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中歷史課堂新課程教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的反思

2014-10-27 03:30王燕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航路講授教學方式

王燕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 探究式教學

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進一步帶動了一線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是有利于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實踐筆者進行了一些反思并整理成文方便與同行交流改進。

(1)教學方式的選擇要多樣化

新課程理念提出要轉變教學方式,并且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學方式的應用,但這并不是說要把探究式教學方式作為唯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講授式的方式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接受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的學習。學習接受知識的過程表現為:首先在認知結構中找到同化新知識的有關概念,然后找到新知識與固定點作用的觀念的相同點,最后找到新舊知識的不同點,使新概念與原有概念之間有清晰的區別,并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融會貫通,使知識不斷系統化。[1]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要避免矯枉過正的現象。講授式的教學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系統化和積累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在傳承人類文明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奠定了堅實的思維基礎和知識儲備。[2]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認知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特點來選擇,而且要把講授式和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應用。兩種教學方式應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要揚起所長,避其所短。

(2)探究問題的設置要講究有效性

問題的設置是探究式教學的關鍵所在,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常有“假探究”的現象。曾聽過這樣一節課,講課的歷史教師在一節課中一口氣向學生提出一百多個問題,試想這樣的問題大多缺乏精心設計,自然缺乏有效性。實際上,我自己的教學實際中也有類似的問題。例如在《二十世紀以來的戰爭與和平》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課中,筆者就設置過“據教材概括一戰的影響”這樣的問題。這對于已處于高三階段的學生顯得過于容易,答案就是書中每段的第一句話。這種缺乏挑戰性的問題難以激起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容易造成課堂的沉悶。在后來的教學中,總結教訓設置了這樣的問題“結合一戰的影響分析,一戰后哪些因素的存在有利于戰后和平局面的暫時維持,哪些因素又推動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這樣的問題就在學生輕易可以達到的認知水平上增加了難度,增加了思維的含量,容易激起學生探究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梢妴栴}的設計既要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又要高于學生的實際。

(3)要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強調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這些目標,更為有效地進行探究式教學,必須要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

在以往的傳統課堂教學中,習慣了把學生訓練成溫順的“容器”,學生更多地是被動的接受,小心地當好保管人。這種做法剝奪了學生作為“人”的自主性和交往權,挫傷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年輕生命個體應該具有的激情。在教學中要創設寬松、民主的氛圍來促進“人的覺醒和解放”。

(4)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中探究的促進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探究式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有力促進者和合作者,根據學生探究活動的需要提供有力的幫助。[3]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呢?首先教師需要講授,但絕不是簡單地“灌輸”,而是通過講授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還要講授那些通過學生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的那些知識。其次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使探究不斷深化。這意味著教師一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努力將原有用于講授的內容轉化成適合學生探究的一個個有價值的問題;二是要為學生獨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思維操作的工具。[4]

(5)探究式教學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整理和落實

探究式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問題的設計、探究、解決,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現。但也容易造成基礎知識的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

新課標的實施剛起步時,本市教育局組織了一次使用探究式教學的觀摩課。課的內容是《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授課教師創設了“玉米的旅程”這樣的情境線索。在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幾幅不同時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分析新航路開辟給世界的影響。觀察《哥倫布接受印第安人接濟》一圖聯想新航路開辟給美洲帶來的影響。通過史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給歐洲、亞洲、非洲帶來的影響。在整個課的設計中大膽剪裁了教材內容,主要抓住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這一問題,在問題的設計上新穎、獨特。整節課上學生探究的熱情高漲,課堂讓人深刻體會到了探究式教學的魅力。

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了疑問:在這節課中對于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程幾乎毫無涉及。通過探究得到的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也是支離破碎,不成體系的。

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應該是三維目標的統一實現,以上的疑問不無道理,但也沒有認識到探究式教學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教學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另外,探究式教學應該是開放性的教學,所有問題的解決不應該僅憑借課堂上的時間、過程,還可以通過設計學案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在此基礎上對于適合探究的問題在課上探究。

參考文獻:

[1]于西友,《歷史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楚清,《高中歷史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踐》[J],《中學歷史教學》,2003年第7期

[3]余文森 吳剛平 劉良華,《解說教與學的意義》[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69頁

[4]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歡
航路講授教學方式
數學課堂“限時講授”教學策略
反輻射無人機航路規劃問題研究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關于航路掃海測量礙航物探測能力要求的分析與研究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無人機任務規劃系統
淺談數學課堂講授的時機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