再獲重要成果,兩岸關系進入新發展階段。

2010年,海協會與?;鶗荒陜纱蔚臅勅缙谂e行,并取得重要成果。6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重慶成功舉行第五次“陳江會談”,正式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和《海峽兩岸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前者共5章16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貿易與投資、經濟合作、早期收獲等。后者共17條,主要內容包括互認優先權、保護品種權、互相提供認證服務、建立官方“協處機構”、加強兩岸知識產權業務交流與合作等。在簽署過程中,大陸方面做出重大讓步,ECFA早收清單貨物貿易方面,大陸對539項原產于臺灣的產品實施降稅,臺灣僅對267項原產于大陸的產品實施降稅;在服務貿易方面,大陸向臺灣進一步開放會計和專業設計等1 1個服務行業,臺灣僅向大陸開放研究與開發、會展等9個服務行業。這些充分體現了大陸對臺灣同胞的誠意與利益照顧,落實了大陸對“兩岸同是一家人”的理念。8月17日,臺“立法院”正式通過上述兩項協議;9月11日,“兩岸兩會”完成上述兩項協議的換文,并于9月12日正式生效。2011年1月1日,ECFA貨物貿易早期收獲正式實施。ECFA的簽署,標志著兩岸經濟合作邁入正?;?、機制化和制度化階段,得到臺灣多數民眾的肯定支持。馬英九在ECFA簽署當日即指出,簽署ECFA對兩岸經貿關系制度化、避免在亞洲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簽署ECFA后,兩岸之間的和平與繁榮也將向前邁進一大步。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表示,大陸對臺灣降稅的539項貨品早收清單中,將使臺中小企業直接獲益。她引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統計指出,從貨品早收清單看,臺灣至少有2.3萬家中小企業會直接獲利,其出口到大陸的金額,一年可達180億美元,聘雇的員工人數將超過42萬人。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ECFA簽署是歷史的一大步,不只將大規模促進雙方經貿發展,更將使兩岸關系從此進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6月29日在會見臺灣?;鶗麻L江丙坤一行時也指出,ECFA的簽訂,是兩岸關系發展中的又一重大進展,也是兩岸關系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標志著兩岸經濟關系真正進入雙向合作、互利共贏的新階段,也將對兩岸經濟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和深遠影響。

繼重慶會談簽署兩項協議后,12月21日“兩岸兩會”又在臺北舉行第六次會談,簽署了《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協議》,正式確立中藥材進口源頭管理,以及“傳染病防治”、“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及“緊急救治”等三大領域共30條條文。協議基本解決了兩岸未來舉凡民眾遇難受傷醫療通報及救助平臺,以及合作研究腸病毒或各類傳染源及疫苗等,雙方也在衛生部門通報窗口、中藥材源頭檢驗、臺產醫療器材登陸等方面建立了聯系,會談還達成其它多項共識,包括大陸民眾赴臺旅游限額每日上限調為4千人、自2011年上半年試辦大陸民眾赴臺自由行、增加2011年春節包機122班次、“兩會”第7次會談將簽署投資保障協議等。臺灣各界對此給予充分肯定。馬英九指出,這次簽署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對于臺灣的消費者權益有很大保障。臺灣?;鶗麻L江丙坤還認為,第六次“陳江會”所簽署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已超越了狹義的經濟范疇,拓展至“廣義的經濟”層面;這說明即使兩會協商秉持“先經后政,先易后難”的原則,但為了維護兩岸民眾福祉,協商議題可以向更寬廣的領域延伸。國臺辦主任王毅對簽署該協議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項協議是為民謀利、為民造福,不僅有利維護兩岸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至此,從2008年6月12日兩岸兩會恢復會談以來,雙方共簽訂了15項協議,不僅推動兩岸關系從高危期進入和平發展期,更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深化發揮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也得到了臺灣多數民眾的認同支持。據臺灣“陸委會”2010年12月20日發布的民調顯示,有72%以上的民眾支持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有73%的民眾認同制度化協商有助于兩岸關系的和平與穩定。

