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積極認知,改善大學生學習拖延現狀

2014-10-09 19:47丁烜紅祝春蘭俞曉歆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大學生

丁烜紅 祝春蘭 俞曉歆

摘 要:隨機抽取上海七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作為學習拖延和個人評價的被調查者,對他們進行集體施測。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現象比較普遍;醫學、法學類大學生的學習拖延程度較高;大學生的個人評價與學習拖延程度顯著相關,其中學業自信、社交自信對學習拖延有較強的預測作用。根據研究結果,我們認為,重塑認知評價是預防和減少大學生學習拖延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學習拖延 自我效能感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240-02

近年來,高校狠抓學風建設,重視大學人才的培養質量,強調大學生應承擔的學習責任。但隨著大學的擴招,高校的“精英教育”逐漸轉變為“普及教育”,大學生的個體水平參差不齊。大學生中學習拖延、上課遲到早退,甚至逃課逃學等現象屢見不鮮。

學習拖延,是一種不斷延遲計劃要做事情的開始和完成時間,在能夠預料到拖延導致的惡果后仍然不斷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近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習拖延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陳保華(2007)的研究顯示,我國大學生群體中,大概有20%的大學生存在嚴重的學業拖延。龐維國,韓貴寧(2009)對我國1669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有近4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拖延。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Solomon和Rothblum曾研究表明,學業拖延會造成考試焦慮以及較差的學業表現和學業成績。因此,及時有效地改變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狀況應該成為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本研究旨在借助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狀及其與自我評價的關系作深入的探討,以期探索預防和減緩學習拖延的積極因素,為大學生學習指導和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學的理論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調研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上海7所高校的大學生作為被試。其中,“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1所,普通高校4所。剔除無效問卷后實際有效被調查者共695人,平均年齡19.3歲,其中男生245人,女生450人,分別占總體的35.3%和64.7%。從各高校選取被試時,兼顧到教育學、法學、文學、醫藥、藝術、理工等多學科的代表性,各學科被試分別為8.8%、14.9%、14.4%、8.1%、11%和31.7%。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開放性訪談基礎上了解大學生對學習拖延的初步歸因,在此基礎上采用《大學生學習拖延量表》、《個人評價問卷(PEI,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對大學生進行調查。在學習拖延方面,主要參考了Solomon&Rothblum;對學習拖延的情境設置。本調研共設置了期末考試復習、課程作業完成、服從學校、院系或班級管理必須完成的任務和自定的三個目標共6種情境,以五級計分了解大學生學習拖延狀況。在自我評價中,著重了解學業表現、體育運動、外表、愛情關系、社會相互作用及與人交談共六個維度。

1.3 統計方法

調查的所有數據都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狀

從學習拖延的總體情況看,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現象比較普遍,72.9%的大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16.9%的大學生在學習上高度拖延①;而且期末考試復習和課程作業完成情況的學習拖延情況較為嚴重,詳見表1。②

多元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學科大學生的總體學習拖延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F=6.584,P<0.001),期末考試、課程作業、管理任務、自我決定任務的拖延情況在各學科也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整體檢驗的F值分別為4.908(P<0.001)、10.325(P< 0.001)、8.789(P<0.001)、11.703(P<0.001)。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學習拖延情況由高到低依次為:醫學、法學、藝術、教育學、理工、文學。

2.2 自我評價與學習拖延的相關

本研究探查了學習拖延與個人評價中被大學生認為與學習拖延最有關系的三個方面“學業自我評價”、“交往自我評價”、“公眾講話自我評價”的相關,呈現了極其顯著的負相關,詳見表2。

進一步探查不同程度考試拖延者在個人評價上的差異性,結果發現學業自評、社交自評和公眾講話自評在不同程度的考試拖延者上都有極其顯著差異,就這三個變量而言,整體檢驗的F值分別為12.661(P<0.001)、6.102(P<0.01)、4.302(P<0.05)。研究還發現學業自評、社交自評和公眾講話自評在不同程度的作業拖延(整體檢驗的F值分別為8.085(P<0.001)、4.188(P<0.05)、10.822(P<0.001))上存在顯著差異,而在班級管理事務拖延上沒有顯著差異。

2.3 自我評價對學習拖延的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尋自我評價是否對拖延行為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研究者將學業自評、社交自評、公眾講話自評作為自變量,將期末復習拖延和作業拖延作為因變量,探查個人評價對拖延行為的預測作用?;貧w分析中,回歸模型的整體性統計檢驗的F值達到顯著,學業自我評價、社交自我評價和公眾講話自我評價對期末復習拖延檢驗的F值為12.311(P<0.001),學業自我評價、社交自我評價和公眾講話自我評價對作業拖延檢驗的F值為8.851(P<0.001),表示回歸方程式中分別至少有一個預測變量達到顯著水平,探查回歸系數后發現學業自評和社交自評對兩類學習拖延有較強預測作用。

