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2012-05-10 02:11蘇衛衛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閱讀習慣培養

蘇衛衛

摘要:語文教學要把閱讀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最終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讓每個孩子都學會閱讀,養成一個終生受益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習慣;培養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有助于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有助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到,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笨梢婇喿x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謂閱讀習慣,指的是不需要別人強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覺,就能自然而然地去進行閱讀的種種動作。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本著“提出要求,具體指導;常抓不懈,嚴格訓練;言傳身教,當好楷?!钡脑瓌t,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

學生預習是教師講授的前提,在布置預習時教師都要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列出預習提綱,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預習提綱可設計文中的字、詞、修辭等基礎知識,可從課文的整體感知到局部語句的理解進行設計,也可從結構層次到人物分析等方面進行設計,這樣就能夠有的放矢地閱讀課文。例如,學生為完成字詞等知識就要動手查字典、詞典,這就培養了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再如,要培養學會做預習筆記的習慣,使學生明確做預習筆記的內容:如:下一節課老師要講的問題有哪些?新知識與舊知識有哪些聯系?有哪些重點問題?有哪些疑難問題等。只要學生明確了預習時應該做什么,在閱讀課文時就會做到有的放矢,久而久之,就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培養學生圈點勾畫和作批注的習慣?!叭c勾畫”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閱讀時在哪些地方需要圈點勾畫呢?①關鍵性字、詞;②重點句、中心句、妙言警句;③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等。比如在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作批注,如在句子下用“~~~”標出重點句,用“——”標出精彩句,用“?”標明不明白處或異議處。也可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上閱讀心得、聯想、見解、疑惑等。通過作批注,可以使學生手腦并用,有利于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索、邊勾畫的好習慣,將閱讀引向深入。

三、培養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

有目的地閱讀能提高閱讀的效率。課上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閱讀。如:為積累知識為目的,可以精讀;為欣賞為目的,可以朗讀;為了消遣,可以速讀、瀏覽等?!而B的天堂》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也有一定的難度?!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課堂上孩子們一次比一次讀得流利,一次比一次讀得有“感覺”也一次次嘗到“收獲”的喜悅,就如許多語言大師所認同的那樣:“讀則能悟,悟則能化”。孩子們在快速的瀏覽課文之后,準確無誤地找出了描寫榕樹大、茂盛和群鳥快樂的生活的段落。接下來,我便直奔主題,讓他們男女比賽讀,分組比賽讀這幾個重點段。聽的同學還要注意思考,你還感受到了什么?是從哪一句話或哪一個詞感受到的?也許是“比賽”,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讀得投入,一個賽一個專注,發言也一次比一次令我震撼!……“我感受到榕樹不但大,而且茂盛”?!斑@棵大榕樹很綠,有很強的生命力……”師:“為什么這棵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因為這棵榕樹很大,可以給它們蓋房子,它們不怕沒房子住”?!耙驗檫@里的農民很愛它們,不允許打鳥”?!耙驗轼B兒在這里生活很幸福,很快樂”?!鞍徒馉敔斪屛覀儗W習這篇課文,是教育我們要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淌依餆狒[極了,孩子們像課文里那些興奮的小鳥,爭著發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他們的妙語連珠,帶給了我一次次發自內心的竊喜和一次次油然而生的敬意。沒有過多的“鋪墊”,只有實實在在、形形色色、簡簡單單的“讀”,我就輕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真的不能不佩服“讀”的威力,是“讀”讓我的學生豐富了語言,感悟了語言,陶冶了情操。如果能讓孩子們充分地有目的地讀,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會收到許多發自內心的喜悅、欣慰和自信……

四、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問難的閱讀習慣

疑問是思維的源泉。在過程中,教師往往要巧妙的設計疑問,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引起學生讀文的強烈需求。學生讀書的勁頭足了,讀后表達的欲望自然就濃厚了。學生在閱讀時,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因此,我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極展開思維,反復琢磨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找出疑難問題。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中,我注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他們所想,訴他們之真情。就在這節課快要下課的時候,一位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學生高高地舉起了他的小手:“老師,我讀完12自然段有一點不明白,文中說,‘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既然鳥很多,第三只的后面應該用省略號,課文中為什么用句號?”我隨著他的問題向書中的段落看去,清晰的句號出現在我的眼前。當時我的腦子“嗡”地就蒙了,“為什么?為什么?”我心中不斷地問自己。這篇課文教了幾次了,也聽別人上過公開課,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個小小的句號,更沒有想過為什么這樣用。怎么辦?情急之下,我把這個問題又拋給了學生:“他的這個問題提得真好,誰能幫他解答一下?”課堂靜了幾分鐘后,一只小手舉了起來。我定睛一看,是班上的某同學,平時課上的疑難問題大多是她來解決的,于是我便示意她來回答?!袄蠋?,我是這樣想的:作者他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想這三只鳥是一個一個的出現的,他們看得非常清楚,能數出來。后來他們繼續拍掌,樹上的鳥都被驚動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說明緊接著出現的不是一只鳥,而是好多只鳥同時出現在大家的眼前。因此,我覺得在這里用句號比用省略號更合適?!倍嗝淳实慕獯鹧?!同學們也發出了贊嘆聲。種由質疑引發閱讀,由閱讀啟發理解、表達,是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催化劑”。只要我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我想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總之,語文教學要把閱讀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最終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讓每個孩子都學會閱讀,養成一個終生受益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猜你喜歡
閱讀習慣培養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