2、兩岸各領域的大規模交流合作十分頻繁,彼此關系更加密切。

2010年兩岸在人員、經貿、文化、教育、農業、司法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十分頻繁,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是大陸各省市領導人紛紛率團赴臺參訪采購。4月6日,上海市長韓正率團赴臺參加“臺北——上海城市論壇”,與臺北市簽署了環保、科技、文化、旅游4項合作備忘錄,采購了18億人民幣的臺灣商品,還向臺灣10所中學贈送了1600張上海世博會參觀門票。4月20日,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率領該省官員與企業人士千余人抵臺,參與“臺灣一湖北(武漢)周”活動和“2010年鄂臺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論壇”,并與臺灣簽訂經貿文化合作備忘錄,期間計采購總額5億美元的臺灣商品。之后又有福建省省長黃小品、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陜西省代省長趙正永相繼率團訪臺,至2010年10月中旬大陸已有11個省市的主要領導赴臺參訪。其中廣東省省長黃華華8月17日率經貿文化參訪團赴臺參加“臺灣——廣東周”活動期間,共采購70.85億美元商品,有3家廣東企業在臺投資4086萬美元,并簽訂旅游、文化、科技、金融、貿易等各類合作協議、意向書及備忘錄115項,代表團還向臺灣體育機構贈送1萬張廣州亞運會、1千張亞洲身心障礙運動會門票,向高雄10家醫院捐贈人民幣1500萬元賑災款。據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統計,2010年大陸對臺采購達到208億美元以上,超過2009年的180億美元。大陸各省市領導率團訪臺并大量采購臺灣商品,不僅為臺灣克服金融危機提供了助力,也密切了臺灣與大陸各省市的關系。二是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持續熱絡。包括兩岸高校間的各種研討活動頻繁舉行、相互招生活動有序進行、學生交流日益深入。如7月18日至22日,“2010年滬臺青少年走進世博夏令營”在上海舉行,來自臺灣16所中學的850位師生齊聚上海參觀世博會。福建省教育廳繼去年首次選派200名在校大學生赴臺學習后,2010年秋再次選派300名大學生赴臺學習。臺灣清華大學2010年接待大陸11所學校的72名學生,除團體出游外,特

地安排學生兩人一組入住36個接待家庭,在日常相處中加深對臺灣同胞的了解。8月19日,臺“立法院”三讀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有條件地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大專院校就讀及承認大陸學歷,對深化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是合作打擊犯罪活動成效顯著。6月23日,兩岸警方聯手在大陸16個省和臺灣統一展開打擊詐騙集團抓捕行動,逮捕嫌犯140多人,這是兩岸聯手打擊犯罪規模最大、涉案人數最多的一次。8月份,兩岸警方又聯手破獲以江鶯標為首的臺灣網絡詐騙集團。據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指出,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從2009年6月25日生效至今,兩岸相互提出的司法文書送達、調查取證、協緝遣返等各式請求案件,已達9500余件,兩岸警方合作偵破欺詐、擄人勒贖、毒品、強盜案計21案,逮捕犯罪嫌疑人1132人。四是兩岸行政主管負責人頻繁會晤。繼9月2日文化部長蔡武訪臺并會見臺“文建會”主委盛治仁達成多項合作共識后,9月13日公安部副部長陳智敏率警察協會代表團赴臺交流,并與臺“警政署長”王卓鈞會談,成為兩岸公安系統首長在島內的首次會面,雙方并就共同打擊犯罪問題舉行會談達成6點共識。11月10日,臺“警政署長”王卓鈞還率團訪問大陸,與公安部負責人會面并就共同打擊犯罪問題達成多項共識。五是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熱情高漲。7月18日,大陸開放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6省區居民赴臺旅游,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全面開放,赴臺民眾絡繹不絕。據臺灣觀光部門統計,截至11月底,2010年大陸人士赴臺已超過150萬人次,前11個月粗估已為臺灣創下517億元新臺幣的觀光產值。六是金融合作取得突破。9月16日,大陸銀監會批準臺灣土地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第1批4家臺資銀行在大陸籌建分行,這是繼兩岸簽署“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備忘錄”后,兩岸銀行業交流合作的又一歷史性突破。在此之前,大陸銀監會已批準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赴臺灣設立代表處的申請。七是兩岸經貿大幅增長。大陸組團赴臺大量采購、兩岸簽署ECFA的促進、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等,推動2010年間兩岸經貿大幅增長。依商務部統計,2010年1至11月,海峽兩岸貿易總額達1317.6億美元,同比增長39.7%。其中,大陸對臺出口為266.6億美元,同比增長47.1%;自臺灣進口1051.0億美元,同比增長37.9%。預計全年兩岸貿易總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大陸對臺出口將首次突破300億美元,從臺灣進口突破1000億美元,標志著兩岸貿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除此之外,2010年間影響比較大的兩岸交流合作還有:6月19日至25日,第二屆海峽論壇在福建省9個設區市舉辦。與上屆相比,此次論壇規模更加龐大,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臺灣有1萬多人、30個界別參加,來自基層的占80%,來自中南部的占60%,基層性、民間性的色彩更加濃厚,產生廣泛影響。7月10日至11日,國共兩黨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兩岸400多名工商業者、學者專家和政黨代表與會。會議以“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為主題,達成了22項相關建議,為后ECFA時期兩岸深化經貿合作、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建立文教交流機制等規劃出新的愿景。9月16日,海峽兩岸搜救單位在金廈海域舉辦首次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兩岸23個海上搜救單位、400余人參加,主演水域面積約6.2平方公里,兩岸在確?!靶∪ā蓖鶃砺每退钒踩?,建立兩岸海難救助機制,攜手維護臺灣海峽海上交通上再往前邁進一大步。上述各領域的大規模合作交流,進一步密切了兩岸關系,增進了彼此感情,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具有更豐富的內涵與更扎實的基礎。

