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探究

2014-10-27 03:30侯海鷗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良好習慣培養

侯海鷗

摘 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標教學的核心和理念,它意味著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

關鍵詞:新課標中數學課堂 培養 小學生 良好 習慣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最基礎的學習階段,這期間不僅學到了基礎知識,還將形成一些學習習慣,而這些學習習慣不僅影響兒童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而且將會影響其一生的學習,因此,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呢?我認為,作為教師必須了解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特征,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導啟發,通過反復訓練,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正面引導,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好習慣。

低年級學生模仿性強,可塑性大,辨別是非能力差。我的做法是堅持從正面啟發誘導,教會學生應該怎樣—做,并使他們明白簡單的道理,從而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地、自覺地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習慣堅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說:“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她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會變得牢不可破?!?/p>

1.激發興趣,讓學生自覺養成好習慣。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很重要一點是依靠學生自己長期主觀努力,特別是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更需要學生自己頑強的意志,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2.因材施教,讓學生人人都有好習慣。學生剛入學,好奇、好動、貪玩、自尊心強,不習慣學校生活,特別是獨生子女,更是任性、散慢。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可采用多表揚少批評的辦法,來鼓勵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激發他們去重復曾經受到表揚的行為,鞏固發揚這些優點。對一些差生,教師只能關懷、鼓勵,教育他們,不能疏遠、打擊、冷淡他們低年級段學生的成績差異,并不主要取決于他們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往往取決于他們的學習習慣的差異。

二、課堂中好的習慣養成方法

1.專心聽講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可以從三方面入手:①對教師講的主要部分關鍵問題一定要提醒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養成注意聽課的習慣。②要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邊聽邊想的習慣。③邊聽邊記。

2.動腦多思習慣的培養。教師應創造條件,充分利用一切機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精力集中、專心聽講、勇于鉆研、肯于動腦、大膽發言并逐步養成習慣。做到:①激疑啟思法。②情境激勵法。③操作悟理法。

3.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低年級開始,先要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低年級學生還比較敢問,對不懂就問的學生要表揚。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由于怕問,因此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練習中的錯誤,要耐心詢問學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勵、誘導、啟發等尊重、愛護學生的方法,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切忌責怪。

4.閱讀課本習慣的培養。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①計算過程重點讀。②數學概念應精讀。③應用題要巧讀。

5.完成作業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細心的作業習慣,首先要求要具體明確。其次要樹立作業榜樣。

6.參與合作習慣的培養。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與人合作。①啟做議練。②點化自學。

7.課外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后要培養學生預習、復習、多思的習慣,預習復習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須天天布置預、復習作業,還要指點方法,經常檢查完成的情況。

三、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型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蹦敲?,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呢?

1、調動學習積極性,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前提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最初的數學充滿了形象、色彩、聲音,總之,能夠讓兒童的感官所接受,這時,我們就能使自己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并且使我們進入兒童的思維世界?!边@就是說,數學教學充滿興趣性。

2、要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各種數學能力

(一)培養計算能力

第一、要掌握與計算有關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最基礎的知識。

第二、根據數學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要重視講清算理,并通過教學演示、學具操作等方法,揭示計算的規律。

第三、設計練習要有重點、有層次,防止單調、陳舊、模式化,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二)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所謂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要通過教師的示范、引導和訓練,使學生學會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和思維形式。

(三)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就是要求學生能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并進行幾何體與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

四、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

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時間里逐步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鞏固和發展學習能力,而且對將來工作學習大有幫助。在一年級教學就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記憶;工整書寫、準確計算;及時檢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級,更應重視驗算檢查等習慣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形成一個人的性格也有密切關系。我們在課堂上要嚴格培養、幫助、指導,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教育網〉

[2]<中國教育研究論叢〉

[3]〈家庭教育〉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4]〈新課標〉

[5]〈小學教育學〉黃濟等主編 .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6]〈教與學〉 柯漢林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歡
良好習慣培養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積極的思想引導在形成良好班級氛圍中的重要作用
淺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