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對高校教育的影響

2012-10-15 03:37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禮儀差異影響

閆 宇

摘要: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規則,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因此可以說禮儀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工具。然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隨著跨國交往的日益增多,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標準。為了更好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交準則、思想意識、語言行為,增加其對于高校教育的正面影響,有必要了解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

關鍵詞:禮儀;差異;影響

中圖分類號:K89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環境的不同,使得各國人民有著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標準體系和價值觀。這是造成中西方禮儀差異的根本原因。具體表現如下:

1.經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國人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向。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源于大河流域,屬于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注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

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源于愛琴海沿岸,屬于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耕遠不像中國的農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而且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工業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斗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地理環境的影響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之內,善于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種內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

而西方國家大多數則處于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境,工商業、航海業發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秘的傳統。同時,海洋環境的山風海嘯、動蕩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二、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

1.交際語言的差異

(1)打招呼。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與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們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稱謂。在西方,稱呼是比較籠統的,一個稱呼可以涵蓋中國的很多稱呼。例如,西方稱呼男的為先生,稱呼女的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國“先生”第一解釋是“教師”,是對教師最古老、最悠久的稱謂。隨著改革開放,先生已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尊稱口語,西方人稱“uncle”,可以涵蓋我國的嬸嬸、伯母、姨。他們對這些方面的關系也不如中國分明,在中國倫理中,父親系列的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親方則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們見面時喜歡直呼其名,這是親切友好的表示,縱使交談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稱呼,但過一會兒就改稱名字。而在中國,人們很喜歡被稱為某某經理、某某總裁,因為這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們很少用正式的頭銜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只用于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從來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來稱呼別人。

(3)感謝。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有一套謙虛之詞,象“慚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

(4)招待客人。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請慢走!”“路上小心點!”“再見,一路走好??!”“你們進去吧!”“你們請回吧”“請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說:“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飲禮儀的差異

就飲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國,在任何一個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會出現一種形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氛圍,就是賓客到來后,便會齊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來說,宴席用的是圓桌。從形式上來看,給人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環境。當許多菜擺在桌子的中心時,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們欣賞、品嘗的對象了。與此同時,它又成為人們聯絡感情的媒介。中國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人們喜歡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顯現出的是人們之間的一種美德,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禮讓。雖然從衛生的角度來看似乎不太適宜,但中國人喜歡團圓,這正符合了絕大多數人的心態。飲宴對西方人來說,盡管食品和酒似乎對于他們非常重要。但實際上在他們眼里那些只不過是用來作為陪襯而已。他們舉辦宴會的目的在于交誼,通過與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結交友誼的目的,僅此而已。其實,中國式的宴席與西方的宴會交誼都是顯而易見的。不同的是,中式宴會表現了一種全席的友誼,而西式的宴會則表現為賓客間的交誼罷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異也很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人用餐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們用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用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成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曜优c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智慧。

3.服飾禮儀的差異

服飾文化是一種整體文化,是指包括服裝、飾物、衣著方式、打扮,包括發型、化裝在內的多種要素的有機整體。服飾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度文化素質的物化,是內在肉體的外觀,是社會風貌的顯現。由于歷史條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質和文化觀念的差異,中西方服飾文化有著較大的差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變成象征,中國則注重韻味。如果說西方服飾文化刻意追求表現人體美,而完全忽視了服飾倫理,那么,中國服飾文化由于受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的影響,還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些道德上的體統。最能代表中國的是中山裝,西方代表裝是西裝。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平時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服。

當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著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俗話講,人是衣服,馬是鞍。盡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現代生活中,服飾越來越成為禮儀的一個重要部分。穿著打扮的得體與否,不僅僅是個人品位的體現,更能成為人們彼此觀察與評價的一個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規的場合,穿著打扮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現代人的重視。

禮儀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中發展和承襲下來的禮節和文明規范,是一種文化形態的象征和體現。在中西方禮儀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我國應該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禮儀背后的文化因素,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際的原則和習慣,減少因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交際障礙,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進而促進提高相關的教學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態度來對待中西禮儀文化差異,承認和尊重差異,探尋禮儀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們的禮儀通過我們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參考文獻:

[1]吳冰.中西方文化差異拾零[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2,(01).

[2]張燕.中西社交禮儀的差異[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猜你喜歡
禮儀差異影響
相似與差異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筷子禮儀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禮儀篇(下)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