3、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尚未觸及,彼此信賴程度仍顯脆弱。

2010年間,雖然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十分頻繁,但政治性議題的協商談判仍未觸及。盡管大陸方面認為,“先易后難,先經后政不是機械和絕對的,先易后難,其實是易中有難;先經后政,實際上是經中有政”,主張兩岸應積極創造開展政治協商談判的氣氛和條件。3月12日,國臺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一行時表示,“對于一些條件還不成熟的領域與問題,則要創造條件,積累資源,而不是視而不見,消極等待”。10月20日,王毅在紐約發表演講時又指出,“兩岸關系中存在一些多年累積的難題和政治分歧是客觀事實。目前兩岸就政治、軍事等復雜問題的商談一時還談不起來,但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政治對話增進了解,積累共識;可以通過學術界的交流為將來的商談進行探討,預作準備?!敝笸跻阌侄啻沃厣甏擞^點。對臺灣方面十分在意的撤除導彈部署問題,8月30日,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在記者會中表示,為穩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方面的一些顧慮,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適時進行接觸和交流。耿雁生表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撤導彈和軍事部署都可以在軍事互信基礎上討論。臺灣一些有識之士也呼吁兩岸盡早進行政治議題協商談判。如5月31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接受島內媒體專訪時表示,“盡管現階段兩岸經濟問題很重要,但是不能回避政治問題”;強調“把兩岸政治與經濟問題分開是不可能的事,必須務實面對”。④但臺灣當局一再以時機不成熟,島內缺乏共識為由,一味予以消極回避和拒絕。馬英九多次強調兩岸政治談判時機未成熟,主張待臺灣內部達成共識后,再來討論兩岸領導人會面的事。2010年1月12日,臺“行政院長”吳敦義在接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曼時表示,政治對話對臺灣而言,目前時機并不成熟;在可見的未來,兩岸很難有政治上的突破。臺“國安局”、“國防部”、“陸委會”也多次強調政治議題協商談判“情勢與時機尚未成熟”、“現在條件還不具備”?!瓣懳瘯敝魑囆益逻€提出捍衛臺灣人民的所謂7項“核心利益說”,即:民主、主權、安全、對兩岸關系的未來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有參與“國際空間”的權利、不被歧視的權利、弱勢者的生存權利等,單方面設定與強調所謂臺灣的核心利益。而民進黨則竭力攻擊馬英九當局“親中賣臺”,反對兩岸進行政治議題協商談判,對其施加壓力,使其在此議題上更加裹足不前,不敢越雷池一步。

與此相關,盡管兩岸信賴度近年大幅提高,但基礎仍然脆弱。在一些突發事件的看法與處理上,臺灣有些人總在懷疑大陸的動機與誠意,甚至將偶發事件渲染為大陸的刻意打壓。如對10月份發生的“東京影展”風波,臺灣當局及輿論大肆渲染,指稱大陸有意欺凌、矮化臺灣,將這一個別事件渲染成大陸的刻意行為。而在廣州亞運會期間發生的臺北跆拳道女選手楊淑君因電子護具爭議被判失去比

賽資格事件,綠營人士及媒體一度也含沙射影將矛頭指向大陸,隱稱大陸在背后操作,挑動社會大眾對大陸的不滿情緒。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久久無法展開,彼此信賴度脆弱,加上民進黨的刻意渲染炒作,使臺灣社會對大陸仍有疑慮,敵意未消。臺“陸委會”9月21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超過51.9%以上的民眾認為馬當局上任以來整體兩岸關系變得“比較緩和”,但卻有47.5%和43.1%的臺灣民眾分別認為,大陸對臺灣當局和臺灣民眾的態度“不友善”,高于認為“友善”的34.0%和39.9%。這種民調的真實性還有待檢驗,但也可反映出臺灣部分民眾對大陸的心態。

二、兩岸關系未來發展趨勢蠡測

兩岸關系未來發展仍將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難以一帆風順,但和平發展總的趨勢難以逆轉。

