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學習共同體對教學實踐與學業成就的影響

2015-01-26 16:37李桂嫻郭英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成就學業共同體

李桂嫻+郭英

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PLC)是教師基于共同的目標,通過合作開展共享性學習而組成的團體,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習,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實現學生學業成就提高的重要平臺。目前,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已經從理論模型發展成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論文在簡要介紹PLC基本思想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PLC對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兩個方面的研究,并對日后PLC研究的趨勢進行了展望。

專業學習共同體 ?教師專業發展 ?實踐性知識 ?學業成就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以及教師教育改革的推進,致力于教師教育研究的學者開始思考一個基本理論問題——教師專業化與教師教育改革的關系問題。這一課題得到了學界的熱烈回應,引發了廣泛的研究興趣。大批學者圍繞教師專業化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試圖找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PLC)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形式,逐漸進入我國學者們的研究視線,對此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通過分析梳理近年來國內外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相關研究成果,以期為同仁進一步開展本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PLC理論的基本思想

PLC這個概念來源于社會學領域的“共同體”和管理領域中的“學習型組織”,為了適應教育領域的研究,教育專家對其進行了修改并把它定義為:促進教師合作文化發展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是教師基于共同的目標,通過合作開展共享性學習而組成的團體,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習。在PLC中成員以一種持續的、相互的、合作的、包容的方式促進各自的學習和成長,其目標是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生的學業成就。PLC理論建立在兩個假設之上:第一,知識產生于教師每天的生活(工作)經歷,這些知識可以通過相互分享得到更好的理解;第二,在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教師可以增加自身的專業知識并借此促進學生的學習。PLC的核心是“學習”,在PLC中教師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實踐當中學習,通過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學業發展[1]。圍繞“學習”這個核心的是PLC的三個理念:第一,專注于學生的學習。教育的核心任務不僅僅是保證學生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保證學生的學習。第二,合作文化。只有在民主開放、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的環境中,教師之間才能齊心協力,才能夠實現為所有學生提供高水平學習的最終目標。第三,聚焦于成果。PLC是否有效,關鍵在于成果,如果不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實際的效果來評價所實行的改革,改革就會成為隨機摸索而不是有目的的發展[2]。PLC以學生的學習成果而非教學的意圖來評估教師的教學成效。評估的焦點從“教了哪些”轉移至“教會哪些”,也即將注意力從“教學的意圖”轉移到“教學的成果”。

20世紀90年代,PLC作為一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提高學生學業成就的實踐模型,被廣泛地運用在西方各國的教育改革當中。但是在這個大規模的推廣實施當中,出現了泛濫的情況,許多不符合PLC基本思想的學校都套用了PLC的名號。在這個危機時刻,杜福爾明確地指出,衡量PLC的效果要以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為指標。這一呼吁反映在相關研究層面就是PLC對教師發展與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二、PLC與教師的教學實踐

在探討PLC對教師教學實踐的影響這一問題上,研究者目前主要通過實證研究來回答——參與PLC在教學實踐上為教師帶來了何種改變。研究結果表明改變有兩種:顯性的改變和隱性的改變。

教學實踐中的顯性變化表現為教師掌握了更多教學技術,以及教學技術的創新。Englert以三位參與PLC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項質性研究,發現這幾位教師在教授閱讀的方法上,由單詞和句子分離轉變為故事閱讀法、合唱閱讀法[3]。Hollins的研究指出,參與PLC的教師創造了新的語言教學策略、可視化的閱讀方法、新的組詞策略等教學技術[4]。除教學技術的改變外,學校文化也出現了變化。參與PLC使得學校形成了更好的教學規范,教師團體中形成了很好的合作文化[5]。在PLC中,教師成為實踐性知識的創造者,掌握了系統觀察、分析課堂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之間形成了學術對話的機制。此外,Dunne用比較研究的方法來探究PLC對教學實踐的影響,發現參與PLC的教師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課堂安排靈活多變,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學業水平來調整教學進度[6]。除顯性改變外,也有隱性變化。Louis和Marks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到學校實行PLC的程度與教師實踐“真正的教學”的程度呈正相關,即學校實行PLC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實質的理解和實施,教師面對教學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師能夠通過討論建構出課堂之外的深度知識[7]。另外還有一些研究從教師的自我報告和訪談中發現,教師在教學實踐上獲得了提升[8]。

總的來說,參與PLC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重要的影響。在PLC中,教師能夠利用在教學實踐中學到的各種各樣的技能,由此逐漸同自身所獲得的生活經驗協調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了發展,發展方向符合教師未來的任務和特定的工作要求。

三、PLC與學生的學業成就

杜福爾在闡述PLC“聚焦于成果”這一理念時指出,學生的學業成就是衡量PLC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那么在實際的教學情境當中,實行PLC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就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許多研究者探討了PLC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間的關系。

菲利普對一所中學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實行PLC的這3年里標準化考試通過率從50%上升到90%[9]。以小學為研究對象的多項長期跟蹤研究顯示了PLC對學生學業成就有促進作用,Strahan對三所小學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結果發現3所小學的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及格率從不到50%上升到75%。Berry等對一所小學進行了長達4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年級水平考試及格率從50%上升到80%[10]。Croasmun利用問卷調查法考查PLC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經過5年的研究,發現學生的達標率從56%上升到84%[11]。Carter讓教師挑選出100位考試不及格的學生,然后接受PLC學習計劃的教學干預,最后發現這些學生在CRCT考試中閱讀和數學的成績都有顯著的提高[12]。此外,還有一些質性研究也證實了PLC對學業成就有積極影響。Supovitz進行的研究顯示出了PLC的價值,參加研究的學生學業成就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升,學生在區域標準考試中的達標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3]。

