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教案回歸于本位

2015-03-02 03:13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教參教案教學活動

郝 菲

(揚州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備課是第一道工序,后面的教學活動就是對備課內容的機械展開,備課的直接產物——教學方案就是教學活動的固定依據,而教參、教輔和教師用書成了教師編制教案的依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參、教輔和教師用書的影響下,變得僵硬刻板起來,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性。教參在提供給我們教學方便的同時,也讓我們一些教師變得懶惰了。在僵化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在不折不扣地走教案,沒有眼神的互動,沒有情感的交流,一切只流于形式,教案束縛了課堂的活力。要知道,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對此,我們有必要進行反思。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案”的地位

教案,即教師在授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時間、方法、步驟、檢查以及教材的組織等等(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P690)。教案是教師為教學活動而專門設計的,教師寫教案的過程其實就是對教學活動每個環節的預演,實際上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案合理安排時間,有目的有重點地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

語文是一門極富人文性的學科,其重點就在于情感。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初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置于課文所講的情景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與學生交流,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而這些也正是編制教案需要做的工作。一份好的教案能夠引導教師合理實施各個教學步驟,老師再引導學生逐步學習知識。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案”的使用現狀

遺憾的是,如今許多小學語文課堂上,教案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束縛了教師和學生的思維,影響了課堂的活力。有些教師上課時,跟著教案預設“跑”,從新課的導入到新課的教授環節,再到最后的教學小節,完全按照原先的設定,甚至在課堂教學的提問環節,教師把答案固定在“特定”的范圍內,學生成了教師上課的主要工具。

我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位老師教學《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教師向學生提問“你覺得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是沒有一個答案與教師預設好的答案一致,教師為不影響教學進程,直接板書出所謂的“正確”答案:“不怕吃苦,認真嚴謹”。

難道學生的回答全都錯了嗎?顯然不是,學生的答案不是憑空編造,肯定會有一定的依據,教師的全盤否定直接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此外,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維,但教案卻讓課堂的提問流于形式。語文課堂教學需要的是開放和靈活,而不是教案的課堂再現。葉瀾在分析教案對教學過程的負面作用時,指出:“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教師的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直至得出預定答案?!薄罢n堂成了‘教案劇’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和‘聽眾’?!盵1]這種現狀必須予以改變。

課堂上教師過于關注教案的原因:(1)教參本是教學輔助資料,對教師編制教案起“參考”作用,但教師卻原樣復制到教案中,復制到學生的課堂教學情境中,教案的內容還沒有完全消化就要走上講臺,心里肯定沒底,課堂上自然相行必露。(2)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不高,怕臨時的變動(教師在編制教案時沒有預想到的情況)擾亂教師上課的思路,擔心遺漏教學環節,影響整個教學進程,只能照本宣科地“讀”教案。(3)教師缺乏獨立能力和創新精神,教案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的,不同的班級應該制定出不同的教案,別人的教案使得教師成為被動的傳授者,而學生則成為被動的接受者,課堂成為教案再現的載體,教師就變成了讓教案再現的工具。這樣的課堂缺乏生機活力,難以演繹精彩,因此,必須改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讓教案回歸于本位。

三、讓教案回歸于本位

(一)教案回歸于本位

教師編制教案可借用教參模塊,如“導入新課——整體感知——重難點學習——本課總結”,堅決不能照抄照搬現成的教案,要體現教參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何嘗不可以說一千個教師就應該編制出一千份教案。雖然現成的教案細節上有條不紊,“抄來”非常輕松,但這是別人的,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不利于我們的專業成長。[2]作為教師,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覷的,首先,在編寫教案之前,要熟悉教材、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情況,根據現有的實際狀況,編制出適合教學要求、適應學生需求的教案;其次,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散自己的思維,著力在教案中凸顯教師自己個性和閃光之處。每位語文教師由于自身的知識積累、生活閱歷、文化背景等諸多不同,當他碰觸同樣的文本時,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心靈反應,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教案;最后,也是常常被忽視的一個環節,試講之后教師要對教案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更充分地發揮教案服務于教材、服務于課程標準、服務于學生發展。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靈活開放的教案,換言之,教案要舍棄預期性,增加可變性,以避免課堂教學活動的僵硬化和封閉化。在聽課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教師上課時傾向于讓坐在前排的或成績優秀的學生回答問題,有的學生一節課能回答三到四個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沒有發言的機會,因為這些答案更符合教師預期的“標準答案”,更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的思維、言語、行為完全受制于教案,既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應讓教案回歸于本位,營造動態的課堂。

(二)教案回歸于教材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課前,老師得先和文本對話,即鉆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學生交流。我備課沒有什么訣竅,就是那么翻來覆去地誦讀、默想,當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讀出文章的妙處,讀出自己的驚喜時,我便敢走進課堂?!苯滩闹饕刚n本即教科書,很多老師由于工作任務重或其他原因,不能深入鉆研教材,教參怎么設計教案就怎么寫,教案寫多少就講多少。如,有教師教學《春聯》前,對教材的鉆研不夠深,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五副春聯的教授上,從而忽視了文章的中心句“人們常說‘開卷有益’,其實讀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學生通過抑揚頓挫地讀春聯去感受生活的幸福,領悟祖國語言的無窮奧妙,在有些教師的課堂上卻變成了春聯的講解。教師只有讀懂教材,才能有效地編制教案,才能營造出氣氛活躍的課堂?,F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上公開課、賽講課時,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教案設計上,而很少把時間放在鉆研教材上。讓教案回歸教材,不是說完全拋棄教參,而是在編制教案前應多讀課文。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直到真正讀懂為止,在編制教案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讓教參做一個參考,在那里找到解答。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師要想教的好,全在于吃透教材,抓住文中詞句進行品析感悟,明確“讀什么、怎么讀、讀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師在細讀文本時明確讀的目標和定位,那么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內涵,有效編制教案。

(三)教案回歸于學生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依據,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學生這一因素常常影響教師教案的編寫。比如,在《草原的早晨》公開課上,教師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這一主題,讓學生感受草原造成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對于從沒有到過草原的小學生來說,很難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通過課件展示草原的景象,化抽象為形象。同時,在讓學生體會“草原醒來了”的情景時,教師結合之前學過的《小池塘》一課中“醒來了”一詞,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與學生原有知識的聯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編制教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它的著眼點與側重點在于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每位學生的思維能力、言語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根據學生的差異,分層為學生設定要求,在編制教案時思考學生“對什么問題感興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怎么樣,教師應怎么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等等。課堂教學時一種循環式上升結構,學生的學習經歷“不會——會——熟——通”四個環節,由不會到會需要學習,由會到熟需要練習,由熟到通則需要領悟,這四個環節的實施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而引導的最佳突破口就在教案上,以教案為載體,建立師生平等的課堂。教案的出發點是學生,落腳點也是學生,拿語文教材來說,學科內容覆蓋面廣,與社會、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同時它也具有時代性的特點,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學生現有的狀況編制教案,體現教案服務于學生的思想。在教案中我們會看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字樣,那到底如何激發是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無法要求學生思考教師所希望的,那就要求教師用特殊的方式和學生交流,讓學生真正的感興趣。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提供給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創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

注釋:

[1]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符禮科.讓教學參考書回歸本位[J].教育科學論壇.2008:1.

猜你喜歡
教參教案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立定跳遠》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認識分式方程 教案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開發出自己的實用教參
神秘的教參
語文教參使用與更新問題淺析
《半張紙》教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