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中的概念教學

2014-03-22 10:55曹丕強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適應抽象思維小學數學

曹丕強

摘要: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是形成數學知識體系的基本要素,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核心,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的堅固基石。對于第一學段的孩子來說,正確地理解、掌握數學概念更是孩子學好數學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抽象思維;生動有趣;有效;直觀形象;適應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是形成數學知識體系的基本要素,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核心,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的堅固基石。對于第一學段的孩子來說,正確地理解、掌握數學概念更是孩子學好數學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

小學數學第一學段的概念包羅萬象,它們有的需要用一定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有的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有的又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掌握起來并不那么容易了。在第一學段的概念教學中存在著如下幾方面問題:

來自學生的:對于第一學段的孩子來說,其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于數學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有一定的難度,而這將直接影響孩子們對概念的鞏固和運用。

來自教師的:教師對數學概念本身就沒有一個系統的、清晰的認識,只是跟著教材、教參走,結果在某些問題上自己也拿捏不準,自然會使得孩子們數學概念越來越不確定,越來越糊涂。同時由于課堂教學在空間、時間上的限制,使得概念教學顯得枯燥、乏味,教學也往往只浮于表面。

來自概念本身的:數學概念是客觀現實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具有抽象概括性;數學概念又是以語言和符號為中介的,這和我們對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造成了生活概念和數學概念的混淆。

怎樣讓這些枯燥、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讓概念在孩子們心中得到完美內化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講述宜直觀形象

針對第一學段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數學語言描述的概念理解較為困難,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多用形象的描述,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打些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讓孩子們理解所學概念,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來進行教學。

夸張的手勢,豐富的肢體語言,理解運算所蘊含的意義,區分概念的差別。在讓一年級的孩子認識加減法的時候,我舉起雙手像音樂指揮家一樣,左邊一部分,右邊一部分,兩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號,加號就是橫一部分,豎一部分組起來的,減法則反過來展示。孩子們看得有趣,記得形象,不但記住了加減號還明白了加減號的用法。在教二年級孩子感受厘米和米時,我讓孩子們學會用手勢來表示1厘米和1米,使得孩子們在估計具體物體的長度時有據可依。形象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們自然接受數學符號。很多時候第一學段的孩子對于部分數學概念,只要能意會不必強求定要學會言傳。

二、概念的學習宜多感官參與

書上的數學概念是平面的,現實卻是豐富多彩的,照本宣科,簡單學習自然無法讓這些數學概念成為孩子們數學知識的堅固基石。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平面的書本知識變得多維、立體,讓孩子們的感覺和思維同步,相信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認識鐘表》時,鑒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時間單位具有抽象性,時間進率具有復雜性,所以在教學時我以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為基礎,幫助學生通過具體感知,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積累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建立時間觀念,安排了以下一些教學環節。1.動耳聽故事,調動情感引入。講了一個發生在孩子們身邊的故事:豆豆由于不會看時間,結果錯過了最愛看的動畫片。2.動眼看鐘面,聽介紹,初步了解鐘面,形成“時、分”概念。3.動嘴說時間,喜好分明。4.動手撥時間。5.動腦畫時間。

通過這些活動,使孩子們口、手、耳、腦并用,自主地鉆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究中去,讓時間從孩子們的生活中伶伶俐俐地變成數學知識,形成了數學概念。同時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現自己的認識個性,從而使課堂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活躍的狀態。

三、概念的練習宜生動有趣

第一學段初期的孩子從心理狀態上來說較難適應學校的教學生活,在學習中總是會感到疲勞乏味,碰到相對枯燥的概念教學時這種疲憊更是由內而外。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在其代表作《幼兒園》中認為,游戲活動是兒童活動的特點,游戲和語言是兒童生活的組成因素。游戲、活動是孩子們的最愛,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獲取知識,這樣的知識必定是美好而快樂的。有了這樣的感覺,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定是濃厚的,我們再讓數學的魅力適度展示,讓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不但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更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我想他們繼續進行探索、學習新知的動力就來自于此了。

四、概念的拓展宜實在有效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從他的“活動”理論出發,強調兒童“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讓孩子們在主動作業中運用思想、產生問題、促進思維和取得經驗。確實,在一些親力親為的數學小實驗中,孩子們表現出了一種自然的主動的學習情緒。他們以充沛的精力在這些小實驗、小研究中主動地討論所發生的事,想出種種方案去解決問題,使智力獲得了充分的應用和發展。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設計一些孩子能力所能致的小研究活動,可以讓孩子對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得到進一步體驗、內化,得到課堂教學所不能抵達的效果。

概念是枯燥的、乏味的,但卻是重要的。對于第一學段的孩子們我們不能假定他們都非常清楚學習數學概念的重要性,指望他們能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數學概念,也不能單純地依賴教師或家長的“權威”去迫使孩子們這樣做。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引領他們,使之學得輕松,學得扎實,讓他們體會到數學所散發出的無窮魅力,讓概念深入心中,為數學學習服務。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猜你喜歡
適應抽象思維小學數學
淺論幼兒計算和幼兒體育教學
由“抽象”變“具體”
科技期刊轉型期編輯的適應與發展
城市規劃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
適應現代社會的美術基礎教學
以酒道引領中國酒文化的發展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