3 分析與討論

3.1 大學生學習拖延較為普遍

本研究結果顯示,72.9%的大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其中16.9%的大學生在學習上存在高度拖延。這表明,學習拖延是我國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其嚴重性不容忽視。從具體學習任務看,期末考試復習和課程作業的學習拖延情況更為嚴重。一般而言,較之出席班會、填寫表格之類的管理任務,兼職、減肥、戀愛等短期的自我決定任務,這兩類任務的難度更大。難度越大的任務需要學生付出的努力和花費的時間也越多,因此學生也越容易產生拖延行為。此外,大學生“找一份好工作”、“幸福的婚姻”等長期的自我決定任務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時間緊迫性比較低,他們的拖延感受性通常不高。

本研究發現,醫學、法學類學生的學習拖延程度普遍較高。相比較而言,醫學和法學類的知識之間的銜接性與繼承性不是很高,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比較少,且周期比較長,這易于引發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的學習拖延問題。而文學類尤其是語言類的學習,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其學習模式更接近于高中,布置的作業較多,而且要求學生在短期內就要完成,因此,他們的學習拖延情況較少一些。

3.2 自我評價對學習拖延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表明,學習拖延程度高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個人評價較低。越是自我評價(學業評價和社交評價)高的學生,對自己在學習和社交方面的能力越有信心,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在學習上能比較準時地完成學習任務(包括考試復習、作業等)。這與以往的研究(Eerde WV.2003;Harrington N.2005)結果“自我意象是拖延非常重要的變量,表現為負相關關系”、“自尊與嚴重的拖延呈顯著負相關”等不謀而合。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三類自信與學習拖延的高度相關關系。

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發現,個人評價中的學業自評與社交自評對學習拖延有很強的預測作用。曾有研究者RM Klassen,LL Krawchuk,S Rajani.(2008)對456名大學生的調查后提出觀點“自我管理效能對學習拖延傾向具有很強的預測作用”、Seo,Eun Hee(2008)研究發現“自我導向的完美主義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學業拖延產生作用”等結果,顯示出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呈負相關。以上研究結果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也為我們找到了一條可能有效解決學習拖延的三步走途徑:梳理克服意識—提升完成信心—訓練認知重評。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現象比較普遍;第二,醫學、法學類大學生的學習拖延程度較高;第三,自我評價與大學生學習拖延程度的關系密切,并對學習拖延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其中學業自我評價、社交自我評價對學習拖延有很強的預測作用。

由此,改善大學生的學習拖延狀況,可以從訓練學習拖延者的認知重評著手,“幫助學習拖延學生樹立克服拖延的意識”、“提升學習拖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訓練學習拖延者的認知重評”將是解決大學生學習拖延的有效手段。

第一,幫助學生樹立克服拖延的意識。高校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象,要將幫助學生樹立克服拖延的意識納入大學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并通過入學教育和專題教育的契機,教授學生相關學習策略,有效預防高拖延的現象。

第二,提升學習拖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教師注意把繁雜長期的作業分解成相互依賴的小作業,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也有助于他們減少學習拖延;教師布置的任務有趣、任務要求清晰、作業規范明確,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越高,學習拖延現象就越少。

第三,訓練學習拖延者的認知重評。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拖延有很強的預測作用。在前兩步基礎上,探索訓練學習拖延者的認知重評,糾正他們通過自我管理克服學習拖延的自我認知,將有效解決學習拖延。。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認知重評來重塑學習拖延者的自我評價體系,以此來改善學習拖延。

后續的研究可以從“認知重評在個人評價與學習拖延關系中的中介調節”的視角,進一步探索有效解決學習拖延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Joseph,R,Ferrari,J.R.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North,2005.

[2] Bilge Uzunzer.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n Procrastination:Who Procrastinate More?The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Research and Innovation,2011(10).

[3] M Hen,M Goroshit(2012).Academic Procrastination,Emotional Intelligence,Academic Self-Efficacy,and GPA:A Comparison Betwee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Published online(March 21,2012)before print,January/February 2013,46.

[4] 龐維國,韓貴寧.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狀與成因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6):60.

[5] 陳保華.大學生學業拖延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6] 張萍,畢重增.個人評價問卷的中文修訂[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114-118.

[7] 楊媛媛.大學生學習拖延及其與成就目標定向、完美主義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8] 高黎明,黃凌飚.學習方式研究對我國的教學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02(2):30-34.

[9] 王環,黨帥.從社會學角度淺析當前大學生學習狀況[J].學理論,2012(8).

[10] 楊于岑.研究生學習拖延、時間管理傾向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12.

注釋

① 根據1984年研究界定:總是或者幾乎總是(項目分為5或4)在某項任務上拖延被定義為高度拖延。

② 由于被試列出的自我設置的目標1、2、3可能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在統計結果中,研究者沒有單獨對任務4、5、6的進行分析,而是用三者的平均數來代表自我決定任務中的學習拖延情況。

猜你喜歡
自我效能感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論下的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感對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
高校教師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
淺析高職英語自主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淺論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與提升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