其實,PLC剛剛興起時研究熱點是PLC對教師教學實踐的影響。隨著PLC的持續推行,PLC對學業成就的影響逐漸受到關注。Kennedy在1998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當時只有10%的研究是針對PLC與學生學業成就的[14]。近十年關于PLC與學生學業成就的研究逐漸增多,這種轉變恰恰反映出PLC的理論內涵:教師通過參與PLC提升了專業能力,專業能力的發展表現在教學實踐上,同時也體現在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上。

四、分析與展望

PLC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產生于每天的教學當中,知識可以通過相互分享從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時強調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增加專業知識并借此促進學生的學習。這種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的模型,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參與改革的積極性,通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發展來推進教育改革。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PLC與以往的教師發展模式不同。PLC把教師發展的焦點放在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培養上,強調教學實踐的重要性,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目標是把教師培養成更優秀的“學習者”,而最終結果是以教師的發展帶動學生學業的發展。在PLC中教師共同分析教學問題,相互觀摩和評價教學,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教師在相互分享對方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的過程中共同發展。合作學習使得教師群體中可以形成一種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的合作文化,這種合作文化又反過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偟膩碚f,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學校實行PLC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有利于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但是對于這一結論,并非所有學者都表示認同,Vescio等人提出:PLC的作用,可能是霍桑效應[15]。也就是說PLC促進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發展、促進教師的教學以及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或許不是PLC的作用,而是研究過程本身對被研究者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參與PLC的研究使得教師以及學生對其效果產生了正面期待,真正起作用的是期待。的確,被研究者會對研究過程作出反應,而有時研究者無法預見這些反應,這樣研究結果就變得很難解釋了。對這個問題的爭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加以解答。

目前PLC的實證研究大多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通過訪談、記錄、教學日記等方法來探尋PLC對教學實踐和學業成就的影響。質性研究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PLC的影響力,但是由于研究結果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使得證據力量不足。盡管也有小部分的研究采用了實驗法或測量法來研究PLC的作用,但是數據仍然受到質疑,因為學習成績很難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很難反映出PLC對學生學習影響的廣泛程度。因此,今后的研究要使用更加嚴謹的研究方法,應該在質性研究的基礎上加入多樣的研究方法,充分驗證PLC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只有多樣的研究方法才能從不同的角度驗證PLC的作用。

展望關于PLC及其對教師教學實踐及學生學業成就的研究,有這樣幾個問題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第一,更加強調實踐中的PLC研究:邊實踐邊研究。英國實行的創造和保持有效的專業學習共同體項目希望通過研究實踐中的PLC了解其理論何以可行且有效,以及可以從中得到的實踐教訓有哪些。這個為期34個月的研究提出了“有效PLC”的概念及特征、PLC發展的三階段說。這些在實踐中的研究大大豐富了PLC原有的理論,擴展了PLC的內涵,更重要的是用實證研究的方法說明了PLC的實用意義要在特定的環境和情境中被理解和運用。一個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與當地、當時的具體條件相適應,實踐決不是教條的。PLC潛在的發展必須考慮到國家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文化的差異。Webb等人對英國和芬蘭小學的PLC進行了跨文化的比較分析,發現不同的文化背景對PLC的理解和具體實施有著根本性的影響[16]。PLC已經是一個全球的趨勢,各個國家和不同地區的不同類型的學校都在實行PLC。隨著PLC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越來越多的文化特殊性、地區特殊性甚至是學校特殊性會凸顯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邊實踐邊研究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趨勢,今后的研究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探討PLC如何在一個學校形成或產生,如何才能保持PLC的持續發展。

第二,PLC潛在影響作用的進一步挖掘。PLC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有著自身的發展潛力,目前學者已經探討了PLC對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業成就的促進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對學校改革的影響。那么PLC是否能在其他方面也產生影響呢?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與教學實踐相關,也與教師的其他方面息息相關。比如教師幸福感、教師的工作滿意程度等。教師參與PLC是否會對這些方面產生影響呢?Webb等人對參與PLC的教師進行訪談,發現PLC可以促進教師幸福感。他們發現參與PLC使得教師更加自信,同時提高了教師工作滿意度。這個發現表明PLC對教師幸福感有促進作用,同時體現了PLC的潛力。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也應當進一步挖掘PLC的作用。

盡管已有的研究表明PLC能帶來有利的影響,但是必須意識到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充分挖掘PLC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探究其消極作用并針對此作積極的應對。目前收集到的文獻并沒有直接涉及PLC的消極作用,但是這并不表示PLC沒有消極作用。宋萑對上海4所小學進行PLC的個案研究時發現一個值得深究的現象,部分教師利用PLC對課程改革進行“集體式拒絕”[17]。這就是PLC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消極影響,這對于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警示作用。因此,在實踐中發現PLC的消極影響,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起作用的機制并且對癥下藥提出應對策略是今后研究的一個著力點?!?/p>

參考文獻

[1] 陳曉端,任寶貴.當代西方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師教育,2011(1).

[2] [美]杜富爾,???有效的學習型學校:提高學生成就的最佳實踐.聶向榮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3] Englert,C S,& Tarrant,K L.Creating collaborative cultures for educational change.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1995,16(6).

猜你喜歡
成就學業共同體
艱苦的學業
愛的共同體
了不起的成就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共同體的戰斗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失戀“成就”的CEO
3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