首先,兩岸關系將繼續穩定發展,非政治性領域的交流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一方面,“兩岸兩會”所簽署的15項協議,有的已經順利實施,有的需要進一步商談落實。如EC-FA簽署后如何保障協議的有效執行,需要雙方繼續商談采取措施;雙方也已表示在簽署ECFA后,要加強文化、教育交流,探討建立災害預警應急處置保障機制,明確表示第七次“陳江會”將簽署投資保障協議等等。國臺辦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多次表示,兩岸商簽ECFA之外,應適時在商談中增加文化、教育、衛生、新聞等議題,積極探討商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應適時展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等各單項協議的后續商談。臺?;鶗麻L江丙坤也表示,ECFA簽署后,后續還有四項子議題要談,甚至在漁業、科技、能源、海關、中小企業等方面,都有列入議題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國民黨在“五都”選舉中保住3席,尤其是保住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臺北市,暫時遏止了民進黨咄咄逼人的攻勢,穩住了陣腳;而選舉中民進黨竭力回避兩岸關系問題,也顯示馬英九當局所推動的兩岸政策以及大陸的惠臺政策正在產生正面影響。它將進一步增強馬當局推動兩岸關系的信心,促使其繼續實施現行的大陸政策,在經濟、教育、文化等非政治領域采取新的開放措施。而民進黨為了爭取民心,實現重新執政目標,也可能對其僵化的大陸政策做出一些務實調整,不再強力阻撓兩岸非政治領域的交流合作,這些都將有利于兩岸關系的繼續穩定發展。隨著兩岸投資保障、文化教育、新聞行業等協議的商談和簽署,兩岸關系將進一步向更寬更深的領域拓展,和平發展的內涵將更加豐富。

其次,政治議題協商談判仍難擺上日程,但民間的各種探討活動將日益活躍。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等,在可見的未來難以列入“兩岸兩會”協商談判的議題。主要原因,一是臺灣當局的刻意回避;二是民進黨的竭力反對;三是島內民意未形成共識并成為臺灣當局拖延的借口;四是美國政府的暗中阻撓。尤其是2012年臺灣將舉行“立委”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項全島性選舉,朝野提名工作及選前部署將陸續展開,臺灣將再次進入選舉年。馬英九當局為了穩妥求勝,減少民進黨攻擊的借口,減少選舉變數,將盡量避免觸及兩岸敏感的政治性議題;加上馬英九缺乏政治家大開大闔的膽略與魄力,無法引領民意向前,兩岸政治性議題協商談判在臺灣“大選”前將難以展開。但盡管如此,兩岸民間甚至具官方背景的各種圍繞政治議題協商談判的研討活動將更加活躍。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兩岸有識之士已意識到,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不早日展開,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就無法牢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障礙就難以徹底排除,兩岸的敵意也難以從根本上化解。2010年4月6日,臺軍前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率18位退役將領訪問北京,公開表示此行就是要促進兩岸的軍事互信。7月10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建院30周年暨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兩岸學者熱議結束敵對狀態和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盡管這種研討活動提出的主張未必為兩岸當局所完全采納,但可以發揮制造氛圍,鼓動風潮,降低敏感,影響決策的作用,對兩岸最終開展政治性接觸談判發揮積極的催化作用。

其三,民進黨的參與將增加兩岸關系發展的復雜性,但國共兩黨主導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民進黨經過“五都”選舉后,民意基礎有所擴大,制衡力與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出于2012年“大選”爭取中間和淺藍選民,謀求重新執政的需要,民進黨正在醞釀調整原先一味反對抵制的立場,轉向制訂比較務實的大陸政策與策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繼先前發表民進黨“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與大陸進行直接并實質的對話”、民進黨一旦執政將“延續前朝政策”、不會惡化兩岸關系的言論后,在“五都”選舉后又表示將設立智庫加強研究大陸政策及與大陸打交道的能量,即是重要跡象。民進黨內一些務實派包括縣市長也陸續發表應正視大陸崛起、務實制訂大陸政策的言論主張。這些都預示著民進黨雖不會放棄“臺獨”黨綱,不會輕易承認“九二共識”,但出于謀求重新執政的需要,有可能對其兩岸政策做出某些調整,由原先回避抵制轉向正視與有條件的參與。它一方面固然可以減少馬英九當局開放大陸政策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增加兩岸在大陸政策上互動的復雜性,甚至可能出現臺灣朝野政黨協力應對大陸的情況,大陸對臺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但盡管如此,在現階段國民黨繼續執政,以及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國共兩黨主導兩岸關系發展的局面難以改變。民進黨除非重新執政,否則只能充當監督者與部分參與者的角色。

總之,在兩岸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兩岸關系呈現出穩定發展,日益深化的勢頭。尤其是各項交流合作大規模展開,進一步密切了兩岸關系,鞏固了良性互動的基礎。但政治議題協商談判遲遲無法展開,彼此政治信賴基礎尚顯脆弱,則制約了兩岸關系質的突破。展望未來,這種局面短期內還難以打破,但圍繞開展政治議題協商談判的研討將此起彼伏。在兩岸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動下,阻撓兩岸關系深化的各種障礙終將被排除,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終將展開。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信心與耐性。

猜你喜歡
協商兩岸關系議題
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議題式美術教育
讓政治議題“活”起來
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從“古運河的新故事”看提案辦理協商
人大協商研究綜述
協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