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英漢諺語看中西價值觀的差異

2014-10-14 17:03張靜
新學術論叢 2014年5期
關鍵詞:差異

張靜

摘 要: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而諺語是一個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美國人類學家弗羅倫斯·克拉克洪在對數百種文化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每種文化都必須對人和自然關系取向、時間取向、行為取向、人性取向和社會關系取向五個方面的問題做出回答,它們是價值觀中最基本的五個問題。本文將借助于克拉克洪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種取向從英漢諺語對比看中西價值觀的差異。

關鍵詞:英漢諺語;克拉克洪的五種文化取向;中西價值觀;差異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是特定文化中人們對好與壞、對與錯、善與惡進行判斷的標準,為人們的思想、行為提供了一套基本準則。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因素的影響,中西文化各自具有其獨特的價值觀。作為語言的一個活躍因素,諺語是一個國家人民日常工作經驗概括與總結,其內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廣泛的感染力,從中折射出一個國家的地理,歷史,社會制度,生活哲理,社會觀點和態度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鄧炎昌,1989) 本文將引用漢語和英語中的相關諺語作為例證,借助美國人類學家弗羅倫斯·克拉克洪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種取向,來分析中國和西方國家文化價值觀的差異。由于價值觀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對中西價值觀差異的描述必須分類進行。

1、人和自然關系取向

在人們對自身與外部自然環境關系的看法上,不同文化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根據克拉克洪(1961)的研究,人與自然間存在著三種潛在關系:征服自然,自然和諧及服從自然。

回顧人與自然關系的經歷,不論東西方,都經歷過人是自然奴隸的階段。過了這個階段,中國和西方各自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中國走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和諧統一的道路,即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在適應自然中求得生存和發展。西方走的是人要力求改造自然,予取予求,做自然界主宰的道路。

孔子注重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易傳》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組成的三大要素,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互協調觀念。中國古諺語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強調了自然與人為的緊密結合。如今,受這種天人和諧的價值觀的影響,中國有數不勝數的表達這種思想的諺語,如:“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尊天重地、敬天愛人”,“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等等。(石愛偉,1999)

而西方文化強調天人對立,強調的更是人通過改變自然環境去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達到自己的目標,側重于向外探尋,由此而形成了英美人勇于開創,積極進取,憑借人類的智慧去征服自然,主宰天地的人生觀。故英語有習語“Knowledge is power”;英美人喜好求變求異,善于抓住機會,大膽冒險,因此,英美人口頭禪是“I will try”,“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人性取向

文化把人視為善的、惡的,還是兩者的混合物?人性取向涉及人類本質的內在特征。一般有三種情況: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善惡并存或不善不惡。

根據西方人最尊崇的《圣經》,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犯了罪,這就是人類的原罪。于是有英偐“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 西方的這種原罪說與儒家性善說迥然不同。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人的罪是由于逆境引起惡念而犯下的,是難以饒恕的。所以有諺語“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黃佩文, 2001)

西方人道主義者注重“自我”,即從自我出發,再惠及到家庭、集體、國家。英語中重視自我,甚至宣揚利己主義的諺語不勝枚舉:“Every man is nearest himself”,“Every man likes his own thing best”,“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Look after number one”。(陳文伯,1993)而在儒家思想中,個人只是社會這個大棋盤的一顆棋子。為了全局利益,犧牲個人是必要的。在中國諺語中,有許多反映先人后己,善待別人的思想。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 由此可見,中國的個人與西方的自我是完全不同的。

3、時間取向

不同的社會對時間的價值觀也不一樣。人類生命的時間取向一般分為三種: 即一個民族和國家是注重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里指的并不是小時、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而是更長的時間段。(鄧超,2005)

過去時間取向主要存在于高度重視傳統的文化里。中國文化關注過去和現在,而較少注重未來。過去的歷史,傳統,以及宗教都對中國人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過去的經歷和發生的事件是最重要的,所以人們要尊重傳統和祖宗傳下來的智慧。中國的許多民間諺語表達了這種思想。諺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告誡人們要牢記歷史,根據結果,總結經驗教訓。表達注重過去時間的諺語還有“鑒古通今”,“事后諸葛亮”,“吃一塹,長一智”,“酒陳味醇,人老智深”,“年高識廣,老馬識途”,“六月天無風,五谷定豐登”,“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在許多西方國家,其文化則很少關注過去,基本著眼現在和未來。

