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天津市貫徹實施“一法一辦”的調研與思考

2014-02-12 05:29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辦公室執筆人董麗娟
關鍵詞:區縣學校教育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辦公室(執筆人:董麗娟)

義務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基礎性工作。為促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2013年8月至9月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對我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和《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以下簡稱“一法一辦”)[2]進行了檢查。針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進一步改進執法監督工作,提高監督實效,提出對策與建議。

一、貫徹實施“一法一辦”的主要成效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發展,連續多年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納入市20項民心工程。新修訂的“一法一辦”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抓住標準建設、機制引導、督導評估三個環節,全市上下共同推進,義務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走在全國先列。

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財政投入不斷增加。一是依法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全市各區縣均做到經費及時足額撥付,做到教師工資到人,公用經費到學校,基建維修、設備資金到項目。2012年我市公共財政預算義務教育撥款150.8億元,比2011年增長19.4%,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1.2個百分點;全市小學和初中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比2011年分別增長9.9%和17.4%,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3 354元和4 478元。實施統一的績效工資制度,做到了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二是加大對財力困難區縣轉移支付力度。市財政加強經費統籌,向財力困難區縣和基礎條件薄弱學校傾斜。2012年市財政安排專項轉移支付資金6.6億元,對區縣義務教育學?,F代化標準建設、校舍安全工程、提高公用經費標準、師資隊伍建設等項目給予支持。三是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監督管理。實行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監測和公示制度,嚴禁教育亂收費。我市認真落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和統計公告制度”,開展對財政義務教育經費收支管理情況的審計監督,不斷提高經費使用安全性、規范性。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一是推進城鄉、校際均衡。大力實施義務教育學?,F代化標準建設,制定了100條具體建設標準,改善硬件條件,提升軟件水平,實施了校舍加固、圖書配送等重點工程。2012年全面完成第一輪(2008年~2012年)達標建設任務,全市1 190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通過評估驗收,全市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學校發生了顯著變化。目前新一輪以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為重點的義務教育學?,F代化標準建設(2013年~2015年)已經啟動。通過平安校園建設,大部分學校實現了專職保安、校內視頻監控、門前公安即時監控、一鍵式報警、保安防護器械“五個基本覆蓋”。二是推進受教育機會均衡。2012年我市完成了特殊教育學?,F代化標準建設,16所區縣特殊教育學校通過評估驗收,實現了特殊教育同步協調發展。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政策要求,合理有序地解決了15.5萬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津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三是推進生源均衡配置。我市連續幾年將優質高中40%的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區內初中,對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起到了引導作用。四是加強對均衡發展的督導檢查。市政府統一領導,區縣組織實施,對照標準逐校檢查驗收現代化達標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均衡發展水平。2013年10月,經國家教育督導組檢查,我市11個區縣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落實素質教育要求,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一是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德育引領計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過程,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重視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二是以體衛藝為突破口,推進素質教育進程。開展“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完成70萬名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檔案信息采集工作;較好地落實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要求“班班有活動”、“人人有項目”。三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質量提升工程。推進課堂教學管理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高課程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我市已完成小學語文、科學等學科監測工具的開發及小學校長、教師、學生問卷的研制和試測工作。四是多措并舉有效減負。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采取“兩控一?!?控制學生在校時間、控制學生家庭作業量,保證課外活動時間)政策措施,推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取得成效。

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城鄉師資素質整體提升。一是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按照義務教育法有關規定,以學校實際需要和班配比、師生比為依據,力爭均衡合理配置教師,并向農村地區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傾斜。二是重視骨干教師的培訓培養。實施“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265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工程”、“農村骨干教師千人計劃”等特色培訓項目,各區縣創新機制,出臺加強隊伍建設的新舉措,加大對名優教師選拔培養力度,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三是開展城鄉對口支援交流和區域校際合作。建立了中心城區對口支援農村學校幫扶制度、特級教師送教上門講學制度等六項長效幫扶機制。在區域內開展均衡發展合作學區試驗和名校帶新校、一對一互幫互助,提升學校和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市義務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距離人民群眾對高水平教育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

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資金投入和發展水平還不夠均衡,促進內涵發展的措施可操作性不夠強。

農村邊遠地區優質教師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引導骨干教師到農村從教的鼓勵支持政策力度不夠,落實不到位,音體美外教師存在一定缺口。

素質教育的觀念還未真正確立,還存在重分數輕素質的現象,學校減輕過重課業負擔和家長忙于課外家教補習同時存在,“一小時陽光體育”在有些學校尚未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任務仍很艱巨。

應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大量涌入準備不足,一些區縣出現學位緊張狀況,對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

一些學校校園安全還有隱患,有的學?!叭馈迸涮撞煌晟?,有的學校監控設施老化,校園保安工資待遇偏低、年齡偏大,有的學校周邊環境較差,存在影響學生安全的不確定因素。

三、幾點建議

要進一步加大法律監督力度。要加大對“一法一辦”的學習宣傳,進一步明確政府、學校、家長以及社會履行義務教育的責任,形成關心義務教育、支持義務教育發展的社會氛圍。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嚴格執行國家、地方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有關部門應形成合力,明確責任,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管理,依法規范培訓市場。要發揮好教育督導職能作用,圍繞教育教學質量、學生體質增強、校園安全管理、現代化標準建設、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等工作,開展專項督導。

要進一步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完善農村教師隊伍補充機制,完善區域、縣域內教師合理流動制度。繼續加大從政策機制上引導骨干教師和校長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加大向缺編學校流動的落實力度。重視解決好農村地區教師隊伍結構性缺編問題,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快配備音體美外專業教師。繼續加強對農村薄弱校教師的系統培訓,做好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工作,增強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要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合理安排課程,保證藝體教育的課時,切實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逐步創造條件普及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完善學生素質教育的評價標準作為重點科研課題,盡快取得操作性強的科研成果。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要進一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國家要求,保證“三個增長”,生均經費增長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繼續加大對財力困難區縣轉移支付力度,切實考慮學校由于設施條件改善帶來經費增加的現實,不斷提高經費保障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學校經費總體上均衡。嚴格執行學校財務制度,加強經費使用管理。完善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監測制度,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此外,還要進一步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并且要進一步強化校園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N].人民日報,2006-06-30.

[2] 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2012年11月22日天津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修訂)[N].天津日報,2013-01-08.

猜你喜歡
區縣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泉州市各區縣關工委亮點工作分布圖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北京:上游水質不合格 下游區縣將收補償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區縣節能目標完成情況
立足區縣抓創建 著力創新促提高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