墨西哥,拉美的一些國家,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北部印第安人認為過去并不重要,將來不可預測。對他們來說,只有此刻是真實的,將來和過去太渺茫。諺語“Better an egg today than a hen tomorrow”,“Everything is beautiful in its season”,“Fear not the future, weep not for the past”,“One day is worth tomorrows” 就是這種思想的真實寫照。

未來時間取向很注重變化,這種取向存在于美國社會。諺語 “News are like fish”,“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顯示了變化的重要性。美國人通常認為未來既大又好,盛景無窮,而過去則是過時的,被人小看的。表達此類思想的諺語很多,例如:“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passed”,“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The best is behind”。(陳文伯,1993)

4、行為取向

人的行為取向是指一個文化中的個體是否傾向于不斷行動??死撕檎J為人類活動有三種處理方式,即做(ding)、是(being)和成為(being-in-becoming)。(Samovar,2006)

在一些西方國家,比如美國,占據主導地位的取向是“做”。美國社會相當注重行動,強調人必須不斷地做事,不斷地處在動之中才能創造價值。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諺語來了解這種行為取向:“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A man, like a worth, is to be valued by its manner of doing”,“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陳文伯,1993)

而在許多亞洲社會里,例如中國,行為取向的主流多半是“是”取向和“成為”取向?!笆恰比∠蛭幕匾暣嬖诨蚣磿r享樂。在中國,人們想了解一個人時,總是先打聽他的個人文化背景,如諺語“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出身重要,教養更甚”。(段連城,1993)在“成為”取向中,安然耐心仍然被視為美德之一,而非無所事事的表現。有時候,甚至提倡“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強調無為而治,強調使自己遠離物質而約束欲望。中國不乏表達此種取向的諺語:“高尚是唯一的美德”,“思乃心所欲”,“生活無目標猶如航海無羅盤”。

5、社會關系取向

英美價值觀念的主線是個人主義,崇尚個人相對社會的獨立自主性。西方文化精神推動了英美人對權利的崇拜和對外在物質經濟的追求,形成了追求物質利益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和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信條。諺語“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體現的就是其個人主義處世哲學。受個人本位價值觀念的影響,英美人士十分重視個人的隱私,故年齡、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個人隱私范圍。英語諺語“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即為一例。(汪福祥,2001)

從傳統上講,與個體主義相對而言,中國人比較崇尚集體主義(或稱人倫本位)價值觀。中國人善于統籌兼顧,注重集體綜合性。他們重視社會價值,僅把人看作群體的一分子。漢語諺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獨木不成林,單絲難成縷”體現的就是一種典型的集體力量。人倫本位還體現在親情和友情上的密切關系上,諺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中國傳統的師生關系的體現;“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現了報答母親養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為知己者死”,體現了朋友之間的肝膽義氣和自然形成的責任意識。

總之,準確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賦予的英漢諺語豐富獨特的內涵,對其差異性的探討與研究,將有利于人們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洞察中西方的不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6.

【2】陳文伯等. 簡明英漢諺語詞典—A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Proverbs [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7.

【3】段連城. 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

【4】鄧超. 跨文化交際[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5.

【5】鄧炎昌等. 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3.

【6】弗羅倫斯·克拉克洪著,高佳等譯. 文化與個人[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7】黃佩文. 漢英比喻與民族文化[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 (3 ).

【8】石愛偉. 英漢習語所用設喻形象對比趣談[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9, (10 ).

【9】文風. 英漢諺語語言特征比較[J].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8, (10 ).

【10】汪福祥等. 英語諺語妙用500句[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

【11】王德春等. 漢英諺語與文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3

猜你喜歡
差異
相似與差異
平等的意義
應用導向下的標準成本法綜合案例構建
南北過冬差異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材料作文“差異”導寫
“差異”作文導寫及例文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